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重力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力,它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向地球的中心运动。
而物体的重量则是指物体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是重力所施加于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在地球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质量越大,重力就越大。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而在地球上,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
因此,物体的重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乘以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近似相等的一个常数,约为9.8米/秒²。
所以,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重量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其中,重量以牛顿(N)为单位,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以米/秒²为单位。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那么它在地球上的重量就是:重量 = 10千克 × 9.8米/秒² = 98牛顿这意味着地球对这个物体施加了98牛顿的下向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重量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一般都是指向地球的中心。
而质量是一个标量量,没有方向之分。
重量和质量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混为一谈,但在物理学中,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此外,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的重力和重量也是有区别的。
由于重力加速度与天体的质量和半径有关,不同的天体上的重力加速度不同,进而影响物体在该天体上的重量。
例如,在月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1.6米/秒²,所以同一个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的重量会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物体的重量是受重力作用导致的结果。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重力加速度乘以物体的质量来表示。
重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性,而质量是一个标量量,没有方向之分。
不同的天体上,重力加速度不同,因此同一个物体的重量会随着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们的研究和应用涉及到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对于人类的探索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重力的三要素

重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被称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可用公式:G=mg算出(g=9.8N/kg)
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
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g=10N/kg.
例如:质量为200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G=mg=0.2kg×10N/kg=2N.
2.重力的方向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一致,这个方向称为“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应用实例:用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我们在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这个“下”指的是地球的中心,又称为“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
地球对其表面的物体小到分子,大到海洋山川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也就是物体上的每一部分都要受到重力。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一个点上.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课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 质量的关系
一、重力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G)
分
◆ 重
析力Biblioteka 与 论与 质1.5
量
证
关 1.0
系 图
0.5
象
0.05 0.10 0.15
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实验分析:
由实验数据可知,在误差允
许的范围内,当质量成倍增加时, 重力也成倍增加,重力与质量的 比值不变。
由G-M图像可知,此图像是一 条过原点的直线,这是正比例函 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成正比。
二、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大约为9.8N/kg)
gG m
G=mg
G——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到
的重力是9.8N。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交流与评估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情况 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会减小;由于 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同一物体 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会越大。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 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 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概念。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而质量则是物体内部的物质量信息。
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吧。
1.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首先,准备一台天平和若干不同质量的物体。
将天平平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将待测物体分别放置在天平的两个盘托上。
通过调整盘托上的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
记录下各物体的质量和砝码的重量,并记录下平衡所需的砝码重量。
2.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和砝码重量与平衡所需的砝码重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散点图或使用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关系是线性的。
也就是说,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了解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重力是一种力,可以表示为Fg=mg,其中Fg代表物体所受的重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
将重力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g=ma。
由于重力是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因此可以得到Fg=mg。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成正比的。
4. 质量与重力之间的联系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之间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
换句话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这一结论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和经验。
重力的三个公式

重力的三个公式
重力的三个公式分别为:G=mg;g=G/m;m=G/g。
式中g=9.8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1公式解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
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
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9.8N 是一个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两极上g
最大,g=9.83N/kg。
N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1N大约
是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
2重力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注:①重力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地表附近一切物体任何情况都受到重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④重力用G表示,单位是牛顿,符号N。
3重力的三要素
⑴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注:不是垂直向下)
⑵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
对于规则的物体重力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考点梳理】轴线方向与力和作用线方向保持一致时指针调零。
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量程和长久受力,以免引起弹簧的变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范围。
5.结论分清先后:是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千万不能说成是“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为10N,将这个物体拿到外太空,远离地球,此时,它的质量依然是1kg,而它的重力却为0N。
所以质量不会随重力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6.g事实上会因为地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但只要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其变化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典例引领】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物体质量m/kg 重力G/N① 1② 2③ 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上表空白处缺少的栏目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4)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天宫一号”中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7)大明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大明的做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
(8)某实验小组画出的G-m图像如下图所示。
该小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9)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大明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探究方法可行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到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1.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任何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公式为G=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附近,g 的取值约为 9.8N/kg。
4.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5.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常用的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6.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重力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8.质量与重力的区别: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质量不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9.质量与重力的联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也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越明显。
以上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物体的质量m=2kg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计算得到重力G=2kg×9.8N/kg=19.6N。
2.习题: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为10N,求该物体的质量。
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重力G=10N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解得物体的质量m=10N÷9.8N/kg≈1.02kg。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专题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专题【考点方向】:1、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3、g=9.8 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经典例题】:1、(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已知质量)。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步骤:分别测量出2个、4个、6个、8个钩码的重力,并计算Gm的平均值,(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估交流:进行了四次实验,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略有不同的,这个不同是误差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
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的质量m的比值为________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比较来寻找规律。
”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
五、实验步骤:
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
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10
2 1.0 10
3 0.15 10
4 0.20 2.0
七、实验结论: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的。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
5、增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降低它的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
五、实验步骤:
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
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10
2 1.0 10
3 0.15 10
4 0.20 2.0
七、实验结论: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的。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
5、增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降低它的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