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 麻雀。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 麻雀。
教案(表格式)教学设计了解课文的结构。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老麻雀与猎狗搏斗,最终猎狗被吓跑了。
四、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强大力量”1.请回忆老麻雀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2.老麻雀为什么能够保护小麻雀?3.老麻雀的举动体现了什么样的力量?4.你觉得这种力量强大吗?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力量1.我们身边有哪些人或事物体现了母爱的力量?2.你认为母爱的力量有多大?它能够战胜什么样的困难?3.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母亲说?六、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收获1.今天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2.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3.你从今天的研究中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画一幅图,表现母爱的力量。
3.写一篇文章,描述你身边的一个人或事物体现了母爱的力量。
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人文内涵。
二、讲读课文一)研究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二)研究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的起因。
(课件出示问题)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几分钟就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课件出示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式)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题: 1、观潮主备教师:张学琳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认读“盐、屹”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奇观、农历”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
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事物发展的过程。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培养他们乐于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课件题目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2、学生观看课件,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
阅读资料袋。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三、变换身份,释疑解惑1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画面。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2、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
教师重点强调“滚”字。
3、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4、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三、变换身份,释疑解惑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地点在哪里?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课件出示问题)1、学生自由说2、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9~11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385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感受自然之美”的主题展开。
它主要由四个文本组成:观潮、行月、两首现代诗和星星。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如此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自发地热爱大自然。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壮观的大潮和诗意的散文《月行》充满了幸福、快乐、温暖和甜蜜。
通过阅读,你可以在两首现代诗中感受到深秋的美和小花的可爱。
星星,充满童心和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风景带来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1观潮教学要点本课讲述钱塘大潮的壮丽。
重点是感受钱塘江涨潮的壮观气势。
第2课教学建议1通过初读、学习和熟悉阅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验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2.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在月球上行走这节课描述了我母亲用我的小手在月光下行走的美丽场景。
重点是在月光下感受美丽的景色,体验我和母亲之间牢固的家庭关系。
3两首现代诗本课描述了深秋的美丽和小花牛的可爱。
重点是通过情感阅读体验文本。
作者2/3852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想象图片。
2.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一边轻柔而自由地阅读。
1.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诗歌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口语交际:我们与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环境“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
四年级上全册教案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上全册教案教案(表格式)章节一: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2. 课文阅读理解3. 写作练习【教学步骤】1.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组内交流。
2. 课文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章节二: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知识点学习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3. 课堂练习【教学步骤】1. 知识点学习: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认真听讲。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给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章节三:英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教学内容】1. 生词和句型学习2. 情境交际3. 课堂练习【教学步骤】1. 生词和句型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和句型,学生跟读,组内交流。
2. 情境交际: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3.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章节四:自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自然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自然知识学习2. 实验观察3. 课堂讨论【教学步骤】1. 自然知识学习:教师讲解本节课的自然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1 观潮
2 走月亮
3 现代诗二首
4 繁星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分析示例,打开思路。
1.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的例子吧!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并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抒发内心情感。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
抒发内心情感)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把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
家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有条理的抓住特点,突出特点重点介绍给大家呢?
2.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
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由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
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情感:真实的感受。
语文园地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6 蝙蝠和雷达
7呼风唤雨的世纪
8 蝴蝶的家。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全册)

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为主题,包含《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与景物有关。
教学本单元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与环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会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主题有关。
“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由充分地向别人推荐某个好地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以及对写作的兴趣。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观潮 2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
教学要点1.会写30个生字,会认29个生字,会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观潮》第3~4自然段,背诵《走月亮》第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中把文字转变成生动的画面。
4.学习详细描写的写法,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5.感受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积累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走月亮 2 本文通过对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对家乡的热爱。
现代诗二首 2 《秋晚的江上》通过描写晚归的鸟儿及相关景象,体现出傍晚景色的幽静与闲适;《花牛歌》则体现出花牛的恬静与闲适。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繁星 1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繁星的介绍与感悟,体现出作者的童心与童趣。
口语交际 1 我们与环境1.能根据主题,清楚明了地说出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倾听,能从别人的谈话中找到主题;能围绕一个主题发言,不跑题。
习作 1 推荐一个好地方1.能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好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385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
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抓住人物与动4/385事。
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1观潮
导学案设计
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分钟) 1.解析课题。
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
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
赏钱塘江大潮。
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
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
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
二是从内容入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重
点考查“震”“霎”“逐”的
读音;指导“贯”“昂”“鼎”
的结构。
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
“盼”右上部是“八”,不是
“人”;“堤”和“堵”左边都
是“”,不是“”;“犹”右
边是“尤”,不是“龙”。
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
流。
5.检查朗读情况。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
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
新词。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
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师
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
的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
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
中指导。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
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
(2)同桌之间运用“合并相同意思
的自然段”的方法,归纳段落大
意。
概括段落大意要抓住文
章的文路,这一点在指导学
生时要明确。
四、学习课文,感悟特点(用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钱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
学生在感受潮来前的特
点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2走月亮导学案设计
4*繁星导学案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导学案设计
6蝙蝠和雷达导学案设计
7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设计
8*蝴蝶的家导学案设计
9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10爬山虎的脚导学案设计
11蟋蟀的住宅导学案设计
12盘古开天地导学案设计
13精卫填海导学案设计
14普罗米修斯
15*女娲补天导学案设计
16麻雀
17爬天都峰导学案设计
18牛和鹅导学案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导学案设计
20陀螺导学案设计
21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