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你知道二胡的由来吗?”“如何用二胡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如“你能用音阶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吗?”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等。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箫等乐器实物或模型,以及相关的音乐视频、音频、图片、教学课件等。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演示讲解、讨论交流等,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音乐视频、音频、图片等,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乐器。
-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演奏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乐器特点和演奏技巧的理解。
- 学生可以查找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风格、代表作品等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亲身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中国传统乐器相关的拓展知识,如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不同地区乐器的特点等。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江河水》教案 湘艺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江河水》教案 湘艺版

江河水教学目标:(1)、了解《江河水》的音乐表达的情绪思想感情及曲式结构。

(2)、提高学生对表现悲伤、哀怨、悲愤情绪的音乐的感受能力。

(3)、通过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江河水》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的特点及表现的风格,感受音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是欣赏二胡曲《江河水》,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力度、速度、旋律、调性)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描绘的意境。

(一)导入:通过欣赏《孟姜女》理解音乐表现的情绪,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描绘凄凉悲愤的音乐气氛中进入《江河水》的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的欲望。

(二)新授:欣赏二胡曲《江河水》。

1、初步感受: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欣赏全曲,后分组讨论并讲解,全曲的音乐的特点,表现的情绪,分析全曲的结构。

2、进一步欣赏,仔细分析,深刻感受。

这个环节是重点部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像和感受能力。

《江河水》是一首山东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后改编为管子独奏曲、二胡独奏曲等曾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用来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的呼唤,乐曲为单三部曲式。

①通过教师逐段地现场演奏,学生通过聆听进一步理解每一段的音乐即速度、力度、旋律、调性的特点,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所表现的情绪不同,旋律调性的变化,情感的表现也随之变化。

理解每一段所描绘意境。

②分组讨论全曲的主题思想,(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呼唤)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拓展延伸:①鼓励学生根据《江河水》的音乐表现的情绪编创一个古代或现实生活中类似《江河水》、《孟姜女》中的故事,并编导一些简单的情节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②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期,欣赏了民族音乐《江河水》后学生对民族音乐发表一句感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地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学内容丰富,加上分组讨论,个别解说,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4 湘艺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4 湘艺版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和认识聆听,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感受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渔舟唱晚》和《夜深沉》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所表现的情境.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初步体验锣鼓经的念读和演奏方法,并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古筝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辨别其音色。

2学情分析《八音和鸣》(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八音和鸣》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也聆听、积累了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曲目。

本单元的教材安排了四首器乐曲,我从中选取了两首乐曲《夜深沉》和《渔舟唱晚》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活动练习中的《大秧歌》展开活动,力争在本堂课上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却好面子,羞于表演,但乐于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参与.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古筝、京胡,能分辨京胡、古筝的音色。

初步体验锣鼓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听乐感受.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乐器展示,情境导入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展示乐器二胡、笛子、葫芦丝、鼓)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乐器,中国民族乐器。

活动2【讲授】二、温故知新二、温故知新1、我们在七年级,就在八音和鸣的单元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①“八音”指的什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②民族乐器分为哪四大类?吹管乐器组(笛子、箫、笙、管子)拉弦乐器组(二胡、中胡、革胡、高胡)弹拨乐器组(三弦、琵琶、阮、筝、扬琴)打击乐器组(鼓、钹、锣、木鱼、梆子)2、老师带来的这些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3、听一听,下面几首音乐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赛马》二胡拉弦《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吹管《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活动3【讲授】三、《渔舟唱晚》三、《渔舟唱晚》1、导入乐器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各种乐器单独演奏乐曲或一起演奏乐曲,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2 湘艺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2 湘艺版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总结概括出各类民族乐器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分辨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

3.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民乐演奏形式。

2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于音乐正统学习基础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简单的知识进行讲解,也不能够讲解的太专业,学生无法听懂。

3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八音和鸣请学生说出最近湖南卫视很火的节目“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等)活动2【讲授】八音和鸣1、了解二胡,京胡(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它们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展示二胡、京胡的图片进行介绍、比较。

(课件展示)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就已经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些,;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课件展示二胡,介绍它的各个部件名称。

(3)再次欣赏二胡曲《江河水》片段。

师:二胡曲《江河水》情绪是怎么样的?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回答师:《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了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拍和剥削。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和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师:大家仔细辨别二者的特点。

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第—单元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唱歌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肯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1、认真的观赏歌曲(唱歌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打算。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唱歌祖国)1〕初步观赏歌曲(唱歌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a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

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2〕带问题观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唱歌和赞颂。

b、歌曲演唱情绪?坚决、有力、豪迈、雄壮、赞美。

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

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例:我们比拟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

〔并观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发动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发动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

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观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夜深沉教案湘艺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夜深沉教案湘艺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夜深沉教案湘艺版教学内容:1、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欣赏“武场”《夜深沉》3、认识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欣赏《夜深沉》教学重难点:1、欣赏《夜深沉》2、合作演奏《夜深沉》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

教学过程:一、乐队介绍1、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

师:京剧伴奏是京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

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生:什么是文场?师:文场即“管弦乐”。

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

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播放乐器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

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欣赏一段文场伴奏。

生:那什么是武场呢?师: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打击乐器虽然只能奏出一个有固定高低的音,但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武场。

武场的基本乐器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鼓板在京剧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

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

边看打击乐器课件,边介绍。

师: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

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用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

比如战斗场面,如果没有锣鼓伴奏,那是不可想象的。

京剧锣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

2、了解锣鼓经。

师:锣鼓经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锣鼓合奏记谱法。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八音和鸣(三)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八音和鸣(三)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八音和鸣(三)
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八音和鸣的起源与发展 • 八音和鸣的艺术特色 • 八音和鸣的现代应用与影响 • 课堂互动与思考
01 引言
本章概述
01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的 发展历程和种类,以及各种乐器 的演奏技巧和特点。
02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 民族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 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民族元素的运用
八音和鸣在创作中大量运 用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元 素,使音乐作品具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八音和鸣的音乐作品情感 表达丰富多样,能够满足 不同听众的情感需求。
演奏技巧
高难度技巧
八音和鸣的演奏技巧要求 高,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 的音乐功底和高超的演奏 技巧。
乐器配合
在演奏中,各种乐器之间 需要密切配合,以展现出 和谐统一的音乐效果。
文化认同与传承
八音和鸣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 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优 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声誉与传播
国际音乐节与展览
八音和鸣在许多国际音乐节和展 览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
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国际学术交流
在音乐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中, 八音和鸣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传播。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音乐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创作 背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思考题
01 02 03
你认为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是 什么?
如何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 声等要素?
你认为音乐有哪些不同的风格和流 派?
延伸阅读与探索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音乐书籍和 文献,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 和理论。

八音和鸣一教案

八音和鸣一教案

八音和鸣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八音”的分类及特点。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八音”乐器演奏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八音”乐器的分类及代表乐器。

(2)理解不同“八音”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

2、难点(1)区分相似音色的“八音”乐器。

(2)体会“八音”乐器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视频片段,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民乐合奏节目,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八音和鸣。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八音”的概念:“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方法,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2)分别讲解每一类乐器的特点和代表乐器:金类:以金属为主要制作材料,如钟、镈等,声音洪亮、清脆。

石类:由石头或玉石制成,如磬,音色清脆悦耳。

丝类: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如琴、瑟等,音色优美、柔和。

竹类:用竹子制作而成,如笛、箫等,声音悠扬、婉转。

匏类:由葫芦等植物果实制成,如笙、竽等,发音柔和、圆润。

土类:以陶土为材料,如埙,音色醇厚、低沉。

革类:用动物皮革制作,如鼓,声音响亮、有力。

木类:以木材为原料,如柷、敔等,声音古朴、深沉。

3、作品欣赏(15 分钟)播放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八音”乐器演奏作品,如古琴曲《广陵散》、古筝曲《渔舟唱晚》、笛子曲《姑苏行》、笙曲《凤凰展翅》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

4、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欣赏的作品中,哪些乐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八音”乐器与现代乐器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5、实践体验(15 分钟)准备一些简单的“八音”乐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辨认和模拟演奏,加深对“八音”乐器的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

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二、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三、教学难点:
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竹笛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
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

)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有特点,管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下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

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师:管子属于吹管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吹管类乐器吗?(笙、竹笛、萧等。


师: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请听,下面是哪种吹管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2、唢呐与《百鸟朝凤》
(1)播放唢呐演奏《百鸟朝凤》“鸟鸣”片段。

(2)出示鸟类图片及鸟鸣音响资料。

(布谷鸟、斑鸠、燕子、黄雀、画眉、猫头鹰)
(3)聆听乐曲第一主题。

①初听主题,感受音乐情绪。

②哼唱曲谱。

③复听主题,随乐哼唱。

④再听主题,问:还听到哪些乐器?其中,有一个不断反复演奏的固定曲调大家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笙、竹笛、板、扬琴等。


(4)完整听赏乐曲,分组完成表格。

(5)简介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及唢呐相关知识
(6)拓展欣赏唢呐演奏《水浒传》主题曲,感受唢呐的艺术魅力。

3、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