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发展路上环境保护三个标志

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人类整整走了30年。
这30年,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30年,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人类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30年。
回眸这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在这颗星球上发生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其中包括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变革。
作为一个见证人,我亲眼见证甚至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变革,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些变革的喜悦和欢欣。
第一个路标: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也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会议,我有幸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
那么,这次会议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呢?我想这与人类一直在寻求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无论是原始经济时期、农业经济时期,还是工业经济时期,追求GDP的增长这样一种发展观一直统治着人们的认识。
18世纪初工业革命后,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热”。
在这一阶段,发展主要是按经济增长来定义的,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根本目标,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
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失业等固有的社会矛盾,而且加剧了南北差距、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更为广泛而严重的问题。
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人类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公害事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后,痛定思痛,开始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在西方国家,“反污染,争生存”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人民运动。
人们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发展的观点,其中最醒目的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10年》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虽然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的“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
内罗毕宣言

内罗毕宣言(1982年5月18日,内罗毕)为纪念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国际社会成员国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聚会于内罗毕,审议了为执行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计划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并郑重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巩固与发展迄今已取得的进展,同时对全世界环境的现状表示严重关注,指出迫切需要在全球、地区与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环金戈日加紧努力。
1.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加深公众对人类环境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的强大力量。
自那时以来的这些年里,环境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教、宣传和训练得到俄很大发展。
几乎所有国家都通过了环境方面的立法,不少国家已在宪法中写入了保护环境的条款。
初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外,还设立了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缔结了一些有关环境合作的重要国际协议。
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原则在今天仍和1972年是一样有效。
这些原则为今后的岁月提供了一套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守则。
2.然而应当指出,行动计划仅是部分地得到了执行,而且其结果也不能认为是另人满意的。
这主要是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缺乏足够的预见和理解,在方法和努力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协调,以及由于资源的缺乏和分配不平均。
因此,行动计划还未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
人类的一些无控制的或无计划的活动使环境日趋恶化。
森林的砍伐、土囊与水质的恶化和沙漠化已达到惊人的程度,并严重地危及世界大片土地的生活条件。
有害的环境状况引起的疾病继续造成人类的痛苦。
大气变化(例如臭氧层的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日益则增加和酸雨)、海洋和内陆水域的污染、滥用和随便处置有害物质以及动植物物种的灭绝,进一步严重威胁人类的环境。
3.过去十年中出行了一些新的看法: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
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在城市地区内对环境多造成的压力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
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病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并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才能使环境无害化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020年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

2020年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
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
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
所以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
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
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
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of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Human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
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主题世界环境日主题篇1设立宗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主题篇2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YEAR 年THEME 主题1974Only one Earth只有一个地球1975Human Settlements人类居住1976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1978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Desertification沙漠化1985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青年、人口、环境1986A Tree for Peace环境与和平1987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环境与居住1988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警惕全球变暖1990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儿童与环境1991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1993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One Earth One Family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1996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For Life on Earth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世间万物生命之网Give Earth a Chance让地球充满生机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Wanted! Seas and Oceans – Dead or Alive?海洋存亡匹夫有责Green Cities – Plan for the Planet!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莫使旱地变荒漠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Melting Ice–a Hot Topic?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你的地球需要你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MANYSPECIESONEPLANETONEFUTURE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Nature at Your Service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Think.Eat.Save思前.食后.厉行节约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 with Care.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中国主题:践行绿色生活GO WILD for LIFE 为生命呐喊中国主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Connecting People to Nature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世界环境日主题篇3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道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三个路标

全 国人 大环境 与 资源保 护委 员会 主任 委 员 曲格 平
从斯德哥尔摩 到约翰内斯堡 , 从北半球 到南半球 , 人类整
整走 了 3 0年 。 这 3 0年 , 人 类 历 史 上 不 平 凡 的 3 是 0年 , 人 类 是
有所提高 和改善。
在这期 间 , 学术界 也十分活跃 。16 9 2年 , 蕾切尔 ・卡逊 的
题 的研 究 , 醒 人 们 注 意 地 球 的承 载 能 力 , 出 了 “ 要 盲 目地 提 提 不 反 对 进 步 , 是 反 对 盲 目的 进 步 ” 有 益 观 点 。 但 等
17 9 2年 6月 5日,联合 国在瑞典斯德 哥尔摩 召开人类环 境 会议 ,共 有 1 3个 国家和一些 国际机 构 的 10 1 3 0多名代表参 加了会议 。中国也派出 了庞大 的代表 团出席会议 , 我有幸作 为 中国代表 团的成 员之一参加 了这 次会议 。那么 , 这次会议是在
模 式 。 西 方 国家 ,反 污 染 , 生 存 ” 成 了声 势 浩 大 的 人 民运 在 “ 争 形
动。
取 和平和全世 界 的经 济与社 会发展 这两个 既定 的基本 目标 共 同和协调地 实现。” 宣 言》 《 为保 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所 规定的基
本原则 , 为世 界各 国 所 采 纳 , 为世 界 各 国制 定 环 境 法 的 重 要 成
在2 0世 纪 6 0年 代 之 前 , 论 是 原 始 经 济 时 期 、 业 经 济 无 农
推动世界各 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发挥 了重要 作用和影响 。
这 次会 议 的 主 要 成 果 集 中 在 两 个 文 件 上 :
样 的 发 展 道 路 是 有 着 密 切 的关 联 。 时期 , 是 工 业 经 济 时 期 , 求 G P的增 长 这 样 一 种 发 展 观一 还 追 D 直 统 治 着 人 们 的 认 识 。1 纪 初 工 业 革 命 后 , 着 科 学 技 术 和 8世 随
世界环保大事记

世界环保大事记1891年自然保护团体塞拉俱乐部在美国成立。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书《寂静的春天》,警告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969年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在美国成立。
197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环境委员会成立。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出版,提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划》,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5年生效)。
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召开,通过《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世界粮食会议召开,通过《消除饥饿及营养不良的世界宣言》。
1976年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HABITAT)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
1979年第二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环境部长级会议召开,通过了《关于预见性环境政策的宣言》;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及世界银行等10家多边援助机构通过了《关于经济开发中的环境政策及实施程序的宣言》;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世界自然基金会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发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美国政府出版《公元2000年的地球》,预言21世纪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1981年联合国召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会议",通过了《增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行动计划》。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考虑到需要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兹宣布:1、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它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加快,人类获得了以无数方法和在空前的规模上改造其环境的能力。
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缺少的。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3、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
4、在发展中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
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像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
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

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为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会议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奋斗,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该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七大共同点世界各国呼吁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境。
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六项原则包括:人
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 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 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 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协 调一致,筹集资金,援助 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保 护环境进行计划和规划, 实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发 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 销毁核武器和其他一切大 规模毁灭手段,加强国家 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 合作等等。
• 重大意义:人们开始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世
界实际无限的概念,开始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含 义。
• 不足之处:但这次会议也暴露了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间尖锐的分歧,各国对人类环境问题的 认识和解决途径没能达成共识。发达国家担心的 主要是污染、自然保护和人口过剩,而发展中国 家面临的是更为迫切的贫困问题,如饥荒、疾病、 文盲、失业等。
• 主要内容: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
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其内容 是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 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
• 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 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 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 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 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 量的损害。 •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 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 和技术发展有关。 •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 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 ⑥我们在解决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 产生的后果。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 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两个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实现。 • ⑦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人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 担责任,大家平等地从事共同的努力。各级政府应承但最大的责任。 国与国之间应进行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应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 益。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 而作出共同的努力。
5日—15 日 • 背景:斯德哥尔摩人类环 境会议又称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随着世界经济发 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对环境保护和节能 减排的重视与行动措施也 日益增强。人们为在环境 保护和节能减排问题上凝 聚共识,以取得一些政治、 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积极 成果,对人类社会的未来 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而举 办了这样一次环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