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解磷细菌的研究进展
沾化冬枣根际解无机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土壤中溶磷效果的研究

,
(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 B i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B i n z h o u 2 5 6 6 0 3 , C h i n a ; 2 .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华 北 农 学 报 ・2 0 1 3, 2 8( 3): 2 0 4 — 2 0 9
沾 化 冬 枣 根 际解 无机 磷 细 菌 的分 离 、 鉴 定及 其在 土壤 中溶磷 效 果 的研 究
, 郝 雅 丽 , 刘 南 南
2 5 6 6 0 3 ) ( 1 . 滨州学院 生命科学系 , 山东 滨 州 2 5 6 6 0 3 ; 2 . 山 东 省 黄 河 三角 洲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心 , 山东 滨 州 2 5 6 6 0 3; 3 . 滨 州 市 食 品 安 全重 点 实 验 室 , 山东 滨 州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f o r Wi l d P l a n t Re s o ur c e s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Ye l l o w Ri v e r De l t a,
验, 以 及 促 进 土 壤 中有 效 磷 含 量 增 加 等 一 系 列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本 试 验 从 沾 化 冬 枣 根 际 土 壤 中分 离 出 1株 耐 盐 高 效
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磷循环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磷循环的影响与调控研究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系统磷循环的影响和调控尤为重要。
磷是植物生长和生产的基本元素,也是土壤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磷的有效利用率很低,且磷资源有限,因此探究土壤微生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土壤微生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在磷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促进土壤中磷的转化土壤微生物具有多种代谢机制,可以分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无机磷。
有些微生物利用酵素分解有机磷,将其转化为无机磷,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此外,一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各种氮源细胞外酸性磷酸酶,将土壤中的磷酸盐酶解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为植物吸收提供更为丰富的磷源。
2. 改善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活动及其分解有机质会产生一定的酸性代谢产物,使土壤pH下降。
而pH的变化可以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和数量,促进磷的活化和释放,从而增加土壤磷的有效性。
此外,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质子,酸化土壤环境,从而有助于磷的反应和微生物的代谢。
3. 影响植物的吸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无机磷更容易与根系发生反应,从而被吸收。
此外,微生物代谢也能够产生一些特殊机制,提高土壤磷的供应量和植物对磷的利用率。
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合成一些磷酸酯酶,使不活泼的有机磷发生磷酸化而成为活泼有机磷,使有机磷降解过程中,有效磷的利用率提高。
二、土壤微生物对磷循环的影响除了在促进磷的转化、改善土壤环境和影响植物吸收等方面,土壤微生物还对磷循环产生了以下影响:1. 模式化磷酸盐溶解模式化磷酸盐溶解又称为微生物耦合溶解,指土壤微生物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出酸性代谢产物,进而溶解磷酸盐矿物,提高磷的有效性。
2. 降解有机磷土壤中的有机磷是一种难以利用和结合的磷形态,但是某些酶类微生物可以降解它,使其磷含量向土壤中释放,被植物吸收。
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磷素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磷在施入土壤后90%左右被土壤固定,使其有效性降低。
因此关于解磷菌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本文对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研究简史、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及生态分布特征、解磷作用机制及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解磷微生物;解磷;研究进展【Abstract】Phosphorus(P)is one of the major nutrients required for plant growth,However,the uptake of P by plants is limited due to its strong absorption onto soil.So the research on the phosphorus-dissolving microbes(PSM)has been a focus problem for many scientists.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review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SM,the varieties,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hosphorus-dissolving mechanism and the prospect.【Key words】Phosphorus-dissolving microbes(PSM);Phosphorus-dissolving;Research advances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的生化过程都必须有磷参加。
我国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土壤中有95%以上的磷为无效形式,植物很难直接吸收利用。
其中难溶性有机磷占土壤全磷的20%~50%,占难溶性土壤磷总量的10%~85%。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作者:师仁增邓霞田琳张媛媛王楠焦子伟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3年第08期摘要: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解磷微生物在活化难溶性磷和提高植物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与解磷微生物之间的介导物质调控着植物和解磷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影响的最新研究,介紹了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生长发育、数量及种群分布、解磷能力的影响;分析总结了其主要成分如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酮类、酚酸类和其它类物质对解磷微生物的影响与作用,并对今后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为促进植物磷素高教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解磷微生物;根际;影响;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154.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8-0174-07植物根系分泌物是植物根系向根际分泌出的各种物质的统称,根据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渗出物、粘胶质、分泌物和裂解物质。
根据分泌物性质进一步对其分类,可分为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酮类、酚酸类和其它物质等。
土壤解磷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其中细菌种类最多,主要包括肠细菌属(Enter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欧文氏菌属(Erwinia)等19个属。
解磷真菌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除此之外,研究发现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AM)也具有解磷能力。
解磷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解磷能力较差。
根系作为植物地上茎叶与地下土壤基质的介导,不但为植物主体提供有效营养,而且还是植物种间竞争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核心部位。
植物根系也是土壤微生物重要的食物来源,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探究根系分泌物和土壤根际解磷微生物多样性偶联关系,掌握根系分泌物对解磷微生物的影响,对于丰富以多营养级视角研究作物磷素高效利用的根系一土壤解磷微生物互作理论、丰富和完善土壤生态学理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及应用研究新进展

3、生物法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催化作用降解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是通过微生 物体内的酶系统将有机磷农药分解成小分子。这种方法具有环保、经济等优点, 但需要合适的微生物种群和适宜的生长条件。酶降解是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另一种 生物法。在酶降解中,特定的酶能够催化有机磷农药的分解反应,将其分解成小 分子。这种方法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等优点,但需要寻找合适的酶源,且酶的稳 定性可能影响其应用效果。
四、应用前景
微生物降解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些基于微生物 降解的生物修复技术,用于治理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这些技术包括:
1、生物强化技术:通过添加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提高土壤中有机磷农 药的降解速率;
2、生物堆肥技术:将有机废弃物与污染土壤混合堆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 将有机磷农药降解为无害物质;
四、结论
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及应用研究新进展为解决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环 保、经济的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被发现和应用,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大 的贡献。
参考内容
有机磷农药(OPPs)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合成杀虫剂,然而,它的 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 构成威胁,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篇 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物理法
物理法中的热分解和光分解是常见的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热分解通过加热 将有机磷农药分解成小分子,光分解则利用紫外线、可见光等光源照射有机磷农 药,使其分解成小分子。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磷农药,但需要较高的 能量输入,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磷细菌研究进展

等 ; 单胞 菌 包 括 沟 槽 假 单 胞 菌 ( s it) 青 紫 假 P.t aa 、 r
葛 假 单 胞 菌 ( csioa 、 光 假 单 胞 菌 ( f u — P. i cl ) 荧 s P. lo
实 践意 义【 。为 此 , 9 总结 了磷 细 菌 的生 态 分 布 规
rse s 、 p n p i u 恶 臭 假 单 胞 菌 ( . ui ecn ) P. io hl m、 l P p t—
律 与解磷 能力 研究 方法 , 探讨 了磷 细 菌 的解 磷 机 制 与应 用价 值 , 出了磷 细菌 研究 的未 来发 展方 向 , 提 旨
g n s 、 杆 菌 属 ( oy ea tru ) 微 球 菌 属 e e) 棒 C r n b ceim 、 ( irc cu ) 微 杆 菌 属 ( irb ceim) 节 杆 菌 M cooc s 、 M coa tru 、 属 ( trb ce ) 沙 门 氏 菌 属 ( amo el ) 葡 萄 Arh o a t 、 r S l nl 、 a
假 单 胞 菌 ( . eu ioa 等 。 P a r g n s)
磷 细 菌 在 土壤 中分 布 广泛 , 芽孢 杆 菌 和假 单 除 胞 菌 外 , 形 菌 属 ( oe s 、 雷 氏 菌 属 ( er — 变 Prtu ) 沙 S ra
ta 、 氮 菌 属 ( oo a tr 、 文 氏 菌 属 ( wi — i) 固 Az tb ce ) 欧 Er n
细 菌 的研 究 与 应 用 对 于 农 业 生 产 具 有 重 大 的 理 论 和
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进展:分布、解磷能力及功能基因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 in sediments :Distribution,phosphate-solubilizingability,and functional genesMA Kai,WANG Xiaochang,XIE Jiahui,GAO Li *(School of Ocean,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Abstract :Phosphorus (P )is an important inducer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harmful algal blooms.Sediment internal loading may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 in water when exogenous input is controlled effectively.As the primary drivers of P geochemical cycling,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 (PSB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ediment P release.However,research on PSB in sediments began later than studies on agricultural soils,especially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SB.Therefore,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ain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SB in sediment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and the effects of algal blooms on PSB community compositionduring the outbreak and extinction phases.In addition,it outlines the main phosphate-solubilizing mechanisms (such as mineralization and solubilization )and functional genes of PSB,and provides a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on PSB in aquatic ecosystems.This review provides new ideas for research on P cycling and eutrophication mechanisms in water affected by algal blooms.Keywords :sediments;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hosphate-solubilizing mechanism;functional genes;harmful algal blooms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进展:分布、解磷能力及功能基因马凯,王效昌,谢嘉慧,高丽*(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磷是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暴发的重要诱因。
土壤解磷细菌的研究进展

数量 、 生态 分 布 、 磷机 制 、 磷 能 力和 菌体 筛 选 分离 的研 解 解
究 以及 在 农 业 生 产 中 的应 用 和 研 究前 景 , 期 为解 磷 细 菌 以
的进 一步 研 究和 应用提 供 参考 。
1 解磷 细 菌研 究进展 11 解 磷 细 菌 的 种 类 、 量 及 生 态 分 布 . 数
效 应 , 同土 壤 中 , 不 解磷 微 生 物 的数 量差 异 较 大 , 植物 根 在 际 的数 量 要远 远 高 于其 周 围土 壤 中 的数 量 。 小蓉 等 通 过 赵
研 究 玉米 根 际 与 非 根 际 解磷 细 菌 的分 布 特 点 , 一 步 得 出 进 根 际 微 生 物 的数 量 可 能 主 要 受根 系分 泌 物 数 量 的 控 制 , 而 根 际 微 生物 群落 结构 则可 能 主要 受根 系 分泌 物 类 型 的影 响
磷 是 植 物 生长 发 育 的 必 需矿 质 元 素 之 一 , 是 我 国有 但 7 %的耕 地 土壤 缺 磷 , 壤 中 9 %以上 的磷 为无 效 磷 , 4 土 5 植物
很 难 利 用 。 生产 中多施 用 高 水 溶性 磷 肥 满 足 植 物对 磷 的 在
机 磷 细 菌和 无机 磷 细 菌 的数 量 及 种 群 结构 , 发现 有机 磷 细
盐 。 解磷 细 菌 的呼吸 作用 放 出 C 降低 环境 p 值 , ③ O, H 引起 磷 酸盐 的 溶解 。 解 磷 细菌 能够 吸 收钙 离子 , 磷 酸 根 离子 ④ 使
进入土壤溶液 。 ⑤植物残体腐解能产生胡敏酸和富里酸 , 并
土壤 中 能够 分解 磷 素 的微 生物 很 多 , 以解磷 细 菌 为 主 。 目前报 道 的解 磷 细 菌 有 芽 孢 杆 菌 属 ( aiu) 假 单 胞 菌 属 B cls 、 l (su o ns 、 壤杆 菌 属 ( rb ce u 、 Pe d mo a)土 Ago at im) 黄杆 菌属 (l r Fa - v b ceim) 肠 细 菌 属 ( ne atr 、 球 菌 属 ( co o atr u 、 E t b ce) 微 r Mi —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 其解磷能力差异较大。宫占元等 以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为唯一磷源, 接种 4 株细菌, 发现同 一菌属的不同菌株解磷能力差异较大, 且 4 株细菌不仅能 分 解 有 机 磷类 物 质 , 还 具 有 降 解 农 药的 功 效[14], 这 一 发 现 对 环 境保 护 和 农 药 污 染 治 理 等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价 值 。有 专 家 认 为微生物的解磷能力首先取决于微生物本身的特征, 如分 泌质子、有机酸和其他物质的数量和种类, 其次与难溶性磷 酸盐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15]。赵小蓉等发现, 解磷细菌的解 磷 量 与 培 养 液 中 的 pH 值存 在 一 定 的 相 关 性 ( r= - 0.732) [16]。 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发现解磷能力与 pH 值和菌体 数 量 存 在 相关性, 菌体数量增多、酸度降低时细菌的解磷能力提高[17]。 细菌的解磷能力不仅与 pH 值有关, 而且还很可能受到底物 的诱 导 作 用 。环 境 中 过 高 的有 效 磷 对 磷 细 菌 的 解 磷 能 力 存 在抑制作用[18]。但是, 有许多研究发现, 真菌的解磷能力高于 细 菌[19- 21]。
发现解磷细菌在根际土壤中能否解磷, 可能与根际存在的
营养物质种类及根际环境 pH 值变化有密切关系[10], 如 磷 细
菌在碱性基质中同样产酸, 但由于碱性反应而不能发挥有
机 酸 作用 , 表 现 为 不 解 磷 。但 是 , 有研 究 证 明 解 磷 量 虽 然 与
培养液中的 pH 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代农业科技》2008 年第 15 期
值 的 下 降 不 是 微 生 物 解 磷 的 必 要 条 件 [11]。 1.2.2 有 机 磷 的 降 解 机 制 。一 般 认 为 , 磷 细 菌 对 有 机 磷 酸 酯 的 分 解 是 通 过 分 泌 胞 外 磷 酸 酶 进 行 解 酶 而 实 现 的 。但 是研究发现, 当有效磷浓度低于某一阈值使微生物和植物 感到低磷胁迫时, 微生物和植物就会分泌胞外磷酸酶, 将有 机 磷水 解 , 释 放 出 有 效 磷[12]。已 证实 在 土 壤 中 接 种 解 磷 的 巨 大 芽 孢 杆 菌 ( Bachillus megatherium var.phosphaticum) 后 , 土 壤 无 机磷质 量 分 数 提 高 了 15%以 上 ; 在 含 有 有 机 磷 较 高 的 松 软 土 壤 中 接 种 巨 大 芽 孢 杆 菌 效 果 更 显 著 。主 要 原 因 是 解 磷 细 菌 把 有机磷释放 出 来 , 转 化 为 可 利 用 的 无机 磷 。另 外 , 梁 锦锋通过试验发现, 有机磷化物对于磷细菌菌体的生长存 在着抑制作用, 同时对于磷细菌利用有机磷又存在诱导作 用[1]。
土壤中能够分解磷素的微生物很多, 以解磷细菌为主。 目 前 报 道 的 解 磷 细 菌 有 芽 孢 杆 菌 属 ( Bacillus) 、假 单 胞 菌 属 ( Pseudomona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黄杆菌属( Fla- vobacterium) 、肠 细 菌 属 ( Enterbacter) 、微 球 菌 属 ( Micro - coccus) 、固 氮 菌 属 ( Azotobacter) 、根 瘤 菌 属 ( Bradyrhizobi - um) 、沙 门 氏 菌 属 ( Salmonella) 、色 杆 菌 属 ( Clromobacter - ium) 、产 碱 菌 属 ( Alcali- genes) 、节 细 菌 属 ( Arthrobacter) 、多 硫 杆 菌 属 ( Thiobacillus) 、硫 氧 化 硫 功 菌 属 ( Thiobacillus thi- ooxidans) 、埃 希 氏 菌 属 ( Escherichia) 、欧 文 氏 菌 属 ( Erwinia) 和沙雷氏菌属( Serratia) [3]。
关键词 土壤; 解磷细菌; 解磷;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15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739( 2008) 15- 0182- 03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元素之一, 但是我国有 74%的耕 地 土 壤 缺 磷 , 土 壤 中 95%以上 的 磷 为 无 效 磷 , 植 物 很难 利 用 。在 生 产 中 多 施 用高 水 溶 性 磷 肥 满 足 植 物 对 磷 的 需求[1], 但是磷肥施入土壤后易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并迅速 被土壤矿物吸附固定或为微生物固持, 其当季利用率仅为 10% ̄25%[2]。如何提高 土 壤 磷 素 利 用 率已 成 为 目 前 科 学 研 究 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发现, 微生物对土壤中磷的转化起关 键 作 用 。科 学 家 们 从土 壤 中 分 离 出 了 能 够 将植 物 难 以 吸 收 的磷转化为可利用状态磷的解磷细菌。大量试验证实, 向土 壤中施用解磷细菌, 不仅能够增加作物磷素吸收量, 提高作 物 产 量 , 还 能 大 大 提高 磷 肥 利 用 率 , 减 少 农 业面 源 污 染 。因 此,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解磷细菌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重 要 途 径 。本 文 综 述 了 近 些 年 来 国 内 外 对 解 磷 细 菌 的 种 类 、 数 量 、生 态 分 布 、解 磷 机制 、解 磷 能 力 和 菌 体 筛 选分 离 的 研 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以期为解磷细菌 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解磷细菌研究进展 1.1 解磷细菌的种类、数量及生态分布
大田农艺
《现代农业科技》2008 年第 15 期
土壤解磷细菌的研究进展
张云翼 邹碧莹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元素之一, 但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不高。土壤中存在着大量解磷细菌, 可以将土壤中的难溶性磷 转化为可溶性磷。将解磷细菌应用于生产, 可以提高土壤中的磷素有效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 还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 实现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解磷细菌在土壤中的种类分布、解磷机制、解磷能力、筛选分离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 意义 等方 面 的研究, 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但是, 不同的土壤、不同作物根际中解磷细菌的数量和 种群分布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研究发现, 黑钙土中解磷细 菌 最 多, 为 4.89×l07cfu/ g, 瓦 碱土 最 少 , 仅 有 2×104cfu/ g[4]。尹 瑞玲调查了我国旱地土壤中的解无机磷菌, 发现平均 1g 土 壤中约有 1 000 万个, 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 27.1% ̄82.1%, 其 中 以 黑 钙 土 中 解 磷 菌 数 量 最 多 , 而 红 壤 、砖 红 壤 中 数 量 最 少[5]。林启美等通过分析农田、林地、草地和菜地 4 种土 壤 有
转化作用。解磷细菌的解磷机理复杂多样, 目前多数学者认
为解磷细菌的解磷机制主要有两方面。
1.2.1 无机磷化物的溶解作用。一般认为, 磷细菌降解无机
磷化物的机理有: ①解磷细菌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可以溶
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的有机酸, 如乳酸、氨基乙酸、草酸、
盐胡索酸、琥珀酸、2- 葡 糖 酮 酸 和 柠 檬 酸等 。②解 磷 细 菌 释
收稿日期 2008- 06- 24
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的数量及种群结构, 发现有机磷细
菌数量比无机磷细菌多; 有机磷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 其
次是假单胞菌属; 而无机磷细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 菜地土
壤 解 磷 细 菌 的 数 量 和 种 类 最 多 [6]。解 磷 细 菌 有 强 烈 的 根 际
效应, 不同土壤中, 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差异较大, 在植物根
际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其周围土壤中的数量[7]。赵小蓉等 通 过
研究玉米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特点, 进一步得出
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可能主要受根系分泌物数量的控制, 而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则可能主要受根系分泌物类型的影响
的 结 论 [8]。
1.2 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的研究
早在 19 世 纪 初 就 有 土 壤 学 家 指 出 土 壤 微 生 物 对 磷 的
cereus) 、短芽 孢 杆 菌 ( B.brevis) 、坚 强 芽 孢 杆 菌 ( B.firmus) , 但 同 时发现由于解磷细菌的遗传稳定性差, 这些菌剂在生产上 的 应 用 并 不理 想 。有 一 些 研 究 主 要 进行 了 解 磷 细 菌 的 分 离 和筛选, 目的是为了得到解磷能力强的菌株, 从中克隆出与 解磷有关的基因, 为构建固氮和解磷的复合工程菌提供基 本 资 料 。李 繁等 从 200 多 个 可 以 在 蒙 金 娜 有 机 磷 水 平 上 生 长的菌落中, 筛选分离出了 7 株有机磷细菌, 通过生理生化 试 验 、16S rDNA 序 列 测 定 、G+C 含 量 、DNA- DNA 杂 交 等 研究方法, 得出了这 7 个解磷细菌分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 杆 菌 属 、不 动 杆 菌 属和 寡 养 单 胞 菌 属[23]。这 一 研究 结 果 与 国 外 研 究 相 一致 。近 来 , 有 人 利 用 基 因 工 程 技 术 将 Bacillus.sP. DS11 中 的 Phytase 基 因 phy 导 入 Escheerichia cili 构 成 基 因 工程菌, 以应用于降解释放无机磷[12]。一般认为, 生物有效磷 对生物固氮作用非常重要,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生物有效磷 水平限制了生物的固氮能力。
目前, 测定磷细菌解磷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3 种: 一是将 磷细菌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培养后测量其周 围较透明的溶磷圈的直径, 通过比较直径大小来确定菌种 的解磷能力; 二是将解磷细菌接种至含有磷养分的培养液 中, 用未接种过解磷细菌的培养液作对照, 同时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 用钼蓝比色法间接测出培养液中可溶性磷素 的含量, 从而反映磷细菌的解磷能力; 三是采用同位素示踪 法[22]。赵小蓉等采用熏蒸、消煮等方法, 测定沙培过程中细菌 分解出来的磷, 这是目前较为准确地测定细菌分解磷能力 的 方 法 [16]。 1.4 解磷细菌的筛选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