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PPT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定义: 上消化道 出血指出血源位于食道、胃或 十二指肠的出血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可能由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 脉曲张破裂等引起。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 腹痛、贫血等。
2. 上消化道 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症 状。 上消化道出血的体格检查与实 验室检查。
定期复查与随访: 强调患者应 定期复查,保持随访与治疗效 果评估。
7. 案例分享
7. 案例分享
描述一个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案例,包 括入院时症状、治疗过程及康复情况。
8. 总结与展 望
8. 总结与展望
对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总结与 展望,强调提高护理质量与患 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理措施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 理措施
饮食护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饮食规律等。 生活护理: 避免熬夜、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等。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 理措施
用药护理: 注意药物使用剂量、避免滥 用药物等。
6. 上消化道 出血的教育与
宣讲
6. 上消化道出血的教育与 宣讲
健康教育内容: 介绍上消化道 出血的症状、治疗及护理知识 。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PPT课件
目录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评估 3.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管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 后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 施 6. 上消化道出血的教育与宣讲 7. 案例分享 8. 总结与展望
1. 上消化道 出血简介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诊断流程。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可能由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 脉曲张破裂等引起。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 腹痛、贫血等。
2. 上消化道 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症 状。 上消化道出血的体格检查与实 验室检查。
定期复查与随访: 强调患者应 定期复查,保持随访与治疗效 果评估。
7. 案例分享
7. 案例分享
描述一个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案例,包 括入院时症状、治疗过程及康复情况。
8. 总结与展 望
8. 总结与展望
对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总结与 展望,强调提高护理质量与患 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理措施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 理措施
饮食护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饮食规律等。 生活护理: 避免熬夜、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等。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 理措施
用药护理: 注意药物使用剂量、避免滥 用药物等。
6. 上消化道 出血的教育与
宣讲
6. 上消化道出血的教育与 宣讲
健康教育内容: 介绍上消化道 出血的症状、治疗及护理知识 。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PPT课件
目录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评估 3.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管理 4. 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 后 5.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 施 6. 上消化道出血的教育与宣讲 7. 案例分享 8. 总结与展望
1. 上消化道 出血简介
1. 上消化道出血简介
2.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 评估
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诊断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与随访
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 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 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
关注病情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复发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评估
观察是否出现休克、氮质血症等并 发症,及时处理以改善预后。
随访建议
1 2
定期复查
建议在出血控制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了解病变 愈合情况。
监测症状
留意呕血、黑便等症状是否复发,及时就医。
3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 风险。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段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出血、中段胃出血和 下段十二指肠出血。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和胃癌等。
病理
出血部位炎症、溃疡或肿瘤导致血管 破裂,引发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血便,可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 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对局部的影响
胃黏膜损伤
出血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病变 。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可 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 发感染。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与随访
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 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 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
关注病情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复发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评估
观察是否出现休克、氮质血症等并 发症,及时处理以改善预后。
随访建议
1 2
定期复查
建议在出血控制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了解病变 愈合情况。
监测症状
留意呕血、黑便等症状是否复发,及时就医。
3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 风险。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段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出血、中段胃出血和 下段十二指肠出血。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和胃癌等。
病理
出血部位炎症、溃疡或肿瘤导致血管 破裂,引发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血便,可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 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对局部的影响
胃黏膜损伤
出血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病变 。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可 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 发感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
效果评估
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 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护理查房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03
项
护理查房前准备工作要求
01 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明确查房目的。
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计
05
划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介绍
基础护理质量
包括患者生活护理、 病情观察、治疗和康 复等方面的质量。
专科护理质量
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的专业护理, 如止血、输血、用药 等。
护理安全质量
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 中的安全,防止意外 事件的发生。
护理服务质量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 意度和投诉率等。
保持亲切、耐心的态度,与患者建立 信任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提供针对性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安慰、鼓 励、解释等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
健康知识普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讲解疾病知识
0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后等知识。
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02
告知患者饮食、休息、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
本次护理查房质量评价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评估表等文书书写是否规 范、准确。
患者病情掌握情况
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包括病 情变化、治疗反应等。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各项护理措施是否按时、按质完成。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 况。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效果评估
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 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护理查房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03
项
护理查房前准备工作要求
01 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明确查房目的。
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计
05
划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介绍
基础护理质量
包括患者生活护理、 病情观察、治疗和康 复等方面的质量。
专科护理质量
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的专业护理, 如止血、输血、用药 等。
护理安全质量
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 中的安全,防止意外 事件的发生。
护理服务质量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 意度和投诉率等。
保持亲切、耐心的态度,与患者建立 信任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提供针对性心理支持
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安慰、鼓 励、解释等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
健康知识普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讲解疾病知识
0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后等知识。
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02
告知患者饮食、休息、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
本次护理查房质量评价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评估表等文书书写是否规 范、准确。
患者病情掌握情况
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包括病 情变化、治疗反应等。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各项护理措施是否按时、按质完成。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 况。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上消化道出血课件ppt精选全文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判断
首先根据病史和体检发现推断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1.比如消化性溃疡的胃痛 2.门脉高压的肝炎 3.长期饮酒史以及体检的阳性体征(腹水、脾大、腹壁静脉
曲张) 4.应激性溃疡的服药史和基础疾病史等。
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
出血量的估计: 1. 出血量5~10ml→粪隐血(+) 2.出血量50~100ml→黑粪 3.胃内储积血量250~300ml→呕血 4.一次出血量≤4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5.一次出血量>400ml~500ml→头昏、心慌、乏力 6. 短期出血量>1000ml—→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氨甲苯酸: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使纤维蛋 白溶酶原不能转化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主要用 于肺、肝、前列腺等手术出血及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对癌症出血无效。
维生素K: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血蛋 白c和抗凝血蛋白s,使这些凝血因子具有活性,与钙离子 结合,在与带负电荷的血小板磷脂结合,使血液凝固正常 进行。
门脉高压引起出血者服药时药物应研碎,以免损伤食管黏 膜而出血。
4.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首先要情绪稳定。 语言要亲切和蔼,动作要轻柔细致。 帮助病人漱口,清除血迹污染的衣物、被褥,使病人不但机
体上的伤痛得到医治,而且精神上得到安慰。
1/10000肾上腺素or硬化剂
其他:手术、介入(血管栓塞)
(三)止血治疗
曲张静脉出血 的止血方法
血管加压素 药物止血
生长抑素
三(四)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硬化剂注射止血(EVS)
内镜直视止血 其他:手术
曲张静脉套扎术(EVL) 组织粘合剂注射法
出血量大、速度快、再 出血及死亡率高
PPI作用机制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ppt课件

11
• (3)手术治疗 内科积极治疗仍大量出血
不止危及患者生命,须不失时机行手术治 疗
12
• (4)介入治疗患者严重消化道大出血在少
数特殊情况下,既无法进行内镜治疗,又 不能耐受手术,可考虑在选择性肠系膜动 脉造影找到出血灶的同时进行血管栓塞治 疗
13
•
谢谢
14
快;②失血性休克;③血红蛋白低于70g/L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输血量视患者周 围循环动力学及贫血改善而定,尿量是有 价值的参考指标。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 血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原有心脏病 或老年患者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 输入量。
7
(三)止血措施
•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 (1)药物止血 血管加压素 ;三甘氨酰赖
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 情况;
4
•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
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 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 护。
5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
输液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6
下列情况为紧急输血指征
• ①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
氨酸加压素(又名特列加压素 );生长抑 素及其拟似物:
8
• (2)气囊压迫止血 • (3)内镜治疗 • (4)外科手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流术
9
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
• (1)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规予H2受体拮
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10
• (2)内镜治疗 内镜如见有活动性出血或暴
露血管的溃疡应进行内镜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1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
• (3)手术治疗 内科积极治疗仍大量出血
不止危及患者生命,须不失时机行手术治 疗
12
• (4)介入治疗患者严重消化道大出血在少
数特殊情况下,既无法进行内镜治疗,又 不能耐受手术,可考虑在选择性肠系膜动 脉造影找到出血灶的同时进行血管栓塞治 疗
13
•
谢谢
14
快;②失血性休克;③血红蛋白低于70g/L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输血量视患者周 围循环动力学及贫血改善而定,尿量是有 价值的参考指标。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 血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原有心脏病 或老年患者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 输入量。
7
(三)止血措施
•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 (1)药物止血 血管加压素 ;三甘氨酰赖
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 情况;
4
•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
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 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 护。
5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
输液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6
下列情况为紧急输血指征
• ①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
氨酸加压素(又名特列加压素 );生长抑 素及其拟似物:
8
• (2)气囊压迫止血 • (3)内镜治疗 • (4)外科手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流术
9
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
• (1)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规予H2受体拮
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10
• (2)内镜治疗 内镜如见有活动性出血或暴
露血管的溃疡应进行内镜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1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
急性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预防措施
01
02
03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 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 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预防可能导致 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胃 炎、胃溃疡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消化道内窥镜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 潜伏的病变。
护理要点
视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和体征。
药物治疗
止血药
用于快速止血,如云南白药、止 血敏等。
抑酸药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 ,为消化道止血创造有利环境。
生长抑素
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有助于止血。
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术
通过内镜找到出血点,采用电凝、止血夹等方式进行止血。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
将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内,使血管硬化、闭塞,到达止 血目的。
手术治疗
断流术
通过手术切断门静脉、胃冠状静脉等,以减少出血。
门体分流术
在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
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
通过介入手段找到出血点,进行栓塞或注入药物止血。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患者,需进行输血、补液等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3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指点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如公道 饮食、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
04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分析
病例一:胃溃疡出血
诊断根据
患者因上腹部疼痛Βιβλιοθήκη 呕血、黑便等症状就诊,胃镜检查发 现胃溃疡病灶,伴有活动性出血。
治疗方案
立即给予止血、抑酸、补液等治疗,必要时进行输血。病 情稳定后,继续进行抗溃疡治疗,预防再次出血。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或是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 时,EGVB诊断即可成立。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诊断则可确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定
反复呕血便血,便血次数频,黑色→暗红,肠鸣亢进 !出血未止 Hb、RBC压积持续↓ !出血未止 大出血2~3天后如BUN仍不下降,除肾功能受损外 可能!出血未止 治疗后循环功能改善,意识模糊→清醒,体力渐恢复 出血已止
(三)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 内镜治疗 双气囊填塞压迫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 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 ,止血率 60%~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 ,对存活率无影响 。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的某个或多个部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包括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或是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 时,EGVB诊断即可成立。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诊断则可确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定
反复呕血便血,便血次数频,黑色→暗红,肠鸣亢进 !出血未止 Hb、RBC压积持续↓ !出血未止 大出血2~3天后如BUN仍不下降,除肾功能受损外 可能!出血未止 治疗后循环功能改善,意识模糊→清醒,体力渐恢复 出血已止
(三)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 内镜治疗 双气囊填塞压迫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 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 ,止血率 60%~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 ,对存活率无影响 。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的某个或多个部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包括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诊断注意事项
01
02
03
及时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紧急, 应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全面检查
在诊断过程中,应全面考 虑各种可能的病因和病变 部位,避免漏诊和误诊。
动态观察
对于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 患者,应动态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 方案。
03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 静,避免过度劳累。
补充血容量
根据出血量,适当补充血 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止血措施
可采用冰盐水洗胃、口服 止血药等方法止血。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可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有 助于止血。
止血药物
其他药物
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可收缩内 脏血管,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脉压 力,有助于止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上消 化道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上 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 补充血容量
药物治疗 饮食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呕血 、便血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 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抑酸 药等。
04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控制基础疾病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富含维生 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和刺 激性食物,有助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积极治疗胃溃疡、胃炎等基础疾病,降低 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诊断注意事项
01
02
03
及时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紧急, 应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全面检查
在诊断过程中,应全面考 虑各种可能的病因和病变 部位,避免漏诊和误诊。
动态观察
对于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 患者,应动态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 方案。
03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 静,避免过度劳累。
补充血容量
根据出血量,适当补充血 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止血措施
可采用冰盐水洗胃、口服 止血药等方法止血。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可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有 助于止血。
止血药物
其他药物
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可收缩内 脏血管,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脉压 力,有助于止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上消 化道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上 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 补充血容量
药物治疗 饮食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呕血 、便血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 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抑酸 药等。
04
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控制基础疾病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富含维生 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和刺 激性食物,有助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积极治疗胃溃疡、胃炎等基础疾病,降低 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休克指数:正常为0.54;休克指数=1,提示失血量约为 1000ml,休克指数=1.5,提示失血量约1500ml,休克指 数=2,提示失血量约为2000ml.
16
客观指标
• 5、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不降低 • 血红蛋白 <100g/L • 血红蛋白 <70g/L
提示出血量<500ml;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
• 3、脉搏 • 脉搏正常 • 脉搏<100次/分 • 脉搏>120次/分
提示出血量<500ml;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
15
客观指标
• 4、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1.0休克 >1.5 严重休克(失血30%~50%) >2.0 重度休克(失血> 50%)
体液不足
12
如何判断患者体液不足?
症状体征 临床指标
13
症状体征
• 1、呕血和黑便 • 呕血 提示胃内积血达250~300ml • 黑便 提示出血量在50~70ml • 柏油样便 提示出血量约为500~1000ml
• 2、症状 • 无症状,或轻微头晕、口渴 提示出血量 <500ml; • 头晕、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出冷汗 、晕厥 提示出
6
病例回顾
• Part6 病史
既往史:既往胃病史数年,肝硬化诊断明确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 婚育史:已婚 家族史: 无特殊 过敏史:否认
7
病例回顾
•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1小时出现呕吐,为鲜红色血液伴胃内容
物,量大,约1500ml,不伴血凝块,伴有恶心、呕吐、头 晕、乏力,伴有上腹隐痛不适,急诊科以“消化道出血” 收入我科。入我科后予以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
• 措施:快速补液,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 2、活动无耐力: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 措施:提供舒适环境,注意保暖。
• 3、焦虑:与环境陌生,健康受到威胁,担心疾病后果有 关。
• 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 4、潜在并发症:窒息。 10
护理诊断及措施
• 措施:呕吐时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脸侧向一边,床旁备抢 救器械,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包等。
17
客观指标
• 6、尿量 • 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 尿量<25ml/h,提示血容量不足。
18
客观指标
• 7、中心静脉压
19
如何补液?
20
补液原则
• 先盐后糖 • 先晶后胶 • 先快后慢 • 见尿补钾 • 及时、快速、足43; 当天额外损失量
+ 每日正常需要量
(约2000ml)
21
补液的实施
• 1、建立静脉通路: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 • 2、合理补液:根据心、肺功能、失血、失液量、血压及
CVP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22
补液的实施
• 补充血容量
• 10~30分钟内输注平衡盐溶液500~2000ml • 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继续快速输注,达估计失血量的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疑难讨论
1
•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目的: 1、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体液不足的判断。 2、失血性休克的补液。
2
病例回顾
• Part1 基本资料
•
姓名:骆平勋
•
性别:女
•
年龄:62岁
•
籍贯:重庆市万州
•
民族:汉族
•
职业:农民
•
婚姻:已婚
•
文化程度:小学
•
入院时间:2016-9-5 17:13
• 入院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肝硬化。
• 相关诊疗计划:重症监护,特急护理,禁食,吸氧,心电 监护,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给予抑酸、止血、输血等 对症支持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 治疗。
• 药物治疗:静脉用维生素K1,白眉蛇毒血凝酶,奥曲肽止 血;门冬氨酸鸟氨酸保肝;兰索拉唑抑酸;输血,复方氯 化钠,琥珀酰明胶,等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力咳嗽,呼吸道痉挛有关。 • 措施:取半卧位或坐位,指导有效咳嗽,遵医嘱予以雾化,
必要时人工吸引清理呼吸道。
• 6、知识缺乏:患者缺乏合理饮食、有规律生活及服药、 手术等知识。
• 措施:解释疾病有关危险因素;针对疾病程度,建议合理 饮食;指导患者活动与休息。
11
疑难讨论
9月5日,患者夜间呕吐鲜红色血液约240ml,伴少量凝 血块,伴心慌头晕不适,上腹部隐痛,解黑色大便1次, 期间共输注悬浮红细胞6U。
9月6日,查体:T 37.2℃ P 69次/分 R 18次/分 BP 95/51mmHg,患者意识呈嗜睡状,眼睑、口唇,面色仍苍白, 较前稍好转,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 音减弱,未再呕血。
4
病例回顾
• Part3 主诉
呕血1小时
正常值
• Part4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红细胞2.14X1012 /L 血红蛋白56g/L 血小板 58X109 /L
• 血氨: 57.5 umol/L
• CT:考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食管下段胃底静脉 曲张
5
病例回顾
• Part5 入院诊断及相关治疗
3
病例回顾
• Part2 查体
• 生命体征:T:36.5 ℃ P:85次/分 R:19次/分 BP:80/45mmHg CVP:5cmH2O
• 一般情况:意识模糊,急性面容,贫血貌 • 皮肤黏膜:口唇、甲床及结膜苍白 • 腹部视诊:腹部稍膨隆 • 腹部触诊: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 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 • 腹部听诊:肠鸣音正常3-5次/分
8
病例回顾
• 9月7日,患者神志清楚,未再呕血,心慌、头晕症状较前 好转,面色口唇稍苍白,腹软,上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 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复查血常规:血 红蛋白:80g/L,红细胞计数:2.14X1012 /L。今日转肝胆 外科继续治疗。
9
护理诊断及措施
• 1、体液不足:与呕血引起体液丢失过多,体液摄入不足 有关。
血量为 500~1000ml; • 休克,周围循环衰竭 提示出血量 >1500ml.
14
临床指标
• 1、粪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 >5ml;
• 2、血压
• 血压正常
提示出血量<500ml;
• 收缩压<90mmHg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 收缩压<60~80mmHg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6~8h)
16
客观指标
• 5、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不降低 • 血红蛋白 <100g/L • 血红蛋白 <70g/L
提示出血量<500ml;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
• 3、脉搏 • 脉搏正常 • 脉搏<100次/分 • 脉搏>120次/分
提示出血量<500ml;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
15
客观指标
• 4、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1.0休克 >1.5 严重休克(失血30%~50%) >2.0 重度休克(失血> 50%)
体液不足
12
如何判断患者体液不足?
症状体征 临床指标
13
症状体征
• 1、呕血和黑便 • 呕血 提示胃内积血达250~300ml • 黑便 提示出血量在50~70ml • 柏油样便 提示出血量约为500~1000ml
• 2、症状 • 无症状,或轻微头晕、口渴 提示出血量 <500ml; • 头晕、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出冷汗 、晕厥 提示出
6
病例回顾
• Part6 病史
既往史:既往胃病史数年,肝硬化诊断明确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 婚育史:已婚 家族史: 无特殊 过敏史:否认
7
病例回顾
•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1小时出现呕吐,为鲜红色血液伴胃内容
物,量大,约1500ml,不伴血凝块,伴有恶心、呕吐、头 晕、乏力,伴有上腹隐痛不适,急诊科以“消化道出血” 收入我科。入我科后予以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
• 措施:快速补液,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 2、活动无耐力: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 措施:提供舒适环境,注意保暖。
• 3、焦虑:与环境陌生,健康受到威胁,担心疾病后果有 关。
• 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 4、潜在并发症:窒息。 10
护理诊断及措施
• 措施:呕吐时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脸侧向一边,床旁备抢 救器械,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包等。
17
客观指标
• 6、尿量 • 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 尿量<25ml/h,提示血容量不足。
18
客观指标
• 7、中心静脉压
19
如何补液?
20
补液原则
• 先盐后糖 • 先晶后胶 • 先快后慢 • 见尿补钾 • 及时、快速、足43; 当天额外损失量
+ 每日正常需要量
(约2000ml)
21
补液的实施
• 1、建立静脉通路: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 • 2、合理补液:根据心、肺功能、失血、失液量、血压及
CVP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22
补液的实施
• 补充血容量
• 10~30分钟内输注平衡盐溶液500~2000ml • 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继续快速输注,达估计失血量的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疑难讨论
1
•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目的: 1、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体液不足的判断。 2、失血性休克的补液。
2
病例回顾
• Part1 基本资料
•
姓名:骆平勋
•
性别:女
•
年龄:62岁
•
籍贯:重庆市万州
•
民族:汉族
•
职业:农民
•
婚姻:已婚
•
文化程度:小学
•
入院时间:2016-9-5 17:13
• 入院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肝硬化。
• 相关诊疗计划:重症监护,特急护理,禁食,吸氧,心电 监护,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给予抑酸、止血、输血等 对症支持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 治疗。
• 药物治疗:静脉用维生素K1,白眉蛇毒血凝酶,奥曲肽止 血;门冬氨酸鸟氨酸保肝;兰索拉唑抑酸;输血,复方氯 化钠,琥珀酰明胶,等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
•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力咳嗽,呼吸道痉挛有关。 • 措施:取半卧位或坐位,指导有效咳嗽,遵医嘱予以雾化,
必要时人工吸引清理呼吸道。
• 6、知识缺乏:患者缺乏合理饮食、有规律生活及服药、 手术等知识。
• 措施:解释疾病有关危险因素;针对疾病程度,建议合理 饮食;指导患者活动与休息。
11
疑难讨论
9月5日,患者夜间呕吐鲜红色血液约240ml,伴少量凝 血块,伴心慌头晕不适,上腹部隐痛,解黑色大便1次, 期间共输注悬浮红细胞6U。
9月6日,查体:T 37.2℃ P 69次/分 R 18次/分 BP 95/51mmHg,患者意识呈嗜睡状,眼睑、口唇,面色仍苍白, 较前稍好转,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 音减弱,未再呕血。
4
病例回顾
• Part3 主诉
呕血1小时
正常值
• Part4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红细胞2.14X1012 /L 血红蛋白56g/L 血小板 58X109 /L
• 血氨: 57.5 umol/L
• CT:考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食管下段胃底静脉 曲张
5
病例回顾
• Part5 入院诊断及相关治疗
3
病例回顾
• Part2 查体
• 生命体征:T:36.5 ℃ P:85次/分 R:19次/分 BP:80/45mmHg CVP:5cmH2O
• 一般情况:意识模糊,急性面容,贫血貌 • 皮肤黏膜:口唇、甲床及结膜苍白 • 腹部视诊:腹部稍膨隆 • 腹部触诊: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 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 • 腹部听诊:肠鸣音正常3-5次/分
8
病例回顾
• 9月7日,患者神志清楚,未再呕血,心慌、头晕症状较前 好转,面色口唇稍苍白,腹软,上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 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复查血常规:血 红蛋白:80g/L,红细胞计数:2.14X1012 /L。今日转肝胆 外科继续治疗。
9
护理诊断及措施
• 1、体液不足:与呕血引起体液丢失过多,体液摄入不足 有关。
血量为 500~1000ml; • 休克,周围循环衰竭 提示出血量 >1500ml.
14
临床指标
• 1、粪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 >5ml;
• 2、血压
• 血压正常
提示出血量<500ml;
• 收缩压<90mmHg 提示出血量500~1000ml;
• 收缩压<60~80mmHg 提示出血量1000~1500ml(6~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