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大出血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讲课PPT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讲课PPT课件

胃酸和蛋白酶的消化是形成溃 疡的主要原因
溃疡侵蚀血管导致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出现呕血、 黑便等症状
病理生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导致曲张静脉壁变薄,易破裂出血。 出血特点:出血量较大,可呈喷射状,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诊断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可确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可进行止血治疗。
鉴别诊断: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胃癌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以确定出血原因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如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血红蛋白降低等,可初步诊断为 上消化道出血
病情评估:根据出血量、症状严 重程度等进行病情评估,以便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 常见原因之一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 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 道器官发生出血的疾病。
根据出血原因和机 制的不同,上消化 道出血可分为溃疡 性出血、炎症性出 血、肿瘤性出血等。
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 出血原因有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 肿瘤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主 要包括呕血、黑便、血 便等,严重时可出现失 血性休克。
避免过度饮酒,减少酒精对胃黏 膜的刺激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 良好饮食习惯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饮食清淡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腔清洁, 预防口腔感染
定义:上消化道 出血导致的低血 容量休克
症状:口渴、头 晕、心悸、四肢 厥冷、尿少等
处理:及时补充 血容量,如输血、 输液等,同时治 疗原发病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肝炎、肝硬化等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破裂

《上消化道大出血》课件

《上消化道大出血》课件

2 安全进餐方法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避免 吃得过饱。
3 药物管理
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 药物。
4 安全的体育运动
进行合适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5 处理紧急情况
学会正确处理急性出血情况。
结论
1 总结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严 重的疾病,可有严重的后 果。
2 建议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尽 早就医。
3 问题和讨论
疼痛、恶心和黑便是该疾 病的常见症状,你有没有 遇到过这样的患者?
《上消化道大出血》PPT 课件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本课件将全面介绍该病的定义、 常见的原因和分类。
什么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1 定义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胃、食道或十二指肠发生的严重出血症状。
2 常见的原因
常见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3 分类
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和静脉曲张性出血。
症状和风险因素
1 症状
症状包括呕血、黑便、腹痛等。
2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和使用某些药物等。
诊断方法
1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病人的腹部、 口腔和皮肤等。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和尿 液的检验。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内窥镜、 X光或CT扫描等方法。
治疗方法
1 给予氧气治疗
给予患者纯氧气以提高组 织供氧。
2 暂停口服或静脉药
停止患者使用引起胃肠道 刺激的药物。
3 实施胃肠吸引术
通过吸引,帮助清除胃肠 道内的血液。
4 血管加压素治疗
血管加压素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5 显微下止血手术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03
04
预防出血需注重饮食
辛辣、粗糙食物易损伤消化道,合理饮食、细嚼 慢咽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日常之道。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01
消化性溃疡是主要病因
消化性溃疡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约占总数的 30%~50%。
0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常见
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约占25%,急性出血死亡率 高,可达30%~50%。
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胃溃疡是消化道出血主因
胃溃疡在消化道出血中占比高达40%-60%,其导致的出血常因胃黏膜受 损引发,预防需注重饮食规律与抗溃疡药物治疗。
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30%, 预防需控制肝病进展,降低门静脉压力。
03
02
出血原因详解
胃肠道病变影响
1.消化道炎症是主要原因 消化道炎症如胃炎、肠炎等,可致黏膜损伤出血,据统计,约60%的消化道出血源于此。 2.药物副作用不容忽视 长期使用NSAIDS、激素类药物,可引发消化性溃疡,进而导致出血,其占比约为20%。 3.血管病变增加风险 血管病变如静脉曲张、血管瘤等,易导致消化道出血,其发生率约为15%。 4.饮食生活习惯影响大 不良饮食习惯、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均可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约5%的出血与此相关。
定期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辛 辣食物,可降低消化道出血风 险20%以上。
风险因素分析
1.消化道溃疡为主要原因
消化道溃疡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据统计,约60%的消化道出血病例由溃疡引起,预 防关键在于规律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2.药物副作用不可忽视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NSAIDs可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据统计,此类药物使用者出血风险提高 3-5倍。因此,遵医嘱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02
症状表现:出血量、出 血部位、伴随症状等
0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职业、病史等
护理要点
1.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 血量、出血部位等
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 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3.
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抗感染药 等,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4.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 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05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护理查房要点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 心率、呼吸、血压等
01
观察患者尿量、尿色等,
06
02
判断有无脱水情况
观察患者消化道出血症 状,如呕血、黑便等
观察患者腹部情况, 如腹胀、腹痛等
05
03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 清醒、嗜睡、昏迷等
04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颜色, 如苍白、黄疸等
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出血量、出血部位等 2 观察患者症状:呕血、黑便、头晕、心悸等 3 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5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6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01 消化道出血概述 02 护理查房要点 03 消化道出血护理案例分析 04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总结
消化道出血概述
病因
01
溃疡病
02
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
03
胃炎
04
胃溃疡
05
十二指肠 溃疡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处理的原则ppt课件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处理的原则ppt课件
可同时进行内镜止血治疗(双极电凝、微波、 激光、套扎和注射硬化剂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及超选 择性肝动脉造影对确定出血部位尤有帮助
每分钟至少要有0.5ml含有显影剂的出血量才 能显示出血部位
可将导管推进至出血部位,进行栓塞止血 在出血量大内镜检查和治疗不易成功时,DSA
十二指肠出血栓塞前
十二指肠出血栓塞后
剖腹探查
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积极的初步处理 后,血压、脉率仍不稳定,应考虑早 期行剖腹探查,以期找到病因,进行 确定性治疗
急诊手术适应证
难以控制的急性大出血 持续出血或出血停止后再出血 出血同时伴有腹膜炎,怀疑有某种脏器穿
孔存在 引起出血的病变需要及时外科治疗 内镜检查发现有黏膜血管裸露而有可能再
非手术治疗:复苏
开放静脉,建立1~2条大的静脉输液通道,以 保证迅速补充血容量
先输注晶体液(平衡盐溶液或乳酸钠等渗盐水), 输入量宜为失血量的2~3倍
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或明胶)扩容效果好,是 紧急补充血容量的最佳选择
同时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血常规、红细胞 比积检查
监测生命体征和循环情况,作为补液、输血的参 考指标
有类似胆绞痛的剧烈腹痛为前驱,右上腹 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甚至可触及肿大的 胆囊,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并出现黄疸, 多为胆道出血
实验室检验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 肝功能 血氨 凝血功能
胃镜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能明确出 血的部位和性质
应早期 (出血后24小时内)进行,阳性率 高达95%
非手术治疗:药物止血
维生素Kl、纤维蛋白原 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

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临床表现
三、血象变化 血象检查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 贫血在3-4小时后才出现,其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前有无贫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 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
临床表现
三、血象变化 网织红(RC)出血后24小时升高,4-7天高达5-15%,以后渐降至正。 RC持续增高提示继续出血。 WBC出血后2-5小时升达10-20×109/ L,2-3d恢复正常
2.其他病因所致的出血(非曲张静脉) 抑制胃酸分泌(H2RA, PPI) 使胃内pH>6(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功能的最适酸度值), pH<5凝血块迅速消化。 内镜 激光、热探头、高频电灼、微波和药物 手术 介入栓塞治疗
治疗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紧急输血指征(肝硬化要用新鲜血): 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 Hb<70g/L或比容<25%
治疗 三、止血措施
1. 食道静脉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药物: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0.2-0.4U/min持续滴注。同时应用硝酸甘油(视血压而定量)。
临床表现
四、发热 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38.5℃,持续3-5天降至正常。 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贫血等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衰竭有关。
临床表现
五、氮质血症 肠性氮质血症—出血后数小时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一般<6.7mmol/L,3-4天降至正常。血中蛋白质在肠道消化吸收所致。 肾性氮质血症—出血停止、血容量已纠正,而尿少和尿素氮增高,提示肾衰竭。 若肾功正常BUN仍持续增高,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