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神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神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神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职业技术学院,大柳塔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神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15日神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18〕7号)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榆政办函〔2018〕128号)精神,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现就切实做好我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通过普查,全面调查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为我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此次普查的对象是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017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标
_年末 数一(万人■) ■ ■比重 ■( %
全 市 常住 人 口 按 城 乡分
城 镇 乡 村 按 性 别分 男 性 女 性 按年 龄段 分 0—15岁 (含 不 满16周 岁 1 6—59岁 (含不 满60周 岁 60周岁及 以上
全 年 人 口 出 生 率 为 11.1 8‰ , 死 亡 率 为 7.27‰ ,人 口自然增 长率 为 3.9I‰ 。全 市常 住 人 口性别 比 (以女性 为 IO0,男性对 女性 的比例 )为
2 0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a 8月 9a 1oa 11月 128
一 月幢 lIjJlt 0I 一0 2 O 2 0 6 0 8 1 0 1 3 1 7 1 5 l 6 1 6
业 生产者购进 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上 涨 5.3%。 农产 品 生 产 者 价 格 上 涨 3.2%。
图 3 201 7年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月 度 涨 跌 幅 度 单 位 : %
1.48个 百 分 点 。 全 年 外 出 市 外人 口482.31万 人 , 市
外 外 来 人 口167.65万人 。
W J止I‘ { :总 『直 12894 26 1439319 15872 23 17740 59 19500 27
一 t L 1年 Jf}
12 3 10 9 ii 0 l0 7
9 3
一 一●_■_■
101.74,出生婴儿性别 比l为 l01008 .5■8。 _■ 一
仞 步 核 算 , 全 实 现 地 I×= J'1,:总 值 l9500. 元 , 比 年 增 长 9.3%。按 、 分 , 第 一产 业 坪 1339.62亿 元 ,增 K,i.O%; J :,Iki ̄DN值 85 亿 元 ,增 长 9.5%; 第 三产 、I 增 J J【I{ ̄{9564.o4{z 增 长 9.9%。三 次 产 、I 结 构 比 J.j6.9:44.1:49.( 公有 制 经 济 实现 增 JJl1值 1l924.69亿 元 ,增 长9. 占伞 市 经 济 的 61.2%。 其 中 , 经 济 史 J=!J【!.上f【 9832.61亿 元 ,增 长9.9%, l 伞 IH经 济 的 5O.5
2013年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神木县201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神木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煤炭价格下滑、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县委、县政府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果断采取调控补贴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了全县经济平稳增长。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1位,居西北第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54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282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670.5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42.82亿元,增长0.7%。
三次产业结构为1.31:72.45:26.24。
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80.45亿元,占全县GDP 的比重为30.3%。
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75户、个体工商户3906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86亿元,增长0.3%。
102030405060708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3172.4526.24三次产业结构(%)表1 神木县2006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二、农业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实现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比上年增长2.5%;油料总产量6799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16209吨,比上年增长12.6%;园林水果33144吨,比上年下降1.6%。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为3.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瓜果种植面积1.6万亩。
林牧渔业生产小幅增长。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 17891吨,比上年增长3.8 %;其中猪肉7470吨,比上年增长3.5%;牛肉 1331吨,比上年增长0.99%;羊肉 7505吨,比上年增长4.97%;禽蛋总产量6300吨,比上年增长9.3%;牛存栏 36400头,比上年减少0.8%;猪存栏 76670头,比上年下降0.2%;羊存栏 90.1只,比上年增长1.85%。
2017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3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397.8亿元,增长3. 2%;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2.1亿元,增长5.0%。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745元,比上年增长4.3%。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27.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2千公顷。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81.7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179.7千公顷。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57.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5.7千公顷。
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8.3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54.7千公顷。
全年果园面积366.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4.2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36.7万吨,比上年增加36.1万吨。
其中,水稻产量498. 4万吨,玉米产量1448.9万吨。
全年油料产量81.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 048.0万吨。
全年水果产量809.2万吨,比上年增加6.9万吨。
全年造林作业面积144.2千公顷,森林抚育面积94.0千公顷,育苗面积27. 5千公顷,义务植树0.6亿株。
全年林木采伐蓄积量276.7万立方米。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20.3万吨。
其中,猪肉产量220.9万吨,牛肉产量25.1万吨,羊肉产量9.5万吨,禽肉产量164.8万吨。
全年禽蛋产量289. 9万吨。
全年生牛奶产量140.1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2627.2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308.0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520.9万吨,比上年下降0.1%。
其中,淡水捕捞5.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淡水养殖99.6万吨,增长1.9%;海洋捕捞1 00.0万吨,下降7.5%;海水养殖315.9万吨,增长1.8%。
全年机耕面积3839.1千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4052.8千公顷。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5.5万吨。
201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28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2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012.85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6846.88亿元,增长7.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10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8311美元),比上年增长6.0%。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3:45.9:4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36.9%和56.2%。
图1: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05.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7%;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99.8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以上年为100,下同),比上年上涨1.6%。
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5,上涨1.5%;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上涨1.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7.9,下降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3.1,上涨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4.7,上涨4.7%。
表1: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年=100全年全省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210.82亿元,比上年下降4.1%。
其中,完成税收收入853.95亿元,下降0.9%。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725.72亿元,增长3.1%。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0.80亿元,增长1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9.22亿元,增长2.0%;节能环保支出115.12亿元,下降5.7%;教育支出508.09亿元,增长1.7%;住房保障支出128.04亿元,下降6.2%;农林水事务支出554.77亿元,增长0.8%。
河北省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河 北 省 统 计 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支撑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359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7.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7416.5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5039.6亿元,增长11.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8%。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985元,比上年增长6.0%。
图1 :2013-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 :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51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47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36.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3.4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1%,比上年末提高1.69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9.89%,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98.9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49.4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比上年提高0.54个千分点。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2.0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85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9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
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4%。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标
术数 (万 人 ) 比重 (% ) 681.79 100.00 395.33 57.98
5 2Ol7 £北 , 产 嚣 ㈣ 价 格 和 购 避 价 格 鞠 强黢 瓤 艘
*啼一 ‘链{*} ’●啼 蹲 %j
乡村
286.46 42.O2
其 叶J:【n1族
247.57 36.31
提 高 1.69个百 分点 。全年 全 ff{生人 口 9.12万 人 ,
…生 钙为 l3.44%e;死 亡人 H 3.22万 人 ,死 亡 率 为
4.75%。;自然 增 长牢 为 8.69%
表 2 2017年 年 末 全 区 人 口数 及 其 构成
指 年 术总 人 门 其 lll:城 镇
∞# 辩
篡 : 、 州●_ 一 薄 鬻 %
, ,
值 1580.53亿 元 ,增 长 7.0%;第 了产 业 增 加 值 1612.33亿 元 ,增 长 9.2%。第 一产 业增 加值 占地 区牛 产 总 值 的 比重 为 7.6% ,第 二 产 业 增 JJu值 比重 为 45.8%,第 j产 业增 加 值 比重 为 46.6% ,比 I 年 提 高 1.2个 百分 点 。按 常住 人 口计算 .全 区 人均 生产 总值 50917元 ,增 长 6.7%
一 、 综 合 初 步 核 算 ,全 年 全 区 实 现 生产 总值 i3453.93亿 元 ,按 可 比价格 计算 ,比上 年 增 长 7.8%。其 中 ,第 一 产 业 增 加值 261.07亿 元 ,增 长 4.3%;第 二 产业 增 加
4∞ 0
l 2013- 20l7 全 区 生 产 总 及 疑 增 款遵 鹰
权威发布 i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2017年4月14日2012-2016年生产总值(GDP)及增速2012-2016年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速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617.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8.9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22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4383.04亿元,增长9.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1∶37.3∶45.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27元,增长5.3%,按2016年全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86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5.5%,其中,轻工业上涨1.8%,重工业下降6.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9.7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163.11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50.28亿元,增长7.2%;畜牧业产值653.15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22.18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0.98亿元,增长6.9%。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348.42万亩,增长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呈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神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扣“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要求,聚焦5.2%;三产完成318.95亿元,同比增。
三次产业占比为1.21:70.06:28.73。
非公经济增加1.21%第二产业70.06%第三产业28.7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5亿元,同比增长4.9%。
粮食总产量12.99万吨,油料总产量6615吨。
全年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5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52万亩。
农用化肥施用量33604吨,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785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50吨,地膜覆盖面积64650亩。
表1 2017年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
2017年15家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产品79个,面积1.57万亩;5家休闲农庄认定为榆林市“十佳休闲农家”;6家企业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分会认定为四星级示范企业。
全年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1.47万亩。
建成农资经营示范店3个,农资经营试点5个;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100余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培训764人、职业农民培育285人、业务骨干技能素质提升培训45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87.90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785.68亿元,同比增长4.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75.58亿元(含榆林市局反馈),同比增长29.1%,其中市本级统计2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712.62亿元,同比增长29.8%。
完成销售产值1640.69亿元,同比增长30.2%,产销率为95.8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1.83亿元,同比增长44.5%,完成税金总额214.00亿元,同比增长67.8%,实现利润总额457.58亿元,同比增长126.1%。
亏损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12户,同比下降12.9%。
全市中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22.7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有6家,超20亿元的企业有13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24家。
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超亿元的有44家,其中超60亿元的有1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
表2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21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产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4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73.57亿元,同比增长17.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工业投资170.03亿元,同比增长10.1%,民间投资119.61亿元,同比增长7.3%,生产性服务业投资47.90亿元,同比增长9.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5.02亿元,同比下降75.2%,基础设施投资94.11亿元,同比下降24.8%,高耗能行业投资94.42亿元,同比下降3.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87亿元,同比增长22.6%;第二产业投资178.29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投资85.41亿元,同比增长21.3%。
全年有施工项目607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02.0%,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01个,同比增长300.8%。
五、国内贸易和居民消费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图3 2013年-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2亿元,同比增长11.5%。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79亿元,同比增长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12亿元,增长17.7%。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79亿元,增长16.2%;商品零售额48.12亿元,增长10.7%。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中,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2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3%,日用品类同比增长15.2%,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同比增长77.8%,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64.2%,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24.0%。
表3 神木市2017年各类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六、交通和旅游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4.98亿元,共储备项目13个、新开工项目4个、续建项目2个,通村公路551.3公里,全市行政村通畅率实现100%。
年末城区共有公交车122辆,运营线路总长139.85公里。
全市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2500辆,安装锁车柱3598个,总计办理借车卡3.61万张。
本年公共自行车调度车次3.14万次,调度自行车34万次,自行车借还车547.04万次,其中扫码借还车9.37万次,自行车日均使用率为8次/辆。
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42.5万人次,同比增长55.6%,实现旅游综合收益56.03亿元,同比增长51.8%。
七、财政和金融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0.07亿元,同比增长83.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45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税收收入59.10亿元,非税收入12.35亿元。
政府性基金收入3.92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87.13亿元,同比增长12.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62.00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年初增加124.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28.6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42.13亿元,广义政府存款91.15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8.42亿元,同比下降2.5%,比年初减少10.4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7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18.68亿元。
全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5.30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省际合同项目到位资金84.13亿元,同比增长,省内合同项目到位资金51.17亿元,同比增长152.4%全年全市共申请专利403件,专利授权174件。
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864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5.5%。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37所,在校学生92559人。
其中幼儿园97所,在校学生33460人,教职工3565人;小学30所(含九年制),在校学生45271人,教职工2201人,专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663.62720.64757.46837.57962.00371.98414.78425.50418.83408.4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任教师2094人;初中5所(不含九年制),在校学生3522人,教职工356人,专任教师348人;高中3所,在校学生5796人,教职工645人,专任教师60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4404人,教职工459人,专任教师40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6人,教职工32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本年成功举办了“四大名著·经典之夜”音乐会和“锣鼓闹春”等11大类28项“陕北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书香之神木味道》全民读书活动、陕西朗诵大赛神木赛区比赛、“筑梦丝路·相约神木”暨神木市第二届置业博览会,成功承办了“三秦喜迎十九大百县千乡送文化·国韵飘香”民族音乐会、撤县设市专场文艺晚会和“高韶青&意大利米兰爱乐乐团2018年新年音乐会”。
先后举办了“贺岁杯”系列体育比赛,首届风筝节邀请赛、马拉松彩虹跑、“神木杯”全国羽毛球公开赛、第五届环红碱淖自行车赛暨徒步越野赛、“踢遍神州”陕西省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神木赛区)、汇兴2017年欧美职业男篮对抗赛、第二届全市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全市职工运动会、“体彩杯”全民健身启动仪式、中远2017中美国际男篮对抗赛等20多场各类赛事活动。
全年剧团送戏200余场,剧团和市内演出团体为各镇办进行文化惠民演出122场;文化馆帮助基层辅导和编排文艺晚会20余场;图书馆累计到馆读者40余万人次,外借图书12万余册,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942场次,开展了5次流动图书车进校园活动,共计送书800余册,为21个乡镇文化站配送图书2310册,为全市农家书屋配送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1288册;博物馆今年全馆接待观众较上年同比增长20%,举办了“汉字解密”、“活字印刷体验”等欢乐大课堂60余次。
全年市医院门、急诊服务量72.5万人次,门诊次均费用166.7元,住院患者3万人次,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057人,市域内总诊疗人次176.87万人次,转外就医4642人次,市域内就诊率达94.6%。
全年新农合参保居民人数393745人,参保率达99.93%。
城乡居民报销74.64万人次、报销金额28816.58万元。
参保患者人均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为68.85%,政策范围内补偿率为84.79%,住院药品费占总费用比例为34.06%,人均住院自费药品比例为1.03%。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7年神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8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00元,同比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1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3元,同比增长8.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7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80元,同比增长8.9%。
至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5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5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8%。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7.14万人,创经济收入 6.48亿元,创业就业培训860人。
截止12月底,全市各项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43.22万人,征缴社会保险金8.03亿元。
其中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55万人,征缴失业金414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01万人,征缴基金298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7万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2.8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3万人,征缴生育保险基金504万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5.35万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8亿元;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4.61万人,待遇享受5.44万人,收缴保费6800万元,参保率达100%。
全年共为5572名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19亿元,为5.44万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金1.21亿元,支付工伤保险金5850万元,医保基金支出5108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服务率继续保持100%;全民参保调查登记22844人,登记率100%。
全年为19550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4031.32万元;为4322人发放分类施保保障金503.86万元;审批农村低保4107户7594人,发放保障资金4025.88万元;为19550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4031.32万元;审批农村特困人员1699户1942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435.39万元;审批孤儿438人,发放补助金 427.68万元;审批特殊人群专项救助6610户6610人,发放补助资金3661.74万元;安置退役士兵228人,为35名退役士兵发放140.8万元退役士兵安置补助金;累计发放288万元救灾资金和2000套救灾棉衣棉被,成功创建4个全国减灾示范社区,1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