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提高作物的观赏性D. 改善营养价值答案:C2.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强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高于亲本答案:C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缩短育种周期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诱变育种的方法?A. 物理诱变B. 化学诱变C. 生物诱变D. 辐射诱变答案:C5. 作物远缘杂交的难点在于: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后代的不育性B. 亲本的栽培管理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答案:B6. 作物抗旱性育种的关键在于:A. 选择耐旱的品种B. 改良根系结构C. 提高作物的蒸腾效率D. 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7. 作物品质育种中,下列哪项不是评价作物品质的指标?A. 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 作物的生长周期D. 矿物质含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9. 作物育种中,系统选择法的优点是:A. 选择压力大B. 选择效率高C. 操作简单D. 适用于大规模选择答案:B10.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意义在于: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提供育种材料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育种中常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A. 组织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D. 花药培养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杂交育种的效果?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技术C. 环境条件D. 育种者的个人偏好答案:A, B, C13. 分子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包括:A. 基因定位B. 基因克隆C. 基因编辑D. 基因治疗答案:A, B, C14. 作物抗虫性育种的策略包括:A. 引入抗虫基因B. 培育抗虫品种C. 化学防治D. 生物防治答案:A, B, D15. 作物育种中,下列哪些是评价育种成效的指标?A. 产量B. 抗性C. 品质D. 育种周期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1.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0.5分),既特异性(0.5分)、一致性(0.5分和稳定性(0.5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⑪稳产⑫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⑬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⑭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⑮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⑯研究⑰创新⑱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⑲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⑳ 0.45 ⑴ 0.33 ⑵ -0.09 ⑶ 0.31⑷0.71 ⑸0.27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⑪衰退⑫增强⑬不变⑭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3 )。
⑪无孢子生殖⑫二倍体孢子生殖⑬不定胚生殖⑭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⑪大⑫小⑬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⑪有效⑫无效⑬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⑭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⑪好⑫不好⑬易行(成本越低)⑭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⑪显性假说⑫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⑬超显性假说⑭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⑪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⑫花粉⑬种子⑭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⑪种间杂交⑫属间杂交⑬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⑭)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⑪优势小种⑫次要小种⑬生理小种⑭)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强作物抗病性C. 提升作物营养价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杂交育种的步骤?A. 亲本选择B. 花药培养C. 人工授粉D. 后代筛选答案:B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快速鉴定遗传特性B. 降低育种成本C. 缩短育种周期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遗传变异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基因编辑答案:D5.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抗病性增强B. 生长速度加快C. 产量提高D. 适应性增强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7. 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杂交成功率?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环境条件C. 授粉技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在作物育种中,自交和回交的目的是什么?A. 纯化遗传背景B. 增加遗传多样性C. 引入新的性状D. 提高产量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细胞工程技术?A. 花药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转化D. 组织培养答案:C10. 作物育种中,远缘杂交的主要挑战是什么?A. 杂交不亲和性B. 后代不育C. 遗传重组困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2.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技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去雄、套袋13. 分子育种技术中的“MAS”代表的是________。
答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4. 作物育种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系。
答案:单倍体培养15. 作物育种中,选择指数的制定需要考虑性状的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二、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三、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四、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五、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六、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七、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八、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九、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十、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十一、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十二、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十三、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十四、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十五、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十六、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十七、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十八、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1. 作物育种;2.作物育种学;3.品种。
五、问答题1 •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2•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下列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 ( )A. 自交系B. 纯系C. 单交种D. 综合种 2.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 ( ) :A. 自花授粉B. 异花授粉C. 常异花授粉D. 天然授粉 3.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 )。
A •小麦 B •水稻C.高粱 D •豌豆 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 )A • 0 B. 0 — 5% % D. 0 — 4% 5.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
A • 50%以上B • 80%以上C • 90%以上D • 95 %以上 6. 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 )。
A .豌豆 B .蚕豆 C .花生D.大豆7.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 A. 自交分离 B. 基因杂合性 C. 基因型纯合化 8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A . S(MsMs)B . S(msms)C . F(MsMs)D . F(msms) 9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A . S(MsMs)B . S ( Sms )C . F(MsMs)D . F(msms) 10 .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 )A . S(MsMs)B . S(msms)C . F(MsMs)D . F(msms) 11.作物繁殖方式有 ( ) 。
A. 有性繁殖作物B .无性繁殖作物C .无融合生殖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12. 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 ( ) A. 天然异交率高B .天然异交率低C .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 •品种遗传基础简单E .自交衰退严重 13.下列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 ( )。
A •水稻B.高粱C.小麦D.大豆E.大麦 14.指出下列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 ( )。
A •小麦 B •高粱C.大豆D.豌豆E.油菜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 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 )品种。
A .同质纯合型 B .同质杂合型 C .异质纯合型 D .异质杂合型 二、填空:1. 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 大豆 甘薯2. 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 ________ 。
3. 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
4. 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 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 和 。
6.作物品种三性是指: 、 和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共15题)1. 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 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 )因为有 ( ) 的发生。
D. 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 5.群体品种包括下面四种:异花授粉作物的和自花授粉作物的;2. 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
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 )3. 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 )4. 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 )5. 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 )6. 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7. 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 1 -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 )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
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 )9.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 )10. 在自花授粉作物( 如水稻、小麦等) ,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 )11. 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 )12. 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
( )四、名词解释(共15 题)1. 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 杂交种品种;3. 有性繁殖;4.无性繁殖;5. 多系品种;6. 综合品种;7. 无性系品种;8. 自花授粉9. 异花授粉1 0.自花授粉作物11. 异花授粉作物12. 常异花授粉作物1 3.群体品种1 4.自由授粉品种1 5.杂交合成群体五、问答题(共4 题)1. 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 不同授粉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2. 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各有何遗传特点?3. 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第三章种质资源一、选择题:(共7 题)1. 大豆(水稻、芝麻、普通小麦、玉米)起源于下列哪个中心( ) :A. 中国-东部亚洲中心B. 印度中心C. 中亚细亚中心D. 西部亚洲中心E 、南美和中美起源中心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 。
A.所有品种 B •地方品种C •新品种 D •一切基因资源3.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 )个起源中心。
A• 6 B• 8 C• 10 D • 124.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A •达尔文B.孟德尔C •摩尔根D •瓦维洛夫5.在基因库中按照遗传类型分类为( )。
A. 初级基因库 B •次级基因库 C. 三级基因库D •四级基因库 E.高级基因库6•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的发现和利用。
A •突破性育种新技术B •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D.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7 •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A.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B •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 D •生产上最熟悉二、填空:(共 4 题)1. 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
2. 下列作物起源于什么中心?大豆玉米普通小麦马铃薯陆地棉。
3. 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不同,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四个类型:4. 品种资源贮藏保存的条件是必须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共10题)1. 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
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
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 )2. 实践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发掘和掌握品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则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 )3. 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
( )4. 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何利用。
( )5. 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
( )6. 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 )7. 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
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 )8. 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 )9. 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 )10. 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心必然是起源中心。
( )四、名词解释(共1 题)1. 种质资源:五、问答题(共5 题)1. 简要回答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2. 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3. 简要说明常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陆地棉等)起源中心。
4. 说明按亲缘关系、来源种质资源的分类?5 •简述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第四章 育种目标、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 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2. 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 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3. 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
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 从 、 和 这三个途径进行的三、 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品种与其种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