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浓度的标定

合集下载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是化学分析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操作,旨在确定盐酸溶液中盐酸的含量,从而获得溶液的浓度值。

本文将介绍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强酸性。

盐酸溶液的浓度通常用摩尔浓度表示,即每升溶液中所包含的盐酸的物质的量。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是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反应后剩余的氢氧化钠浓度来确定盐酸的浓度。

该反应为酸碱滴定反应,反应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在盐酸溶液中加入苯酚指示剂,使溶液呈现出酸性环境时的颜色,然后再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

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滴定剂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称为终点,此时溶液中的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已达到完全中和的状态。

通过计算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

实验操作流程1. 实验器材准备:氧化钠粉末、盐酸标定溶液、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苯酚指示剂、滴定管、烧杯、容量瓶、量筒、移液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2. 测定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V1 :用移液管取出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在其中加入一滴苯酚指示剂,然后开始以盐酸标定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呈现出粉红色,标志着滴定已达到终点。

4. 实验数据处理:用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V1 和浓度计算出加入滴定管中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n1;用盐酸标定溶液的体积 V2 和滴定到终点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V3 计算出被滴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n2。

由于酸碱滴定反应是一种1:1的反应,因此n1=n2,再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注意事项1. 操作前需认真阅读实验方法,理解实验原理与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

2. 选择合适的荧光杯和荧光检测器对溶液进行检测。

3. 滴定剂的浓度应该确保准确,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 实验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指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盐酸的标定

盐酸的标定

盐酸的标定1. 介绍盐酸(化学式:H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它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盐酸的浓度准确,需要进行盐酸的标定。

盐酸的标定是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反应,从而确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2. 标定原理盐酸的标定原理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未知盐酸溶液的浓度。

盐酸与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1 mol的盐酸与1 mol的碱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 mol的盐和1 mol的水。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以推导出标定盐酸的公式:C1V1 = C2V2其中,C1是标准溶液的浓度,V1是标准溶液的体积,C2是盐酸溶液的浓度,V2是盐酸溶液的体积。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配置标准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需要,配置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如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准备盐酸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和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如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3.2 标定操作1.使用容量瓶准确称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V1)。

2.将标准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3.使用滴定管取适量的盐酸溶液(V2)。

4.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粉红色。

5.慢慢滴加盐酸溶液,同时轻轻摇晃锥形瓶,直到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6.记录滴定过程中盐酸溶液的体积(V2’)。

3.3 数据处理根据标定原理中的公式C1V1 = C2V2,可以计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

C2 = (C1V1) / V2’其中,C1是标准溶液的浓度,V1是标准溶液的体积,V2’是盐酸溶液的滴定体积。

4.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齐全。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滴定过程中要控制滴液的速度,避免滴液过快导致误差。

•滴定过程中要充分摇晃锥形瓶,使反应充分进行。

盐酸浓度的标定

盐酸浓度的标定

盐酸浓度的标定盐酸浓度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掌握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终点;3.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减量法称量二.实验原理:1.浓盐酸有挥发性,因此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配好的溶液只是近似浓度,准确的HCl浓度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通常用来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Na2CO3)和硼砂(Na2B4O7·l0H2O)。

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时,以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滴定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⑴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在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反应中:Na2CO3+2HCl=H2CO3(CO2+H2O)+2NaCl产物H2CO3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4mol·L-1,溶液的pH值为[H+]=(Ka1c)-1/2=(4.4×10-7×0.04)-1/2=1.3×10-4mol·L-1pH=3.9⑵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为3.9,因此与化学计量点的pH值吻合,可选作指示剂。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电子天平,250m烧杯(3个),50mL酸式滴定管,称量瓶主要试剂:HCl(aq)、无水碳酸钠(s)、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四.操作步骤: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序号123Na2CO3的质量m/g0.15990.13610.1453初读数V1(HCl)/mL0.000.000.00终读数V2(HCl)/mL28.3324.0225.60△V(HCl)/mL28.3324.0225.60C(HCl)/mol·L-10.10650.10690.1071C平均(HCl)/mol·L-1(舍前)0.1068S0.0003082计算T-0.97330.32440.9733查表3-1的T(置信界限95%)1.15C平均(HCl)/mol·L-1(舍后)0.1068用到的计算公式:1.盐酸浓度的计算:2.平均值的计算:=(X1+X2+X3+…+Xn)/n3.标准偏差计算:Tn=(Xn-)/S4:统计量计算式为:Tn=(Xn-)/S六.问题及思考题★思考题1.配置0.1mol·L-1盐酸溶液时,用何种量器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答:由于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是粗略的,因此浓盐酸用量筒量取;纯水也用量筒量取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1)用手拿称量瓶或称量瓶的盖子;2)不在盛入试样的容器上方,打开或关上称量瓶盖子3)从称量瓶中很快倾倒试样;4)倒完试样后,很快竖起瓶子,不用盖子轻轻的敲打瓶口,就盖上盖子去称量;5)倒出所需质量的试样,要反复多次以至近10次才能完成。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一、配制:0.02mol/L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缓慢注进1000ml水。

0.1mol/LHCl溶液:量取9毫升盐酸,缓慢注进1000ml水。

0.2mol/L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缓慢注进1000ml水。

0.5mol/LHCl溶液:量取45毫升盐酸,缓慢注进1000ml水。

1.0mol/LHCl溶液:量取90毫升盐酸,缓慢注进1000ml水。

二、标定:1、反应原理: Na2CO3-+2HCl→2NaCl+CO2++H2O为缩小批示剂的变色范围,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使颜色变化更加明显,该混合指示剂的碱色为暗绿,它的变色点PH值为5.1,其酸色为暗红色很好判定。

2、仪器:滴定管50ml;三角烧瓶250ml;135ml;瓷坩埚;称量瓶。

3、标定过程:基准物处理:取预先在玛瑙研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置进洁净的瓷坩埚中,在沙浴上加热,留意使运动坩埚中的无水碳酸钠面低于沙浴面,坩埚用瓷盖半掩之,沙浴中插一支360℃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与坩埚底平,开始加热,保持270-300℃1小时,加热期间缓缓加以搅拌,防止无水碳酸钠结块,加热完毕后,稍冷,将碳酸钠移进干燥好的称量瓶中,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称取上述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标定0.02mol/L称取0.02-0.03克;0.1mol/L称取0.1-0.12克;0.2mol/L称取0.2-0.4;0.5mol/L称取0.5-0.6克;1mol/L称取1.0-1.2克称准至0.0002克)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进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0.02mol/L加20ml;0.1mol/L加20ml;0.2mol/L加50;0.5mol/L加50ml;1mol/L加100ml水)定溶,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

同时做空缺4、计算:C(HCl)——盐酸标准溶液量浓度 mol/L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克)V1——滴定消耗HCl ml数V2——滴定消耗HCl ml数0.05299--与1.000盐酸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无水碳酸钠的质量。

(整理)盐酸浓度的标定

(整理)盐酸浓度的标定

盐酸浓度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掌握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终点;3.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减量法称量二.实验原理:1.浓盐酸有挥发性, 因此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配好的溶液只是近似浓度, 准确的HCl 浓度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通常用来标定HCl 溶液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Na2CO3 )和硼砂(Na2B4O7·l0H2O)。

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时, 以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滴定反应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2. ⑴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 :在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反应中:Na2CO3 + 2HCl = H2CO3(CO2+H2O) + 2NaCl产物H2CO3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4mol·L-1,溶液的pH值为[H+]=(K a1c)-1/2 =(4.4×10-7×0.04)-1/2 = 1.3×10-4mol·L-1pH=3.9⑵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为3.9,因此与化学计量点的pH值吻合,可选作指示剂。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电子天平,250m烧杯(3个),50mL酸式滴定管,称量瓶主要试剂:HCl (aq)、无水碳酸钠(s)、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四.操作步骤: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五.数据记录与处理用到的计算公式:1.盐酸浓度的计算:2.平均值的计算:=(X1+X2+X3+……+X n)/n3.标准偏差计算:4:统计量计算式为:T n=(X n-) /S六.问题及思考题★思考题1.配置0.1mol·L-1盐酸溶液时,用何种量器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答:由于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是粗略的,因此浓盐酸用量筒量取;纯水也用量筒量取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1) 用手拿称量瓶或称量瓶的盖子;2) 不在盛入试样的容器上方,打开或关上称量瓶盖子3) 从称量瓶中很快倾倒试样;4) 倒完试样后,很快竖起瓶子,不用盖子轻轻的敲打瓶口,就盖上盖子去称量;5) 倒出所需质量的试样,要反复多次以至近10次才能完成。

化学实验报告——盐酸溶液的标定

化学实验报告——盐酸溶液的标定

化学实验报告——盐酸溶液的标定化学实验报告盐酸溶液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3.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盐酸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通过与其他未知浓度的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可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已知质量的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Na2CO3)来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如下:Na2CO3+2HCl→2NaCl+H2O+CO2↑三、实验步骤1.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2.基准物质处理:在称量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于烘箱中在180℃下烘干2小时,冷却至室温。

3.标定盐酸溶液:准确称取0.5g左右的无水碳酸钠3份,分别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录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

平行实验3次,计算盐酸溶液的浓度。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基准物质的质量、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等。

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滴定原理计算盐酸溶液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数据记录:Na2CO3~2HCl106.0 73.0m(Na2CO3) c(HCl)×V(HCl)代入实验数据,可得到盐酸溶液的平均浓度为:c(HCl)=(0.4982×73.0)/(106.0×24.80)+(0.5026×73.0)/(106.0×25.00)+(0.4997×73.0)/(106.0×24.90)=0.1210mol/L。

3.实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基准物质的处理要规范,确保无水碳酸钠的烘干时间和温度符合要求;(2)在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充分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3)滴定终点要准确判断,避免因指示剂加入过多或过少而导致误差;(4)平行实验的次数要足够,以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硼砂法

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硼砂法

实验硼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目的:1. 学会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2. 学会盐酸溶液的标定方法。

3. 学会使用分析天平称取试样。

4. 练习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1. 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的反应:化学计量点时的pH=5.27, 可选甲基红作批示剂。

2. 硼砂标准溶液浓度计算:硼砂标准液浓度:0.38 /(382*0.25)= 0.00398(0.00399) M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50ml酸碱滴定管各1支,20ml移液管1支,10ml量筒1支,表面皿1个,250ml锥形瓶2只,250ml容量瓶2只,250ml烧杯,洗耳球1只,玻璃棒1根,移液管架1个,药匙1个,滴定台。

试剂:浓盐酸(密度1.19g·cm-3, 质量分数37%),硼砂(分析纯,摩尔质量381.37或382),甲基红指示剂(0.1%:0.1g 甲基红 20ml 乙醇 80ml蒸馏水混合100ml 不够补乙醇至100ml)实验内容及步骤:1.配制0.01 (0.012)M盐酸250mL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盐酸0.5ml或1ml(36%-11.74 ,37%-12.06,38%-12.39)注入事先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稀释后转入500mL(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将所配溶液转入洁净的试剂瓶中,用玻璃瓶塞塞住瓶口,摇匀,贴好标签,待标定(约0.012M)。

2. 硼砂标准溶液的配制取一个洁净且干燥的表面皿,在分析天平上用直接称量法称取硼砂(Na2B4O7●10H2O : 十水合四硼酸钠)基准物0.3800g (1.9000g,称准至0.1mg),转移至洁净的250ml烧杯中,从洗瓶中挤出少量蒸馏水冲洗表面皿3次,洗液一并转入烧杯,加入蒸馏水至约100ml,搅拌溶解(浓度大的要加热)。

将溶液全部转入洁净的250mL容量瓶中定容。

计算硼砂标准溶液的浓度(0.00398或0.0199M)。

实验三 盐酸浓度的标定及溶液配置

实验三 盐酸浓度的标定及溶液配置

实验三、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一、实验目的1、练习差减法称量;2、学习酸式滴定管的使用3、学习指示剂的原理和使用4、学会盐酸配制和标定二、实验原理HCL + Na 2CO 3NaHCO 3 + NaCLH 23 + NaCLCO 32- + H +HCO 3 + H +HCO 3H 2CO 3(CO2 + H 2O)pH=8.34pH=3.9CO 32- + 2H +H 2CO 3即:终点梢提前!1、滴定原理2WM1000*等物质量计算规则有求(有效数字)2、指示剂原理.HInH + + In -[H +] [In -][HIn]=K HIn HH=K HIn[HIn][In -]pH = pK HIn -lg[HIn][In -]=pK HIn ++11pK HIn 4红黄二甲苯黄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黄色粉末pK=3.3溴甲酚绿 (四溴间甲苯酚黄酞) 棕红色粉末黄绿蓝3.8pH=4.9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之间的互补颜色变动范围窄终点颜色变化敏锐讲解:1、滴定管移液管 吸量管使用注数字2、容量瓶的使用3、有效数字①分析天平 万分之一:0.0001克十万分之一:0.00001吸量管: 5.00ml 2.00ml滴定(移液)管: 20.00ml4 P 13 见书预作:正常个别调整如前三、实验步骤1、0.1mol/L盐酸溶液的配制(1)计算配制500ml0.1mol/L盐酸溶液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2)量取计算体积的浓盐酸,倒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摇匀。

2、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1)差减法称取0.13—0.15g无水Na2CO3三份,称准至0.0001g。

(2)加水50ml搅拌,使Na2CO3完全溶解。

(3)加入9滴溴甲酚绿-二早基黃混合指示剂,用已读好读数的滴定管慢慢滴入待测盐酸溶液,当溶液由绿色变为亮黃色即为终点。

四、实验记录五、数据处理C HCL=2000m Na2NO3 106V HCL六、思考题1、滴定管内壁挂有液滴,可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NaOH溶液和HCl溶液能否做基准试剂?能否直接在容量瓶中配制0.1000mol/L的NaOH溶液?HCl浓度的标定(开放实验)——溶液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学习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习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去处理。
教学要求
结束工作 保存盐酸溶液用于下次实验; 洗净滴定管放入滴定管盘中; 如有时间,洗2只称量瓶,放400mL烧杯中,
盖上表面皿,待下次实验时烘干。洗四只
250mL烧杯、表面皿,将表面皿盖上备用。
实验后讨论
基本操作小结;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误差来源。
下次实验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一); 预习内容: 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
盐酸浓度的标定
实验目的
学会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掌握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终点 ;
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减量法称量 。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讨论 为什么盐酸不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 由于浓盐酸挥发,浓度不确定。 如何配制、标定盐酸标准溶液?
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
其准确浓度;或者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
原始数据待教师作过记号后才能计算;
教学要求
四份溶液标定结束后只计算: • 四份的浓度;

1.2及3.4两份的平均值及相对相差(先不计算
四份的平均值、S、T值)。待教师看后告知,
若数据通过,则接着处理报告,若不通过,
则需重做两份;
教学要求
试剂瓶上贴标签,标签上写试剂的中文名称、
化学式、浓度、日期; 离开实验室前,完成并交报告,一般不允许带
化学计量点的pH=3.89;
硼砂(Na2B4O7· 10H2O):
Na2B4O7· 10H2O+2HCl=4H3BO3+2NaCl+5H2O
化学计量点的pH为5.1;
用NaOH标准溶液。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怎样选择指示剂(简述)? 酸碱滴定曲线、滴定的突跃范围:强碱滴定强
酸时,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值发生
准溶液标定。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标准物质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其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纯度足够高,一般在99.9%以上; 性质稳定; 没有副反应; 摩尔质量比较大。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有哪些标准物质可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无水碳酸钠:
Na2CO3+2HCl=2NaCl+H2O+CO2↑
误差为:2×0.01/10 ×100% = 0.2 % 。若为
25mL,则相对误差为:2×0.01/25 ×100%
= 0.08 %。
实验步骤
带哪些物品进天平室?
烧杯编号盖上表面皿(不放玻棒);
干燥器;
称量瓶与纸带(放干燥器内);
将干燥器、烧杯放搪瓷盘内,平端进天平室
(为什么);
记录笔、实验报告本。
一般滴定液用去的体积为25mL左右,相当
的Na2CO3量为: m = c HCl • v HCl • MNa2CO3 /2000 = 0.13(g)
实验步骤
称量时允许有一定的范围,故称0.13~0.15g。 若滴定体积太小,滴定管读数引入的误差较大。
如v HCl为10mL,读数误差为2×0.01mL,相对
实验步骤
从滴定开始直到终点,注意控制不同阶段的滴 定速度。通过预先练习,做到自如控制滴加1滴、 半滴,以准确掌握终点; 纯水的pH为6左右,终点前洗杯壁、玻棒不要太
早,水不宜太多。要用尽量少的水将杯壁洗净
(为什么);
实验步骤
标定测四份。每份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必须 加液至零刻度附近,再进行下一次的滴定(为
变化,以pH对NaOH的加入量作图得滴定曲线, 计量点前后NaOH溶液由不足到过量0.02mL (0.1%);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溶液pH的突 然变化称滴 定突跃,突 跃的pH范围 称滴定突跃 范围;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酸碱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 本身是弱酸或弱碱:HIn = H+ + In-,HIn与In-
酚酞pKa=9.1,变色pH范围为8.0~9.6。不同 的人的观察结果也不同。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指示剂的选择 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处于滴定 突跃范围。Na2CO3标定盐酸的化学计量点的 pH=3.9,实验中使用二甲基黄-溴甲酚绿为指示
剂,变色点pH=3.9,该指示剂的碱色为绿,酸式
为橙,变色点pH时为亮黄色。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CHCl的计算公式,各取几位有效数字? CHCl =2000 • mHCl∕(106.0 • V HCl) ; 请同学们分析。
实验步骤
1.0.1 mol/L盐酸溶液的配制 讨论 怎样配制0.1mol/L盐酸溶液 ? 计算配制800mL 0.1mol/L HCl溶液所需浓盐酸
实验步骤
减量法称量的要点?
称出称量瓶质量,按去皮键 TAR ,倾倒试样
后称量,所示质量是“—”号; 再按去皮键称取第二份试样;
本实验连续称取四份试样。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减量法称量的注意点)
盛有试样的称量瓶除放天平盘、干净的纸或
表面皿上,或用纸带拿在手中外,不得放其
它地方(为什么);
终点。
教学安排
先洗称量瓶,放进烘箱后开始讲课; 课堂讨论结束后,取出称量瓶,检查瓶内有无
水;已烘干的称量瓶放干燥器中冷却(20分
钟)、待用;
准备好大、小纸带 ;
先称量、溶样,后准备滴定管滴定;
教学要求
定量分析实验的有关要求 报告本编页码; 数据要及时记在报告本上,不能实验后补记。 决不可随意拼凑和伪造、涂改数据,否则实 验作零分处理;
纸带放洁净、干燥的地方;请保存好以便以
后再用;
取出或套上纸带时,不要碰到称量瓶口;
实验步骤
要在承接容器的上方打开(或盖上)瓶盖,
以免使粘附在瓶口、瓶盖上的试样失落在容
器外,粘在瓶口的试样应尽量敲入烧杯或称
量瓶内; 若倒入试样量不够时可重复再倒,但要求2~ 3次内倒至规定量(为什么)。如倒入量大大 超过,弃去,洗净烧杯后重称。
的量;
先在试剂瓶中加纯水;
实验步骤
在通风橱内用量筒量浓盐酸若干毫升倒入瓶内, 洗瓶洗瓶口,盖好瓶塞充分摇匀。充分摇匀是实 验能否得到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最基本保证。 为什么在通风橱内配制盐酸溶液,试剂瓶中先加
水后加酸?
避免浓盐酸的酸雾污染环境。
实验步骤
怎样确定称取Na2CO3的克数?
实验步骤
(2)溶解试样
注意事项
量筒量取纯水,沿杯壁加入,或玻棒引入,玻
棒下端紧靠杯壁;每只烧杯内放一根玻棒,放
入后不再取出;
搅拌时不碰杯壁以免发出响声;
试样完全溶解后再滴定,重做时更要做到此点。
实验步骤
(3)滴定
注意事项 使用前摇匀盐酸溶液;溶液必须直接倒入滴定 管,不经烧怀; 搅拌时玻棒不碰杯壁,不能从烧杯中取出; 操纵活塞时手的姿势正确,手心不能顶活塞;

基本操作
看录象:
称量瓶的使用; 干燥器的使用; 干燥箱的使用; 电子天平的使用;
盐酸浓度的标定。
基本操作
或教师示教:
称量瓶的洗涤、烘干;
干燥器的使用;
干燥箱的使用;
减量法称取0.13~ 0.15g碳酸钠试样;
溶样;
补充滴定管使用中尚未讲解的部分、示范
什么)。
讨论 本次实验的误差有哪些,如何减少误差? 暂不考虑测定方法和试剂带入误差的情况下,
实验步骤
主要有:
• • 碳酸钠吸湿——称量要迅速,碳酸钠尽量少暴 露在空气中;
滴定终点过——预先训练滴加1滴、半滴的操作; 近终点慢滴多搅。熟悉并正确判断终点的亮黄 色; 个人主观误差——如终点颜色的判断、滴定管 读数的误差。预先练习。
混合碱的组成、含量的测定方法 。
如发现记错、读错时,要保持原状(如滴定
管保持原液面),经教师复核后,可在原数
据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值;
教学要求
学生自行判断终点颜色,教师指导一份。可对 照“录像”或教师示教的三份溶液:终点前、
终点、终点稍过。若对照后还没把握,可先记
下滴定管读数,再加半滴。比较半滴前后的颜
色,以确定终点;
有不同的颜色,pH=pKa(HIn)+lg[In-]/[HIn],
当[In-] =[HIn],pH=pKa为理论变色点;[In]/[HIn]≤ 0.1看到酸色,≥10,看到碱色。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变色范围的pH=pKa±1,但实际观测到的与理 论计算有差,因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度不
同,加上两种颜色互相掩盖,影响观察。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