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优质文档

质量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质量与重力的联系与区别近年来发生的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导致的药害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药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死,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国家对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而且会越来越严格,缺乏健全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将不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也必将通不过药监部门的检查,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公司的产品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激烈市场况争,公司的传统客户对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客户又需要我们用更优良的质量、更低廉的价格和更周到的服务去争取。
但公司员工现在还缺乏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公司的质量管理一直偏重于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和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尚未引入。
这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必须加以有效克服.面对公司所处的困难,公司全体员工要迎着困难上。
1. 要立足于质量取胜的基点,树立“质量第一”经营态度,2. 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国家对药品质量管理的最新要求;3。
用持续改进和防患于未然去促进发展;4.以满足客户为最终目标。
特此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第一健全体系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说明:1.本公司要以严谨、严格、规范的经营态度,以最好的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企业的生命力.2.本方针与公司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协调,它是公司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3.本方针为制订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公司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4.各级领导要将质量方针传达到管理、执行和操作等层次,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坚决执行.总经理:年月日***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确定公司总的质量目标为:1.确保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2.确保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3.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4.不断提升公司的质量信誉;5.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总经理:年月日建立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意义:1.质量方针是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准则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公司质量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紧密相关且相互影响。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而重力则是指物体受到的地球或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属性,用来描述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程度。
质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可以通过使用天平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质量不受物体所处的重力场强度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点或天体上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
2. 重力的定义和性质重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由质量所产生的。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并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一个矢量量,方向指向两个物体之间的连线。
在地球上,重力是由地球的质量所产生的,通常用重力加速度9.8米/秒²表示。
3. 质量对重力的影响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换句话说,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强。
例如,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我们身体的质量,因此我们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无法离开地面。
而如果身处一个质量较小的天体上,如月球,我们感受到的引力将比地球上要小。
4. 重力对质量的影响重力对质量没有影响,即质量不受重力的大小或强度的影响。
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不会随着引力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那么无论它处于地球上或太空中,它的质量仍然是1千克。
5. 质量与重力的应用质量和重力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们利用重力对质量进行测量,如使用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此外,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引力大小,这在工程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
总结: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重力是由质量产生的引力。
质量和重力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质量越大,引力越强。
然而,质量并不受重力的影响,它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质量和重力的定义和关系,并探讨质量和重力之间的计算方法。
一、质量的定义和重力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表示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通常用符号m表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是与物体质量有关的力,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通常用符号g 表示。
二、质量和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 = mg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数值近似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在地球上,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以下形式:F = 9.8m这表示在地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其质量的9.8倍。
三、质量和重力的计算方法1. 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例如天平、电子秤等。
将物体放在天平或电子秤上,即可读取到物体的质量。
2. 重力的计算方法重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可以将重力的计算公式进一步简化为:重力 = 9.8 ×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重力的计算公式来求解其所受到的重力:重力 = 9.8 × 2 = 19.6牛顿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19.6牛顿。
综上所述,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F = mg 这一公式表示,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而重力可以通过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高中物理重力公式

重力的三个公式
重力的三个公式分别为:G=mg;g=G/m;m=G/g。
式中g=9.8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1公式解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
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
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9.8N 是一个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两极上g
最大,g=9.83N/kg。
N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1N大约
是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
2重力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注:①重力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地表附近一切物体任何情况都受到重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④重力用G表示,单位是牛顿,符号N。
3重力的三要素
⑴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注:不是垂直向下)
⑵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
对于规则的物体重力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

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2.设计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钩码的质量,如右 图所示。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一个钩码时,弹簧秤 的指针所在位置.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两 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 针所在位置.
3. 进行实验
5、 m
或 G=m g
G—— 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 =9.8N/kg的物理意义: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 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 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结语
谢谢大家!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三个钩码时,弹簧秤 的指针所在位置.
◆实验记录表格
质量m/kg 0 0.49 0.98 1.47 1.96
重力G/N 0 0.05 0.10 0.15 0.20
4
◆
、 分
重 力 1.96 与
析 质 1.47
与 论
量 关 0.98 系
证 图 0.49
象
结论:物体所受0的.0重5 力0.跟10它0的.15质量0.成20正比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到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1.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任何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公式为G=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附近,g 的取值约为 9.8N/kg。
4.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5.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常用的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6.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重力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8.质量与重力的区别: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质量不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9.质量与重力的联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也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越明显。
以上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物体的质量m=2kg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计算得到重力G=2kg×9.8N/kg=19.6N。
2.习题: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为10N,求该物体的质量。
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重力G=10N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解得物体的质量m=10N÷9.8N/kg≈1.02kg。
高一重力与弹力知识点

高一重力与弹力知识点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是由于物体质量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
它是地球上所有物体的共性,也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
2. 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
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3. 重力的特点(1)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重力越小。
4. 弹力的概念弹力是物体受到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由于物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重新排列,物体会产生恢复力,即弹力。
5. 弹力的计算公式弹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压缩弹簧弹力和伸长弹簧弹力两种情况。
(1)压缩弹簧弹力:F = kx。
其中,F表示弹力,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压缩或伸长的长度。
(2)伸长弹簧弹力:F = -kx。
负号表示伸长的方向与弹力方向相反。
6. 重力和弹力的比较(1)重力是所有物体普遍存在的力,而弹力是物体受力后产生的反作用力。
(2)重力是吸引力,方向向下;弹力是恢复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反。
(3)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长度有关。
7. 应用举例:弹簧秤和自由落体(1)弹簧秤:弹簧秤利用弹簧的弹性产生的弹力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当物体挂在秤钩上时,弹簧会产生相应的变形,根据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长度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2)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和下落的距离。
总结:重力和弹力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对于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力是所有物体普遍存在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后产生的恢复力,它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长度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和弹力

重力和弹力知识集结知识元重力知识讲解一、重力的产生: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二、重力的特点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不变的.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三、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通常取g=9.8N/kg,g是重力加速度,所以高中2.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9.8N.粗略计算时阶段更常写为g=9.8m/sg=10m/s2.g不是不变的,它与地理位置有关,在地球上,一般距离地心越远,g越小,相同距离时,越靠近两极越大.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可由铅锤线确定.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注意:切不可说成垂直向下,因为平面不一定水平,其垂直向下的方向也不同,另外,重力的方向也不一定指向地心(后面学万有引力时会学到).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也不一定在物体上.物体重心的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情况所决定,与物体的放置状态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例题精讲重力例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B.物体上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论运动状态如何,其所受重力都一样大例2.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例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是()A.把它从赤道拿到两极B.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入水中C.在同一地点,把它放入密闭的容器中D.在同一地点,让它由静止到运动基本相互作用知识讲解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二、任何力都有四个基本属性,即物质性、相互性、瞬时性和方向性.1.力的物质性:物质性指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即只要有力,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力应对应两个物体.注意: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2.力的相互性:相互性指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注意: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性质相同.这一对力称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或称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力的瞬时性:瞬时性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这种相互作用的施加与否而瞬时同步有无.4.力的方向性:方向性指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我们把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所以力是矢量.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两种:(1)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转、剪切等.(2)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四、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合力、分力……例题精讲基本相互作用A.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B.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力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的,而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A.有的力有施力物体,有的力没有施力物体B.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C.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弹力知识讲解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2.弹力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常见弹力方向:弹力弹力方向点与点垂直于切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面与面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轻绳沿绳方向,指向绳收缩方向弹力绳沿绳方向,指向绳收缩方向弹簧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带转轴轻杆杆的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固定轻杆杆的弹力可沿杆也可不沿杆以下是几种特殊情况弹力的方向:(1)绳子打结:打结点将绳子分为两段,弹力方向分别由打结点指向两段绳子收缩的方向(2)绳子套滑轮:滑轮两侧的绳子弹力大小相等,方向都沿绳子方向(3)两个杆受力:假设用绳替换A B,装置状态不变,说明A B杆对B的作用力是拉力;假设用绳替换CB,装置状态改变,说明CB杆对B的作用是支持力.例题精讲弹力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弹力B.圆珠笔中的弹簧起复位作C.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D.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弹性形变例2.在图中,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a、b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D选项中的细线均沿竖直方向.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例3.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B.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C.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D.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胡克定律知识讲解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F=kx公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N/m表示.胡克定律仅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升或压缩形变.由于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其其它因素无关.例题精讲胡克定律例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弹簧秤,左端通过细线与固定木板相连,右端用细线经定滑轮悬挂着一质量为0.4kg的物块,则弹簧秤示数和其所受合力大小分别为()A.0,0 B.0,4.0NC.4.0N,0 D.4.0N,4.0N例2.如图所示,轻质弹黄的两端各受20N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B.弹簧的弹力为40N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例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作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A.该弹簧的原长为10m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N/mC.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8cmD.在该弹簧下端悬挂2.0N的重物时,弹簧的形变量为8cm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知识讲解一、实验目的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二、实验原理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砝码的重力相等.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三、实验器材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1234567 F/NL/cmx/cm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4.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五、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而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六、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带来误差.例题精讲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例1.如图所示G A=100N,G 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A静止在地面上,则()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60N 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C.弹簧的伸长量为8cm D.弹簧的伸长量为20cm例2.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A.4cm B.6cm C.8cm D.10cm例3.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A.kx0B.kx1C.k(x1-x0)D.k(x1+x0)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体A、B置于光滑有挡板的30°斜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拉A使其沿斜面缓慢向上运动,直到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在此过程中,A物体移动的距离为()A.B.C.D.练习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也受到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练习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练习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B.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C.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位置D.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练习5.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A.4cm B.6cm C.8cm D.16cm练习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体A、B置于光滑有挡板的30°斜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拉A使其沿斜面缓慢向上运动,直到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在此过程中,A物体移动的距离为()A.B.C.D.A.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也受到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练习8.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3.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A.一定大于3.0N B.一定小于3.0NC.一定等于3.0N D.一定为零练习9.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填空题练习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轻弹簧按如图1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1)某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__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格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取g=10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钩码数 1 2 3 4L A/cm 15.71 19.71 23.70 27.70L B/cm 29.96 35.76 41.55 47.34练习2.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练习3.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_____.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___N/kg.(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小科发现校门口有一块稍有破损的圆形窖井盖,他捡起一小块碎片加以研究.(1)小科想知道这块窖井盖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他首先了解到某厂生产的不同窖井盖材料的密度(见表一);
然后用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用量筒测量碎片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相平.通过计算小科得出窖井盖的密度为_________,由此他知道了该窖井盖的制
作材料.
(2)窖井盖为什么会破损?小科猜想可能是由学校的校车压损的.
小科测得窖井盖的直径为70厘米,再次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种窖井盖由于厚度不同,承载能力也不同(见表二);
小科测出窖井盖的厚度为50毫米,并了解到校车的质量为12吨.若只从窖井盖的承载能力判断.小科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
小科对于窖井盖的研究还在继续……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小明在溪边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漂亮小石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但手边只有弹簧秤,于是他找来一根细线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进行了如下实验(g取10N/kg):
(1)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示数如左图所示,则小石块的重量为
_______N;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将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m3;
(3)由此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4)若将右图烧杯中的清水换成盐水,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下落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刚与同学们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与物体下落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刚与司学们用铁球做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__两组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他们选用铁球而不选用相同质量的棉花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实验操作;
B.便于观察;
C.相对空气阻力小,使运动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更具科学性.
(3)该实验中,小刚他们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