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化学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A组基础巩固练1.(2022北京丰台区一模)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2>0B.1 mol S(g)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 968 kJC.ΔH2=ΔH1-ΔH3D.16 g S(s)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 484 kJ2.(2022广东梅州第一次质检)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目的之一是防止电池污染环境B.可通过电解NaCl溶液制取金属NaC.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D.镀锡铁表面有划损时,仍能保护铁不受腐蚀3.(2022广东广州一模)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家用消毒液发生器,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通电时Cl-发生氧化反应C.通电时电子从阳极经食盐溶液流向阴极D.该装置的优点是现用现配4.(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第三次联考)氢能是21世纪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
已知:H2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2的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H2O(g)1O2(g)+H2(g)ΔH=+285.8 kJ·mol-12C.1H2、2H2互为同位素D.10 g 2H2O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5.(2022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二模)铝—空气电池因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铝—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正极,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OH-往b电极迁移C.电路中每转移4 mol电子,消耗22.4 L氧气D.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Al-3e-+4OH-Al O2-+2H2O6.(2022湖南衡阳二模)自由基是化学键断裂时产生的含未成对电子的中间体,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科研人员的关注点。
HNO自由基与O2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产物P1与P2的分子式、氧元素的化合价均相同C.该过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E正=+186.19 kJD.相同条件下,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1)>v(P2)7.(2022广东广州一模)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充电的Na-CO2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重庆市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共95张PPT)

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解析
(1)由于2NO2
N2O4为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又
根据 N2O4(g) 具有的能量大于 N2O4(l) ,故 A 项符合题意; (2) 反应Ⅰ吸热,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反应Ⅱ放热,产物的
能量低于反应物;又由于反应 Ⅰ 速率 (v1) 大于反应Ⅱ 的速率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 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 计算。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知能突破·考点]
1.三个角度理解产生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原因
(1)从宏观角度分析: ΔH= H1生成物的总能量-H2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
Δ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从活化能角度分析: ΔH= 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键能应小于P—Cl键的键能,错误。B项,由于不知 PCl5(g)===PCl5(s)对应的ΔH,所以无法根据盖斯定律求得该反 应的ΔH,错误。C项,P4(s)+10Cl2(g)===4PCl5(g) b kJ· mol
-1
ΔH=
① P4(s)+6Cl2(g)===4PCl3(g) ΔH=a kJ· mol
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
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 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1=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反应热,又称为焓变(ΔH),单位kJ/mol。
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3.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ΔH<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ΔH>0。
【学习反思】⑴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a燃烧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c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d大多数化合反应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发生反应bCO2+C=2COc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⑵△H<0时反应放热;△H>0时反应吸热。
【概括总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中总键能-生成物分子中总键能。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ΔH=-186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ΔH=E1-E2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学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和示例。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进行分析。
下面是一些基础的热力学术语和概念:1. 系统与周围:在热力学中,研究对象称为系统,而与系统发生能量交换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称为周围。
2. 热与功:热力学中的能量可以分为热和功两部分。
热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而功是由于力的作用引起的能量传递。
3. 焓变: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为正表示吸热反应,为负表示放热反应。
二、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根据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不同,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温度升高的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例如燃烧中的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周围的能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的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物质的融化和蒸发过程,例如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三、放热反应的实例1. 酸碱中和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其中释放的能量通常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出来。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 ΔH这个方程式中的ΔH表示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一般情况下,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例如,铁的氧化反应如下:4Fe(s) + 3O2(g) → 2Fe2O3(s) + ΔH四、吸热反应的实例1. 融化反应:融化反应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热量的过程。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概念辨析 反应热概念判断和比较类试题
[母题 1] 已知反应:①101 kPa 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的中和热 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6.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 O2(g)===2SO3(g) ΔH=-197 kJ/mol 是指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 若在相同 的温度和压强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 mol SO3(g),故 Q<197 kJ。
答案:D
解析:本题将燃烧热与反应热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融合在一起,解答时要紧扣燃烧热的相关概念,注意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即 1 mol 该混合物中含有 0.1 mol 乙醇和 0.9 mol CxHy。0.1 mol 乙 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 366.8 kJ/mol×0.1 mol=136.68 kJ,又 知 1 mol 混合物完全燃烧共放出 Q kJ 热量,则普通汽油的燃 烧热为(Q-136.68)/0.9 kJ/mol,据此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原则可判断选项 D 正确。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7讲 反应热 盖斯定律

C
续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反应热的计算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多
放热反应
关键能力·提升
考向1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方法点拨】盖斯定律应用三步流程 _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2)碳氧双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
考向3 依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A
【归纳总结】“五审法”正确判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_
[对点训练4] 依据事实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考向4 标准燃烧热和中和反应热
D
已知三种烃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01
必备知识·梳理
1.反应热和焓变
环境释放
环境吸收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概念 表明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
(4)注意事项
①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反应条件。
碱稍过量
偏小
6.能源
关键能力·提升
考向1 反应热与能量变化的图像分析
典例1 (2023·徐州模拟)下列有关乙烯在酸催化下与 水反应制乙醇的反应机理,说法正确的是( )
B
图甲
图乙
√
D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吉林省蛟河一中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C【详解】A.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60.8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H=-3121.6kJ/mol,故A错误;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的燃烧热比正丁烷的燃烧热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为正丁烷<异丁烷,故B错误;C.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则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2-甲基丁烷,即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KJ/mol左右,且大于3531.3KJ/mol,故C正确;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热越少,即n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氢的数目越大燃烧放热越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反应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为:①v A═1mol/(L•min),②v C═0.5 mol/(L•min),③v B═0.5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①>③【答案】C【详解】都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①v A=1 mol/(L•min);②v C=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2=0.75 mol/(L•min);③v B=0.5 mol/(L•min),由3A(g)+B(g)═2C(g),则转化为A表示的反应速率v A=0.5mol/(L•min)×3=1.5 mol/(L•min);显然③>①>②,故选C。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总结

两式加 验总式
—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019·海南,双选)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 源,其电极分别是Ag/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 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析】观察示意图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 物质发生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 2H2O2===2H2O+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D正确;根据图示 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该 反应中反应物为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单质,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C正确。
依题意可得:a-2x+(b-x)=x
x=2a+ 5 b mol
2a+b
Y 的转化率为
5 b
×100%=2a5+b b×100%,选 B。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典练·素养提升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素养解读 能量是现代社会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许多能量变化 都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如热能、电能、速率与平衡等。通过本章内 容的学习,能帮助我们逐步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 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 养。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②负极本身不反应。 氢氧(酸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氢氧(碱性)燃 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 工业上制取高纯硅反应的反应热ΔH=4×360 kJ·mol-1+2×
目
开 436 kJ·mol-1-(2×176 kJ·mol-1+4×431 kJ·mol-1)=+
关
236 kJ·mol-1。 答案 C
考点串讲
专题六
特别注意 若上题中忽视硅晶体的结构,忽略题干中所给
的“1 mol 晶体硅中含有 2 mol Si—Si 键”这一信息,而简
P—P 键,1 mol 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
12 mol P—O 键、4 mol P==O 键,1 mol CH3CH3 中含有
6 mol C—H 键和 1 mol C—C 键。
考点串讲
专题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本 1.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
专题六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本
c表示反应热。
专 题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在上图中:
开 关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考点串讲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1)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单地认为生成 1 mol 晶体硅就是形成了 1 mol Si—Si 键,
本
会错选 A。
专 题
在中学要掌握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
栏 目
原子晶体:1 mol 金刚石中含 2 mol C—C 键,1 mol SiO2
开 关
晶体中含 4 mol Si—O 键;分子晶体:1 mol P4 中含有 6 mol
4HCl(g),根据下表列举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判断该反
本
应的反应热(ΔH)为
()
专
题 栏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目 开 关
键能 /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A. +412 kJ·mol-1
B.-412 kJ·mol-1
专 题 栏
所需能量=(2 218 kJ-500 kJ-154 kJ)×14=391 kJ。
目 开
答案 B
关
考点串讲
专题六
4.已知 1 mol 晶体硅中含有 2 mol Si—Si 键,工业上高纯硅 高温
可 通 过 下 列 反 应 制 取 : SiCl4(g) + 2H2(g) ===== Si(s) +
C.+236 kJ·mol-1
D.-236kJ·mol-1
考点串讲
专题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SiCl4、H2和HCl 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容易计算,而产物中的硅属于原子晶 体,可根据其结构计算晶体硅中共价键的数目,本题已给出
本
专 共价键的数目。1 mol晶体硅中所含的Si—Si键为2 mol,即
题
栏
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
目
开
①的ΔH>0,为吸热反应,故可排除A项和C项。反应②的
关
ΔH<0,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故选D。
答案 D
考点串讲
专题六
3.(2012·重庆理综,1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
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 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 为 942、O==O 为 500、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专题六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了解常见的能量转化
形式。
本
专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
题
栏
应、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
目 开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
关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
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六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
关
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
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其关键是算清物质中化学键的
数目。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目四 驾考宝典网 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热、燃烧热等,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规则。
3.能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解答关于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串讲
专题六
考点一 正确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1.反应热的本质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 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考点串讲
本
专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像的意义。不难看出,
题
栏 目
E1>E2,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
开
E2>0,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D均错。
关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
B错,C对。
答案 C
考点串讲
专题六
2.(2012·大纲全国卷,9)反应 A+B―→C(ΔH<0)分两步
考点串讲
专题六
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
本 高,在题目中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利用键
专 题
能、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预计以后的命题形
栏 目
式,内容上将不断拓宽,难度可能有所提高,题型也会
开 关
有所创新。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掌握热化学中的有关概念。如反应热、中和
进行:①A+B―→X (ΔH >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
是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
考点串讲
专题六
解析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分析、解决问
题。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
本
专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
考点串讲
专题六
对点专练
1.(2012·江苏,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
本
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
考点串讲
专题六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N—N 为 154,则断裂 1 mol N—H 键所需的能量(kJ)
本
是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
A.194 B.391 C.516
D.658
考点串讲
专题六
解析 由题图可知ΔH3=-(ΔH2-ΔH1)=-[-2 752 kJ·mol-1
本 -(-534 kJ·mol-1)]=+2 218 kJ·mol-1,断裂1 mol N—H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