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集成电路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就开始研究集成电路技术。
70年代末,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市场规模也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逐渐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集成电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SSI(small-scale integration)、MSI(medium-scale integration)、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VLSI(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晶体管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越来越高。
VLSI时代,微处理器、高密度存储器等器件已经开始大量应用。
目前集成度更高的现代微电子器件有SOC(system-on-chip)、ASI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它们已经走向数字、混合、模拟一体化的多功能化器件。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对计算机处理速度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性能化。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处理器性能和功耗成为手机手机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集成电路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图像、音频、视频处理,以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领域。
未来,集成电路技术将继续向数字化、智能化、高集成化发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产品将继续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
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速度、信息安全性、节能降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速处理、低功耗、高集成度就成为了未来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关键词。
FPGA、SOC、ASIC等高级芯片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以及新技术的探索和引入,都将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展望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展望论文概要:本文介绍了穆尔定律及其相关内容,并阐述对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针对日前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不断的状况,本文在最后浅析了微电子技术在未来轻兵器上的应用。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写正式论文,恳请老师及时指出文中的错误,以便我及时改正。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心脏。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家用电器产业的迅猛发展。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现代战争成为信息战、电子战。
在我国,已经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拄性产业。
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集成电路(IC)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电子工业的“粮食”。
集成电路已发展到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深亚微米(0.25μm)精度和可集成数百万晶体管的水平,现在已把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人们认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全球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1965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董事长Gorden Moore在研究存贮器芯片上晶体管增长数的时间关系时发现,每过18~24个月,芯片集成度提高一倍。
这一关系被称为穆尔定律(Moores Law),一直沿用至今。
穆尔定律受两个因素制约,首先是事业的限制(business Limitations)。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生产成本几乎呈指数增长。
其次是物理限制(Physical Limitations)。
当芯片设计及工艺进入到原子级时就会出现问题。
DRAM的生产设备每更新一代,投资费用将增加1.7倍,被称为V3法则。
目前建设一条月产5000万块16MDRAM的生产线,至少需要10亿美元。
据此,64M位的生产线就要17亿美元,256M位的生产线需要29亿美元,1G位生产线需要将近50亿美元。
至于物理限制,人们普遍认为,电路线宽达到0.05μm时,制作器件就会碰到严重问题。
学科前沿课程研究报告1

课程名称学科前沿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理学院学科前沿课程研究报告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根据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
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
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
一、电子信息科学学科领域的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学科领域的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二、电子科学学科领域各技术的现状分析1、微电子技术现状分析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新型技术,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
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
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它们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工业。
与集成电路应用相关的主要行业有:计算机及其外设、家用电器及民用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工业自动化设备、国防军事、医疗仪器等。
1)国际情况: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有韩国和西欧。
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战略

陆剑侠王效平李正孝东北微电子研究所1引言微电子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信息化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技术。
9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突破和微电子新产品的不断问世和广泛应用,使信息化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信息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主流产业。
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以微电子技术及其产品为主导的信息化产业将超过钢铁工业,成为世界的支柱性产业。
现在,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国外微电子技术发展概况2.1集成电路(IC))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集成电路(IC)出现于60年代,根据摩尔定律,每经过18~24个月,IC的集成度增长一倍;人们也发现IC的特征尺寸每隔3年减小30%,IC芯片面积增加1.5倍,Ic芯片的速度增加1.5倍,同时硅晶圆片的直径也逐渐增加,集成电路每代间隔三年。
1994年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根据美国半导体公司的主流生产线技术发展的情况,制定了美国半导体技术发展蓝图,1997年美国SIA又根据情况变化制定了美国半导体公司先进水平生产线技术发展蓝图,如表1所示。
墨!羞垦主曼签夔莶垄垦壁圉年代1997199920012003200620092012最小特征尺寸(Ⅲ)2501801501301007050臻篇赫c)256M1G一4G16G64G256G舞蒜善曩瑟11M21M40M76M200M500M1400M溜甚昌籀釜产750120014001600200025003000金属化最多层数66.777.88.999最低供电电压(v)1.8.2.51.5.1.81.2.1.51.2.1.5o.9.1.2o6.o.9o5.o.6茎在勰尹片200300300300300450450人们正在研究摩尔定律能沿用多久,实际上它受两个因素制约:首先是商业限制,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特征尺寸的缩小,生产成本几乎呈指数增长;其次是物理限制,当芯片特征尺寸进到原子量级时就会遇到统计学的问题。
中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概要:介绍了中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阐述对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针对日前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不断的状况,本文在最后浅析了微电子技术在未来轻兵器上的应用。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生产微电子产品技术发展政策微电子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发展与应用制造企业数据采集高技术产业政策研究一.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状况1956年7月,国务院科学专业化规划委员会正式成立,组织数百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编制了十二年(1965—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这个著名的《十二年规划》中,明确地把发展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遥感技术放到战略的重点上,我国半导体晶体管是1957年研制成功的,1960年开始形成生产;集成电路始于1962年,于1968年形成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始于70年代初,80年代初形成生产。
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生产规模上,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工业还没有实现高技术、低价格的工业化大生产,而国外的发展却很快,美国IBM公司在日本的野洲工厂生产64K动态存贮器,1983年秋正式投产后,每日处理硅片几万片,月产量为上百万块电路,生产设备投资约8000万美元。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于1981年2月开始动土兴建工厂,1984年投产,计划生产64K动态存贮器,月产300万块,总投资约为1.2亿美元。
此外,在美国和日本,把半导体研究成果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周期也比较短。
在美国和日本,出现晶体观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3年;出现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1—3年;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1—2年;出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4年。
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长期以来也是停留在手工业和实验室的生产方式上。
近几年引进了一些生产线,个别单位才开始有些改观,但与国外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从产品的产值和产量方面来看,目前,全世界半导体与微电子市场为美国和日本所垄断。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微电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微电子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子技术。
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进步。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微电子技术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由此不断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80年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精密型、高速型LIS逐渐发展出来。
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纳米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直接砷化镓(GaAs)材料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1. 5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是现代化通信技术的重要标志。
5G技术运用有机半导体、量子点电荷输运效应、光纤通信、高效低功耗芯片技术等微电子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快的响应时间和更低的功耗。
未来,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应用将会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态。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将人、物、事互相连接,进行智能综合管控和服务的技术,是微电子技术最为重要的一种应用。
物联网技术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联网,进行数据通信以及信息传输。
未来,物联网技术将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更多领域。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目前最受瞩目的技术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了微电子技术的高精度芯片和高速计算能力,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医疗保健、金融、安全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改变。
三、微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下一个五年,芯片技术将突破50纳米的晶体管制作工艺,集成度将达到数千万级别。
21世纪硅微电子技术三个重要发展方向缩小器件尺寸、系统集成芯片(SOC)、产业增长点

随 着 器件 特 征 尺 寸 的缩 小 ,我们 面 临 两个 层 次 的问 题 :即关键技术开发层次和基础研 究层次 。
1 关键技术开发层 次 。
目前02 微 米和 01微 米 已开 始进 入 大 生产 。01微 米和 01微 .5 . 8 .5 .3 米 大 生产 技 术 也 已经 完成 开发 ,具 备 了 大生 产 的 条件 。 当然 仍 有 许
最 ,这是 非常宝 贵的 知识积 累 。
表2 是美国S A等机构 于1 9年 观测的半 导体技术加工特征尺 T 99
寸 及 相 应 代 表 产 品 的发 展 里 程 表 。按 其预 测 ,2 0 年 将 开 始 有 4 03 G DR M进 入 生产 。它 的 集成 度 达 ̄ 4 亿个 元 器件 ,这相 当于 可储 有 A J l0 1 半 的报纸 信息 量 ( 90 页 ) 4分 钟 的动画 或6 时 的语音 。 年 100 或 7 小 大 生 产 的硅 片 直 径 以2 0 0 mm为 主 ,但 3 0 0 mm直 径 的硅 片 已 在 20 年 前后 开 始 出现 。2 、1年 左右 有可 能 出现 40 00 0 5 0mm- 4 0 - 5mm直
则可能促使 我国微 电子 技术的飞跃 ,缩短和赶上 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后来居上 ;
否则一旦错过机遇 ,则无疑会拉大差距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 ,使
基于 上述 原因 ,在新技术 的推动下 ,集成 电路 自发明以来 的
4 年 间 ,集 成 电 路 芯 片 的 集 成 度 每 3 提 高 4 ,而 加 工 特 征 尺 寸 0 年 倍 缩 小、 2 。这就 是 由It公 司创 始人 之一 的G ro E Mo r 士 /倍 ne l odn . oe 博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微电子技术是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造微小的各种器件和电路的技术。
在微电子领域,人类不断地创造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地提高设计、制造和测试的技术水平,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第一次凝结硅单晶片成功,使得半导体器件有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学者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被发明,电路中的器件数量可以达到几千个,在电路成本、制造工艺等方面有较大改进。
20世纪7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被发明,其电路中的器件数量可以达到数百万个,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而到了21世纪,人类更加注重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集成度、电路组成以及电路复杂度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通信领域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微电子技术的出现,让通信快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
如现代手机,它的芯片、天线、电池等核心部件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而近年来的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行业更是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支持。
2. 纳米技术领域纳米技术是以纳米材料和器件为研究对象,利用纳米材料和器件的特殊性质来开发各类纳米技术,其与微电子技术的交叉应用使得小型化和计算能力获得了更大发展。
如在纳米集成电路中,由于器件尺寸的极小,所以性能更加优异、功耗更低,可以满足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需求。
3. 航空航天领域微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一些高端芯片组得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NASA所使用的芯片。
航空航天领域对电子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微电子技术作为实现这些要求的技术之一,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微电子技术的未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看好微电子技术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额超过 VF 亿美元,约占集成电路市场销售总额 的 8TW 。以此为基数, 则 8F-F 年我国集成电路市 场销售总额将达到 QG8 9 VF X -: G-8 L 亿美元, 约占当 这就是说, 时的世界集成电路总销售额的 -F: V W 。 全世界每生产 -F 元的集成电路,就是有 - 元将消 耗于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必将推动工业的巨大 发展。
"
!" 世纪初仍将以硅基 KMN; 电 路为主流工艺
自 I& 年前发明晶体管以来,为了提高电子 系统的性能, 降低成本, 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 不断缩小,加工精度不断提高。以 MN; 技术为 例, 沟道长度缩小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速度, 同 时缩小沟道长度还减小了器件尺寸,提高了集 成度, 从而在芯片上集成更多数目的晶体管, 将 结构更加复杂、性能更加完善的电子系统集成 在一个芯片上。同时, 随着集成度的提高, 系统 的速度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价格大幅度下降。 自 "JI+ 年集成电路发明以来,集成电路芯 片的发展规律基本上遵循了 F7B=6 公司创始人之 一 的 O46P47@% M446= "J(I 年 预 言 的 摩 尔 定 律 : 即每隔三年集成度增加 1 倍,特征尺寸缩小 ! 倍( 见表 " ) 。微电子产业 ’& 多年来发展的状况 证实了 M446= 的预言, 而且据科学家预测, 这种 发展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表! 项 目 最小线宽 3 !’ 456) 集成度 3 789 投资 3 亿美元 硅片直径 3 ’’
然而,所有这些预测一次次被实践突破,目前已 仍将在温室下正常工 制作出的 尺寸为 "% "- !’, 作的 )*+./0。硅微电子发展的“ 极限 1 究竟在哪 里?能否突破这个物理限制,乃是当前微电子技 术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
表 " 集成电路特征参数每隔三年的发展趋势 参 周 期 每隔 ’ 年集成 电路技术的进步 "% I $ &% . $ 1$ "% I $ &% I $ 芯片面积 最小特征尺寸 元器件数 Q 每芯片 数 芯片的电路时钟频率 每个晶体管的成本
收稿日期:!&&! , &’ , !I ;修回日期:!&&! , &I , !& 作者简介:李双美 $ "J(! , * , 女, 辽宁沈阳人,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硕士研究生 %
目前, 我们正处在一场跨越时空的信息网络革 命中。以高科技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对中国乃至 世界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 微电子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全球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 , 目前已 命。作为微电子技术核心的集成电路( FK) 发展到超大规模、 甚大规模和深亚微米 ( &% !I !L) 精度, 可集成数百万晶体管, 已把整个电子系统集 成在一个芯片上。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大大推动了航空技术、 遥 测传感技术、 通讯技术、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及家 用电器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今, 微电子技术已成为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微电子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 除了技术本 身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之外,它还有着极强的 渗透性。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只要与微电子技术 结合, 用微电子芯片进行智能改造, 就会使传统产 业重新焕发青春。正因为微电子技术具有如此广 阔的应用领域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其发展趋势将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李双美 "# 朱晓萍 "# 高 宏!
$ "%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电力系 # 辽宁 沈阳 ""&&’() !%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辽宁 沈阳 ""&&’( *
摘
要:对 !" 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展望# 认为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产业
在本世纪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 世纪将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黄金时代。 关 键 词: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01& 文献标识码: 2
-
微电子与其它学科结合可诞生新 的技术增长点
微电子技术一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便会诞
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重大的经济增长点,与 微机 微电子技术成功结合的典型例子便是 )/)+(
第G期
李双美等: 8- 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8Q
电系统)技术和 ;R6 生物芯片等。前者是微电子 技术与机械、 光学等领域结合而诞生的, 后者则是 与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S?S# 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它们 不仅降低机电系统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完成很多 大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正是由于 S?S# 器件和系统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功耗低、 成本低、 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及功能强大等传统传感器无 航天、 汽车、 生物医 法比拟的优点, S?S# 在航空、 学、 环境监控、 军事以及几乎人们接触到的所有领 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电子与生物技术是紧密结合的,以 ;R6 芯 片等为代表的生物工程芯片将是 8- 世纪微电子 领域的另一个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是以生 物科学为基础, 利用生物体、 生物组织、 细胞特点 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 系,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 它是生命 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R6 芯片的应用 非常巨大, 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 于基因学研究、生物医学等,而且随着 ;R6 芯片 的发展还将形成微电子生物信息系统。这样, 该技 术将广泛应用到农业、工业和环境保护等人类生 活的各个方面,到那时生物芯片可能像今天的 "I 芯片一样无处不在。年 份源自集成电路技术及投资发展规律
#22! "% & #: ) #" !""
#22& "% $& :- ) #( !""
#22,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结束语
综上所述,8- 世纪上半叶的微电子技术仍将
保持高速度继续发展,并且仍将以硅基础材料为 主。 通过对硅基 IS7# 器件物理“ 限制Y 研究的不断 深入和工艺技术的革新, 将有可能突破现在提出的 “ 所谓物理 限制Y 。另外, 随着微电子技术应用领域 的不断扩展, 集成电路将向集成系统发展, 即在一 个微电子芯片上将信息的采集、 传输、 存储、 处理等 功能集成在一起, 真正实现系统芯片。 8- 世纪的微 电子技术还将广泛的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诞生出 一系列的新兴学科,前面讨论的 S?S# 技术和生 物芯片便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例子。 可以肯定,8- 世纪的微电子技术仍将蓬勃发 展, 日新月异。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使我国能 够在新世纪进入到微电子技术的先进国家行列。 参考文献:
!,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由表 ! 可以看出, 到 !"#$ 年, 也就是 ## 年后, 电路的线宽达到 "% "& !’,此时制作器件就会碰 到严重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物理 “ 限制” 。早在 (" 年代初, 人们曾经预测 )*+ 器件特征尺寸的 “ 极 限” 为 "% !& !’, 后来又预测 "% #, !’, "% # !’ 等,
9 -: ;+4&<=*+’= 3> ?@+A=<,A B3C+< ?’(,’++<,’(. #$+’D&’( ?@+A=<,A B3C+< "’E=,=%=+. #$+’D&’( --FFGH. I$,’&J 8: ;+4&<=*+’= 3> K&E,A #A,+’A+ I3%<E+E. #$+’D&’( ?@+A=<,A B3C+< "’E=,=%=+. #$+’D&’( --FFGH. I$,’& L
第 1 卷第 ’ 期 !&&! 年 . 月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456789 4: ;<=7>87? @9=AB6CA D4E=6 F7GBCB5B=
H49% 1# 04% ’ 359%#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图入手。随着系统向高速度、 低功耗、 低电压和多 媒体、 网络化、 移动化的发展, 系统对电路的要求 越来越高,传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已无法满足性 能日益提高的整机系统的要求。 同时, 由于 HD 设计 与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 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可以将整个系统集成为 一个芯片。目前已经可以在一个芯片上集成 #", G #"2 个晶体管,而且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 !# 世纪的微电子技术将从目前的 $ ; 时代逐步发 展到 $ 0 时代 ( 即存储容量由 ; 位发展到 0 位, 集 成电路器件的速度由 ;IJ 发展到 0IJ) 。 正是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 出现了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或几个微电子芯片 上的集成系统( 。 HC9?KAF9?L +M>9?’N 缩写为 H+) 微电子技术从 HD 向 H+ 转变不仅是一种概念 上的突破, 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必 将导致又一次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 命。 目前, H+ 技术已经渐露头角, !# 世纪将是 H+ 技 术真正快速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