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气功修炼不得不面对的六大现实问题

合集下载

浅析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中的困境与挑战

浅析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展中的困境与挑战

236高等教育一、高校组织开展学生健身和练气功培训课程的重要性高校健身和练气功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修身养性也具有非常大的精神促进作用,为高校学生构建一个健身和练气功课程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通过培训让在校学生充分知晓有关健身和练气功的很多好处,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健身和练气功其实已经受到很多高校在校学生的喜欢,但是由于学校缺乏有关健身和练气功的课程体系,很多院校学生只能在体育协会里直接跟着一些视频课程学习,对很多普通学生来说,这样一次学习练出来的健身气功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学校现在应该构建一个完整的气功课程体系。

气功健身可以大大增强很多学生体育心理意识的基本观念,让更多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身体体魄和健康的体育心理。

这对于培养很多学生的体育心理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开展体育健身训练气功培训课程的具体现状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严重下降,人们的健康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平时都一直处于非常忙碌的社会生活工作状态,对体育健身的问题关注度也越来越少,高校开展体育健身训练气功培训课程就是可以有效帮助广大学生从在校学习到进入社会后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习惯。

气功健身需要长期坚持练习锻炼才能真正达到健身效果的,学校正致力于开展气功培训课程,让广大学生更加掌握气功的基本动作方法要领,让广大学生更加理解气功的基本内涵,呼吁广大学生不间断的定期进行各种气功的健身锻炼,让广大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健身,加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日常管理。

然而目前,还有一些普通高职教育院校仍然缺乏气功健身员和气功教育课程体系,有的虽然已经构建了气功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上仍然存有很多技术漏洞,首先,学校本身缺乏一批专业的气功健身员和气功体育教师,一些专业体育教师也只知道一些简单的气功动作而已,在体育教学当中,动作不规范,教学不严谨。

另外,很多气功学生在学校报名了健身课和气功课程的时候,有一些气功学生对自己健身时的气功课程感兴趣,但有一部分气功学生也是为了混学分才来的。

[转载]马孟昌:练气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转载]马孟昌:练气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转载]马孟昌:练气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原文地址:马孟昌:练气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本溪老刘练气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9-06-25 21:17:21)气功锻炼最基本的要领就是“松静自然”,只要做到“松静自然”,人体自会气顺血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一致,健康无病。

所谓“松”,是指身心的充分放松,即在练功时不但肢体、关节、肌肉等完全放松(松如肉之欲坠,动作导引也是在尽量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也要放松,保持心态平衡,意念的运用亦不可过重、过紧,即使在某些功法中要求局部的"紧”,亦须在“紧”中求“松”。

“静”是气功锻炼的要旨,贯穿气功锻炼的整个过程中,就是在练功时保持心清意静,尽量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大脑清空,万事皆抛,物我两忘,即使练习动功也要做到“动中求静”,这主要是指意念的“静”,而气功的高级境界是意念彻底的静—无念状态。

所谓“自然”,就是在练功过程中的一切动作、导引、姿势、呼吸、意念等,皆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病理特点,做到轻松自然,不做作,不僵硬,不努力,不憋气,毫无勉强之意,尽力顺乎自身之特点。

气功锻炼还要注意如下几点:1、练功宜选择环境安静、空气清新而又不直接受风之处。

凡遇环境不良,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鸣,或空气污浊、噪音刺耳等处,均不宜练功。

2、凡饥饿或饱食,或心志不舒、情绪激动时,均不宜练功。

以不饥不饱、心平气和时练功较好。

3、练功前宜排尽大小便以及痰液、鼻涕等废物,宽衣松带,摘除眼镜、手表及其它饰物,即须要解除一切束缚肢体、有碍练功的东西。

4、练功须按既定功法的步骤循序渐进,不可朝三暮四,亦不可急于求成,心生浮躁,盲目瞎练,以防出偏。

5、练功过程中出现凉、暖、麻、账、痒、轻、重等反应,皆属于正常现象,即不必惊惧,亦不要刻意追求。

6、练功结束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可休息片刻,或稍做肢体按摩,然后才可以自由活动。

7、练功者平时应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气和,饮食清淡,劳逸适度,节制房事。

动以炼形,静以养神,我练气功的一些经验之谈

动以炼形,静以养神,我练气功的一些经验之谈

动以炼形,静以养神,我练气功的一些经验之谈1、关于静:刚开始时的放松都是有意识的,慢慢的把意识去掉,就会进入真静的状态。

真静的标准很多,你可从最简单的:心平气和入手,千万别把练气功当成多大的事儿,不要一练气功就如临大敌一样,不紧张才怪,这一步你能够心平气和了,把什么事都看淡了,你的欲望在减少,你的心就会静下来,我们只说已不能静下来是因为我们的心象的事情太多,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心里还想着那样的事,而每件事情我们都会首先想到的是要保证自己的利益,或这是我想要的......我怎样才能得到......这是你的思维在不停地运动,因为你不可能事事如意,你就会有烦恼,你的心就会乱,就不会静下来。

不静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想得太多,只要我们不想得太多,就会静下来。

那么不想得太多,不就是控制自己的思维吗?难!那么我们就想得尽量少一点,因为------我要练功,做事专一是练气功的捷径,首先,你练功前,你要对自己认真地说:我现在是练功的时间,我会轻轻松松地完成他,我会尽量屏弃其他事的干扰我的心会很安静。

你对自己用心地说上三遍,你的心会记住的。

练功的初期尤其是接触气功的新手,会有很大的帮助,等你有了进步,可以稍稍让心静下来时,这个方法就不能用了,因为他有后天的意识在起作用,会妨碍你进一步发展的。

如果你的心还不是太乱,跳过这一点我们向下分析。

你轻轻松地做好,什么姿势不太重要,但是身体不正会很不舒服的,座的太板正了又太疆,要舒服,但不是那种庸懒的舒服方式,毕竟做任何事多要有代价的,你做好了,它能保证你的气机运行舒畅。

2、是否要盘腿而坐:为什么要盘腿坐呢?不是放松了才能运气方便吗?对,什么样的姿势是由你的目的决定的,你要运行周天就可以站着,盘腿的目的是封闭下半身的气血,用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上半身的功能,上中下三田均在上半身。

静功盘座可以,动功就有些反作用了------妨碍了气的顺利运行。

盘坐久了腿会酸麻就是气血运行不便的表现。

尤其是初学者,你的气机还不足以在盘坐的时候让其学顺利运行至少保持一定的量,所以,静坐时用盘腿,运气开经络采气多要用站姿。

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人类的意识度是有极限数量的,所以练气功休息的好,注意力就集中,精气神就很好。

休息不好,意识就不集中,这是身体在节约意识,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睡眠较早(亥时)的人,体内真气一般都普遍更旺。

当痛苦太大,引发注意力就更强,超过耐受度,人体就会崩溃,比如痛的晕过去。

针灸晕针也是这个原理。

气血不足者,真气被针灸引动,导致头部、胸部或者肠胃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和恶心胸闷症状。

有些体虚者,动的意念太强了,也会在练气功时有晕厥感。

可以先轻守穴位,等适应到一定时候,再慢慢调整到略微加大意念。

练气功时产生酸、麻、胀、痛、冷、热、香、甜、气流感,皆是正常反应。

不必执着于各种反应的感觉,执着会导致练功进展更慢。

在下部经络都不算畅通之时,却先守上丹田,会导致血气上逆,引发一些疾病,反而导致练功倒退。

一般人达不到高度入定,就不要模仿子时间练功法。

争取子时之前睡好比什么都强。

雷电天气及易受惊环境不要练习功法。

经期也可以练习膻中守气功。

精神病患者必须有监护人随时密切指导才可以练习。

功友们困惑的几个问题(1)

功友们困惑的几个问题(1)

关于功友们困惑的几个问题1.网上的老师讲课讲了很多,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那么如何吸收那些宝贵的经验为己所用,使自己获得进步?答:练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长久的修炼过程。

因此练功水平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因此从心态上要有耐心,要平和,要自然,不要急躁。

还有,练功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放松自然的过程,如果引入功法中的某个诀窍,某个新的内容,很有可能破坏练功的自然状态和整体状态。

老师在这个方面有生动的论述。

老师说,有一个老人练了几十年的功,念口诀,其中一个字“吽”他念成了“牛”,但是功夫了得。

可是被人家纠正了以后,反而失掉了功夫。

这个事例发人深省,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个新的功法内容的内化需要时间,一个新的习惯的建立更需要时间。

如果在练功中引入很多新的内容,即使是练功的诀窍,也会顾此失彼,反而失去了气功本来的状态。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气功生活化,在生活中能够掌握的很好了,然后再慢慢过渡到练功当中。

切忌把过多的诀窍和练功的新内容在专门练功的时候去体会,这样的后果一定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

2.老师的理论文字,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不学理论怎么练功?但是理论那么多,怎么能很好的指导练功?答:为了能够指导练功,功法的理论是必须要看和掌握的。

而且要反复的看并与练功的实践相互的印证。

除此而外,对于练功的生活调节,练功的基本规律,注意事项也是必须知道而且还要遵照执行。

还有就是,智能功的基础理论混元气理论,必须有所了解,有所认识。

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时间安排,从初级动功教材,中级教材,大专教材适当选择。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主要的是使气功的理论知识在脑子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在生活和练功中潜移默化的引起我们意识活动和生命活动的变化。

对于理论学习的方法很多,老师也介绍了很多方法。

方法一:端身正坐,组场拉气,放松安静,然后开始看书,不管记住与否,一页一页翻下去。

方法二:端身正坐,组场拉气,放松安静,然后想着书中的文字向大转盘一样转到脑子里面,或者脑中心。

在家修道须知的六个问题之六

在家修道须知的六个问题之六

在家修道须知的六个问题之六六、要提高练功效果、必须处理好烟、酒、色、情俗话说:“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修炼第一阶段就要节制房事,第二阶段要少饮酒,甚至不饮酒。

唯有清心寡欲,坦荡无求,才能结丹、养胎、出神。

烟使气浊,酒使气散。

这是许多修炼大家都体验到的经验之法。

那些每天喝二两酒、一天两三顿、兜里总揣着一包烟的人,绝非修炼人,他们是练不成功的。

整天喝酒的人,不关是神志不清,迷迷糊糊,而且气机紊乱。

整天抽烟的人,不光易得癌症,害了自己,也因污染环境,害了别人。

连戒酒戒烟的决心都没有,求道修真这么难的事,怎么能成?至于色,这是为人的两大天性之一。

我们只提倡节欲保精。

特别对初练筑基者来说,禁止性生活;百日之后呢,不主张绝对禁欲,但如不绝欲保精,任其泄露,就不能保证精旺、气足、神明,必然早衰。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不懂这个道理,每天都寻求不适当的性生活,是自己变成熬尽油的灯,步步走进死亡。

所以,道家修炼在筑基阶段练“精生”,被称为“添油接命”功夫。

就是说灯里的“油”快干了,要把“油”添满,才能将快消亡的生命接替起来。

对于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添油接命能使人延长寿命。

不懂这个,反而每天寻求刺激,使大脑皮层不稳定,体内精能消耗大,就无法提高练功功效,难以延年益寿。

修炼过程中出现漏精现象,不必惊恐,精满自益,属自然现象。

只要不是由于欲念引起的漏精,就不必担心。

要学会练精化气的方法,掌握自己的活子时,适时练精化气。

至于“情”,这里指的是情绪。

历来养生大家都认为,情绪是直接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七情六欲的侵害。

情绪过与波动之时,不可练功。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七情六欲不仅记录着你周围的关系,而且不同情绪会导致心律、血压、呼吸、代谢、体温等的复杂变化。

不良情绪反应在外观上,只不过是“瞪眼”、“虎脸”、“邹眉”、“切齿”,而这些恰恰适得其反,会出现不适感或偏差。

人过于忧伤、悲痛、愤怒、情绪不安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影响而减弱,同时各种疾病也容易发生或加重,并且衰老,甚至死亡。

练气功出偏的原因 环境不好杂念太多

练气功出偏的原因 环境不好杂念太多

练气功出偏的原因环境不好杂念太多*导读:气功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运动,因此逐渐使人们喜欢上练气功。

但是也有很多人练习气功出偏了。

那么为什么练习气功会出偏?练习气功出偏的原因有哪些?快来看看吧。

……练气功出偏原因1、功德不够,杂念太多练气功出偏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功德不够,思想上有邪念引起出偏的。

如有的人老想着用黑气打别人;有的人老想着争名夺利;有的人偷了东西老怕被人发现;有的人老想着低级趣味的事等。

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了练气功,心不正气也不正,心主神明,神明乱了,自然要出偏。

因而有的人看见有黑气朝自己压来,有的人老看见有人来给自己献皇冠,有的人老觉得有东西捆住手脚,有的人看见有美女来找自己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大都是思想意识不健康引起出偏的。

2、违反练功规定有些功法不能几种同练,因为信息高的功法之间信息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反应。

有些练功者认为所练功法越多越好,因而不分青红皂白,将几种功同练,也有的早上练一种,晚上练另一种;或半不同功法中的特点硬拼凑在一起练。

那样练即使把原来各种功法中的精华凑在一起成为一种,也是大杂烩,也不一定能有练一种功法的作用大,弄不好还会出偏。

因为这里有一个“气合”与“气不合”的问题,气不合时不仅会互相抵消,有时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更有甚者就会出偏。

3、精神受刺激练功的人在大气、大怒之后,或精神受刺激、或长期精神郁闷、或原来有精神病的人练功往往容易出偏。

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在志为怒,大怒则伤肝。

肝在五脏之中是主疏泄的,肝伤则疏泄失调,气机不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产生气郁、气滞、气逆。

又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因而气机不畅又会产生气滞、血凝之疼痛。

如心前区疼痛、胸胁串痛、头痛身痛等。

由于肝经通巅顶,大怒则肝气上升,肝火上头,因而有的出偏人有头沉、头胀、头痛如裂、头顶似冒火等症。

又由于肝开窍于目,肝藏魂,魂魄与精度、神有密切的关系,又对视、听有影响,因而大怒伤肝后有的出偏者有幻听、幻视或有幻觉,能看见稀奇古怪的可怕的幻影等。

现代修炼的十大误区

现代修炼的十大误区
极少有感受气为何物,学气功者又少有研究中医,好高谈玄讲,初学者须辨明,古之医武道是一体的,相通的,中医中各种经络气血学说,都是有功夫的先人创造的,所以现在的仪器很难量化其理论。
误区十:不明思想:此为初学之忌讳,追求众多练法,好奇探玄心重,众说纷纭,使人千头万绪,无法下手。须知:千万条路,目标始终为一,明确指导思想后,内理通而外练明,训练的关健,就止于思想明灯,没有明确指导思想的训练,好比瞎子摸石头过河,古人言,任你聪明过颜回,不遇真师莫强猜。如果你自行摸索人体这部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安知对岸是彼岸?安知过河坦途否?
误区八:封闭训练:现在无数人爱玄谈道,每每爱谈书中境界,来哗众取宠。好谈人体津气,水火,脉相或者丹法等等,学者们殊不知,真丹法为不立文字,口传亲受,此中要领不是对照书中便可知识。现在的练功者,多执着精津气化神性论,试想,人体能量在大自然中,只不过是汪洋大海的一滴水,这种封闭式训练,何日才能够达到真诠,了解深旨。本人在交流过程中,极少遇到练开放性功法的习练者,须知,人是自然分子,不将生身先自然,何谈大罗化神銮。
(2)气通周天:气通周天分为正转周天与逆转周天,任督二脉的能量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习者通过小周天,便能在放松状态下,无意识中体会到气流在呼吸中顺着任督的循行.
衡量方法:初期习者能量不足,畅通周天后未必体会到气机的流走,横量方法是:拿一张正确的人体全身经络图,不用意念诱导气机,只用眼睛观看经络图里的经络走向,便可体会身中气机运行.便是通周天前兆.
法全人体经络之妙用( 循经的方法有:循经推拿,循经点穴,循经吐纳,循经流注)虽然现在很多市面上的书,也只是执其一,没有概全,未得精要。
误区七:错识周天:大小周天被人吹得很似神迷,其实很平实的东西,并无奇玄,正如,伏尔泰所言:存在即是道理。就看我们用什么的眼光。气机的通畅是让身体达到平衡。不同层次的通周,也就是让机体深层次,根本得以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人气功修炼不得不面对的六大现实问题一.要想提高气功修炼效果,必须要有恒心、有毅力十年前,中国气功大潮刚刚涌起,我就提示大家:练功必须要有信心、恒心、毅力。

信心,就是坚信气功是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的方法;恒心,就是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毅力就是百折不挠地练,不能一曝十寒,半途而废。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恒心,功到自然而成。

当年许多人信誓旦旦:没问题!但十年下来,有多少人坚持了呢?当初讲过: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

经过十年检验,这是对的。

一小时的站桩,谁都可以站下来;连续一个月的站桩,多数人可以坚持;连续一年的站桩,则并非很多人可以达到;而要坚持十年、一辈子,更是廖廖无几。

这里的客观原因很多。

一是有些人原来身体有病,为了健康而修炼气功,练一段时间后身体好了,就不坚持练了;二是很多人为了出功能,经一段时间习练却未出大功能,便就此罢休了;三是由于俗业缠身,工作一忙就扔掉了;四是有些人初期立下恒心修炼,戒酒、戒烟、节欲,但时间一长,就禁不住欲望的诱惑,在气功修炼和欲望之间,选择了后者;五是有些人在气功低谷时,由于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气功的扼杀,使人感到这里并不清静,甚至有些政治风险,便退缩回去,不再练功。

十年过去了,回头看,正是这些障碍使千千万万修炼者难以坚持下去。

所以,要提高练功效果,就要下决心真正解决恒心和毅力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一种经得起推敲的功法,只要长期修炼,都可以使人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只要坚持,就可精力充沛,延缓衰老;如再有更高目标追求,进行高层次的修炼,一直修炼下去,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成果。

但是,气功需要法、侣、财、地、时间等多种条件,没有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将难以之持之以恒地修炼。

二、要提高气功修炼效果,就要处理好气功修炼与求道修真的关系人类最大的欲望是好奇心,最大的满足是自由解放。

这两个因素,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索宇宙奥秘,期望掌握宇宙规律,掌握自身命运。

有的人从哲学角度探讨,有的人从宗教角度探讨,有的人从科学角度探讨,有的人从人文角度探讨,有的人用外求法探讨,有的人用内求法探讨。

无论那一种,最终都是为了寻求真理,得到真理。

气功修炼是解开人类自身奥秘、自然奥秘的途径之一。

为求大道之理,千百年来,求道者前赴后继,很多人不惜用一生的时间和代价,在自己身上实践。

人们积累了很多成果及有价值的经验,吸引更多的后来者去攀登。

由于我们国家的特定环境,人们把高层次修炼和气功锻炼分开了。

因为高层修炼追求的境界,难以用人们熟悉的理论进行解释,多次被扣上封建、迷信、欺骗反动的帽子。

所以人们只能搞些低层次的气功锻炼。

但气功锻炼和高层次修炼密不可分。

凡气功修炼有素者必追求高层次修炼,或经高人指点,进入高层次修炼,用内求法,悟大道之理,求得真实本我,获得彻底解放。

古往今来修成者不乏其人,激励后来有志者,不管遇到什么,都风雨兼程,勇猛精进。

只要树立求道修道的大目标,修炼遇到的困难就可以克服。

目标越大,恒心、毅力就越大,动力也越大。

只有下决心在气功锻炼的基础上,向求道修真的崇高目标精进,现阶段的练功效果才能显著。

三、要提高练功效果,就要处理好俗业、尘缘的关系在入世环境中进行气功修炼,必然要和自己的工作、事业、亲朋好友发生一定的联系。

如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很难使你能够安心地进行锻炼。

可以说,凡未修成者,都是尘缘未了的范围内。

我们不提倡离家处走,而是鼓励大家入世修炼。

既然尘缘未了,俗业未尽,那么你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你的正业,气功锻炼就只能是你的副业。

这时期以干工作、事业、处理人际关系为主,气功锻炼只能是每天拿出一块时间来使用,其它时间则是在行、站、做卧中有意兼练。

一般来说,清晨在家人未醒之前挤出一个时辰的时间进行自我锻炼,其他时间可像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工作。

但这两小时就需要毅力了。

这一天两小时能坚持下来的人,在心理、生理上都会发生极大变化。

加上行、站、做、卧都坚持练功,百日之后,必定完成炼精化气,结成金丹。

年龄大的亦可完成“添油接命”。

在坚持个十月左右的每一个时辰的修炼,一般人都可以完成炼气化神和养胎,然后气足胎圆,进入出神阶段。

到了此阶段,五眼六神通便能自然出现。

这比那些好小术的人每日练10 小时功的效果要大得多。

经历这个阶段之后,在俗业和修真之间的比重,便开始出现平衡阶段。

练功者从修下士进入中士,想继续修真者可拿三年时间炼神还虚,即阳神出走。

愿意入世者,也可以把自己练成一个智力超群、干事得心应手、成就大业之人。

但这一切都要得法。

四、要想提高练功效果,一定要圆通“理和法”的关系古人说得好:“理不圆通,莫论修真”。

这就是说,进行气功锻炼和高层次的修炼时,必须加强理论修养,参透真论实理。

在理法上精通搞透,在修炼上即可通达顺畅,没有自学能力之人,就要在理法上多实践,力求悟透;有自学能力的人,则要多看修炼方面的经典著作。

所谓“找明师指点’,这是一种偏狭的观念。

这种理论似乎是只有找到出世高人、得道大贤才能得到修真之谛;只有受到高人点化,才能明悟大道之理。

事实上,很多贤人圣达都是在无师自通情况下,得道成真的。

由于有自学能力,参透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再经过自己修真实证,同样可以领悟求道之真谛,获得正果,到达彼岸。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凡得道之人,必须留下点化后人的警篇、警句,否则祸及子孙。

所以一般得道之人,都留下千古辉煌之作。

对有自学能力的人来说明师就在经典中。

有些高层次功夫,在经典中都讲得很透彻。

一句警句,常常令人顿开茅塞。

一个密法,常常使人如接天梯。

但如未到书海中求宝,仅靠心传口授,就慢得多了。

遇到明师还好,如果遇到的是盲师,跟着盲修瞎炼,岂不误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在气功习炼上,不要一味等明师指点。

我主张既不放弃明师指点的机会,也不要放弃研悟经典著作之途。

目前俯视气功界状况,真正得了大道之理和全面体证了道法道路的,并不多见。

多数人只传一些小术,且又误导芸芸众生。

“修炼非要明师指点,才可精进”,这就把人引到偏狭的路上了。

当然,古人留下的修真书籍,浩如烟海,使人难以登堂问奥,但毕竟己有一些以普度众生为志的修道成功者,为人们整理并点出了必修的经典。

比如,修内丹功就有将近十几本必读的丹经。

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上乘的理法,系统化地、专业化地明理知法,读书是一条重要的捷径,它远比单脉相传更精辟更广阔。

今后,我们把佛门、道家修炼的必读之书在静修中点传给大家。

五、要提高练功效果,必须处理好商海求生的关系如今,全世界都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时代,所有的角落都被商品淹没,小到一家一户,大到国家政府,无一不在经商。

一个国家相当于一个大的企业集团,政府的首脑相当于一个集团的总经理,国家元首相当于集团董事长。

首脑人物出访,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经商。

离开经商谁都不能生存下去。

练功修道之人,也是在商海中生存。

入世修炼说白了,就是在商海中修炼。

在这时空点上,如处理不好商海求生的关系,练功效果必将受到影响。

按中国传统的观念,练功人不应求财、求物,但时代向修道人提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你住的地方,要交房租和房地产税;你吃的、用的要用钱去买;你想静修需要交学费,你想度人,得有钱建造场所,或有钱支付车旅费,然后才谈得上后面的问题。

无钱不足以养道,在这个时代己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种现实问题和修道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整脚的冲撞。

怎样处理好这些关系?商海求生必须要有法船。

我们的实业就是商海中的法船。

要使修炼者能够到达彼岸,就必须要有充足的道资道粮,即法船的燃料。

此外,还要掌握航海的技巧,即管理之道、营销法则、广告策划、公关技巧以及发展策略、生存原则等等。

我们不光会建造法船,懂得其运行规则,还应该是商海行船的高手,能熟练掌握世间法,用常人之法,修非常人之果。

先行凡事,后行仙事;先行人道,后行天道。

熟悉商海的韵律、奥妙,成为商海中自由航行的高手,才能乘风破浪,绕过暗礁,才有希望到达求道修真的彼岸。

说的再白一点,不是为钱,却一定要有钱,没有道资道粮,便修不成道。

但道资道粮的获得必须取之有道,不求不义财,不拿不义之物。

十方来,十方去,成就十方事。

畅游于商海,却始终道心未泯,心中自有大目标,这就是修道者与普通人的区别。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可以放手去做了,不必忐忑不安,矛盾重重。

时代变了,观念必须变,只有这样,才可消除心里障碍,把炼功和商海求生结合起来。

六、要提高练功效果、必须处理好烟、酒、色、情俗话说:“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

练功第一阶段就要节制房事,第二阶段要少饮酒,甚至不饮酒。

唯有清心寡欲,坦荡无求,才能结丹、养胎、出神。

烟使气浊,酒使气散。

这是许多练功大家都体验到的经验之法。

那些每天喝二两酒、一天两三顿、兜里总揣着一包烟的人,绝非修炼人,他们是练不成功的。

整天喝酒的人,不光是神志不清,迷迷糊糊,而且气机紊乱。

整天抽烟的人,不光易得癌症,害了自己,也因污染环境,害了别人。

连戒酒戒烟的决心都没有,求道修真这么难的事,怎么能成?明知与人与己都有害,还偏要这样做,怎么能造福人类呢?所以,从今年起在我们机构里要彻底消灭“烟囱工厂”,消灭“酒精炉”。

至于色,这是为人的两大天性之一。

我们只提倡节欲保精。

特别对初练筑基者来说,禁止性生活;百日之后呢,不主张绝对禁欲,但如不节欲保精,任其泄露,就不能保证精旺、气足、神明,必然早衰。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不懂这个道理,每天都寻求不适当的性生活,使自己变成熬尽油的灯,步步走进死亡。

所以,道家练功在筑基阶段练“精生”,被称为“添油接命”功夫。

就是说灯里的“油”快干了,要把“油”添满,才能将快消亡的生命接替起来。

对于人来说,生命是宝贵的,添油接命能使人延长寿命。

不懂这个,反而每天寻求性刺激,使大脑皮层不稳定,体内精能消耗大,就无法提高练功功效,难以延年益寿。

练功过程中出现漏精现象,不必惊恐,精满自溢,属自然现象。

只要不是由于欲念引起的漏精,就不必担心。

要学会炼精化气的方法,掌握自己的活子时,适时炼精化气。

至于“情”,这里指的是情绪。

历来养生大家都认为,情绪是直接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七情六欲的侵害。

情绪过于波动之时,不可练功。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七情六欲不仅记录着你周围的关系,而且不同情绪会导致心律、血压、呼吸、代谢、体温等的复杂变化。

不良情绪反应在外观上,只不过是“瞪眼”、“虎脸”、“皱眉”、“切齿”,而它在体内的变化却是翻江倒海,变化极其复杂,使人不得安宁。

此时练功不仅无效,而且适得其反,会出现不适感或偏差。

人过于忧伤、悲痛、愤怒、情绪不安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影响而减弱,同时各种疾病也容易发生或加重,并且衰老,甚至死亡。

比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晚期癌症、糖尿病、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所以,心情不安心情忧郁或受刺激、情绪波动时,一定不要练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