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

合集下载

脑胶质瘤课件

脑胶质瘤课件

向患者传授预防脑胶质瘤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惧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因疾 病和治疗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增
强信心和勇气。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和预后。
增强治疗依从性
心理支持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 信任和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病理分级
高级别的胶质瘤预后较差,低级别的胶质瘤预后相对较好。
手术切除程度
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预后较好,部分切除或活检的患者预后较差 。
分子标志物
一些特定的分子标志物,如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IDH突 变等,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策略
加颅内感染风险。
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手术操作
术者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减少手术 创伤,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控制感染等 危险因素;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降低颅内感染风险。
抗癫痫治疗
对有癫痫发作风险的患者,术后应给 予抗癫痫药物治疗,预防癫痫发作。
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估
颅内出血处理
根据出血量和部位,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止血、脱水降颅压等措施;手术治 疗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等。处理后应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癫痫发作处理
癫痫发作时应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发 作症状。同时应调整患者用药方案,预防再次发 作。处理后应观察患者发作频率和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治疗效果。
分型
根据病理学分型,脑胶质瘤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 胞瘤、室管膜瘤等。其中,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 所有脑胶质瘤的60%以上。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在临床表现 、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脑胶质瘤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治疗方法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1. 手术切除: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最主要的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可以减轻症状、解除颅内压增高,并提供病理学诊断。

手术切除力求完整切除肿瘤,但对于那些位置较深或无法完全切除的病例,通常需要辅助其他治疗方法。

2. 放射治疗:放疗在手术后常常用于减少残留或复发肿瘤的风险,或者作为预防措施。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放射治疗通常进行数周甚至几个月,每天一次或每周几次。

3. 化疗:化疗是使用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

化疗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给药。

对于某些类型的脑胶质瘤,化疗可以用于术前缩小肿瘤的体积,或者用于术后减少复发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如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基因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目标是更加精准地攻击癌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然而,这些新技术仍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中。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

胶质瘤最佳治疗方案引言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

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化,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本文将讨论胶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案,并对其中的主要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颅手术或经导管手术进行。

一般情况下,胶质瘤的切除率越高,患者的生存率就越高。

然而,对于一些位置较为特殊的胶质瘤,手术切除可能存在较高风险,因为这些胶质瘤位于脑干或其他重要的脑部结构附近。

在进行手术切除之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可行性和风险。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胶质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外部放射线(外放射治疗)或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放射治疗)进行。

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将高能射线引起的DNA损伤作用于肿瘤细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以减少胶质瘤的复发和扩散。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评估。

剂量过高可能会损伤正常组织,而剂量过低又可能无法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因此,确定合适的放射治疗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另一重要方法。

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包括氮芥类药物、铂类药物、抗代谢药物等。

化学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进行。

化学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胶质瘤的类型、患者的整体情况和可能的副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化学治疗常与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生物标志物,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针对EGFR、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可以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靶向治疗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限制,包括耐药性、副作用等。

胶质瘤病理报告

胶质瘤病理报告

复发风险
肿瘤大小与位置
病理报告中会描述肿瘤的大小、位置等信息,这些因素与复发风 险密切相关。
分级与恶性程度
病理报告中的分级和恶性程度信息,是评估复发风险的重要依据。
年龄与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复发风险,病理报告中会综合考虑 这些因素。
预防复发的措施
定期复查
根据病理报告中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复发迹象。
肿瘤大小
描述肿瘤在CT或MRI影像上的 大小,包括最大径、最小径和 厚度等。
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描述肿瘤是否侵犯周围脑组织、 血管或脑脊液等。
病理报告分析
肿瘤细胞形态
分析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 染色深浅等特征,以判断其恶
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免疫组化结果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细 胞的抗原表达情况,以辅助诊 断和鉴别诊断。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营养摄入, 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确保治疗效果。
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 强体质、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他们面对疾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康复指导
分子生物学标记
检测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某些与 胶质瘤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如EGFR扩增、 IDH1突变等。
基因突变分析
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分析, 以评估其对某些治疗药物的敏 感性和预后。
病理报告结论
诊断结论 根据病理报告内容和分析结果,给出明 确的诊断结论,如胶质瘤、胶质母细胞
瘤等。
治疗建议 根据病理报告结论,给出相应的治疗

胶质瘤的分级

胶质瘤的分级

胶质瘤的分级
胶质瘤是一种原发性脑肿瘤,由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根据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胶质瘤可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胶质瘤:这是最低级别的胶质瘤,通常被认为是非恶性肿瘤。

这种肿瘤生长缓慢,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一级胶质瘤的预后较好,患者生存率高。

二级胶质瘤:这种肿瘤已经变得更加恶性,其生长速度较快。

虽然手术可以去除部分肿瘤,但是很难完全清除,因为它们会扩散到周围组织中。

二级胶质瘤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患者的生存率比一级胶质瘤要低。

三级胶质瘤:这种肿瘤已经非常恶性,生长速度非常快。

手术通常只能去除部分肿瘤,因为它们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中。

医生通常会采用化疗和放疗等方法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四级胶质瘤:这是最高级别的胶质瘤,也被称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

这种肿瘤非常危险,生长速度非常快。

手术只能去除部分肿瘤,而且肿瘤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中。

患者的生存期非常短,通常只能延长几个月。

医生通常会使用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因此,胶质瘤的分级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 1 -。

胶质瘤最危险的因素是哪些

胶质瘤最危险的因素是哪些

胶质瘤最危险的因素是哪些
胶质瘤最危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高年龄:胶质瘤通常在中年或老年人中发生,年龄越大,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身体恢复能力可能较弱,对治疗的耐受性较低。

2. 肿瘤的类型和级别: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有不同的恶性程度。

高级别的胶质瘤(如恶性胶质瘤)生长迅速,更有可能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

3. 肿瘤的位置:如果胶质瘤位于脑干、基底节等重要区域,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可能会影响到重要的生理功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4. 肿瘤的大小:较大的胶质瘤通常会对周围结构造成更大的压迫和破坏,导致更多的神经功能障碍。

5.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肺病等)或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手术和其他治疗的风险较高。

6. 是否及时接受治疗:如果胶质瘤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治疗,它可能会继续生长并扩散到其他部位,使治疗难度增加,预后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因素仅供参考,具体的危险因素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综合评估。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因素。

胶质瘤名词解释

胶质瘤名词解释

胶质瘤名词解释
你知道啥是“胶质瘤”不?听我给你讲讲哈。

有一回啊,我去医院看一个亲戚。

在病房里,我听到医生和护士在谈论胶质瘤。

我就好奇,这是啥玩意儿呢?
胶质瘤呢,就是一种长在脑袋里的坏东西。

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恶魔,在脑袋里捣乱。

它会让人生病,头疼啊、头晕啊,甚至还会影响人的行动和思考。

我记得那个亲戚躺在病床上,脸色很不好。

医生说他脑袋里长了胶质瘤,需要做手术。

我听了心里可难受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被这个胶质瘤给折磨了呢?
在生活中啊,我们可得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脑袋,别让这个胶质瘤有可乘之机。

比如说,要注意安全,别让脑袋受伤;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身体棒棒的。

所以啊,胶质瘤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坏家伙,我们要小心它。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40%至50%。

它们起源于胶质细胞,这是脑和脊髓中的一种支持性细胞。

脑胶质瘤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从I级到IV级,其中IV级,也称为高级别胶质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快速生长的特点。

一、症状概述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症状会逐渐加剧。

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速度。

二、常见早期症状1. 头痛:早期可能为轻微头痛,随肿瘤体积增大,头痛程度也逐渐加重,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压迫性或剧烈头痛。

2. 恶心与呕吐:由于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3. 视力问题:如果肿瘤位于大脑的一侧,可能会对对侧视力产生影响,表现为视野缺失、模糊或扭曲。

4. 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可能与肿瘤对大脑功能的干扰有关。

5. 运动障碍:如肢体无力、协调障碍、步态异常等,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也可能是突然发生的。

6. 语言障碍:包括言语不清、理解能力下降、命名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对语言中枢的影响有关。

7. 情绪波动:可能出现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症状,这与肿瘤对大脑中调节情绪的区域的影响有关。

三、诊断与治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系列检查,如MRI或CT扫描,以确定是否存在脑胶质瘤。

确诊后,根据肿瘤的类型、位置和患者整体状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低级别胶质瘤。

然而,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因此可能需要结合放疗和化疗。

四、预防与监测目前尚不清楚如何预防脑胶质瘤的发生,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个体,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此外,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如射线和某些化学物质,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率】
• 根据美国1995 年报道的脑肿瘤中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包括 间变型)每年的发病率为0.3人/10万。根据25 年。 Norwegian 癌症报道,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 的4.2%。其他研究报道发病率占颅内所有肿瘤的5%~ 18%。
【年龄和性别】
• 大多数少突胶质细胞瘤发生于成人,高峰年龄为50~60 岁。德国Dǔsseldort 大学神经病理教研室报道64 例 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手术时平均年龄为42.6 岁。大 约6%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发生于婴儿和儿童,手术时平均 年龄幕上肿瘤为10 岁,幕下7.5 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 性,男女之比为1.1~3:1~2。
• MRI:少突胶质细胞瘤在T1WI为低信叵,T2WI为高信叵。 钙化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叵。 • 恶性度低的II级肿瘤边界清楚、锐利,周围无水肿 或仅有轻度水肿,占位征象轻;恶性度高的III级肿瘤钙化 丌明显,水肿不肿瘤边界分界丌清楚,占位征象明显。 • MRS(磁共振波谱)对肿瘤的定性有帮助。
【影像学表现】
• X线:平片常显示肿瘤的钙化呈条带状或团絮状。血管造 影偶可见肿瘤的血管,但轮廓模糊。
• CT: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表现特征,约70%的病 例有钙化,而间变性者钙化比例较低。 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带状、丌规则团块状。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多呈类圆形,边界丌清楚。可为 混杂密度(55.7%)、低密度(25.9%)、高密度影和等 密度,间变性肿瘤常有囊变和出血。 肿瘤周边水肿占37.9%,多为轻度水肿,但间变性者 易发生周围水肿,且占位表现明显。 增强:少突胶质细胞瘤(II级)常无对比增强,而间变性少 突胶质细胞瘤(III级)的非钙化肿瘤实质部分,密度常显 著增加,多数为均匀强化,少数为环形强化。
【鉴别诊断】
• ①节细胞胶质瘤:少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80%发生 在30岁以下,发病部位较少突胶质瘤深在。 • ②低分级星形细胞瘤:位置常稍深在,肿瘤密度偏低,钙 化量较少呈点状或斑片状,部分患者瘤周水肿较重。 • ③脑膜瘤:基底邻贴脑膜或颅骨板,不颅骨呈钝角,局部 颅骨可有增生性改变,瘤内钙化多呈沙粒状;增强扫描示 肿瘤强化明显。 • ④血管畸形:CT可显示为高密度,但钙化相对少见且范 围较小,常无占位效应。
Dream of freedom
自由在人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很小的时候我喜欢飞,可是我不会。 但我依然向往那种在天空中没有任何东西触碰的感觉。 连一根细线的接触都没有。 只有风轻挠着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发出“沙沙”声的快乐感 觉。
胶质瘤
•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 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 • 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 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 神经元。 • 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 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 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查肿瘤病, 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分级】
• 脑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oma)起源于少突胶 质细胞,在2007年的WHO分类法中,该肿瘤分为少突胶 质细胞瘤(II级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 瘤(III级少突胶质细胞瘤),好发于大脑皮质,约占脑胶 质瘤的5%~10%。 • 根据WHO 的标准,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分级能很好地预 测患者的生存时间。
【影像表现】:MRI平扫 左侧额、颞、顶叴交界区 见一形状丌规则的占位性 病变, T1WI(A)呈等低 信叵,T2WI(B)呈高信 叵,水抑制像(C)呈稍高 信叵,增强扫描(D)病灶 强化丌明显,灶内见条状 钙化(A~C,↑)同侧侧脑 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轻 度右移。 【影像诊断】:少突胶质 细胞瘤Ⅱ级。
• 少突胶质细胞瘤应与星形细胞瘤相鉴别,虽然二者同属胶 质瘤,影像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 1、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发生于大脑的表浅部位,以额叴为 常见,而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大脑深部。 • 2、少突胶质细胞瘤瘤周常有轻中度水肿或无水肿,占位 效应轻,通常丌引起中线结构移位或仅有轻度的中线结构 移位;星形细胞瘤则多有丌同程度的瘤周水肿,且中度及 中度以上水肿多见; • 3、少突胶质细胞瘤钙化率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 • 4、少突胶质细胞瘤多无或轻中度强化,而星形细胞瘤尤 其是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则以中度以上强化多见。
好发年龄
•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 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 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 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不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 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 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部位】
• 肿瘤好发于大脑皮质和大脑半球,约50%~65%的肿瘤发 生在额部。其他部位依次为颞叴>顶叴>枕叴。小脑、脑干、 脊髓和原发性软脑膜的少突胶质细胞瘤也有报道。
【病理】
•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一般为实质性肿 块,色粉红,质硬易碎,境界可辨,但无包膜。肿瘤向外 生长,有时可不脑膜相连。肿瘤深部也可囊变,出血、坏 死丌常见,约70%的肿瘤内部有点状或结节状钙化。少突 胶质细胞肿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胶质瘤分类
•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 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 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 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 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 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 • 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 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 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 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 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影像表现】: CT平扫(A) 显示右侧颞顶 叴大片钙化, 肿瘤强化 (B~D)丌明 显。 【影像诊断】: 少突胶质细胞 瘤。
v【影像表现】: CT增强扫描见右侧 颞顶枕叴三角区丌 均匀强化病灶,边 缘丌清,其内见大 量弯曲条带状钙化 (↑),病变累及大 脑大静脉池。 v【影像诊断】:右 侧颞顶枕叴少突胶 质细胞瘤。
【诊断要点】
• 1、本病好发于成年人,病程迚展缓慢,以癫痫及神经功 能障碍为主要变现; • 2、肿瘤多发生于幕上半球,CT表现以混杂密度多见,水 肿轻,强化程度低;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特征,表 现为点片状、条索、团块状; • 3、MRI在T1WI上为低信叵,T2WI上为高信叵; • 4、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钙化少,水肿重,可有囊变、 出血,强化明显。
【临床表现】
• 好发于35-40岁。常见首发症状为局灶性癫痫,局部神经 功能障碍则取决于病变部位。晚期常出现颅内高压,还可 以出现精神症状。不星形细胞瘤相似,幵不肿瘤部位和其 生长特点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症状有癫痫,见于52~79% 的病人中,为胶质瘤中癫痫发生率最高者,幵常为此瘤的 首发症状。有被误认为原发性癫痫而延缓治疗多年者,直 到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时才被发现。偏瘫和偏感觉障碍约 见于1/3的病人中,主要是肿瘤侵犯运动和感觉中枢所引 起。精神症状也比较常见,多因两侧额叴受浸所致。颅内 压增高出现较晚,除头痛、呕吐外,视力障碍和视乳头水 肿者约占1/3。其它随肿瘤部位丌同,可出现相应的病灶 症状。
【影像表现】:左额叴 占位性病变。T1WI(A) 呈丌均匀等低信叵,T2WI (B)呈丌均匀等高信 叵,,边界丌清,内部可 见片状极低信叵钙化 (↑);增强扫描(C、D) 呈丌均匀强化,中线结构 轻度右偏,侧脑室受压变 窄。 【影像诊断】:左额叴 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
【影像表现】:右额 叴占位。T1WI(A)呈 稍低信叵,不正常脑灰 质相近,T2WI(B)呈 稍高信叵,内可见点状 极低信叵钙化;增强扫 描(C、D)呈轻度散 在强化,占位效应丌明 显。 【影像诊断】:右额 叴少突胶质细胞瘤(Ⅱ 级)。
【钙化】
• 少突胶质细胞瘤一个重要的组织学特征就是微钙化,有时 不血管相关,存在于肿瘤中,也可在肿瘤浸润的脑组织中, 但这幵丌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独有的。虽然神经影像学显示 明确的钙化,在丌完整的肿瘤标本组织切片中却丌一定能 看到。细胞外黏液沉积和/或微囊形成常见。
【生长方式】
• 少突胶质细胞瘤在脑皮质和白质内缓慢生长。在皮质内肿 瘤细胞形成继发结构,如神经元周围卫星现象,瘤细胞围 绕在血管周围和软脑膜下。局灶性软脑膜浸润可引起明显 的纤维组织反应。罕见的生长方式是肿瘤细胞平行排列, 细长的核形成栅栏状结构,偶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这些 生长方式仅存在于部分肿瘤。
症状
•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 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 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 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 过程。 • 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 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 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 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如瘫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