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和附红体混感的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一例猪圆环病毒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的诊治报告

一例猪圆环病毒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的诊治报告
注射液( 0 . 2 mL / k g ) +复方土霉 素注射液 ( O . 1 m L / k g ) 混合肌注 ,
经初 步视诊 , 该 病畜具 有猪 圆环病毒 病 ( P C V D) 的典 型 症状 : 局部 皮肤 出血 及坏死 , 体 表皮肤上 层形成 圆形 或不规 则紫斑及丘疹 , 中央呈黑色 , 随着病情加剧 , 病变 区融合成较 大 的褐 黑色坏死斑 块 , 最后形 成黑色结 痂 ; 皮肤病变 初期 出
只继 续发病。发病畜处置 : 猪场兽 医首 次使用倍 量复方磺胺 注射液 ( 0 . 4 mL / k g ) 注射 , 1 剂, d , 次 日剂 量减半 再注 1 d仍 未 见缓 解 , 且病猪皮肤 色变症状 加深 , 耳尖 、 肢 端末梢发 绀 , 呼 吸及 脉搏频数 ; 于是请兽 医专家作鉴别诊断 , 最终确定为“ 猪 圆环病毒 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 ” ,及时更换药物 治疗方案 取
节肿胀明显 , 跛足 , 行走 困难 。
2 实验室确诊
( 1 )镜检 ,采集发 病猪少量 耳静脉血 置高 清油镜下 观 察, 在1 0 X 4 0倍暗视野下可见红 细胞 表面有刺球状突起 , 呈
星形 、 锯 齿状或 菠萝状 。( 2 )用瑞 氏或姬姆 萨 氏染 色 , 置 于 1 0 X 1 0 0倍高清油镜下可见红细胞 内和表面有典型附红细胞
得 明显效果 。
1 初步检查
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 样品 中猪 圆环病毒血清 E L I S T检查呈 阳
性, 另外还分 离出链球 菌 、 葡萄球菌等 杂菌 。实验 室鉴定结
果: 确定 为猪 附红细胞体和圆环病毒病 混合感染 。
3 治 疗
最佳药物治疗 方案 : 第1 d , 黄芪多糖注射液 ( 抗病毒 、 强 免疫力 , 0 . 2 m L / k g ) +鱼腥草注射液 ( 排毒利尿 , 0 . 1 mL / k g ) +头 孢噻呋钠 ( 控制呼吸 、 消化 、 泌尿道感染 , 0 . 1 g ) 混合 肌注 , 2 剂/ d ,首次 注射时 同时另侧颈部 肌注复合 V B 注射液 2 0 mL ( 促 进 胃肠 蠕动和 排泄 、 恢复 食欲 ) ; 第2 ~ 3 d , 采用 黄芪多 糖

中西医结合坊治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中西医结合坊治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32 HA 法 . I
眼 睛和口腔黏膜病初充 血发绀或 苍白 ; 耳 朵 、后肢 和腹 部 及 皮 肤 上 现 网 形或
炎 ,在 小肠 的 固有 层 形 成 合胞 体 。
不 规 则 形状 的隆 起 病 灶 ,呈 现 紫 红 色 而
其 叶 央 为黑 色 .严 重 者 甚 至 全 身 发 红 ; 1
继 发 和 并 发 感染 :肝 脏 轻 度 肿 胀 ,被 膜
下 出现 白色 坏 死灶 ;胆 囊 缩 小 ,胆 汁 呈 棕 黄 色 :肺 脏瘀 血 ,表 面 有 散 在 的 大 而 隆起 橡 皮 状 的硬 块 ,硬 块 上 散 布 黄 褐 色 斑 点 或 血 点 。尖 叶 和心 叶萎 缩 或 固质 化 ;脾 脏 肿 大呈 暗红 色 ,表 面 有 米 粒 大 的 H 血 点 ; 肾脏 肿 大 淡 白 ,有 血 点 , { 表 面或 切 面 皮质 部 有 大 小 不 等 的 灰 白斑 点 ;膀 胱 内 尿液 呈 黄 褐 色 ,膀 胱 壁 有 少 量 血 点 :肠 道 尤 其 是 回 肠 和 结肠 段肠
34 病 变 组 织 显微 镜 检 .
无 菌 采 取肺 脏 、淋 巴结 、肝 脏 、脾
脏 等 组 织 制 备 病理 切 片 进 行 镜 检 。 主 要 病 变 有 :淋 巴 结 、脾 脏 内淋 巴细 胞 明 显 减 少 。单 核吞 噬细 胞 浸 润 ,并 形 成 合 胞 性 多 核 巨 细胞 的高 度 浸 润 .腹 股 沟 淋 巴 结 内 m 现 多灶 性 凝 固性 坏 死 .坏 死 细胞
便 附 有 粘液 及 血 液 ;后 肢 站立 不 稳 ,跛
行 ,全 身颤 抖 .叫 声 嘶 哑 ,有 的病 猪 呈 犬 坐姿 势 ;病 程 长 的 后期 l现 黄 疽 、贫 叶 J 血 症 状 , 最 后 衰 竭 死 ,死 亡 率 达 到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以猪的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咳喘、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其临床表现为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和猪间质性肺炎。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泛嗜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脑膜炎和伴发肺炎为特征。

副猪嗜血杆菌病成为最近几年一种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它的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给各个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某猪场发生了一起育肥猪突然发病、发热、贫血、下痢、呼吸困难、跛行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发病猪多为25~70 kg的猪,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用药物很难治疗。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该病为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通过采取合理用药和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二)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有的呈腹式呼吸;部分病猪行走缓慢,不愿站立,出现一侧或两侧跛行,有的关节肿胀;颈部、耳朵、四肢、会阴等处出现紫红色病变斑块,有时斑块相互融合;腹泻,可视黏膜发绀。

(三)剖检变化胸腔和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肺部可见间质性肺炎,部分区域变硬;肺脏、心脏被纤维素样物质包裹,与胸腔粘连;全身淋巴结肿大、苍白,一些淋巴结外表肿大、充血、变红,但切面却成白色;肝脏、脾脏变硬;肾脏苍白呈淡黄色表面有灰白色病灶,有的猪肾脏变小、萎缩。

(四)实验室诊断1.涂片镜检。

取病猪的心血、肝、肾、淋巴结进行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见到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以纤细杆状者居多,个别呈两级染色的球杆状,间有长而弯细状杆菌,表现出明显的多形性。

2.细菌分离培养。

(1)取病猪的心包液、肺、关节腔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平皿培养基上37℃培养24~48 h,生长出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挑取菌落,涂片镜检,菌形与直接涂片一致。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是目前畜禽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

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病的传播规律,引起兽医界的高度关注。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和厌食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和临床诊断相结合,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提高养殖环境卫生、加强动物免疫力等方面。

研究展望着重于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和提高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临床意义在于及时干预降低养殖损失。

这种病情需要加强研究和防控,以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诊治、危害、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研究展望、临床意义、总结1. 引言1.1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危害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这种混合感染可以导致猪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还可能导致猪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粪便异常和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猪的生命。

除了对猪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外,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还可能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这种混合感染容易在猪群中快速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治疗和控制,还可能导致猪群的死亡率增加,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对于维护猪群健康和保障养殖业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混合感染的发生,对于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和减少养殖损失也具有重要意义。

1.2 流行病学调查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群健康的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该病在猪群中的传播情况、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

猪圆环病毒与附红体病混合感染,咋治

猪圆环病毒与附红体病混合感染,咋治


后期猪皮肤发红

呼吸

困难





衰竭 而死亡 。
体表瘀血 皮肤可视黏膜黄 ,



液稀



色变淡


固不
良。

的皮
下 组 织水肿 . 多数有胸水 、腹水 、 心 包 积 液 。

身淋
巴结肿大

尤其是


沟淋
巴结


系膜淋巴结 气管和支气管淋 巴结及 下颌 、
淋 巴结肿大到原来 的 2 - 4 倍 有 的甚 至 更 .
取病样送 检 并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 ,
及 血 清 学 检 查 . 猪 圆环 病 毒 血 清 e lis t 检

全部呈

阳性

根据 以上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 变
化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 为猪 圆环病毒病与 .
猪附红 胞 体病混 合感 染 。
4 治疗措施
41 .
病猪用倍健
(成分为免疫核糖核
酸 )按
黑 色的病灶 . 病灶 常融合成 条带状 和斑 块




的猪全
身发红
有 的耳 朵 一

拽即蜕
皮 、 出血 ,尿 黄或尿红 。 发病 严 重 的病 猪后
期 因衰竭脱水 而死 亡
死亡

率达
70 % 。
病猪精神高度沉郁 ,喜卧 ,体温 40 ℃~
42℃ 。
食欲下降 废绝 ,
粪便 初 干成球状

附 ,
有黏液及 血 液 。 个别病猪便秘 下痢交替 出

浅谈猪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浅谈猪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最近几 年 , 猪病 以病原 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为主要流行
丝及黏膜 , 尿呈浓茶色 , 四肢特别是耳廓边缘发绀 , 耳廓边缘 的 浅至暗红色是其特征性症状 。有 的可见整个耳廓 、 尾及 四肢末 端明显发绀。当感染持续的时间较长或发 生持续感 染时 , 耳 廓 边缘甚至耳廓 可能发生坏死 。
业 内人士有效控制疫病 , 保障养殖业 的健康 发展增加 了更 大的 难度 , 面临的任务 十分艰 巨。现将一养猪大户里 发生 的猪猪 附 红细胞体病 、 圆环病 毒病 混感 的综合 防治综述如下 。
( 2 ) 发病猪群精神沉郁 、 食欲大 降或废绝 , 喜卧 , 可视黏膜
充血 、 出血 ; 皮肤发红 , 在背 腰 胸 腹 四肢 有 红 色 圆 形 或 椭 圆形 斑
血点 , 脑室积液 。
( 6 ) 全身淋巴结肿胀 , 有的肿大 4~ 5倍 , 尤 其在 胃肠细膜
3 临床 症状
( 1 ) 发病生猪体温升高至 4 0 . 5 ℃一 4 2 ℃, 颤抖 、 腹下 淤血 , 四肢下部发绀 , 臀部 、 阴部有紫斑 、 出血斑 , 粪便干硬 , 有 的带血
摘 要: 当前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猪 的疫病更 为复杂 , 部 分老病 继续肆虐 , 新病不 断袭 击, 并且是 多病原 体并发或 继
发 。在 临床诊 断 中必须抓住各种疾病 的发病特点 、 症状和病理特征 , 才能采取 有效的综合 防控措施。
关 键 词 :猪 ; 混 合 感 染 ;综合 防 治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8 . 2 8 文 献 标识 码 : B D O I : 1 0 . 1 9 5 6 7 / j . c n k i . 1 0 0 8 — 0 4 1 4 . 2 0 1 7 . 0 8 . 0 1 7

猪圆环病毒病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病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因素 , 降低 牛只疾病 的最好 办法 , 在生产 实践
中应 注意 以下几个 方面 。
血 液稀薄凝 固不 良; 肺肿 大 , 局灶性 炎 有
症 , 伴有充血 、 并 出血 、 血 条 纹 , 开 有 泡 淤 切
沫; 心包 积液 , 内有 大 量 的纤 维 蛋 白, 冠脂 心
保持饲 料新 鲜 清洁 , 喂发 霉 变 质 的饲 不
混合感染的诊治
王金 合
( 河北 省行唐县兽 医防疫站 , 河北 行唐
0 00 ) 56 0
中 国 图书 分 类 号 : 5 . 8 文 献 标 识 码 : S8 82 B 文 章 编 号 : 0 -7 9 2 1 ) 1 08 - 2 1 6 9 X(02 0 —0 2 -0 0
1 发病情 况
红 、 视粘膜 黄染 、 式 呼吸 。畜 主给猪 注射 可 腹 安乃近 、 头孢 氨苄等 清热解毒 的药 物 , 情未 病
见好转 , 于 2 并 8日死 亡一头 。
2 临床症状
可 去表症 , 疗 之 后 或能 痊 愈或 见效 而后 复 治 发 , 医治疗 是 治其根本 , 中 虽无 速效但 可收到 根 治的 目的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则 往 往 可取 得 事 半功倍 的效果 。痢疾 的发 生在 中医上讲或 阴虚或 阳虚 、 虚 证或 实 证 , 阴 阳 、 或 而 虚实 又
4 实验 室检查
防暑工作 . 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保持 清洁饮 水 。注 意夏季 饮水后 水槽 内 不 能残 留剩 水 , 保持水 槽干燥 清洁 , 要 禁止牛
只 饮 J 有 污 染 的水 , 春 季 节 牛 只 不 饮 冰 1 j 冬 冻水
用 免疫胶 体金检测 卡检测 猪血液 中蓝耳 病 、 狂犬 、 伪 圆环病毒抗 体 , 果蓝耳 病 、 结 伪狂

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主导混合感染的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主导混合感染的防控措施
状 外 ,还 了解 到其 场生 产程 序 混乱 、保 育 舍 阴暗潮 湿 、消毒卫 生
制 度 不健 全等 问题 ,该批 仔猪 死率 已超 过 1 5 %。
2 病理学变化
对发 病 猪进 行 剖检 ,眼观 可见 腹股 沟 淋 巴结肿 大 ( 为正 常 的 3 4 倍 ),切 面较 为湿 润 ,肺 门淋 巴结 和肠 系 膜淋 巴结 表现 为 肿 大 、出血 ;肺 脏水 肿 ,呈 现纤 维 素性 肺 炎或 间 质性肺 炎 ;脾 脏 肿 . 2 治 疗 大 、发 黑 ,少 数病 猪肝 脏 出 现黄 疸 ;肾脏 呈 土 黄色 ,被 膜下 有 灰 4 ( 1 ) 及 时 淘汰 隔离没 有治疗 价值 的病 猪 ,保证 供给 全价 营养 白色坏 死 灶 ,髓质 部 有 白色 结 晶 ;心包 内有 淡 黄色 积液 ,部 分 心 均衡 的饲料 ,严 防饲料 霉变 。 脏呈 “ 绒 毛心 ”状 ;关 节肿 大腔 ,内有 淡黄 色 积液 ;胸 腔 和腹 腔 ( 2 ) 针 对 发病猪 群采 取 以头孢 噻呋 、阿莫 西林 一克 拉维 酸钾 都 有部 分纤 维性渗 出物 ;肠 系膜 水肿 或呈鸡 肠样 病变 。 等敏感 药 物 加强 对细 菌性 疾 病 的控制 ,同 时在 饲料 中 可添 加牧 乐 3 实验 室 诊 断 星或爱乐新 、优质黄芪多糖等来降低 圆环病毒 、蓝耳病对肺脏 巨 3 . 1 病 原 学 检 测 结 果 噬细胞 的侵 袭 ,针剂 注射 可选用 易舒 达 和双黄 连粉 针一边 一针 。 ( 3) 饮水 中添加 强力 拜 固舒 和3 %~ 5 %葡萄 糖 等 ,增 强 猪群
田似 百 义 阎 么 ul o : q t :
l 奁
弟 8 别
猪 圆环 病 毒 病 与副猪 嗜 血 杆 菌 主 导 混合感染 的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圆环病毒病和附红体混感的治疗方法
一、发病情况
近日,石家庄市行唐县一存栏60多头的养猪场,有8头、120多斤重的育肥猪出现病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可视黏膜黄染、腹式呼吸。

畜主给猪注射安乃近、清热解毒、头孢氨苄等药物,病情未见好转,并于第二日死亡1头。

二、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0.5~41℃,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生长迟缓;喘气,呼吸困难;贫血,伴有黄疸;有的耳部、腹部可见出血性紫红色斑块;部分病猪肌肉震颤,关节肿胀,站立不稳,四肢呈划水状;病重猪眼圈发紫,耳朵发青。

三、剖检变化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肺肿大,有局灶性炎症,并伴有充血、出血、瘀血条纹,切开有泡沫;心包积液,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心冠脂肪、心肌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喉头、扁桃体充血、水肿;肝呈土黄色,表面有许多散在、大小不一的白色坏死斑点,胆囊充盈,胆汁粥样浓稠;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胃幽门处有大面积的出血斑,胃黏膜脱落。

四、实验室检查
1.用免疫胶体金检测卡检测猪血液中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抗体,结果蓝耳病、伪狂犬抗体呈阴性,圆环病毒抗体呈阳性。

2.无菌采取病猪耳静脉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后,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红细胞周围附着大量的虫体,红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呈齿轮、星芒等不规则的形状,并在血浆中震颤或上下左右摆动。

3.细菌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猪淋巴结、肺、肝、脾等病料,将病料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

五、确诊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猪圆环病毒病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六、治疗
1.病猪上午肌肉注射“混感速治”(主要成分:三氮脒)和“抗毒全能”(主要成分:人参提取物、金银花、板蓝根、灵芝多糖),下午肌肉注射“重症一针康”(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黄芪多糖,每天一次,连用3天。

2.全群猪饮水加入氟苯尼考,同时饲料中拌入“圆环蓝耳散”(主要成分:板蓝根、黄芪、淫羊藿、水牛角、牛黄、斑蝥、蟾酥、黄连、浙贝母),每200斤料加入100克,连用5天。

3.病重猪注射植物血凝素,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病毒灵、头孢噻呋钠、地塞米松。

4.贫血严重的猪只,使用维生素B12和右旋糖酐铁等药物。

按上述措施治疗3天后,患病的7头猪,痊愈6头,一头因继发心肌炎死亡,其余健康猪未出现新病例,收到了良好效果。

七、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交替使用氢氧化钠和聚维酮碘消毒液对圈舍进行消毒,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

2.猪附红细胞体主要引起高热、贫血、黄疸,日常饲料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或土霉素,同时做好驱虫工作,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作用。

3.猪圆环病毒病能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

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并在饲料中拌入“清瘟大败毒”(主要成分:金丝桃素、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以提高猪只的免疫抵抗力,从而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