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基坑支护新规定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深基坑及相邻建(构)筑物、地下设施、道路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及其相关建设活动。
本办法所称深基坑,是指按《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D51/T5026-2001)规定确定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见附件二)。
本办法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工程地质勘察、降水设计及施工、护壁设计及施工、土方开挖、监测、检测等内容。
第三条深基坑工程施工必须纳入建设项目(单位工程)总承包管理。
总承包单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未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的严禁破土动工。
第四条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受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委托,具体实施成华、金牛、武侯、青羊、锦江及高新区内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日常监督检查。
其它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勘察前对深基坑开挖区边线外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及地下管网等状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资料及时提供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
第六条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检测单位。
第七条凡属深基坑工程的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单位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咨询,并将检测机构出具的咨询意见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第八条勘察单位应当对深基坑工程建设地域按相关规范、规程进行勘察,查明工程建设地域及周边环境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并提出深基坑支护的建议方案。
第九条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周围环境、主体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等编制设计方案。
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降(排)水、土方开挖程序、支护结构、基坑允许暴露时间、监测、环境保护等内容,设计方案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21〕22号各区(市)县安监站,在蓉各建设、监理、勘测、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单位:近年来,我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对毗邻房屋、道路、管线多次造成不良影响,社会群体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目前我市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将进一步加强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要求通知如下:一、搞好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周边环境调查取证工作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按《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对深基坑开挖区边线外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及地下管线等状况进行调查,并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调查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地面、道路、建(构)筑物等进行拍照或摄像取证(有条件的应办理取证材料公证手续),住宅等重要建筑物应有入户调查记录(见附表)。
住宅等重要建筑物调查点位应包含散水、建筑外墙周边、底层及顶层室内门窗洞口原始状况等,入户调查比例不少于该栋住户数的20。
二、加强收缩土区域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膨胀土区域的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收缩土地区展开深基坑工程勘测时,应当根据场地情况架设勘探坑,查明岩土层界面及懦弱结构面,满足用户基坑掘进设计安全建议。
(二)深基坑边坡支护不得采用击入式钢管土钉墙型式,当采用排桩支护时,冠梁顶面不得低于基坑顶部地面0.5米。
(三)深基坑开凿至设计标高后,应当及时展开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无法及时展开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曝露时间少于7天的基坑,施工单位应当使用混凝土将距掘进结构1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体展开半封闭。
三、基坑顶红线以内或开挖边线外开挖深度1倍范围地面应采用混凝土硬化,做好基坑顶部和底部的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对土体产生不利影响。
四、安全等级属于一级的深基坑工程,当深基坑开凿区边线外开凿深度0.5倍范围存有关键建好(二重)筑城物时,例如住宅等,基坑掘进结构应当优先使用内提振型式或内提振与混凝土灌注桩女团型式;未使用内提振掘进结构型式或内提振与混凝土灌注桩女团型式的,深基坑工程掘进结构设计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场地地质条件的不利因素,明确提出强化措施,保证紧邻建好(二重)筑城物、地下管线、道路的正常采用。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 需要提供的资料: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备案登记表》一式 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资料交接材料证明 表》一式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原件;
专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 合格证书》原件及一张一寸彩照;
安全工程师任命通知书(施工单位红头 文件);
3、资质等级和资格管理制度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三条
第九条 深基坑工程设计实行资质等级和 资格管理制度。
凡按《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5026)规定确定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为一级的基坑,建设单位必须将深基坑工程设 计委托给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类或工程勘察专业 类岩土工程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
专业承包企业为该分部工程质量和安全 的第一责任单位,工程质量由专业承包 企业直接向建设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申请办理深基坑工程施工许可 手续时,应提交以下相应证明或材料:
1、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已取得建筑工程规划相关批准文件(经
规划批准的总平面图及放线图); 3、已依法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
和监理单位,并提交工程登记表和合同;
4、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施工现场 具备基本施工条件、扬尘污染防治及工 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基坑支护设 计、土方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方案已按 规定咨询论证合格;
5、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项工程已通过施工 图审查,且建设资金已落实;
6、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已对 施工方案进行会签。
层的重要建筑物、重要管线和地下设施 等。 一般:二-三层的建(构)筑物。 次要:单层建筑物、临时建筑物或其它 次要设施。
修改后:
重要:三层及三层以上建筑物,低于三 层的重要建筑物、重要管线和地下设 施等。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规定课件

目录
• 深基坑工程概述 •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规定 • 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 • 深基坑工程监测与应急处理 • 典型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深基坑工程概述
01
深基坑工程定义
01
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 (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 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 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
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
深基坑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在高层建筑、地铁、高速公 路、大型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深基坑工程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降 低工程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
02
规定
规定出台背景
01
02
03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成都市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建筑工程数量不断 增加,深基坑工程安全风 险日益突出。
监测频率
根据深基坑的规模、地质条件、 施工进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 频率,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进行处理。
预警机制与响应流程
预警机制
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设定相应 的预警阈值,如超过阈值则立即启动 预警机制。
响应流程
一旦发生预警,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 行现场核实,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 应的应急性很强的 系统工程,包括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方 面的内容。
深基坑工程特点
深基坑工程具有开挖深度大、施工难 度高、技术要求严格等特点,需要综 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压力、水压力 、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等。
深基坑工程还具有高风险性,一旦发 生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必须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 。
安全保障措施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规定

承包工程范围: 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类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 二级企业:可承担工程造价1000万元及以下各类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 三级企业:可承担工程造价300万元及以下各类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
二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2项中的1项以上所列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高度60米以上、单位工程量6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幕墙工程2个; (2)高度20米以上、单位工程量2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幕墙工程4个。 2、企业经理具有6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 责人具有6年以上从事建筑幕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 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 少于25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人,且建筑、 结构、机械、材料等相关专业人员齐全。 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5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生产、制作、安装配套的检测设备;具有用于建筑幕墙加工制作 的厂房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具有制作隐框玻璃幕墙的净化打胶间和固化养 护间及配套的机械加工、打胶设备。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单项工程面积在8000平方米及以下高度80米及以下的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
二级资质标准: 1、 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4项中的2项以上所列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12层以上房屋建筑或高度超过60米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工程; (2)深度超过13米的软弱地基处理; (3)深度超过8米的深大基坑围护及土石方工程; (4)单项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上地基与基础工程1个或200万元以上地基与基础工 程2个。 2、企业经理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责人 具有8年以上从事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财 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4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地下、岩土、机械等专业人 员不少于15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0人。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 项目经理不少于6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8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0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专用施工设备10台幕墙工程的施工。 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单项工程面积在 8000平方米及以下、高度80米及以下的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 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单项工程面积在 3000平方米及以下、高度30米及以下的建筑幕墙工程的施工。 注:建筑幕墙包括:(1)全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 无框玻璃幕墙;(2)各类金属板、人造板、石材幕墙;(3)其他各类建筑幕 墙。
成都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2010-1-1

成都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2010-1-1 备案号:Jxxxxxx-2008DB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50xxx-2008成都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of BuildingFoundation Excavations in Chengdu Region2009-07-20发布 DB51/T50xxx-2008四川省建设厅发布编制说明根据四川省建设厅川建厅科发[2009]192号通知要求,以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与省、市相关勘察院、建科院以及部分生产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四川省《成都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近年来四川建筑深基坑工程实践经验;充分利用由成都地区多项基坑设计和施工及管理经验,同时参考和借鉴了国》上。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充实和提高规范的质量,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请各工程责任主体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花圃北路14号,邮政编码610081)和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地址:成都市八宝街111号4楼,邮政编码61003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使用。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中机工程勘察研究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地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主编:康景文张佳主要起草人:康景文张佳余安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实施日期:2010年1月1日目录1 总则 ................................................................. .. (1)2 术语、符号 ..................................................................... ............................................................22.1 术语 ..................................................................... .. (2)2.2 符号 ..................................................................... .. (3)3 基本规定 ................................................................. .. (5)3.1 一般规定 ..................................................................... . (5)3.2 荷载和抗力 ..................................................................... (7)3.2 设计文件要点 ..................................................................... (10)3.3 施工组织要点 ..................................................................... (10)4 基坑勘察和环境调查与风险性评价估 ..................................................................... ..............114.1 一般规定 ..................................................................... .. (11)4.2 基坑工程勘察 ..................................................................... (11)4.3 环境调查与评估 ..................................................................... .. (13)5 支护结构设计 ..................................................................... (14)5.1 一般规定 ..................................................................... .. (14)5.2 坡率法 ..................................................................... (15)5.3 土钉墙支护 ..................................................................... . (16)5.4 排桩支护 ..................................................................... .. (20)5.5 重力式支护 ..................................................................... . (25)5.6 锚杆(索)支护 ..................................................................... . (28)5.7 逆做法支护 ..................................................................... . (36)5.9 组合式支护 ..................................................................... . (38)6 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 ..................................................................... . (41)6.1 一般规定 ..................................................................... .. (41)6.2 土方开挖施工 ..................................................................... (42)6.3 放坡施工 ..................................................................... .. (42)6.4 土钉墙施工 ..................................................................... . (42)6.5 排桩施工 ..................................................................... .. (44)6.6 重力式结构施工 ..................................................................... .. (44)6.7 锚杆施工 ..................................................................... .. (46)6.8 地下水控制设计与施工 ................................................................. (50)7.1 一般规定 ..................................................................... .. (50)7.2 集水明排 ..................................................................... .. (51)7.3 管井降水 ..................................................................... .. (51)7.4 高压喷射注浆隔水 ..................................................................... . (52)7.5 压力注浆隔水 ..................................................................... (55)7.6 回灌...................................................................... (59)8 基坑工程质量检测 ..................................................................... . (61)8.1 一般规定 ..................................................................... .. (61)8.2 土钉墙 ..................................................................... .. (62)8.3 排桩 ..................................................................... .. (62)8.4 重力式挡土结构 ..................................................................... .. (63)8.5 锚杆 ..................................................................... .. (63)8.6 降水 ..................................................................... .. (65)8.8 隔水 ..................................................................... .. (65)8.9 回灌 ..................................................................... .. (66)9 基坑工程监测 ..................................................................... (66)9.1 一般规定 ..................................................................... .. (66)9.2 变形监测 ..................................................................... .. (67)9.3 支护结构环境监测放在环境保护里面 ................................................................. . (68)10 基坑工程环境保护与加固处理 ..................................................................... (68)10.1 一般规定 ..................................................................... (68)10.2 环境保护措施 ..................................................................... . (70)10.3 应急措施 ..................................................................... (72)10.4 加固处理 ..................................................................... (73)10.4.6 坑外土体加固处理宜按下列原则进行 ..................................................................... ......7311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与移交 ..................................................................... .. (75)11.1 一般规定 ..................................................................... (75)11.2 安全防护 ..................................................................... (75)11.3 安全作业 ..................................................................... (76)11.4 安全控制 ..................................................................... (78)11.5 安全措施 ..................................................................... (78)11.6 文明施工 ..................................................................... (79)11.7 基坑移交验收 ..................................................................... . (79)附录A 常用支护结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 .. 81附录B 各种超载作用计算 ..................................................................... . (82)附录C 放坡开挖允许高度及坡度经验值 ..................................................................... . (86)附录D 土钉墙土压力计算 ..................................................................... . (86)附录E 土体与锚固体经验极限摩阻力标准值 (87)附录F 土钉墙稳定性验算 ..................................................................... . (88)附录G 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及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计算 (89)附录H 支护结构变形计算和估算 ..................................................................... . (91)附录I 变截面支护桩选型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 (96)附录J 重力式挡土结构的选型 ..................................................................... (97)附录K 锚杆预应力的各种损失值计算 ..................................................................... .. (98)附录L 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 (98)附录M 地下水降、排、隔水方法选择及渗透系数经验值 (98)附录N 深井井点降水设计计算 ..................................................................... .................... 99 附录O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及构造 ..................................................................... .............. 100 附录P 基坑抗涌土稳定验算方法 ..................................................................... .. (104)附录Q 基坑隔水设计方法 ..................................................................... .......................... 106 附录R 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要点 ..................................................................... .............. 107 附录T 土钉(锚杆)抗拔试验及蠕变试验要点 (109)附录S 基坑内土体、坑外土体加固整体稳定计算 (112)1 总则1.0.1 为使成都地区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和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制定本规程。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地区基坑工程是基础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安装桥梁、钢结构、高楼大厦等重要工程建筑物。
因此,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对保障施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约束作用。
一、项目立项与审计地区基坑工程施工前,需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及整体设计审查,在此基础上对泥浆混凝土工料比、地质勘察报告及地基处理施工方案进行审计,并通过立项审批的形式维护施工安全。
二、施工安全防范措施1、施工期间,必须保证基坑外部及周边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有效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干筑物、安装水泥围护、沉坑前移、桩孔定向支护、进场符合管理等。
2、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准备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地面裂缝扩大、坑内出现冒顶等情况。
3、地基处理,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具体的地基处理方式,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4、施工期间必须安装安全护栏,防止漏爆物体和落物掉入基坑,同时,外部施工现场应遵守“禁止穿坑”等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三、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单位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正法施工,是按图纸要求施工,尤其是边坡支护施工。
2、施工单位必须为每个基坑配备专业的后期护理人员,定期检查基坑的安全情况,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施工技术改正措施。
3、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安全监督检查,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四、安全监督与社会责任1、当发生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制订处理方案,担负责任,保障社会安全。
2、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安全完成。
3、施工单位应按国家规定择优惩重,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事件必须严肃处理,严格执行处罚制度,以示纪律。
4、施工单位要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行业安全标准,保障工程安全高效完成。
本工程执行过程中,严禁危险作业、忽视现场施工管理等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有此违规行为者,必须严惩不贷。
因此,落实国家、地区基坑安全技术规范,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其强制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

建设单位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 需要提供的资料: 需要提供的资料: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备案登记表》一式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备案登记表》 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资料交接材料证明 一式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表》一式四份并签章(窗口领取); 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原件; 原件;
4、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施工现场 已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 具备基本施工条件、 具备基本施工条件、扬尘污染防治及工 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 程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基坑支护设 计、土方开挖及支护结构施工方案已按 规定咨询论证合格; 规定咨询论证合格; 5、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项工程已通过施工 图审查,且建设资金已落实; 图审查,且建设资金已落实;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6、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已对 施工方案进行会签。 施工方案进行会签。
一、保留或局部修改 的管理制度
基坑周边环境调查制度 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监理制度 周边建筑重要性划分等级
1、基坑周边环境调查制度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对深基坑开挖区边线 外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的建( 筑物、 外开挖深度2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道路、地面及地下管网等状况进行调查, 道路、地面及地下管网等状况进行调查, 绘制平面和剖面位置图, 绘制平面和剖面位置图,并将调查资料及 平面位置图及时提供给勘察、设计、施工、 平面位置图及时提供给勘察、设计、施工、 监理和监测单位。 监理和监测单位。建设单位对所提供的资 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 有建设工程质量综合检测类的质 有建设工程质量综合检测类的质 量检测机构按规定组织有关专家 对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文件和施工 方案进行咨询论证,并形成专家 咨询意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5-31 信息来源: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文号:成建安监发
〔2012〕37号
各区(市)县安监站,在蓉各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单位:
为确保建设工程及相邻建筑(构)物、道路、地下设施
及地下管线的安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和社会群体性投诉事
件的发生,针对目前我市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经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现将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的调查和预加固处理
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
供有关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资料并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包
括:建(构)筑物距地下室外边线距离,、基础形式及埋深;
既有地下管网分布状况;道路分布情况及周边环境现状调查
取证材料等)。
专家咨询论证组织单位应将建设单位是否提
供周边环境现状调查取证材料作为深基坑工程专项设计、施
工方案专家咨询论证的前置条件,凡未提供周边环境现状调
查取证材料的,工程项目深基坑工程专项设计、施工方案专
家咨询论证结论一律定为不合格。
建设单位对所提供资料的
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应提前采取措施对基坑工程施工可
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场地周边建(构)筑物进行预加固,对地
下管线、管沟等应先进行疏通、加固或改迁。
二、强化支护体系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用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专项
设计成果,须加盖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印章。
(二)处于膨胀土分布区域基坑,场地属三级阶地的,
不得使用锚索(杆)作为基坑支护体系受力构件。
(三)处于膨胀土分布区域基坑,场地属三级阶地的护壁桩净间距不大于800mm,场地属二级阶地的护壁桩净间距不大于l000mm。
非膨胀土分布区域,基坑边坡土质无膨胀性的,护壁桩净间距不应大于1500mm。
(四)严禁在直径小于1.2m的桩身上钻设锚索孔。
凡采用桩身钻设锚索孔的,桩身应增加不小于4根的通长受力钢筋,锚索孔影响范围内箍筋应加密1倍。
(五)旋挖成孔桩桩长大于20m的必须采用均匀配筋。
(六)基坑深度超过15m的必须设置腰梁,基坑支护体
砼并经结构计算复核。
系腰梁应设置I型钢或标号不低于C
40
采用型钢作腰梁时,其型号不小于25#,布设时,腹板高度方向应为主要受力方向,采用砼作腰梁时,其断面尺寸不小于400×400mm。
(七)护壁桩桩间土必须采用挂钢筋网喷砼作支护。
喷混凝土面层的钢筋,应采用桩身植筋方式与桩身可靠连接,并设间距不大于1000mm,直径不小于ø16mm的加强筋。
植筋、焊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三、严格控制基坑工程的使用设计时限
参照现行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结合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的经验,凡地下室结构封顶后2个月内或地下室顶建筑物主体结构(含群楼)施工高度达到5层时,必须对基坑进行回填处理。
布置有后浇带的,应设置临时挡土结构保证预留作业空间安全。
各区(市)县安监站应对基坑工程施工强化监管,采取日常的巡查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整治等方式,加大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各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方责
任主体履行管理职责,督促安全措施按专项方案落实。
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