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方法
如何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

如何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产减值损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某些资产的价值在特定时期内发生了减少,需要通过会计准则进行准确计量和处理。
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探讨。
一、资产减值的原因和类型资产减值的原因可以包括市场需求下降、技术进步、经济衰退等外部因素,也可以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策略失误、技术问题等因素引起。
根据减值的方式和范围,资产减值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固定资产减值:指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因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如机器设备、厂房等。
2. 无形资产减值:指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价值因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如专利权、商标价值等。
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指企业所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因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如对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
4. 存货减值:指企业所持有的存货价值因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
二、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的方法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重新评估资产价值:企业可以通过重新评估资产的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等指标来准确计量资产减值损失。
这需要依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评估方法进行。
2. 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以应对资产减值的风险。
计提减值准备可以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从而降低减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3. 处置或出售资产:对于已经发生重大减值的资产,企业可以考虑进行处置或出售,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
4. 资产转换: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将减值的资产转换为其他更有价值或更适合的资产,以降低损失。
三、应对资产减值的预防措施除了正确处理资产减值损失外,企业还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资产减值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预防措施:1. 定期评估资产价值:企业应定期对所持有的重要资产进行评估,了解其当前市场价值和未来预期现金流量,并及时调整计量方法和准备金比例。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拓展资料: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
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坏账准备的财务处理
贷方登记按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借方登记已确认为坏账应予注销的应收账款数额。
余额通常在贷方,表示已经预提尚未注销的坏账准备数,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列作应收账款的减项。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
应计提数=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坏账准备。
企业固定资产减少时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固定资产减少时怎样进⾏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清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的清理费⽤和清理收⼊,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核算。
“固定资产清理”科⽬的借⽅登记转⼈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发⽣的清理费⽤(若处置不动产,还应包括应缴纳的营业税),贷⽅登记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和保险公司或过失⼈承担的损失等。
当清理收⼊⼤于清理⽀出时,表⽰发⽣了清理净收益。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应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冲减开办费;属于⽣产经营期间的,计⼊营业外收⼊。
倘若清理收⼊⼩于清理⽀出,则表⽰发⽣了清理净损失。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也应区别情况处理: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开办费;属于⽣产经营期间的,计⼈营业外⽀出(其中,属于⾮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记⼊“⾮常损失”明细科⽬;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记⼈“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明细科⽬)。
“固定资产清理”科⽬可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进⾏明细核算。
期末余额反映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净清理收⼈,应填列于固定资产项⽬下的“固定资产清理”细⽬中,借⽅余额⽤“+”号,贷⽅余额⽤“⼀”号。
[例]某公司将⼀台不需⽤的设备出售,该设备的账⾯原价为120000元,已提折旧为50000元,该设备还有减值准备余额20000元。
设备售价为30000元,已收存银⾏。
假设出售设备时不涉及其他税费。
(1)注销固定资产账⾯记录,将固定资产账⾯价值转⼊清理,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0累计折旧5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120000(2)取得固定资产售价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存款3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0(3)结转固定资产处置净损益,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营业外⽀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20000(⼆)固定资产投资转出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账⾯价值(即投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累积折旧数额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下同)加上应⽀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按投出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借记“累积折旧”科⽬;按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按投出固定资产的账⾯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按应⽀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等科⽬。
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分录

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分录
根据会计准则有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这个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一般清理净损益:
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反之则做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可以转回?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金蝶财务软件安装维护服务-会计实操文库
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资产减值损失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
1。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技术进步等原因,固定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减值的情况。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减值测试和减值计提。
首先是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是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
一般来说,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都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
成本法是最常用的减值测试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
如果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小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说明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
市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减值测试方法。
它通过比较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
如果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说明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
收益法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减值测试方法。
它通过预测固定资产未来的经济收益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
如果预计未来的经济收益低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说明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
减值测试的结果将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如果减值测试确认固定资产存在减值的风险,企业就需要根据减值金额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的计提应当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减值损失的计提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计提和间接计提。
直接计提是指将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方法适用于减值损失较小、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不大的情况。
直接计提的好处是简单明了,能够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间接计提是指将减值损失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减值准备账户。
这种方法适用于减值损失较大、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较大的情况。
间接计提的好处是能够平摊减值损失的影响,减轻当期损益的负担。
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方法

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方法说到“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方法”这个话题,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怎么应对那些原本应该赚钱的资产,结果却突然掉价了,变成了“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这事儿对咱们小企业来说,可能会更加敏感。
因为咱们的资产本来就不多,减值了就意味着公司少了赚钱的机会,账面上可能一下子就“缩水”了。
别担心,今天就给你讲讲,这个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咱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它理清楚!什么叫“固定资产减值”?你可以理解为某个原本还挺值钱的资产,突然因为某种原因“贬值了”。
这可能是机器设备老了、坏了,或者因为市场不好,原本值钱的土地或者房产一下子失去了价值。
反正,企业本来是想靠它赚钱的,结果却变成了“鸡肋”,丢了也可惜,不丢又没用了。
这个时候就要做减值处理。
但是减值损失怎么处理呢?这里有个简单的原则:账面价值得进行“修正”。
啥意思?就是你得重新审视你账面上那些固定资产的价格。
如果原本的账面价格(也就是你们公司入账时的成本加上折旧)高得离谱,那就得把它“打折”,调整到它的实际市场价值。
你想想,假如你买的机器设备100万,结果发现它市场上最多能卖20万,那你就得把它的账面价值调整到20万。
至于怎么“打折”呢?你得根据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来算。
也就是说,要看你现在卖掉这台机器能拿到多少钱。
如果你卖不出去或者根本不值钱,那就按照最低的“残值”来算。
这个过程就叫做“确认减值”。
减值金额就是你原本账面上和实际能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
然后呢,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就来了。
要记住,你不可以直接把减值损失“消失”在账面上。
你得做一个明确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本身的账面价值得做个调整,减少掉。
这时你就得通过“减值损失”这个账户,进行“记账”处理。
这个减值损失,跟利润表上的损失挂钩,所以会直接影响到你企业的净利润。
简单说,企业的利润会因为这笔减值损失而减少。
就像打麻将时,明明想碰个“发财”,结果却变成了“乌龙”,亏了钱,净赚一堆麻烦。
【会计实操经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会计实操经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照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反映各类资产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当企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时,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在期末,企业应当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当没有余额。
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累积每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直至相关资产被处置时才予以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根据测试和计算结果,XYZ公司应确认的船舶减值损失为5 035万元,账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50 350 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350 000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船舶的账面价值变为10 965万元,在该船舶剩余使用寿命内,公司应当以此为基础计提折旧。
如果发生进一步减值的,再作进一步的减值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产组、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确认、计量和账务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有关特殊处理将在本章第四节中作具体说明。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科目,隶属于6701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是指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等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时,所形成的或有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类科目,资产类备抵科目,余额在贷方,反应本机构未转销的减值准备,隶属于1603科目。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
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二、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减值测试来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少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三、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四、固定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6701”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04”科目。
处置、报废固定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如:根据甲航运公司船舶减值测试结果,在2015年年末,船舶的账面价值为 320000000 元,可收回金额为 219300000 元,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100700000 元。
甲航运公司应当在 2015年年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船舶 100 70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