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置数的10位计数器的设计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知道自然数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计数器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作业: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数的产生、计数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问题,组内同学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搜集资料、整理、制作幻灯片等。

三个问题分别是:(1)数的产生古代人们的记数方法都有哪些?数字是如何产生的?数字的发展过程?阿拉伯数字的形成?(2)自然数什么叫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0是不是自然数?最大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3)十进制计数法古代和现代都有哪些进位制?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2.教师还要在课前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多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关于数的知识。

我发现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做的非常棒,下面就请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的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向他们提问啊!二、探求新知1.数的产生教师:用挂图或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数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

下面就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帮我们认识数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大家鼓掌欢迎。

第一大组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通过投影或幻灯片来汇报他们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古代是没有数字的,人们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比如,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

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产生了数字。

但是各个国家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数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字)还有古罗马、古巴比伦也都有自己的数字。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教案范例(计数器)

教案范例(计数器)

教案范例(计数器)第一章:认识计数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数器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学会使用计数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1.2 教学内容计数器的定义和作用。

计数器的组成部分。

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计数器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计数器的外观和功能。

2. 讲解计数器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计数器进行计算。

1.4 作业布置第二章:计数器的进制转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数器在不同进制下的使用方法。

学会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2.2 教学内容不同进制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计数器在不同进制下的使用方法。

十进制数与其他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3 教学步骤1. 讲解不同进制数的概念,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2. 示范如何在计数器上进行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计数器进行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2.4 作业布置请学生使用计数器将十进制数255 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第三章:计数器的程序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数器的基本编程方法。

学会使用计数器编写简单的程序。

3.2 教学内容计数器的编程语言和语法。

计数器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计数器编程实例。

3.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数器的编程语言和语法,介绍常用的指令和操作符。

2. 示范如何使用计数器编写简单的程序。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计数器编写简单的程序。

3.4 作业布置请学生使用计数器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的功能。

第四章:计数器的扩展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数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学会使用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计数器在科学、工程、商业等领域的应用。

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数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测量时间、计数物品数量等。

2. 示范如何使用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计数器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计数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计数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用数学计数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计数器的认识2. 数学计数器的使用方法3. 数学计数器的简单计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数学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的结构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工具叫什么名字吗?它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讲授1. 认识数学计数器(1)教师讲解数学计数器的组成部分,如数字、加减号、进位等。

(2)学生观察计数器,并说出计数器的组成部分。

2. 数学计数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数学计数器进行加减运算。

(2)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3. 数学计数器的简单计算(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题目,让学生用数学计数器进行计算。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加减题目,让学生用数学计数器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比一比谁的计算速度更快、更准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学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尝试用数学计数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计数器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数学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运用数学计数器进行计算的能力。

4.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10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

10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

10进制计数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0进制计数器的基本概念,掌握10进制数的组成和计数规律。

2. 学生能运用10进制计数器进行数值的加减运算,并正确表达计算过程和结果。

3. 学生了解10进制计数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10进制计数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10进制计数器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勇于尝试的精神。

3. 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10进制计数器的运用,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10进制计数器概念,介绍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数的认识》- 内容:10进制计数器的定义、计数规律、数位顺序表。

2. 学习10进制计数器的操作方法,进行数值的加减运算。

- 教材章节:第四章《简单的数学计算》- 内容:10进制计数器操作方法、数值加减运算、进位与退位。

3. 实践与应用,运用10进制计数器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生活中的数学》- 内容:运用10进制计数器进行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4. 小组合作,探讨10进制计数器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数学与科技》- 内容:10进制计数器在计算机、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引入10进制计数器概念,学习计数规律和数位顺序表。

计数器教案2篇

计数器教案2篇

计数器教案2篇计数器教案第一篇计数器是一种能够记录数量的工具。

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中,计数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计数器可以用来计数数字,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计数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计数器来记录过马路的汽车数目,在超市收银台上使用计数器记录销售的商品数量等。

在数学领域中,计数器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们可以用计数器来解决各种计数问题,比如排列组合、概率等问题。

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计数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中的很多运算都需要使用计数器来完成。

计数器可以记录程序中某个循环的执行次数,帮助程序员更好地控制程序的运行。

除了基础的计数功能外,计数器还可以有其他的功能。

比如,计数器可以有不同的进制。

我们常见的十进制计数器可以用来计数0到9的数字,当计数器计数到9时,会从0重新开始计数。

除了十进制计数器,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不同进制的计数器。

这些不同进制的计数器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工程领域中,计数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元件。

计数器可以用来计数电子信号的脉冲数量。

计数器在数字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比如电子表、手机、计算机等。

计数器的应用使得这些设备更加可靠和准确。

计数器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比如计时、定频、测量等。

计数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总结一下,计数器是一种记录数量的工具,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计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计数器的发展和应用将继续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

计数器教案第二篇计数器是一种能够记录数量的工具,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数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计数器的原理。

计数器通常由触发器、门电路和时钟信号源三部分组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种数字。

2.了解不同的进位方法,如十、百、千位等。

3.能够运用十进制计数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数问题。

4.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进位的规律和方法。

3.如何用十进制计数法计算。

难点1.进位的概念和规律理解。

2.进位时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向学生系统讲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知识。

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计算,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运用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合作能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计数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认识到计数的规律并探讨计数的问题,然后引入十进制计数法。

2. 学习内容讲解2.1 十进制计数法基本概念和意义十进制,是指以10为基数的计数法,主要包括0~9的数字,每一位可以用这10个数字表示不同的数。

例如:数字 1234,分解为千位1,百位2,十位3,个位4。

2.2 进位的规律和方法进位即指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某一位达到10或更多,要向高位进一位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当个位数达到10时,十位数要进一。

2.当十位数达到10时,百位数要进一。

3.当百位数达到10时,千位数要进一。

4.……2.3 如何用十进制计数法计算例如,计算 342 + 286。

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3 4 2+ 2 8 6---------------6 12 8---------------十位 6 9 0百位 63. 实践操作利用实际问题进行训练,如计算图书馆藏书的数量,计算校园里树木的数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运用方法。

4. 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小组,进行活动设计,例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十进制计数法的计算题。

基于VHDL语言的可置数十位计数器的设计

基于VHDL语言的可置数十位计数器的设计

关键词 :D E A技 术 ; 计数 器 ; H L语 言 V D
中图 分 类 号 :P9 T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9— 9 7 2 1 ) 2 0 1 0 10 30 (00 1 — 04— 4
O 引 言
在现代 电子设 计领 域 , D Eet ncD s nA t t n 电子设 计 自动化 ) E A( lc o i ei uo i , r g mao 技术 已经成 为电子 系统 设计
第2 O卷
第 l 2期






Vo. 0 No 1 12 .2
21 0 0年 1 2月
J OUR NAL OF C HANG CHUN U V NI ERS T IY
D c 01 e .2 0
基 于 VH DL语 言 的可 置 数 十 位 计数 器 的 设 计
工具 , 设计 者可 以预知设 计结 果 , 少设计 的盲 目性 , 大地提 高 了设 计 的效率 。 减 极
1 E A技术特点 D
E A技 术在 电子 系统设计 中具有 以下特 点 : 软 件 的方 式设 计 硬件 ; 软件 方 式设 计 的系 统 到硬 件 系 D 用 用
统 的转换 时 由相 关的 开发软件 自动 完成 的 ; 计 过程 中可用相 关软件 进行仿 真 ; 设 系统可 现场编 程 , 升级 ; 在线 整个 系统 可集成在 一个 芯片 上 , 体积 小 、 耗低 、 功 可靠性 高 。因此 ,D E A技术 是现代 电子设 计 的发展趋 势 。
收稿 日期 :0 01 -3 2 1.01
作者简 介 : 王晓峰( 93 ) 男 , 17 一 , 吉林大安人 , 实验师 , 从事 电子信息及 自动化控制的研究 。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十进制加法器设计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任务1、综合应用数字电路知识设计一个十进制加法器。

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

2、了解十进制加法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multisim 软件的操作并对设计进行仿真。

4、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设计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进行时序电路和组合电路设计的方法,掌握十进制加法器的设计方法。

课程设计的要求1、设计一个十进制并运行加法运算的电路。

2、0-9十个字符用于数据输入。

3、要求在数码显示管上显示结果。

2十进制加法器设计方案制定 加法电路设计原理图1加法运算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步 置入两个四位二进制数。

例如(1001)2,(0011)2和(0101)2,(1000)2,同时在两个七段译码显示器上显示出对应的十进制数9,3和5,8。

第二步将置入的数运用加法电路进行加法运算。

第三步前面所得结果通过另外两个七段译码器显示。

即:加法运算方式,则(1000)2+(0110)2=(1110)2 十进制8+6=14 并在七段译码显示出14。

运算方案通过开关S1——S8接不同的高低电平来控制输入端所置的两个一位十进制数,译码显示器U8和U9分别显示所置入的两个数。

数A直接置入四位超前进位加法器74LS283的A4——A1端,74LS283的B4——B1端接四个2输入异或门。

四个2输入异或门的一输入端同时接到开关S1上,另一输入端分别接开关S5——S8,通过开关S5——S8控制数B的输入,通过加法器74LS283完成两个数A和B的相加。

由于译码显示器只能显示0——9,所以当A+B>9时不能显示,我们在此用另一片芯片74LS283完成二进制码与8421BCD码的转换,即S>9(1001)2时加上3(0011)2,产生的进位信号送入译码器U10来显示结果的十位,U11显示结果的个位。

3十进制加法器电路设计加法电路的实现用两片4位全加器74LS283和门电路设计一位8421BCD码加法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置数的10位计数器的设计第二章 EDA实验内容实验一可置数的10位计数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Lattice公司的ISPexpert软件,掌握采用EDA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学会使用用VHDL语言进行电路设计。

二、实验内容:1、编写可置数的10位计数器的VHDL程序。

2、进行逻辑编译、综合和优化。

3、进行软件仿真。

三、实验步骤:1、建立新目录:如e:\ispexpert 。

2、启动ispDesign Expert :选择“开始→程序→LatticeSemiconductor→ispDesign Expert”。

进入ispEXPERT System Project Navigator(项目浏览器)主窗口。

3、创建一个新的设计项目:在ispEXPERT System Project Navigator主窗口中,选择File→New Project,建立一个新的工程文件。

此时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注意:在该对话框中的Project Type栏中,必须根据设计类型选择相应的工程文件的类型。

将该工程文件保存在E:\ispexpert路径下,取名ls160.syn。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项目命名:用鼠标双击Untitled,出现对话框,在Title文本框中输入“ls160 Project”,按OK。

5、选择器件:双击ispLSI15256VE-165LF256,出现 Device Selector对话框,→ispls1032E-70LJ84,按OK按钮。

选择ispLSI 1k Device→ispLSI 1032E(1)从菜单上选择“Source→new”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在New Source 主窗口中,选择VHDL Module 类型。

按OK 后,产生New VHDL Sourse 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各栏中,分别添入如图所示的信息。

按OK 钮后,进入文本编辑Text Editor 编辑VHDL 文件。

(3) 在Text Editor 中输入可置数的10位计数器的VHDL 设计。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ls160 IS PORT(data: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lk,ld,p,t,clr:in std_logic; count: buffer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tc:out std_logic); END ls160; ARCHITECTURE behavior OF ls160 IS BEGIN tc<='1' when (count="1001" and p='1' and t='1' and ld='1' and clr='1') else '0'; process(clk,clr,p,t,ld) begin if(rising_edge(clk)) then if(clr='1')then if(ld='1')then if(p='1')then if(t='1')then if(count="1001")then count<="0000"; else count<=count+1; end if; else count<=count; end if; else count<=count; end if; else count<=data; end if; elsecount<="0000";end if;end if;end process ;END behavior;保存以后,在ispEXPERT System Project Navigator主窗口左侧将显示源程序ls160.vhd文件已被自动调入。

单击源程序区中的ispLS1032E—70LT84栏,此时的ispEXPERT System Project Navigator主窗口如下所示:Array7、编译、综合:(1)选择信息窗口中的器件,然后双击右侧流程窗口中的Merged EDIF Netlist,生成网表文件,供逻辑综合、功能仿真用。

(2)选择Tools→Synplicity Synplify Synthesis对文件进行编译、综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按RUN 按钮,进行编译和综合。

完成以后会在该窗口中显示编译的信息——错误、警告、注意。

若此过程中出错,双击上述Synplify 窗口中Sourse File 栏中的ls160.vhd 文件,进行修改并存盘,然后按RUN 钮重新编译。

(注:warning,notes 信息可忽略,即关闭该窗口。

)8、功能仿真:通过VHDL 逻辑综合过程后,就可对设计进行功能仿真。

(1)打开项目管理器(Project Navigator ),选择S ource→NEW 。

(2)选择Waveform Stimulus ,按OK 。

(3)出现Associate Waveform Stimulus 窗口,选择任意一项,按OK 。

(5)出现New Waveform Stimulus 窗口,键入文件名ls160,将自动生成ls160.wbl 文件,按OK 按钮后进入波形编辑(Waveform Edit ),并弹出波形编辑子窗口(Nothing Selected )(也可以选择选择Object →Edit Mode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选择Edit →New Wave ,点选input ,键入输入信号clk ,然后点击Add 添加信号,如下图。

依次键入输入信号clr ,ld ,p ,t 。

(6)可以在菜单view 中可选择zoom 来放大和缩小图形,此时鼠标上将出现Z 符号,按右键结束。

(7)点选CLK 信号,如图平行拖动鼠标后如下图所示,在Duration 中键入10us ,在states 下点选LOW ,在次波形旁点击鼠标,在Duration 中键入10us ,在states 下点选High ,此波形画完后拖动鼠标选中此波形,在Repeat 中键入15,然后回车。

(8)依次对P ,T ,CLR ,LD 编辑,平行拖动鼠标,(在Duration中键入150ps )如图所示: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9)存盘后退出。

(10)点选左窗口的ls160.wbl,双击右窗口的functional simulation 。

出现如下对话框:(11)在菜单tools 下选择waveform viewer ,在waveform viewer 中选择Edit →Show ,点击BUS 《,打开如右图窗口,在需显示信号中拖选COUNT[0],COUNT[1], COUNT[2], COUNT[3],点击Add Net[s]按钮,点击Save Bus 按钮,点击左图的Show 按钮,选择tc 信号,按Show 按钮显示该信号。

点选菜单FILE ,选择SAVE 进行保存。

(12)点击simulator control panel 窗口中的RUN 按钮,或选择Simulate →Run 将在waveform viewer 窗口中显示如下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9、适配、管脚锁定:(1)选择信息窗口中的器件,然后双击右侧流程窗口中的Comstraint Manager ,进入ispEXPERT compiler 环境,出现如下窗口:(2)从Assign 菜单中选择Pin Location ,进行管脚锁定。

在未锁定管脚列表“unsigned”区可看到在该设计中的输入/输出信号,若希望将输入信号”CLK “锁定在ISPLS1032-70LJ84的20号管脚,只需在”UNSIGNED “区选中”CLK “(鼠标左键单击之),然后在最右边的ispLS1032E-70LJ84 第20号脚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若想删除一个锁定,只需在已锁定的管脚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仿此法锁定:CLK —20,CLR —36,data(0)—41,data(1)—40,data(2)—39,data(3)—38,LD —37,P —34,T —35,Count(0)—71,Count(1)—70,Count(2)—69,,Count(3)—68,tc —53。

10、编译、适配:在ispEXPERT compiler环境中,执行Tools→compile命令,进行编译和适配,生成JED文件,供下载用。

在ispexpert Compiler窗口中的View菜单下选择ispSmart Flow,打开编辑流程。

11、时序分析和时序仿真:选择信息窗口中的器件,然后双击右侧流程窗口中的Timing Analysis,自动执行时序分析,然后可以在时序资源管理器,察看时序报告。

12、编程下载:(1)执行菜单TOOLS下ISPDCD 命令,进行下载。

(2)点击SCAN按钮,将在显示检查结果中获得成功信息。

(3)点击BROWE按钮,选择下载文件,e:\isp\exp2.jed。

(4)将下载电缆一端插入LPT1(并行口,打印机口),另一端插入系统板,打开下载板电源,准备下载。

(5)点击下载按钮,完成设计的下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