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设计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配植调查报告

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配植调查报告

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配植调查摘要:皇城根遗址公园总体的种植设计特点是:以自然式种植为主,配以规则的树池种植手法。

全线种植以银杏、元宝枫等秋叶树种为主,配以油松、白皮松常绿树种,成为主要风景线。

关键词: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种类、植物配置前言:皇城根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东侧是已建成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王府井商业街,西侧为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交融的地带;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地安门东大街;全长2.8km,平均宽度为29m,是集绿化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缓解交通压力等功能为一体的带状公园。

正文:皇城根遗址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为京城文化核心区,其景观代表了北京城区的审美、设计水平,科学合理的植物配植格外重要。

公园从南到北,每隔150m左右就有一处广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

植物配植特点:皇城根遗址公园总体的种植设计特点是:以自然式种植为主,配以规则的树池种植手法。

全线种植以银杏、元宝枫等秋叶树种为主,配以油松、白皮松常绿树种,成为主要风景线。

植物种类丰富:皇城根遗址公园总体绿化率达到9O%以上,共铺设草坪4万平米,栽种灌木4.4万余株,园内园林植物种类多达78种。

基调树种主要有:银杏、油松、元宝枫、国槐、紫叶李等。

南北沿路种植了毛白杨、国槐、银杏、油松、元宝枫、车梁木、白蜡等高大乔木,可为行人车辆在炎热的夏季提供遮荫。

此公园在乔木的利用上除保留原有的数十棵古榆、国槐、桑等古树,还补植了绦柳、核桃、枣树、柿树、山桃、碧桃、寿星桃、山杏、海棠、玉兰、紫荆、紫叶李、海州常山、龙爪槐等多种适宜在北京生长的乔木及小乔木。

在常绿植物方面种植了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圆柏、侧柏、龙柏、沙地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小叶女贞等。

在花灌木的应用方面,则选用了蜡梅、迎春、连翘、金钟、榆叶梅、丁香、黄刺玫、金银木、猬实、棣棠、太平花、华北珍珠梅、紫薇、石榴、月季、紫叶小檗等常见种类,春夏秋冬,四季皆可观花赏果,可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校园绿植——桂花栽植情况调查报告

校园绿植——桂花栽植情况调查报告

学校内桂花栽植情况调查报告姓名:专业:年级:学号:1.调查地点:XXXX大学,东经X度,北纬X度2.调查时间:2023.10.9—2023.10.103.调查目的:桂花是一种常见的校园植物,它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还能散发出香气,吸引蜜蜂和蝴蝶,增加校园的生机和活力。

桂花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解咽喉炎症。

为了了解桂花在我们学校的分布情况,探究桂花对校园环境和学生健康的影响,提高校园绿化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桂花资源,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4.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内的桂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负责学校的东、西、南三个区域,对每一棵桂花的位置、数量、品种、花期、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记录,并拍摄了照片。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卷,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询问了他们对桂花的认识、喜好、感受等,以及对桂花的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5.调查内容:(1)桂花的种类、种类、数量、分布地点。

(2)桂花的生长状况,包括高矮,冠幅,胸径,病虫害,开花季节等。

(3)桂花的培育措施(4)桂花的观赏价值6.结果与分析经过调查,我们统计出学校内共有桂花120棵,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主要集中在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宿舍等地。

桂花的品种有5种,分别是银桂、金桂、丹桂、木犀和月季桂,其中以银桂和金桂为主,占桂花总数的80%。

桂花的花期一般在9月至11月,不同品种的花期有所不同,银桂和金桂最早开花,丹桂和木犀稍后,月季桂最晚。

学校内桂花的平均高度约为2米,胸径约20cm,冠幅约2m×2m,这与桂花的种类主要为银桂为主。

生长状况总体良好,大部分桂花都茂盛健壮,花香四溢,只有少数桂花因为缺水或虫害而受到影响。

学校内种植桂花的土壤偏微酸性,常以独植或种植的方式种植,鲜混交。

学校工人对桂花进行定期养护,包括修枝施肥以及涂白等。

而经问卷调查显示,90%的学生知道桂花的名称和特征,70%的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品种的桂花,50%的学生知道桂花的药用价值。

观察植物的研究报告

观察植物的研究报告

观察植物的研究报告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扮演着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的关键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植物的研究。

在此研究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的研究设计、实验结果和总结。

研究设计: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植物进行观察,该植物是向日葵。

我们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批向日葵种子,并将它们分成两组。

第一组是控制组,我们采取了正常的种植程序。

第二组是实验组,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做了一些特殊处理。

每组有100颗种子,我们记录下每颗种子的种植日期、发芽日期、根长、茎长和叶片数量。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第一组的向日葵种子种植日期和发芽日期大致相同,茎长和根长也比较接近。

然而,实验组的向日葵种子在种植后的第三天就开始发芽,比控制组提前了两天。

而且,在整个实验期间,实验组的向日葵的茎长和根长都比控制组的更长。

另外,实验组的向日葵叶片数量也比控制组多出了10片左右。

总结: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特殊处理可以促进向日葵的发芽和生长速度。

其次,这个特殊处理还可以增加向日葵茎长、根长和叶片数量。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

最后,虽然我们的研究只涉及向日葵,但我们相信这些发现对其他植物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我们只观察了一种植物,并且在实验组的特殊处理方面缺乏深入探究。

未来,我们希望进行更广泛的实验,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特殊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获得更全面的结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进一步研究特殊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机制,例如处理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希望探索如何根据这些观察结果来优化植物的生长条件,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观察植物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可以为我们理解植物生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信息。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得出结论,特殊处理可以促进植物的发芽和生长速度,改善茎长、根长和叶片数量。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栽培实训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1一、实习概况在实习期间,刻苦勤奋,认真负责,听从上级调配,思想积极,目标明确,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将在在校期间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巩固知识的效果,从而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指导学习。

2、通过实习,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应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你能力,沟通能力,一定的责任意识,职业意识,服务意识。

4、通过实习,要具备一定的草坪养护,树木修剪的能力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技巧,以及园林机械的使用管理,等等一系列园林工作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1、实习地点:(1)xxx市xx区回龙观镇碧水庄园2、实习单位:(1)xx市xx区xx物业有限公司3、岗位介绍:(1)、xx庄园简介:xx庄园是xxxx庄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历经十二年的时间,精心打造的京城的独栋别墅之一,地处京城上风上水,雄踞“龙脉”正北方。

西有春华秋实、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山,北连国家森林风景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东南是精英荟萃的亚奥商圈,西南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南沙河依傍而过,沙河水库遥遥相对,八达岭高速公路似巨龙蜿蜒侧卧。

环山抱水的地理位置独享天地之厚待。

碧水庄园分三期建成,占地3300亩,一期、二期、三期共688栋别墅从西到东依次展开,各自独立,又连成一体,井然有序,完整中见差异,个性中见统一。

xx庄园,倡导建筑与自然地和谐共生,结合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将绿色和水引入家中。

在3300亩的土地上,建造了两个共433亩的湖面,北美风格的别墅环湖而建,每家超大面积的庭院同远山近水相结合,平和宁静、清淡素雅、活泼清新的氛围,弥漫着自然健康的气息,营造出都市中绿色花园的惬意舒爽。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一、背景
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植物调查。

二、调查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座位于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作为调查点。

这个地
方拥有大片绿化带和公园,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大的地方之一。

三、调查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了解这个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为
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四、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和拍照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实地走访时,我们仔细观察和记录了每一株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环境生长条件,拍摄了每株植物的照片。

五、调查结果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个区域内共有20余种植物,其中常见的有红枫、黄金树、紫薇等。

这些植物生长良好,环境适宜。

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品种比较罕见,需要特别保护和研究。

六、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区域内的植物资源情况。

我们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增加对这个区域内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对罕见品种进行研究和保护。

七、结语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深入认识了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意识到了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希望能更多地开展植物调查
活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鄞州公园植物造景实习调查报告

鄞州公园植物造景实习调查报告

摘要:在对鄞州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挖掘, 就目前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对今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鄞州公园植物配置宁波正文: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形成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观赏。

绿地植物造景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舒适、休闲的空间,满足人们休闲赏景的需要。

1.宁波气候环境介绍宁波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处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的三江交汇处,是浙江省东北部海滨。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2 cc,年平均日照时间2070h,无霜期230-240d。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300-1500mm,雨量相对集中于春夏季节。

宁波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浙闽山丘甜槠(Castanopsis eyeri)、木荷(Schima superba)地区,是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

主要高等植物有215科、660属、1350余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银杏(Ginkgo biloba)等7种,三类保护的有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等4种。

宁波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丛、草丛等5个植被类型组,1 3个植被型,38个群系。

2.鄞州公园概况鄞州公园位于鄞州中心城区的主轴线终端,北靠首南南路,与文化广场、鄞州新行政中心遥相呼应;南临宁三路;东濒天童南路,西接宁南南路,占地25.6公顷,是一个集旅游、健身、娱乐、科教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也是鄞州新城区“一心、二轴、三环、四河、三十六点”绿地体系的中心。

鄞州公园由法国PA建筑师事务所汇总该所和德国TMT景观建筑咨询公司两个方案设计而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一、简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和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状况,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实地测量、摄影摄像、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的基础数据,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种植年份、养护管理等方面。

实地调查:我们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并拍摄高清照片和录像,以便后续分析。

资料搜集:我们也非常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等信息。

我们还与当地的园艺专家、植物爱好者建立了联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们共记录了XX种园林植物,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一些常见的本地植物如法桐、柳树、女贞等占据了较大比例,而外来引进的植物如樱花、海棠等则分布较为稀疏。

园林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园林植物都生长正常,有些植物甚至表现出了优秀的生长势头。

也有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佳,表现为叶片黄化、枯萎等现象。

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养护管理不当、土壤质量不佳、病虫害侵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 园林植物的意义与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丽,还提升了景观的品质与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及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绿化植物配置报告模板范文

绿化植物配置报告模板范文

绿化植物配置报告模板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绿化植物配置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以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对现有环境和需求的调研,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可以为居住和工作空间带来多种益处,如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美观等。

2. 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数据来源,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通过对目标区域的走访和观察,获取现有植物配置情况和环境条件。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和员工,以了解他们对绿化植物配置的需求和喜好。

文献研究主要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专业书籍,获取有关植物适应性、气候要求和特性的数据。

3. 目标区域概况目标区域位于城市中心的一个住宅区,包括多个高层公寓和商业综合体。

该区域面积约为XXX平方米,总人口约为XXXX人。

目标区域的气候属于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偏热。

4. 现有植物配置情况根据实地考察,目标区域的绿化植物配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公共区域的花坛和街头绿化带。

现有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包括常见的花卉和常青乔木。

植物的数量也不足以满足整个区域的绿化需求。

5. 绿化植物配置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和目标区域需求,制定以下绿化植物配置方案:5.1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考虑到目标区域的气候条件,建议选择耐旱性强、耐寒性好的植物品种。

如紫薇、杨树等。

5.2 平衡常青和落叶植物为了保持四季美观,建议在绿化植物配置中适当平衡常青和落叶植物的比例。

常青植物可以提供全年的绿色,而落叶植物则可以在秋季呈现出美丽的色彩变化。

5.3 增加空气净化植物空气质量是城市居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当增加一定比例的空气净化植物,如吊兰、虎尾兰等。

这些植物具有很强的空气净化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有害气体和提供氧气。

5.4 配置花坛和垂直绿化为了提升整个区域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可以在目标区域配置一定数量的花坛和垂直绿化。

花坛可以种植各种花卉,为居民和员工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

垂直绿化可以利用立体空间,如墙壁和阳台,种植攀援植物,增加绿色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造景设计调查报告
苏州今日家园植物造景现状调查
班级:园林0811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刘芊朱颖
时间: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苏州今日家园植物造景现状调查
摘要: 本文对苏州今日家园小区主景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进行现状调查。

主要从小区内植物空间营造、视线关系、景观效果、群落结构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植物; 造景; 居住区
1 小区植物景观概况
今日家园追随城市人生活的亮点, 定位为营造园林庭院空间,营造诗情画意的居住环境。

今日家园区植物景观包括4个层次: 主景部分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

因绿地观赏需求和使用功能不同, 植物营造的空间感受,景观效果,视线关系,群落结构也会不同。

2植物景观现状
2.1主景部分
该部分主要功能不仅是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 还要为居民提供休闲服务, 因此该区不仅植物配置的空间丰富,而且植物树种选择多样。

植物材料包括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

乔木层为香樟、合欢、广玉兰、棕榈等。

灌木层有桂花、海棠、鸡爪槭、日本晚樱等。

地被层为铺地龙柏、金叶女贞、红花檵木、金钟、云
南黄馨、法国冬青、沿阶草等。

主景部分景观轴设计宽20~ 25m 。

该轴由从广场
引出的一曲线分割成东西两个林荫道: 西边是间距
为5m 的规则林荫带, 可满足应急车道和所需; 东边
为自由林荫带, 是完全的步行休憩空间。

如图1.
西面规则林荫道的左侧每隔4米种植了高大的
香樟树,,行列的香樟树与平行的居民楼建筑形成具有导向作用的纵深空间。

同时由于只有左侧种植的行道树,这样遮挡了人们通向右侧的视线,形成半开敞的空间,保证了左侧林荫休憩空间的私密性。

如图2(见A3手绘图)
西侧规则的林荫道左侧采用了红花继木/铺地龙柏/金叶女贞/法国冬青--狗牙根/沿阶草的灌草的群落结构。

如图3.
东侧自由的步行休憩空间植物种植形成内向封闭,围合感强的空间,满足人们安静私密活动的空间需求。

这一侧主要采用乔—灌—草配置模式。

如图4.主要有香樟/海棠/桂花/鸡爪槭—凤尾兰/云南黄馨/金钟—铺地龙柏/狗牙根/沿阶草的群落结构。

2.2组团绿地图1:景观轴西侧为规则林荫道,东侧为自由林荫道。

图3:主干道左侧植物种
植为灌草的组合形式。

组团绿地主要是满足房屋基础的生态绿化、相对
集中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

组团绿地植物种植根
据场地的大小和周边设施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保
证屋基得到保护的同时进行美化, 提供必要的观赏
层次和运动空间。

选取一个空间较大的组团绿地进行调查。

组团
中央是一个由廊道和亭子沿一条轴线布置的步行空
间,廊道上攀爬生长着紫藤,形成一个覆盖的植物空间,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两边。

而廊道两侧的绿地内,植物有高有底,有疏有密,这样视线有遮有引,空间
层次丰富,可产生移步换景的效果。

如图5(见A3手绘图)
廊道两侧绿地采用了白玉兰/广玉兰—狗牙根乔草组合模式和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含笑/日本晚樱/栀子—狗牙根乔灌草的群落结构。

2.3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沿墙绿带栽植洒金桃叶珊瑚、杜鹃、阔叶十大功劳、八角金盘等耐阴植物, 利用地被层软化建筑硬轮廓。

宅旁绿地不宜种植高大的乔木灌木,以免影响低层住户的光照。

3 小结
居住区的绿地根据不同的立地环境对其植物景观要求不同, 有强调视觉冲击力的、有强调使用性的、有强调生态保护需求的,针对不同场地不同要求, 形成形式多样的绿地景观。

附:几种植物的规格
1.香樟树胸径0.35m,冠辐8m,高12m 。

2.日本晚樱胸径0.12m ,冠辐2m,高2.5—3m
3.红花檵木株高0.5—0.6m ,蓬径0.4—0.6m ,每平方米18株,种植宽度1m.
4.云南黄馨株高0.7—1m ,冠辐0.8—1.2m ,每平方米,16株.
参考文献
[ 1] 刘玲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浅谈[ J] 山西建筑,2007, 33( 21): 353- 354
[ 2] 吴玲, 高亚红, 杨倩, 等 生态园林中的地被植物及其配置[ 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 6) : 13- 17
图4:东侧主要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