3.2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7、68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种土地类型中,_______所占比重最大、分布最广,居世界前列。______和______比重较小。
2、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等“其他”_____________土地比重较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难 点
我国土地构成的特点。
学习过程
环节
学习行为
备注
情境创设
情境导入:土地公公的继承者们
问题导学
第一关:理清现状,直面危机
【同桌互助】
阅读课本P66的文字和图3-10、图3-11,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陆地面积约_____千米²,居世界第___位,由于_______
导致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
小结:林主要分布在降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的_____区,起伏较大的_____。
小结: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____的_________区的_____地形。
第四关:检测达标,验收成效
课堂习题检测
问题单独展示
落实在书本上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在课本落实知识点
小组合作,将结果汇总在白板上展示。
交流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
中国人均林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数的_____%。
思考:为什么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和印度?(多选)
A、中国山区面积较小,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
B、印度的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
C、印度和美国东西两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面积较中国小
小结现状:
尽管中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居_____,但由于中国_________,中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6)我国林地分布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3、读“中国草地分布图”,结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省区?
(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3)试着归纳我国草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你认为格尔木消灭沙尘暴这种极端天气的缘由是是什么
2、这种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
学习新课
一、人多地少
1、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1、阅读教材P66大字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说一说土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
土地生产力
东部季风区
南方
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
耕地、林地
高
北方
平原宽敞,降水偏少,气温偏低,以旱地为主
西北内陆
光照充分,热量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草地、荒漠
较低
青藏高原区
光照充分,但高而寒冷
草地、荒漠
较低
老师补充:
土地质量指的是土地的好坏程度。土地生产力一般指的是土地的生物生产力量。土地质量打算着土地生产力量,土地生产力是鉴定土地质量的标准之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4、了解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比重。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设计

1.重要性: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2.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
(二)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1.利用类型: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
2.构成特点: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3.空间分布不平衡(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2)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质量差别很大(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究中国土地资源分布(1)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还是西部非季风区?答案: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答案: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3)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横断山区)、东南(武夷山)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答案:内蒙古高原东部和青藏高原。
归纳总结: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草地与耕地的分界线,该线以西是草地,以东是耕地;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该线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二、课堂检测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保护不当,破坏严重C.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D.类型齐全,各类所占比例不合理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我国面积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难利用土地3.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耕地—东北平原B.耕地—塔里木盆地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内蒙古高原4.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5.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因为(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三、课下作业1.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案(无答案)湘教版(new)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这对于我们缺林少木的中国来说是多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倡议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据此,回答第13题。
13.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有 ( )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②防止土地荒漠化③减少疾病传播途径④减少水土流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
与半干旱地区对应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4。
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D、东南丘陵读右图完成5-10小题5.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域B表示_____(耕地利用类型)6。
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7.区域C为_____林区,D 为_____林区.8.区域E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高原.9。
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掌握先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针对性练习检测学生读本届知识的掌握程度。
A B CD E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教学设计】《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本节教材属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中的内容。
课标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学习,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及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从而树立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土地的利用类型,能用图表和地图说出土地资源的特点。
2.能用地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
3.能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并能提出对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2.通过对家乡土地资源的调查,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状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多媒体课件新课导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教师:中国的基本国情课件展示:课件出示山地、草原、平原、城市景观图引导学生得出一、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多媒体显示)过渡:那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有哪些作用呢,给你一片土地,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请根据左边的景观图说说土地的作用(学生回答)师总结: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课件展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说明我们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齐全)(课件出示板书)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类型齐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农业。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色2、知道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散布情况3、理解为何要珍惜每一寸土地要点、难点我领土地资源的特色;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散布;土地生产力的质量差别;土地国策学法指导: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天气条件复杂,各地的气温、降水、地形不一样,加之平原面积只占 12%,,人口众多,因此人均少,再加上干旱地域广,高原、山地多,加剧了“人多地少”这一现状。
因此“珍惜每一寸土地”就成了一项一定的基本国策。
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其次,我领土地有哪些主要种类,散布情况及质量有什么差别,表现出如何的特色?知识梳理:一、人多地少1、读文,认识土地现状,达成活动题1、2。
1)我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的原由: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的原由:3)从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中说了然什么问题2、剖析为何我国会出现“人多地少”1〕地形2〕降水与干湿地域的散布情况3、结论:我领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二】种类齐备1、我国各种土地资源齐备,形成了、、等多种土地种类。
学生读图 3—10,找出各样种类的散布;读文61 页 1------4 自然段,认识各样土地种类的面积和组成情况。
1〕知道各主要种类所占的比重:耕地〔〕林地〔〕草地〔〕明确:草地在各种类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我领土地资源的组成特色: A、耕地、林地比重小; B、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C、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三】土地资源的散布和地区差别1、散布:〔注意阅读地图,找到图上的散布地点〕1〕耕地主要散布在。
2〕林地主要散布在、,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和。
和的大多数地域林地极少。
3〕草地主要散布在、和。
2、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土地资源种类、产生的原由、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等方面比较〕1〕东部季风区以耕地为主,雨热同期,土壤肥袄——生产力高;此中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西北内地区以草地和沙漠为主,光热条件较好,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生产力水平较低3〕青藏高原区以草地为主,光照充分,但水分、热量不足——生产力水平较低3、土地资源的种类散布与地形种类的对应散布:耕地——平原草地——高原林地——山地〔学生达成 64 页活动题 3〕【四】珍惜每一寸土地1、明确: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领土地利用的一项基本国策2、读文,认识各种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举措1〕耕地:存在的问题:解决举措:2〕林地:存在的问题:解决举措:3〕草地:存在的问题:解决举措:一、综合运用:二、。
湘教版八上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案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9周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记住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基本特点,记住耕地、草地和林地的主要分布区域。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案,理解我国的土地国情。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基本国情。
学习难点: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P66-721、人多地少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_,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_________。
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
2、类型齐全(1)类型: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土地类型。
(2)比重:中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_________面积较广,比重大,而_________、_________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较大。
(3)中国_________的土地比重较大。
如新疆、内蒙古的_________,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
3、区域差异明显(1)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①耕地: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②林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边远山区,_________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_________。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2)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①东部季风区:_________,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_________的耕地和林地。
②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干旱少雨,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③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_________,土地生产力较低。
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加强土地的管理和保护,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3)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进行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讨论等方法来主动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温故知新: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回答)明确: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过渡: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二、新课学习(一)人多地少展示中国与美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提问:中国与美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何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学生思考)展示:中国和美国地形比较提问: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面积较大的是哪种地形?美国地形中面积较大的是哪一种类型?(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中国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中国和美国人口比较:提问:中国有多少人口?美国有多少人口?(学生回答)明确:我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口总量却远远多于美国。
出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图提问: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数,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学生计算后回答)明确: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平均数的30%,人均林地占世界平均数的13%,说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阳县11-12学年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预习学案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预习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共1 课时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预习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预习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预习任务
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2、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4、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课本中“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课本彩图18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课本彩图19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预习诊断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
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
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
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
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
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
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画《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
预习质疑
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