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硬件课时一: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 掌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的名称和功能;- 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算机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4. 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并通过图片和名称进行展示;- 分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场景,展示计算机的实际用途。

教学评价:- 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和了解其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课时二: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 理解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3. 常见的应用软件及其功能4. 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 利用实例和图片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 简要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并展示不同操作系统的界面;- 学生分组展示常见的应用软件,并介绍其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 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的应用软件的功能;-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第二单元:网络与通信(继续按照上述格式细化教案内容)...(根据教材的章节和课时数量,依次编写下去)...。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冀教版【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在Word 环境下的表格处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插入表格、单元格合并、绘制斜线表头,并进行表格编辑操作。

本节课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表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学习用品,学生的课程表大多是手抄或半手抄的,制作一份电子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对学生来说新鲜且具有挑战。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电脑,有一定操作基础,能在Word 环境下熟练录入文字,对文章进行简单编辑排版,且已学会插入简单表格。

教学目标:1. 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工作表、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2. 培养学生规划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结构。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

2. 学习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

3. 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和数字。

4. 学习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5. 学习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

6. 学习保存和打开已创建的课程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入课程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表的作用。

2. 认识软件: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界面,介绍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基本元素。

3. 新建工作表:指导学生操作软件,新建一个工作表。

4. 输入内容:学生在指定的单元格中输入课程名称、时间等信息,教师巡回指导。

5. 设置格式:教师演示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然后学生尝试自己操作,如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

6. 插入表格:教师演示如何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7. 保存和打开:学生保存自己的课程表,然后尝试打开已保存的文件。

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

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3课制作课程表》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元格的选取、编辑、格式设置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调整列宽行高等,能独立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理解并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以及课程表的格式设置。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列宽行高调整,以及课程表的布局和美观设计。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课程表,问学生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导学生说出课程表的作用,激发他们制作课程表的兴趣。

步骤二、新知讲解2. 认识课程表:介绍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包括日期、时间、科目等元素。

3. 软件操作:如果使用的是电脑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演示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以及如何输入和编辑文本。

4. 模板使用:如果软件有预设的课程表模板,可以展示如何选择和使用模板。

5. 格式调整:讲解如何调整单元格的大小、颜色、字体等,以使课程表更清晰、美观。

步骤三、实践操作6.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可以先从简单的结构开始,如一周的日期和科目。

7.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错误的操作。

步骤四、巩固提升8. 添加细节:鼓励学生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如课程的教师、教室等。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创建表格展信息》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创建表格展信息》教案及反思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8课《创建表格展信息》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创建表格展信息》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如何运用表格来整理、展示和呈现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表格的基本结构和创建方法,学会在WPS Office等文字处理软件中插入和编辑表格,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表格的样式和格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表格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掌握在WPS Office中插入表格的基本操作。

- 学会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边框和底纹等样式。

- 能够根据需求合并或拆分单元格。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熟悉表格编辑的流程和步骤。

-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学习和工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表格整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方法。

- 表格样式的调整技巧。

2. 教学难点:- 表格的合并与拆分操作。

- 表格格式与内容的合理搭配。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操作鼠标和键盘,对于文字处理软件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表格的创建和编辑方面尚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一张制作精美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表格的用途和组成部分。

-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表格?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在WPS Office中创建表格来展示信息。

”2. 新课讲解- 演示在WPS Office中创建表格的步骤,包括选择表格工具、设置行数和列数、输入表头和数据等。

- 讲解如何调整表格的边框、底纹、字体和颜色等格式,使表格更加美观。

- 强调表格制作的注意事项,如数据对齐、单元格合并与拆分等。

2024版小学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全)

2024版小学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全)

基本功能
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打印等文件操作;撤销、重做、复制、粘贴、剪 切等编辑操作;画笔、橡皮擦、喷枪、直线、矩形、椭圆等绘图工具使用。
2024/1/25
24
图形绘制、编辑和颜色填充方法
图形绘制
使用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在画布上拖动鼠标进 行绘制。
图形编辑
选择需要编辑的图形,使用工具箱中的编辑工具 进行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
9字
学生对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 程非常感兴趣,认为课程内 容丰富、有趣且实用。
9字
学生认为自己在小组协作和 作品展示方面表现良好,但 在课堂发言和提问方面还有 待提高。
2024/1/25
9字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 仅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的基 础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 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字
学生希望在下学期的信息技 术课程中,能够继续深入学 习更多有趣的知识和技能。
颜色填充
选择需要填充颜色的图形,使用颜料盒中的颜色 进行填充。
2024/1/25
25
创意作品设计展示与评价
01
作品设计
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的画图程序知识和技巧,设计一份创意作
品。
02
作品展示
学生将作品提交至教师机,教师将所有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和评价。
2024/1/25
03
作品评价
教师根据作品的创意性、美观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
03
等,并提供相应的使用建议。
即时通讯工具
04 介绍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 信、QQ等,并提供相应的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
14
2024/1/25
04
Word文档编辑与排版技巧

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8课 巧用文本框 教案(表格式)

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8课 巧用文本框 教案(表格式)
教具
演示用的计算机
程序
教学内容

明信片包括:图片、邮政编码、收信人寄信人姓名、地址、通信内容
一、插入文本框
单击“插入”选项卡——单击“文本框”按钮——下拉列表选择“横向”——鼠标指针变“+”——在适当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适当大小——松开左键,文本框创建成功
二、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
课题
第8课 巧用文本框


新授
教学
目标
1、掌握在WPS文字文档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在文档中熟练应用横排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
3、能够根据需要对文本框进行简单的修饰。
重点
掌握在WPS文字文档中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教法
探究法、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
难点
文本框的横排和竖排及简单修饰
学法
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协作
关键
文本框的横排和竖排及简单修饰
刚插入的文本框处于编辑状态,可直接输入文字。注意:如果光标插入没有在文本框内,可先在文本框内单击确定插入点位置
三、设置文本框格式
右击文本框——单击“设置对象格式”——设置填充、线条等属性——单击“确定”
教师导入
看教材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
看教材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
看教材
教师演示
小组探讨
学生练习
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本节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是一种任务驱动形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让学生体验与尝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16′
20′
1′
自主活动
综合运用文字、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知识设计完成作品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表格_青岛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表格_青岛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表格_青岛版步骤5:下面就可以向单元格里输入文字了。

单击空白表左上角的单元格,把插入点光标移到这个单元格中输入即可。

(注:当一个单元格的内容输入完毕时,敲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就可以跳到另一个单元格。

在输入文字的时候,先别急着改变字体、字号什么的,过后再来调整也不迟。

)三、修改表格学会如何插入一行或删除多余的行列教师演示步骤,学生练习。

四、设置表格中文字的格式打开上节课制作的“课程表”,大家看这样好不好看?当文字在表格中我们可不可进行调整呢?步骤1:打开“我的课程表”步骤2:修饰“四年级一班课程表”三个字。

步骤3:将字设置成三号、黑体、居中步骤4:选定其他的内容,按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刚才我们把表格中的字变漂亮了?你赶快试试?(练一练)五、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如果我们能给表格穿上漂亮的外衣那就更好了?WORD2019提供了几十种表格格式让我们美化自己的表格,我们选中了哪一种样式,WORD2019就把表格变成这种格式,就像你在商店里挑衣服一样。

下边我们就为上面这个表选用一种格式。

步骤1:打开“我课程表”步骤2:单击表格内的任意一个单元格。

步骤3:单击菜单栏上的“表格”,打开“表格”菜单,再单击“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自套用格式”打开对话框。

步骤4:在左边的“格式”列表框内单击合适的格式名称,在“预览”区中看一看,确定即可选取。

练一练:制作下边的表格。

任务星期扫教室擦黑板打卫生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课堂小结:课后记:。

黔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5《制作表格》教案

黔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5《制作表格》教案

黔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5《制作表格》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表格》是黔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5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制作表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先让学生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再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编辑和格式化表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对表格的制作和编辑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表格,如成绩单、名单等,但不一定清楚表格的规范结构和制作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信息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计算机制作、编辑和格式化表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学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表格结构、格式和样式。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实践。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问题解决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软件准备:黔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材、PPT、相关素材等。

3.教学资源:网络、打印机、纸质表格模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表格实例,如成绩单、购物清单等,引导学生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使用过表格?有哪些表格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表格制作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总结全文
完成书中第4页中我的收获,写一写,说一说,评一评,并选取代表发言。




第1课:信息播报员
设备:电脑、录像机、打印机、手机、照相机、平板等
文件:文字、图片、声音、视频
总计第2节
课题
第2课:图像全记录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室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数码产品,认识常见的数码设备。
2.了解数码照相机、扫描仪、手机采集图像信息的简单原理。
3.了解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有哪些?
训练重点
使用数码设备采集图像信息
构建设计过程方法
(一)启发引入
生活中不乏美丽的风景、精彩的瞬间,怎样才能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呢?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就可以帮你完成这个愿望。
(二)讲授新课:
一、数码设备
1、介绍什么是数码设备。
2、出示图例,学生说出图例中哪些物品不是数码设备,并说出数码设备的名称。
二、学习新知:
(一)信息技术设备
1、同学们都接触过哪些信息技术设备呢?
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设备名称与作用。
2、演示:教师随机出示能。
(二)计算机中的文件
过去人们主要用文字和图像来表达信息,在动物的骨头、竹子、石头、纸等载体上面记录信息。出示相关的图片。
1、在我们身边,人们常用什么来表示信息呢?记载信息的载体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
2、如今,人们为了方便加工与处理,把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计算机中常见的文件信息类型你又知道哪些呢?
3、学生打开D:盘,看看里面有哪些内容。完成书中试一试中的2小题。
(三)制订播报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制作信息播报计划,填写在书中表格内。
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抓住知识之关键脉络,精讲,少讲,宁多在学习方法培养上多下些功夫,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学生的知识主要靠自己理解学来,学为主,教为辅。
三、关于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
⑴任务要明确
⑵任务要有层次,
⑶任务要有挑战性,在量与难度上,让20%的同学全部完成其余同学完成多半,主观上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课堂气氛紧张有序。
掌握绘制自选图形并为其添加文字的方法;
能恰当地组合与取消图形组合;
能据主题要求规划与设计,独立创作作品。
通过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来设计制作小纪念品,学习WPS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计第1节
课题
1.信息播报员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室
教学
目标
1.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
2.能识别计算机中文件信息的类型。
教学笔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微机
实验小学四年级
Xxxx
2016年8月25日
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9.5-9.9
第1课信息播报员
1
2
9.12-9.16
第2课图像全记录
1
3
9.19-9.23
第3课巧用涂鸦笔
1
4
9.26-9.30
第4课家乡大头贴
1
5
10.3-10.7
国庆节休息
⑷讲练要有机结合
四、关于分组教学
1.将一个班级(假设为50人)均匀划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在上机座次上,同小组相邻。分组依据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交互权,组长的职责是辅导本组同学,组长接受速度快,帮助同学又热心。组长的产生主要依据是学生完成作品的速度与质量,组长任用是动态的。
13
11.28-12.2
第12课电子报DIY
1
14
12.5-12.9
复习
1
15
12.12-12.16
测试
1
本学期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一、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信息技术课应纳入常规教学管理,既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贡献上是平等的,如果说有差异只能是指量的方面,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二、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育观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一上机就进入津津有味的学习状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只有学生主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最为有效。在学习某项内容前,务必让大家弄清,为什么学,其价值与意义何在。
单元
内容
知识训练要点
学习方法指导要点
第一单元
1、信息播报员
2、图像全记录
认识常用的数码设备;
识别计算机中文件信息类别;
了解常用图像相关设备与软件
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设备入手,共同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二单元
3课巧用涂鸦笔
4课家乡大头贴
5课画笔施魔法
6课文字也精彩
认识美图秀秀界面,初步应用涂鸦笔美化图片;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训练重点
识别计算机中文件信息的类型
构建设计过程方法
一、激情导入:
信息播报员接到了新任务——为家乡做宣传。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然后传递给更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可少不了信息技术的帮助。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吧。
3.分组教学主要面向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获帮助的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4.作为激励措施,教师要对组长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组长是课外兴趣小组成员,适当增加一些专门的课外辅导。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应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我们好好探索与实践。
四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材通览
学会为图片加边框、饰品等并能制作宣传画册;
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
以小组为单位
以优促差
演练结合,学习美图秀秀的常用技能与方法,掌握其修改图片的方法。
第三单元
7课精美明信片
8课巧用文本框
9课自制邀请函
10课书签巧设计
11课环保小卫士
12课电子报DIY
掌握文档页面设置的方法;
掌握底纹与边框的设置;
学会文本框的使用,并设置其格式;
0
6
10.10-10.14
第5课画笔施魔法
7
10.17-10.21
第6课文字也精彩
1
8
10.24-10.28
第7课精美明信片
1
9
10.31-11.4
第8课巧用文本框
1
10
11.7-11.11
第9课自制邀请函
1
11
11.14-11.18
第10课书签巧设计
1
12
11.21-11.25
第11课环保小卫士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