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本概念、分类与结构
-房屋建筑-房屋建筑基本知识

房屋建筑教案(一)房屋建筑基本知识一、建筑的概念1、建筑:是组织和创造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空间环境,一般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2、建筑物:是供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建筑。
如:住宅、办公、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既有使用功能又有艺术性,除具有外部造型之外还有内部空间。
3、构筑物:是人们不直接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
如:水坝、烟囱、水塔等。
(岗位培训教材一一房屋建筑是供人们居住、生活、生产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
)二、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1、建筑功能:是指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
(例:学校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住宅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要;厂房是为了满足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使用要求一一舒适、卫生、音响、采光、保温、隔热、节能等。
)2、建筑技术:是指实现建筑设计的条件和手段,是体现建筑功能的保证。
(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等。
)3、建筑艺术:是指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和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等。
(建筑艺术一一建筑物的形象处理。
)三、建筑物的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类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属于非生产性建筑。
金枫公司目前所管理的居住建筑、办公楼建筑和商业楼建筑都属于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又可分为:民用建筑大致可分为居住建筑、办公楼建筑、教学建筑、文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医疗建筑、交通邮电建筑等。
(1)居住建筑:住宅、宿舍;(2)办公楼建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3)教学建筑: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科研院所,幼儿园;(4)文化娱乐建筑:剧院、会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5)体育建筑:体育馆(场)、游泳馆、溜冰场(馆)、训练馆、室内球场;(6)商业建筑:商场、集贸市场、饭店、货仓、冷库;(7)旅游建筑:宾馆、旅馆、招待所、游乐场、度假村;(8)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9)交通邮电建筑:候机楼、火车站、汽车站、码头、邮电大楼;(10)其他建筑:加油站、煤气站、消防站、公共厕所。
建筑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建筑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建筑概论基本概念1.建筑的定义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建筑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根据社会需求和使用功能,构筑的各种用于人类活动的建筑物。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与其他艺术形式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2.建筑的性质和特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如功能性、稳定性、美学性、社会性等。
3.建筑的分类及其特点建筑按其用途和形式可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宗教建筑、公共建筑等,每种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
二、建筑的历史演变1.建筑的史前时代古代人类从最初的洞穴居住发展到木质建筑、土质建筑和石制建筑,逐渐形成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建筑的古代时期古代建筑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代表,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3.建筑的中世纪时期中世纪建筑以教堂和城堡为主要形式,表现出宗教和封建主义的特点。
4.建筑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5.建筑的近现代时期近现代建筑以工业革命为背景,充分利用新材料和技术,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三、建筑的形式和风格1.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包括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和空间形式,这些要素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态。
2.建筑的主要风格建筑的主要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文艺复兴、现代主义等,每种风格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四、建筑的功能和结构1.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性特点建筑的功能包括人类活动的各种需求,如居住、工作、娱乐、教育、宗教、文化等,不同的功能要求建筑在结构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2.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原理建筑的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索塔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不同。
建筑基本概念

建筑基本概念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环境,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舞台。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功能的实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的定义、功能、结构和设计原则。
一、建筑的定义建筑是指经过一定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由各种建筑材料组成的物理实体。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休闲等各种功能,并满足人类对安全、舒适和美的需求。
二、建筑的功能建筑的功能分为居住功能、工作功能、文化功能等多个方面。
居住功能指的是提供人们生活和休息的空间,如住宅和公寓。
工作功能指的是提供人们工作和创造的场所,如办公楼和工厂。
文化功能指的是提供人们文化和艺术活动的场所,如博物馆和剧院。
三、建筑的结构建筑的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支撑和承载着整个建筑体系的重量和力量。
常见的建筑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和拱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柱子和梁组成,能够有效地分散重力和承受外力。
悬挑结构指的是部分结构悬空或超越了支撑点,创造出空间的延伸感。
拱结构是将力量通过弧形的构造传递,使建筑具有稳定性和美观性。
四、建筑的设计原则建筑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其中,美学原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包括比例、对称和空间感的应用。
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在大小、长度和面积上的合理关系,对于建筑的平衡和协调至关重要。
对称是指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和布局在左右两侧的平衡,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
空间感是指建筑形体所创造的三维空间的感受,包括高度、深度和宽度等方面。
此外,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功能性要求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包括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室内环境。
可持续性要求建筑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
总结: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环境,不仅仅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休闲需求,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表达。
在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功能、结构和设计原则,以创造出舒适、美观和可持续的建筑物。
建筑基本概念

建筑基本概念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居住、学习、工作及娱乐等活动需要而建造的物理空间。
它是一门复杂而又综合性极高的学科,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建筑管理等多个专业。
在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之前,有必要了解建筑的分类。
建筑可以按照用途进行分类,比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另外,建筑还可以按照风格进行分类,如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国际风格建筑等。
在建筑中存在一些基本的概念,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建筑形式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形态。
这包括建筑的整体造型、立面设计、平面布局等方面,它反映了建筑的功能、文化特征以及建筑师的审美追求。
2. 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建筑的骨架,支撑着建筑的重量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悬挑结构、拱形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的用途和风格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指建筑内部不同空间功能的规划和组织。
它包括了房间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室内装饰等方面。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舒适感。
4.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砖石、混凝土、钢结构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5. 环境设计环境设计是指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它包括室外环境的布局和景观设计,以及室内环境的采光、通风、噪音控制等方面。
6.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原则。
它包括节能设计、水资源利用、建筑废物处理等方面,旨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结:建筑基本概念如建筑形式、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建筑材料、环境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对于理解和掌握建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全面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管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的定义(精)

第一章概论一、建筑的定义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例如:主宅、办公楼等。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3 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形象处理得当,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建筑使人感受到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等等,这就是建筑艺术形象的魅力。
二、建筑的分类2.1 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2)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3)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2.2 民用建筑的分类1. 按使用功能分①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②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建筑的技术概论总结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点: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浇注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 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可节省钢材,承载能力较高,经过合 理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缺点:构件断面大,占据面间大,自重大
广州广东国际大厦(63层,200.18m) 底层柱尺寸已达1.8*2.2m
预应力的定义: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 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 改善结构使用性能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之为预应 力。
二、烈度 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 地震影响时的强弱程度。 地点不同,烈度不同 场地条件不同,烈度不同 一次地震对应多个地震烈度 抗震设计用的是烈度,而不是震级。
三、近震和远震 近震:震中距较小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较大的地震 为什么区分近震和远震? 震害调查表明,相同地震烈度的地区,震中距不同,某些 建筑物破坏程度不同。 1952年美国克恩县(Kern County)地震,远离震中的洛 杉矶市、长滩市高层建筑震害严重。震中地区一、二层砖房破 坏严重 1954年美国的迪克希谷(Dixie valley)地震,距震中 300 km处地下水池由于激起长周期水浪破坏,其他建筑物无损坏 1976年唐山地震天津市工业厂房、烟囱破坏严重,一、二层 砖房破坏较轻。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钢筋混凝土 柱代替内承 重墙 •1受力特点:外墙和内柱共同承重 2.优点: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3.缺点: (1)房屋空间刚度差 (2)墙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4.使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1-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预应力结构的特点: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提 高结构的耐久性;减小构件截面高度,减轻自 重;充分利用高强钢材;具有良好的裂缝闭合 性能与变形恢复性能;提高抗剪承载力;提高 抗疲劳强度,此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 好的经济性。
第一章 建筑结构绪论

小贴士: 北京东华金座项目,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牛街, 由华尔森集团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 筑高度73.84米,地上20层、地下3层。东华金座集商业、 娱乐、居住功能为一体,地下室为人防工程及车库,裙 房12层为商场、餐厅,裙房3层为会所。4层以上主体建 筑分为三部分:18层的北楼为住宅,20层的东西塔楼为 酒店式公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东京千年塔
5.道路、桥梁结构
6.水利、水工结构
海上石油平台
7. 轻型房屋钢结构 (1).波纹拱壳结构
(2) 门式刚架结构
(3)多层轻型房屋建筑
8.可拆卸、移动房屋及 移动结构
活动车库
9.构筑物
10.建筑小品
砌体结构的定义:
是指由块材通过砂浆铺砌而成的结构。 块材包括了砖、石和各种砌块, 砂浆包括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以及砌块专用砂浆。
嵩岳寺砖塔:
嵩岳寺,是屹立在“五岳”之中岳——河南省嵩山南麓的一 座古老佛刹。建于北魏,是我国现存大型古塔实物中年代最早 的一座,具有极高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它高39.8米,共15层, 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壁厚2.5米,如此多层之高塔在全 国范围内罕有。它是一座砖塔,全塔除塔刹和基石外,均以砖 砌筑,砖呈灰黄色,以粘土砌缝。汉魏时塔多为木构楼阁式, 后来才渐渐被砖石材料代替,嵩岳寺塔则是这一转化的最早实 例,因而极为可贵。该塔的外形和下层平面为十二边形,是现 存塔的实物中的孤例。
砌体结构历史悠久,“秦砖汉瓦”之说,代表两千年前, 我国砖瓦材料运用已很普遍。 十九世纪中叶发明了水泥(cement),加入砂浆,形成 水泥砂浆等,提高了砌体强度。 古代采用砌体结构的几个著名建筑: 长城、嵩岳寺砖塔、安济桥、大雁塔、无梁殿等。
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的物理结构或空间环境。
它不仅是用来遮风挡雨、提供居住、办公、生产等活动场所,还可以通过表达艺术、展示文化等方式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建筑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建筑物需要能够稳定地承受自身重量和外部力的影响,因此它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结构可以由不同材料如石材、木材、钢材等组成,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建造。
2. 功能:建筑物需要根据人们的具体需求来设计和规划,比如居住建筑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办公建筑需要提供高效的工作空间,商业建筑需要满足购物和娱乐需求等。
3. 美学: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
它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形态、比例、色彩等方面来表现美感,同时结合环境和文化特点来进行设计。
4. 可持续性:建筑应该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应当设计和建造节能环保的建筑物。
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设计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等。
5. 历史和文化:建筑物往往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保护和重视历史建筑,同时在新建筑物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是建筑设计的重
要内容。
这些基本概念是建筑设计和建造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它们的综合考虑和平衡,可以创造出符合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的建筑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 容积率 : • 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 绿地率 : • 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 架空层 : • 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
• 避难层 : • 建筑高度超过1OO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分类:
按建筑层数或总高度分 1.住宅建筑 1~3层为低层 4~6层为多层 7~9层为中高层 10层及以上为高层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分类
按施工方法分
1.现浇、现砌式: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均在施工 现场砌筑(如砖墙等)或浇注(如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工程技术对象, 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对象,它更是一种 社会文化的对象。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1、不同民族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1、不同民族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1、不同民族
悬
挑廊
悬挑楼梯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挑厕
赖特,流水别墅,1936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山地建筑不同处理手法 跨
拖、梭、坡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建筑的民族和地方性,指的是建筑的空 间上的属性;建筑的时间上的属性,则是历史 性和时代性。如此两个属性,构成一种四度空 间。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斗拱的变化
世博会中国馆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建筑表现与其他艺术设计一样,同样是依靠视觉感受 的艺术形式。视觉语言在建筑表现中无处不见,从配景选 择、色彩搭配、技术运用等给视觉带来冲击力,到创意的 切入等等都遵循着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建筑艺术语言法 则,就是建筑的形式美法则。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的形式美法则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地域性:因为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及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不同,反应在建筑形态方面的不同。
气 候 对 建 筑 的 影 响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建筑形式与地域性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 设备层 : • 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配变电等的
设备和管道且供人员进入操作用的空间层。 • 地下室 : •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为地下室。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分类:
按结构类型分 结构类型是以承重构件的选用材料与制 作方式、传力方法的不同而划分,一般 分为以下几种:
2.预制、装配式:这种施工方法是指主要构件在加工厂 预制,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3.部分现现砌、部分装配式:这种施工方法是一部分 构件在现场浇注或砌筑,一部分构件为预制吊装。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耐久等级 :(指标是使用年限)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耐久等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作的规定: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 民用建筑 : •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 居住建筑 :
•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 无障碍设施 : •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
安全设施。
• 建筑基地 : • 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河南南阳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山地建筑不同处理手法
架、吊
干栏式建筑
重
庆
吊
脚
架空手法的不同类型
楼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台
转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1、不同民族
客家土楼
蒙古族蒙古包
民族性:不同民 族由于伦理、宗教、 观念不同,建筑形式 上表现明显差异。
藏族碉房
建回筑的族基清本概真念寺、分类和结构
傣族竹楼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2、不同宗教
科隆大教堂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2、不同宗教
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其耐久等级应 为三级。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民 用 建 筑 物 的 构 造 组 成 :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第三章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 3.1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性 • 3.2 建筑的历史和时代性 • 3.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建筑的分类:
1.砌体结构:
这种结构的竖 向承重构件是 墙体,水平承 重构件为钢筋 混凝土楼板及 屋面板。这种 结构一般用于 多层建筑中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2.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承重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或 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墙体只起围护 和分隔作用。这种结构可以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这种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和 水平承重构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可以 在现场浇注或在加工厂预制、现场吊装。这种结构 可以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4.特种结构:这种结构又称 为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 网架、拱、壳体等结构型 式。 这种结构多用于大 跨度的公共建筑中。
建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
• 道路红线 : • 规划的城市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 用地红线 :
•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 建筑控制线 : • 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
不得超出的界线。
• 建筑密度 : • 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