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分期表
世界史时间线简版

以下是世界史的简版时间线:
-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2000年:古印度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1000年:古罗马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500年:古中国文明的出现
-约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希腊化王国
-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
-约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约公元610年:伊斯兰教的创立
-约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约公元1206年:蒙古帝国的建立
-约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约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约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约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约公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约公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立
-约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约公元1991年:苏联解体
这只是世界史的简版时间线,涵盖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和文明的出现与消亡。
实际上,世界历史的发展非常复杂和多样化,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文明、国家和事件。
历史分期知识简记8K(综合版)

历史分期知识简记(简约版)编辑者:陈亦泰一、世界历史的分期:1、西欧上古历史终结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2、西欧中古历史:476年(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4-16世纪(文艺复兴)3、世界古代史:1640年以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5、世界现代史:1917年—1945年(二战结束)6、世界当代史:1945年至今二、中国历史:一)、中国历史的分期:1、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鸦片战争)2、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3、中国现当代史:1949年至今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1、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2、近代化的起步: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时期:1、北伐战争时期(对象:两湖吴佩孚、江浙孙传芳、东北张作霖):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5月黄埔军校成立)—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开赴湖南前线,揭开序幕)—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2、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它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10月毛泽东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文家市决策”: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武装夺取全国政权→南昌起义)—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随后,建立了红军第一支队伍——红四军,其中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1931年冬(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中央政府,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这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始发地瑞金,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随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于9月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3、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标志→“十四年抗战”开始标志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于2017年1月3日提出)—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八年抗战”开始标志即全民族抗战开始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结束)4、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1949年五)、解放战争时期的四个阶段:1、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2、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辽沈战役)3、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4、追击阶段: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东西起止点:东→江苏江阴,西→江西湖口)六)、现当代史的四个阶段: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是良好开端的标志)—1966年(5月16日“文革”开始其中出现的成功探索有:“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最严重的失误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表是文革开始的标志)—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是文革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标志)—1976年(10月6日一举粉碎“四人帮”是文革结束的标志)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于12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两大决策是:①、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方式进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珠海、汕头;福建省:厦门;海南省:1988年海南(最大)共计5个经济特区;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来至今5、与邓小平理论有关的会议: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两大决策:改革开放;工作重心的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最大收获: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主要贡献: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被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理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世界历史时间轴

世界历史时间轴世界历史时间轴1、古代史1.1 早期文明1.1.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500年)1.1.2 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年)1.1.3 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1.1.4 中国古代文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476年)1.2 古希腊与古罗马1.2.1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1.2.2 古罗马(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1.3 中国古代史1.3.1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3.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3.3 汉朝(公元前206年-220年)1.3.4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2、中世纪2.1 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2.1.1 拜占庭帝国(330年-1453年)2.1.2 伊斯兰世界(7世纪-现在)2.2 西欧封建时代2.2.1 卡洛林帝国(800年-888年)2.2.2 封建社会(9世纪-15世纪)2.3 中国中古时代2.3.1 隋朝(581年-618年)2.3.2 唐朝(618年-907年)2.3.3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2.3.4 宋朝(960年-1279年)3、近代史3.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3.1.1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3.1.2 大航海时代(15世纪-17世纪)3.2 欧洲启蒙运动3.2.1 科学革命(16世纪-17世纪)3.2.2 18世纪启蒙运动3.3 世界大战与冷战3.3.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3.3.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3.3.3 冷战(1945年-1991年)3.4 中国近代史3.4.1 清朝末期与辛亥革命(1840年-1912年)3.4.2 中华民国与国共内战(1912年-1949年)3.4.3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附件:1:世界地图2:时代标记图3:相关人物简介法律名词及注释:1、正文:文档正文内容。
[整理版]世界历史简表
![[整理版]世界历史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4f042d0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a.png)
世界历史简表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十五世纪桑海兴起十五世纪晚期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
世界发展史 表格

公元前475年
中国进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公元前449年
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
伯里克利改革,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衰亡,亚述帝国崛起
公元前1567年-公元前1085年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大规模扩张和对外贸易
公元前1365年-公元前935年
中亚述时期,军事扩张和文化繁荣
公元前776年
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希腊举行
公元前506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79年
世界发展史表格
以下是世界发展史的表格,以时间为序,列举了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公元前4500年左右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开始兴起
公元前33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开始兴起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兴起
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06年
古巴比伦王国兴起(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
世界历史分期表

3、意义
宗教改革
1、天主教会的腐败2、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3、农民战争(1524-1525)4、新教的建立
文艺复兴
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14-17世纪)
世界近代代史表
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分期:
萌芽——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早期革命活动、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1847、《共产党宣言》1848.2)
1848年欧洲革命
1、革命风暴遍欧洲(欧洲各地起义,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2、法国二月革命(原因、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3、奥地利、普鲁士和匈牙利的革命(维也纳起义、柏林起义、匈牙利起义)
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和德、意统一
美国内战
1861-1865
1、背景(美国的领土扩张、南北矛盾: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过程:(废奴运动、爆发1861.4、转折1862、结束1865)
3、意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世界历史分期简介

世界历史分期简介
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在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上莫衷一是。
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以人类历史一体化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作为分期标准,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这种分期法提倡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摆脱地区、国别和种族的偏见,代表了史学界的新趋势。
其具体分期如下:
(一)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
此期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二)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
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三)世界现代史:1900年以来。
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时期。
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次惨遭世界大战的浩劫。
在下半叶,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的时期。
二、以社会形态的更迭为主要依据,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其中,古代史又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
上古史以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为主要内容;中古史(在欧洲又称之为中世纪)
以封建社会为主要内容;近代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现代史则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平行发展为主要内容。
三、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世界历史分期表

1、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7世纪初开始,穆罕默德,基本上统一阿拉伯半岛约7世纪)
2、阿拉伯帝国(形成,强盛8世纪地跨三大洲,分裂10世纪)
3、阿拉伯文化(翻译古代希腊着作,“阿拉伯数字”和代数学,《一千零一夜,建筑艺术,沟通东西方文化》
东亚和西亚的封建国家
1、新罗统一(676年)和朝鲜王朝的建立(14世纪末)
随着生产与资本的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紧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蒸汽时代的来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期
1、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前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30到40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1831-1834,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1936-1948,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1844
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王朝专制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议会斗争1640→内战1642-1651→克伦威尔独裁165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光荣革命1688)、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确立(19世纪初——60、70年代)
初步定型——第二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稳定发展
垄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也可以按照生产力标准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简单协作阶段——(14——16世纪)
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后期)
这一时期,国际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觉悟明显提高,各国工人政党和工会广泛建立,工人运动主要以合法斗争、政党斗争为主,曾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各种机会主义思潮也在增长。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了俄国。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为了抗击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亚非拉人民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其中“亚洲的觉醒”尤为突出。
电气时代——(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工人运动非常激烈,但最终都失败了。为了适应时代和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潮流发展起来。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工人阶级走向世界范围的联合。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欧洲封建势力打败拿破仑之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恢复了旧的统治秩序。1848年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意义
宗教改革
1、天主教会的腐败2、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3、农民战争(1524-1525)4、新教的建立
文艺复兴
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14-17世纪)
世界近代代史表
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14-16世纪)
美国内战、日俄改革和德、意统一
美国内战
1861-1865
1、背景(美国的领土扩张、南北矛盾: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过程:(废奴运动、爆发1861.4、转折1862、结束1865)
3、意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4、重要事件、人物和文件:约翰·布朗起义、林肯、《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世界古代代史表
亚非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BC3500-BC6世纪
金字塔的国度,两次大分裂(BC22世纪-BC16世纪),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BC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国力强盛),埃及的灭亡(BC6世纪西亚的波斯)
古巴比伦王国
(BC3000年起)
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BC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统一),汉谟拉比法典,腓尼基城邦,希伯来人国家的建立和分裂(BC8世纪以色列王国灭亡;BC6-7世纪左右犹太王国灭亡)。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为代表的、争取民族自强和振兴的运动。这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畴的运动。其二,是反对异族控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1848年的东南欧革命;有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动,以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美洲。美国独立战争首先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在资产阶级革命潮流的推动下,拉美人民进行了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艰苦斗争,最终取得独立,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间进行着激烈竞争。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蒸汽时代——(18世纪后期——19世纪60、70年代)
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美国、俄国、德意志、日本等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3、重要事件、人物和文件:波旁王朝、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路易十六、三级会议、《人权宣言》、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拿破仑、《拿破仑法典》
殖民主义扩张和拉美独立运动
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
1、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亚、非、拉美)
2、英、荷、法三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
3、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4、殖民主义的罪恶(殖民掠夺,种族灭绝政策,三角贸易和贩卖奴隶)
4、重要事件、人物和文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枪声、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胜利、康华利、
法国大革命
1789-1814
1、背景(启蒙思想家,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的革命要求,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2、过程(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5,革命的爆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革命进入高潮:推翻国王统治1792.8.10(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1792.9:吉伦特派掌权,雅各宾派专政1793.5(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热月政变1794.7.27,雾月政变1799.11.9,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意义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蒸汽时代的来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期
1、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前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30到40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1831-1834,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1936-1948,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1844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1、起因(北美殖民地,美利坚民族,英国的殖民压迫)
2、经过(爆发:来克星顿之战1775.4,建军: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5,建国:《独立宣言》发表1776.7,转折:萨拉托加战役1777,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3、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联邦政府的成立、意义
古代印度
(BC2500年起)
古代印度早期奴隶制城邦,雅利安人入侵,阿育王的短暂统一(BC3世纪),印度的等级制度,佛教的产生、教义和传播。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
爱琴文明(BC2000年左右),克里特和迈锡尼,(BC8世纪)斯巴达(军事城邦)和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希波战争(BC6世纪-BC479年),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昌盛,希腊城邦的衰落,马其顿控制希腊(BC338),亚历山大东侵(BC334)和大帝国的建立
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王朝专制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议会斗争1640→内战1642-1651→克伦威尔独裁165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光荣革命1688)、意义
3、重要事件、人物和文件: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权利法案》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804-1826
1、背景(殖民统治下的拉丁美洲)
2、过程(序幕:海地独立1804(法属)、墨西哥对独立1821(西属)、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和南美洲南部圣马丁)
4、拉丁美洲的新兴独立国家
5、重要事件、人物和文件:杜桑·卢维杜尔、多洛雷斯呼声、伊达尔哥、阿亚库巧战役
工业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1848年欧洲革命
随着生产与资本的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紧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早期革命活动、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1847、《共产党宣言》1848.2)
1848年欧洲革命
1、革命风暴遍欧洲(欧洲各地起义,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2、法国二月革命(原因、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3、奥地利、普鲁士和匈牙利的革命(维也纳起义、柏林起义、匈牙利起义)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四条线索: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主线)
殖民扩张及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
四对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
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
对每个时期的分析主要是从四条线索去把握,而要把握这个时期的最主要的阶段特征,则应该着眼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就是封建主义的解体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