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 _____ 和—推断统计__________ 。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________ 、—顺序数据_____ 和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 。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__________ 和_实验数据。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_ 和_时间序列数据5、总体可分为___ 有限总体__ 和__无限总体 ______ 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样本_______ 。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 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_______ 和—连续型变量 ______ 。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________ 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__ 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_ 。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__ 方法和_____ 推断统计 ________ 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18、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学期末A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A卷及答案

云南财经大学学年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试))系(院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复核人阅卷人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若住宅房地产“评估的房地产价值X”与“销售价格Y' 之间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t =-1.98 - 3.1x,贝「者的相关系数可能A、-1.98、+3.1、+0.9237D 、-0.8963】2、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误差项离差平方和SSE实质上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的影响B、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随机因素带来的影响D、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3、单项式变量数列中,如果各标志值都扩大1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平均数A、不变B、扩大1倍C、减少1/4D、无法判断大小【】4、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比1998年增长35%则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应该是7 35% 、8 35%7.135%、8 135%】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 、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 量D 、运动员体重和能举起的重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6、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 分别为80%、85%、90%,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 应选 A 90%B 、85%C 、80%D、82%【 】7、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 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8、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 】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A 、必须用pg C 、必须用pg【 】10、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8,众数为31,中位数为29,则大体上可断定 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 、正态分布 D 、尖峰分布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 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B 上涨11.1%C 下跌11.1%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 00p q ♋ 11p q ♌ 01p q ♍ 10p q、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均值 中位数 众数 四分位数、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 平方米,标准差为 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 平方米,标准差为  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 乡村较大 城市较大 城市和乡村一样 不能比较、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 月超额完成计划 , 月刚好完成计划, 月超额完成 ,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   无法计算、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 件和 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上升 下降  不变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 ,是因为物价( )。

✌上涨  ♋上涨  ♌下跌  ♍下跌 、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环比发展速度 年距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抽样调查 ♋ 普查 ♌ 统计报表 ♍ 重点调查、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 的样本,则可采用( )。

✌ ☪检验法  ♦检验法 2 检验法  ☞检验法、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应选择奇数 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应选择偶数 可取 或、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 、 、 ,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 应选( )。

♊  ♋  ♌ ♍3%96%5.95%90++、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 ♌0H 不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0H 不真时接受0H 的概率、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 、 、 ,废品量相应为 件、 件、 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 )。

✌ 3%1%2%5.1++  3%1%2%5.1⨯⨯453025%1%2%5.1++++  %145%230%5.125453025++++、调查 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这说明( )。

✌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 %归因于其广告费用如要多销售 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 元 如果广告费用增加 万元,可以多销售 平方米的房屋 、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 )。

✌越大越好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 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 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 )。

✌主要比例关系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速度分析 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农业 亿元,工业 亿元,建筑业 亿元,运输邮电商业 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

♊  ♋  ♌ 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对某地区 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 )。

✌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 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 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 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 ☜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 ,实际降低了 ,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 )。

✌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 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超额完成了计划 ☜ 未完成计划、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ˆ x,并在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 )。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 千克☜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 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  千克、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 )。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净收入 国民净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可支配收入、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

✌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平均差 标准差三、判断题(每小题 分,共 分)、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

( )、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

(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 ,则现在 元钱只值原来  元。

( )、正态分布总体有现金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一个是均方差 ,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

( ) 、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也相等。

( )四、简答题(每小题 分,共 分)、什么是同度量因素?试述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方法?、试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五、计算题(每个小题 分,共 分)、某快餐厅连续 个星期抽查 位顾客,以调查顾客的平均消费额,得样本平均消费额为 元,并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 元,要求:☎ ✆以  概率保证程度(♦)对总体平均消费额进行区间估计。

☎✆如果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 ,则在同样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至少要抽多少顾客?、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 ✆计算三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总额变动的绝对额☎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销售总额☎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要求:☎ ✆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计算  年—  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如果从  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按 的增长速度发展,  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对✠与✡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得到如下输出结果:要求:☎ ✆根据以上输出结果将下列指标的数值或式子填写在其下对应的空格中。

☎✆指出✠与✡的相关方向,并说明显著性水平多大时就可认为两个变量总体的线性相关是显著的。

《统计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三、判断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 、× 、× 、√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分,共 分)、答:同度量因素是使不能直接加总的现象转让化为同度量、可以加总的现象的媒介因素,也称权数。

一个现象的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互为同度量因素。

( 分)在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基于指数研究的任务及指数体系成立的需要,一般按如下方法固定同度量因素: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以相应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 分)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以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报告期。

( 分) 、答:( )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不分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共变关系,不必区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 分)(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只有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

( 分)(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而回归分析时,对一种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归方程,一个为⍓倚⌧的回归,另一个是⌧倚⍓的回归。

( 分) 五、计算题(每个小题 分,共 分) 、( )♦,σ 元,25=x ,⏹  所以抽样平均误差5.1495.10===nσμ元抽样极限误差35.1*2===∆μt 元置信区间为μμ**t x X t x +≤≤- 即325325+≤≤-X 即2822≤≤X( )此时♦,极限误差≤ ,即2*2≤nσ所以⎪⎭⎫ ⎝⎛≥22σn 2    即至少要抽取 个。

、( )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33.11526100301002009500451201520075005512010111==⨯+⨯+⨯⨯+⨯+⨯==∑∑q p q p k p由于单位成本而增加的总成本:元)(40002610030100111=-=-∑∑q p q p ( )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96.10225350261001509500451001520095004512015010==⨯+⨯+⨯⨯+⨯+⨯===∑∑q p q p k q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元)(750253502610001=-=-∑∑qp q p( )指数体系分析如下:总成本指数=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33.115%96.102%7.118261003010025350261002535030100111111⨯==⨯==⨯=∑∑∑∑∑∑qp qp q p q p q p q p总成本变动绝对额=产量变动绝对额+单位成本变动绝对额40007504750)2610030100()2535026100(2535030100)()(111111+=-+-=-=-+-=-∑∑∑∑∑∑q p q p q p q pqp q p可见,三种产品的总成本增加了   增加了  元;其中由于产量 增加了   而使总成本增加了 元,由于单位成本增加了    而使总成本增加了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