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

合集下载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仓库布局设计方案是指根据具体仓库的需求和特点,合理规划仓库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布置和位置,以实现货物的高效收纳、存储和管理。

一个合理的仓库布局设计方案能够提高仓库的运营效率,减少货物损坏和误放,提高作业员的工作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的空间。

1.功能区分明确:根据仓库的具体需求和作业流程,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收货区、存储区、拣货区、包装区、发货区等。

每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应相互配合,使作业过程流畅无障碍。

2.平面布局合理:根据仓库内部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几个主要的功能区域,并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作业流程和运行路径,将其合理布置在仓库内部。

3.路线直达:为了减少货物的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延误,仓库内部的道路和运输通道应直达直线,能够方便货物的流通和搬运。

4.存储密度高:仓库布局设计应尽量增加存储密度,合理利用仓库的空间。

可以采用高度化的存储设备,如货架、托盘架等,通过垂直存储的方式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

5.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高:仓库布局设计应尽量减少作业员运输和操作的距离,为作业员提供清晰明确的作业指导标志和标识,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货物和完成作业任务。

根据以上原则,仓库布局的具体布置方法如下:1.收货区:将收货区位于仓库入口处的前方,方便货车的卸货和货物的暂时存放。

在收货区设立货物验收台和称重设备,方便对货物进行检验和称重。

2.存储区:根据仓库不同货物的特点和存储需求,将存储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常用货物区、临时存放区、易碎品区、危险品区等。

在存储区内设置合理的货架、托盘架和堆放区域,通过合理的标志和标识,方便货物的分类和存放。

3.拣货区:将拣货区设置在存储区的附近,并根据仓库的作业流程和需求,将不同的货物进行合理分区,方便作业员进行拣货操作。

4.包装区:在仓库内设置专门的包装区域,配备包装机械设备和包装材料,方便对货物进行包装和封装操作。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

仓库规划与布局设计

第二单元 存储区规划管理
存储场所布局分为平面布局和空间布局两种。 (一)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垂直式和倾斜式。 1.垂直式布局 垂直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排列与仓库的侧墙 互相垂直或平行,具体包括横列式布局、纵列式布 局和纵横式布局。
第二单元 存储区规划管理
横列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长 度方向的侧墙互相垂直,如图2-2-1所示,这种布局 的优点是主通道长且宽,副通道短,整齐美观,便 于物品的存取和查点,如果用于库房布局,还有利 于通风和采光。缺点是主通道占用面积多,仓库的 面积利用率减少。 图2-2-1横列式布局
第二单元 存储区规划管理
纵列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长 度方向的侧墙平行,如图2-2-2所示,这种布局的优 点是可以根据库存物品在库时间的不同和进出频率 程度安排货位:在库时间短、进出频率的货物放置 在主通道两侧;在库时间长、进出不频繁的物品放 置在里侧。 图2-2-2纵列式布局
第二单元 存储区规划管理
第三单元 储位规划作业
在品种、数量很多和进出库频繁的仓库里,仓库 主管必须正确掌握每批货物的存放位置。货位编号 就好比货物在库的“住址”做好货位编号工作,应 该从不同库房条件、货物类别和批量整零的情况出 发,搞好货位画线及编号秩序,以符合“标志明显 易找,编排循规有序”的要求。
可直接堆放物品或摆放货架 将某些物品悬挂在仓库的墙上或顶部
第三单元 储位规划作业
储位管理就是利用储位使货品处于被保管状态, 即利用这种管理明确地指示储位的位置,货品在储 位上的变动情况等。一旦货物处于被保管状态,我 们就能时时刻刻掌握货品的去向、数量并了解其实 时位置。
第三单元 储位规划作业
一、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明确指示储存位置 详细规划储存区域,并标示编号,让每一项预备 储存的物品均有位置可以储存。这些储存位置必须 是很明确的,而且是经过储位编码的,不可是边界 含糊不清的位置,例如走道、楼上、角落、或某某 物品旁等。很多物流中心习以为常的把走道当成储 区位置来使用,这是不对的,虽然短时间会得到一 些方便,但会影响作业的进出,违背了储位管理的 基本原则。

仓库布置方案

仓库布置方案

仓库布置方案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仓库的布置方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合理的仓库布置方案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错误和损坏,同时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一些仓库布置方案的实施,以帮助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一、仓库空间的合理规划首先,仓库的空间规划对于仓库管理至关重要。

在确保货物安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仓库空间可以最大化利用物理空间。

最常见的布局包括:矩形布局、I型布局和U型布局。

对于物流流程较为简单的仓库,矩形布局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它以货物的流动路径为主要考虑因素。

而对于物流流程复杂的仓库,I型布局或U型布局更适用,因为它们根据不同的物流环节将仓库分为不同的区域,以提高操作效率。

二、货物分类与标识为了方便仓库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货物的分类与标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将货物按照类别、规格、批次等因素进行分类,并使用标签或条码来标识货物。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仓库员工快速找到所需货物,还可以减少货物混乱和错误出库的可能性。

此外,使用标准化的标识方法也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和追溯性。

三、货架和储存设备的选择货架和储存设备的选择对于仓库管理的效率至关重要。

合理的货架和储存设备可以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减少货物的损坏和遗失。

常见的货架包括:重型货架、中型货架和轻型货架。

根据货物的重量和体积,选择适合的货架类型。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化储存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或输送系统,以提高货物的存储和检索效率。

四、人员工作站的布置合理的人员工作站布置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首先,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确定合适的工作站数量和位置,以方便员工的操作。

其次,为每个工作站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扫码枪等,以简化操作流程。

此外,还可以考虑提供合适的工作椅和人机工程学设备,以增加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减少劳动强度。

五、安全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安全和消防设施是仓库布置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仓库内部设置火灾报警器、灭火器以及应急出口标识,以确保员工和货物的安全。

仓库结构与布局设计方案

仓库结构与布局设计方案

仓库结构与布局设计方案仓库是一个用于存储和管理物品的地方,它的结构和布局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仓库的尺寸和形状:仓库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仓库所需存储的物品类型和数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仓库应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基本形状,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且易于货物的存储和搬运。

2. 入口和出口:仓库应具备合适的入口和出口,以保证货物的顺利进出。

入口和出口可以设置在仓库的不同位置,以便根据货物的特点和流程进行布局。

3. 路径和通道:仓库内部应有足够的路径和通道,以便使货物能够顺利地流动和搬运。

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货物的尺寸和搬运设备的需要来确定,以便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过并避免堵塞。

4. 存储设备和工具:仓库的结构和布局应考虑合适的存储设备和工具,以便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货物。

存储设备可以包括货架、货物架、托盘和货架等,而工具可以包括叉车、手推车和电梯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根据货物的特点和仓库的需求来选择和布置。

5. 安全和保护措施:仓库结构和布局还应考虑安全和保护措施,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保密。

这包括防火设施、监控系统、安全门和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以及防盗系统和封存措施等保护措施。

上述是一些常见的仓库结构与布局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具体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仓库需求和条件来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以便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仓库结构和布局设计方案是保证仓库运作高效和物品管理有序的基础。

在继续探讨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

1. 货物分类和归置在设计仓库结构和布局时,重要的一点是合理的货物分类和归置方案。

这可以通过如下的设计来实现:a. 按照物品的性质和规格将货物进行分类,例如将易碎物品、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储。

b. 使用标记和标牌来标识和指示每个存储区域和货架上所放置的物品,以便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c. 根据货物的特点和使用频率来规划不同区域的存储密度。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和对策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和具体布置方法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和对策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和具体布置方法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和对策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和具体布置方法一、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1.合理利用空间:根据仓库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合理的区域划分和货架布局,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空间。

2.流程优化:根据物流流程和作业流程,设计合理的工作区域布置,使物资的进出和仓库内部的作业流程流畅、高效。

3.安全性:考虑到仓库负责储存的物资性质和特点,确保仓库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4.易于管理:根据库存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货架和储存区域,使物资的管理简化、便捷。

5.便于盘点:设计合理的储存方式和区域,便于进行定期盘点和库存调整。

二、仓库布局的具体布置方法:1.仓库分区:根据物资性质和储存要求,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确保物资分类整齐、易于管理,并设置相应的标识或标志。

2.货架布置:根据货物的种类和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货架类型和布置方式,如普通货架、重型货架等,并合理设置储物格子和分区,以便存放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货物。

3.通道设置:根据仓库内的作业流程和物资的进出方式,设置合理的通道宽度和布置方式,在保证物资流动畅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

4.排队区域:对于经常进出的货车或搬运车辆,设置合理的排队区域,避免堵塞和混乱,确保物资进出的秩序性和高效性。

5.装卸设备:根据仓库的规模和需求,配置适合的卸货设备和搬运工具,如叉车、起重机等,以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6.安全防护:在仓库布置中考虑到安全性,配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通风设备等,保障仓库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三、仓库布局的对策:1.灵活性: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可调整的货架和储存区域,以便根据物资变化和需求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和布局变更。

2.信息化和自动化: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仓库自动化设备,如仓库管理软件、智能货架,提高物资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错误。

3.定期检查:定期对仓库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货物摆放整齐、货架和设备完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仓库的正常运行。

仓库布置方案

仓库布置方案

仓库布置方案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商行业的兴起,仓库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合理的仓库布置方案可以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个仓库布置方案,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1. 仓库布局设计仓库布局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货物的流通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个合理的仓库布局设计方案:1.1 入库区域入库区域应设置在仓库的前部,方便货物的快速入库。

在入库区域应设立标识,明确入库方式和规范。

此外,可以设置一些临时存放区域,方便货物暂时存放。

1.2 存储区域存储区域是仓库的核心区域,可以按照货物种类进行划分,比如按产品分类、按生产线进行划分等。

每个存储区域应设立货架,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和可视性。

同时,货架上的货物也需要进行标识,便于员工快速找到所需货物。

1.3 出库区域出库区域应设置在仓库的后部,方便货物的快速出库。

在出库区域应设立标识,明确出库方式和规范。

同时,出库区域应设置一些包装材料、打包工具等设备,方便员工进行货物的包装。

2. 设备和工具的摆放除了仓库布局设计,设备和工具的摆放也需要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和工具的摆放方式:2.1 叉车和堆高机叉车和堆高机是仓库中常见的设备,用于提升货物、装卸货物。

它们应摆放在仓库入口附近,以便于员工快速将货物移动到存储区域或出库区域。

2.2 包装工具和材料包装工具和材料是仓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打包机、封箱胶带等。

它们应摆放在仓库的出库区域附近,方便员工进行货物的包装。

2.3 作业台和工具架作业台和工具架用于员工进行简单的组装、拆卸等操作。

它们应分布在仓库的不同区域,以供员工随时使用。

3. 安全措施仓库是一个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为了员工的安全,应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3.1 安全标识仓库内应设立明确的安全标识,如紧急出口标识、禁止吸烟标识、禁止堆放杂物等,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3.2 正确使用设备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叉车、堆高机等设备,避免事故的发生。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

仓库布局设计方案-仓库布局的原则要求与具体布置方法

目录一、仓库布局概括0 (一)、仓库布局定义0(二)、仓库的总体构成0(三)、仓库的布置要求0(四)、仓库布局原则1(五)、仓库设施、设备配置1二、仓库布局设计2 (一)、仓库整体布局设计2(二)、仓库作业流程3(三)、仓库内部设计31、托盘数计算32、货架数计算43、叉车数计算54、储存区面积55、工具存放区面积66、入库区面积67、理货区面积68、退货暂存区面积69、通道设计7三、总结7一、仓库布局概括(一)、仓库布局定义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

仓库布局规划是根据仓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整个仓库所有设施进行用途规划,确定生产、辅助生产、行政等场所,仓库、作业、道路、门卫等分布和确定,并对各类设施和建筑进行区别。

如仓库货场编号、道路命名、行政办公区识别等.以使仓库的总体合理布局.(二)、仓库的总体构成一个仓库通常由生产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组成。

1、生产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部分是商品储运的活动场所。

2、辅助生产区是为了商品储运保管工作服务的辅助车间或服务站,包括车库、变电室、油库、维修车间等。

3、行政生活区是仓库行政管理和员工休息的生活区域.一般设在仓库入口附近,便于业务接洽和管理。

行政生活区与生产作业区应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仓库的安全及行政办公和员工休息生活的安静.(三)、仓库的布置要求要适应适应仓储企业生产流程,有利于仓储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1、单一的物流方向。

仓库内商品的卸车、验收、存放地点之间的安排必须适应仓库生产流程,按一个方向流动。

2、最短的运距.应尽量减少迂回运输,根据作业方式、仓储商品品种、地理条件等合理安排库房、专运线与主干道的相对位置。

3、最少的装卸环节。

4、最大的利用空间.仓库总平面布置是立体设计,应有利于商品的合理储存和充分利用库容。

(四)、仓库布局原则1、储存的物品及作业人员运动距离最小化;2、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最大化;3、方便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4、有利于作业时间的充分利用和作业环节的有机衔接:5、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6、有利于人员、设备的安全.(五)、仓库设施、设备配置根据仓库的功能、存储对象、环境要求等确定主要设施、设备的配置。

(完整版)仓库规划与布局

(完整版)仓库规划与布局

仓库规划方案应能做到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货物在仓库内快速、准确地流动。

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成本控制和仓库的组织结构的一体化策略才干达到。

仓储系统的物流规划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特定场合下,有些原则是互相影响的,甚至互相矛盾。

为了做出最好的设计,有必要对这些原则进行选择和修改。

1、系统简化原则要根据物流标准化做好包装和物流容器的标准化,把杂货、粮食、饮料、食盐、食糖、饲料等散装货物、外形不规则货物的组成标准的储运集装单元,实现集装单元与运输车辆的载分量、有效空间尺寸的配合、集装单位与装卸设备的配合、集装单位与仓储设施的配合,这样做会有利于仓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在异地中转等作业时,不用换装,提高通用性,减少搬运作业时间、减轻物品的损失、损坏,从而节约费用,同时也简化了装卸搬运子系统,降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

2、平面设计原则若无特殊要求,仓储系统中的物流都应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低和能源消耗较大的起重机械,提高系统的效率。

3、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流向的控制问题,提高了系统作业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系统作业效率。

如果不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尽早分离,就要求在物流系统的每一个分、合节点均设置相应的物流信息识读装置,这势必造成的冗余度,增加系统的成本;如果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及早分离,将所需信息一次识别出来,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到各个节点,即可降低系统的成本。

4、柔性化原则仓库的建设和仓储设备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

为了保证仓储系统高效工作,需要配置针对性较强的设备;而社会物流环境的变化,又有可能使仓储货物品种、规格和经营规模发生改变。

因此,在规划时,要注意机械和机械化系统的柔性和仓库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

5、物料处理次数至少原则不管是以人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每一次物料处理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通过复合操作,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挪移,或者引入能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设备,就可减少处理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仓库布局概括 (1)(一)、仓库布局定义 (1)(二)、仓库的总体构成 (1)(三)、仓库的布置要求 (1)(四)、仓库布局原则 (2)(五)....................................................................................................................................... 、仓库设施、设备配置. (2)二、仓库布局设计 (3)(一)、仓库整体布局设计 (3)(二)、仓库作业流程 (4)(三)、仓库内部设计 (6)1、托盘数计算 (6)2、货架数计算 (6)3、叉车数计算 (7)4、储存区面积 (7)5、工具存放区面积 (8)6、入库区面积 (8)7、理货区面积 (8)8、退货暂存区面积 (9)9、通道设计 (9)三、总结 (9)、仓库布局概括(一)、仓库布局定义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

仓库布局规划是根据仓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整个仓库所有设施进行用途规划,确定生产、辅助生产、行政等场所,仓库、作业、道路、门卫等分布和确定,并对各类设施和建筑进行区别。

如仓库货场编号、道路命名、行政办公区识别等。

以使仓库的总体合理布局。

(二)、仓库的总体构成一个仓库通常由生产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组成。

1、生产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部分是商品储运的活动场所。

2、辅助生产区是为了商品储运保管工作服务的辅助车间或服务站,包括车库、变电室、油库、维修车间等。

3、行政生活区是仓库行政管理和员工休息的生活区域。

一般设在仓库入口附近,便于业务接洽和管理。

行政生活区与生产作业区应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仓库的安全及行政办公和员工休息生活的安静。

(三)、仓库的布置要求要适应适应仓储企业生产流程,有利于仓储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1、单一的物流方向。

仓库内商品的卸车、验收、存放地点之间的安排必须适应仓库生产流程,按一个方向流动。

2、最短的运距。

应尽量减少迂回运输,根据作业方式、仓储商品品种、地理条件等合理安排库房、专运线与主干道的相对位置。

3、最少的装卸环节。

4、最大的利用空间。

仓库总平面布置是立体设计,应有利于商品的合理储存和充分利用库容(四)、仓库布局原则1、储存的物品及作业人员运动距离最小化;2、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最大化;3、方便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4、有利于作业时间的充分利用和作业环节的有机衔接:5、有利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6有利于人员、设备的安全。

(五)、仓库设施、设备配置根据仓库的功能、存储对象、环境要求等确定主要设施、设备的配置。

如下表所示:1、仓库布局设计(一)、仓库整体布局设计出于入库作业的合理化方面考虑,仓库的结构采用平房建筑,这样储存产品就不必上下移动,因为避免了储存产品从一个楼层搬运到另一个楼层时费力,而且电梯往往是产品流转中的一个瓶颈,因为许多材料搬运机通常都会竞相利用数量有限的电梯,从而影响库存作业。

由于仓库通常的货流模式是:货物入库时的单位大于出库时的单位,因此,理货问题就成为仓库布局的主要决定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单独设定一个拣货区。

据ABC三种商品出入库特点:A商品需要满足快速流转出库,BC商品需要检验及时入库。

因此,选用T型布局模式对仓库进行布局。

T型布局的特点:1. 可以满足快速流转和储存两个功能;2. 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储存功能;3. 仓库适用范围广。

Tool StorageAreaBooks,music, video PC,pho ne,computeraccessoriesHomeapplia ncesBeauty & make-up Clothes & Bags --------------- Storage AreaToys, Households Watc esReturnedGoodsStorageAreaJewelry仓库整体布局图(二)、仓库作业流程1、A产品流程2、B、C产品流程(三)、仓库内部设计1、托盘数计算托盘规格GB/T2934---2007 1200*1000mm托盘数二平均储存量/(P/C) (P/C---单个托盘所能承载单品数量)据案例可得:产品A一季度月平均入库量产品一月二月三月月平均入库量A3072248023732642产品B、C 一季度月平均储存量产口仃一月二月三月月平均储存量B802223233419C39921176199(1) 、A产品所需托盘数:PC=(1200mm/400mm)*(1000mm/400mm)~ 6 个/ 托盘托盘数=2642/6" 440个(2) 、B产品所需托盘数:PC=(1200mm/600mm)*(1000mm/300mm) " 6 个/ 托盘托盘数=419/6" 70个(3) 、C产品所需托盘数:PC=(1200mm/300mm)*(1000mm/500mm) " 8 个/托盘托盘数=199/8" 25个2、货架数计算轻型货架参数常规尺寸(L*W*H/mm)横梁截面(mm)承重(kg)标准层数1200*400*200040*30*1.510041200*500*150040*30*1.520031800*500*180050*30*1.5300-4003我们选用:轻型货架规格2000mm*500*2000mm货格数=仓容量/货格规格=(104*2000*500) / (2000*500) =104个货架为3层,10列,共需要货架个数=104/30〜4个3、叉车数计算根据已知货物ABC规格与重量,我们选用自重4吨左右,承载能力为2-2.5 吨,作业通道宽度为2.3~2.8米,提升高度一般在3米左右的叉车叉车主要技术参数:叉车所需满足的能力为546个托盘,日工作时间为3小时,叉车配置系数取1.3托盘平均载重量=(2.5*6+1.5*6+0.5*6)/3=9kg叉车数量=(546*1.3*9) /(3*60/0.8)*9 〜3 辆仓库中搬运叉车和拣选叉车的处理量相同,我们设定拣选叉车与搬运叉车的数量相同。

则仓库的叉车总量为6。

4、储存区面积储存区货物是以托盘为单位进行储存,因此,估计仓容量=B所需托盘个数+C所需托盘个数=70+25=95托盘仓容量=估计仓容量*放宽率1.1=95*1.1〜105托盘储存区面积=仓容量*托盘规格=104*1200*1000=124.8 m2为了保证货架不对墙体形成压力,以及避免货物受潮、变质等,要保证货架与墙体存在一定的预留距离。

我们规定距离为30 cm0随着存货周转率的提高,为了将物料搬运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缩短拜访和提取货物所需的时间,通道要区域变宽,堆码高度要降低。

5、工具存放区面积(1 )、叉车占地面积叉车宽:1180mm (车全宽);长:3490mm (带货叉);则单位叉车占地面积=1180mm*3490mm~4.12 m2叉车总占地面积=4.12m *6=24.72 m(2)、托盘占地面积我们设定5 个托盘重叠一起堆放,则,托盘占地面积=(104*1200mm*1000mm)/5=25m由于设备可能会有增加,所以预留面积15 m所以,工具存放区面积=24.72 m +25 m +15 m2^ 65 m。

6、入库区面积入库暂存区长=货格长度*货格列数=2000*10=20m入库暂存区宽=货格宽度*货格排数*货架间距*间距个数=500*4+2000*3=8m入库暂存区面积=20*8=160m7、理货区面积加工台长:1m;宽:0.5m;站台个数4;站台距离:2m理货区长:站台长* 站台个数+(站台个数—1 )* 站台之间的距离=0.5m*4+3*2m=8理货区的宽=加工台的长=1m理货区的面积=8*1=8 m8、退货暂存区面积假设A 产品的不合格率为5%,B 产品的不合格率为3%,C 产品的不合格率为2%。

A产品的第一季度每月进库量分别为3000,2500,4600 B产品的第一季度每月进库量分别为1700,900,1350;C 产品的第一季度每月进库量分别为1750,350,850,所以得到以下计算:A 产品每个月的不合格数量=不合格率* 平均每月进库量=5%* (3000+2500+4600 /3~ 169B 产品每个月的不合格数量=不合格率* 平均每月进库量=3%* (1700+500+850) /3~31C 产品每个月的不合格数量=不合格率* 平均每月进库量=2%*(1750+350+850) /3~ 20退货暂存区面积=(A 产品所需的托盘数+B 产品所需的托盘数+C 产品所需的托盘数)* 托盘规格=(169/6+31/6+20/8) *1200*1000 〜35.8 m2由于需要预留相应的面积,所以退货暂存区的面积为37〜40 m。

9、通道设计货架的宽度为0.5m;叉车的宽度为1.8m;货架与墙体的距离为0.3m,所以主通道的宽度为:0.5+1.8+0.3=2.6m,由于要方便叉车的作业,所以通道宽度为3.5 m 左右。

作业通道可以根据加工台的太小预留适当的宽度。

三、总结仓储的内部布局是仓储内部资源配置与优化组合的行为,合理的仓储内部布局与结构设计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为较好地实现仓储功能提供支撑。

通过对仓库的规划设计,让仓库中心内部的各区域布置合理,合理的仓储布局应有利于作业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物料搬运,缩短储存周期,有效利用空间、设备、人员,使投资更低,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谋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安全和职工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