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问题练习

配套问题练习
配套问题练习

配套问题

1、某厂共有120名生产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螺栓25个或螺母20个,如果一个螺栓与两个螺母配成一套,那么每天安排多名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配成最多套?

2、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

螺母18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生产效率最高?

3、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

螺母18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第一天安排14名工人生产螺栓,14名工人生产螺母,问第二天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两天总的生产效率最高?

4、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当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5、、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螺拴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假设y天为一个生产周期,在这个生产周期内,怎样安排就能使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

6、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刚好配套?

思考:某车间有n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甲种零件p 个或生产乙种零件q个,已知a个甲种零件与b个乙种零件相配套,问应分配多少人生产甲种零件、多少人生产乙种零件,才能使当天生产的甲、乙两种零件刚好配套?

例1、某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从A地赶往B地。如果他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就会迟到24分钟;如果他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行驶,则可提前24分钟到

达B地。求A、B两地的距离和规定时间。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每小时行驶45km,就要迟到半时;若每小时行驶50km,

就可提前半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和原计划形式所需的时间。

例2、一篮水果分给一群小孩,若每人分8个,则差3个;若每人分7个,则多4个水果。求小孩的人数和水果的个数。

1、某车间在一天内完成一批零件的生产任务。如果每人生产25个零件,还差18个,

如果每人生产27个零件,就可多生产12个。问该车间有多少工人?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例3、我区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学农基地进行学农活动,基地分给学生宿舍若干。如果每室8人,则少12个床位;若每室9人,却又空出两个房间。问该校参加这

次学农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基地分给学校的宿舍有多少间?

1、某校初中三年级调整教室。若每间教室安排20名学生,则缺少3间教室;若每间教室安排24名学生,则空出1间教室。问这个学校共有多少间教室?初三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2、某校有卡车将募捐给希望小学的物品在规定时间内由学校送到希望小学。如果卡车每小时行35千米,那么就要迟到100分钟;如果卡车每小时行50千米,那么就可以比

指定时间早到1小时20分钟。问学校与希望小学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指定时间是多少小时?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十六)答案: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a+0=0+a=a B.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0 C.u u u r AB+ u u u r BA=0 D. u u u r CA+ u u u r AC= uuu r OA+ u u u r CO+ u u u r AC 解析:选B由向量加法可知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 2.(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等于() A. u u u r BC B. u u u r AB C. u u u r AC D. u u u u r AM 解析:选C原式= u u u r AB+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r BC+ u u u u r OM =( 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u r MB+ u u u r BO+ u u u u r OM)= u u u r AC+0= u u u r AC. 3.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b+a B.0+a=a C.u u u r AC+ uuu r CB= u u u r AB D.|a+b|=|a|+|b| 解析:选D A成立,为向量加法交换律;B成立,这是规定;C成立,即三角形法则;D不一定成立,只有a,b同向或有一者为零向量时,才有|a+b|=|a|+|b|. 4.在矩形ABCD中,|u u u r AB|=4,| u u u r BC|=2,则向量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等于() A.25B.45C.12 D.6 解析:选B因为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所以 u u u r AB+ u u u r AD+ u u u r AC的长度为 u u u r AC的模的2倍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设u u u r AB+ uuu r CD+ u u u r BC+ u u u r DA=a,且b是一非零向量,则下列结 论:①a∥b;②a+b=a;③a+b=b;④|a+b|<|a|+|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解析:选A∵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u u u r AB+ uuu r CD=0, u u u r BC+ u u u r DA=0,∴a为零向 量,∵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零向量和任意向量的和等于这个向量本身, 6.uuu r PQ+ u u u u r OM+ uuu r QO+ u u u u r MQ=________. 解析:原式= uuu r PQ+ uuu r QO+ u u u u r OM+ u u u u r MQ= uuu r PQ+ u u u u r QM+ u u u u r MQ= uuu r PQ.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u u u r AB=a, u u u r AC=c, u u u r BC=b,则|a+b+c|=________. 解析:|a+b+c|=|u u u r AB+ u u u r BC+ u u u r AC|=| u u u r AC+ u u u r AC|=2| u u u r AC|=2 2.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课时规范训练

图1 图2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木板OA 水平放置,长为L ,在A 处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现绕O 点缓慢抬高A 端,直到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成 α角时停止转动(位置A ′).这时物体受到一个微小的干扰便开始 缓慢匀速下滑,物体回到O 点,在整个过程中 ( ) A .支持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mgL sin α 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C .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D .木板对物体做的总功为正功 2.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 .球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一辆汽车以功率P 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驾驶员突然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P 2并继续行驶.若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不变,此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4.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 在t =3 s 到t =5 s 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 1、绳索拉力对货 物做的功为W 2、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 3,则 ( ) A .W 1>0 B .W 2<0 C .W 2>0 D .W 3<0 5.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 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 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3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图3 A .0~6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 m B .0~6 s 内拉力做的功为70 J

第10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1) 配套练习

第10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1) 分层训练 1.点(0,1)到直线3460x y -+=的距离( ) ()A 25 ()B 35 ()C 9 5 ()D 2 2.两条平行线51220x y --=, 512110x y --=之间的距离等于( ) ()A 1699 ()B 131 ()C 13 9 ()D 1 3.若直线21y x =-与直线2y x b =+之间的 b 等于 ( ) ()A 4 ()B 5-或5 ()C 6- ()D 4或6- 4.点P(m n -,m -)到直线1=+n y m x 的距离 等于 ( ) ()A 22n m +()B 22n m - ()C 22m n - ()D 2 2n m ± 5.直线l 过点(1,2),且两点(2,3),(4,5)-到 l 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 ()A 460x y +-= ()B 460x y +-= ()C 3270x y +-=或460x y +-= ()D 2370x y +-=或460x y +-= 6.以(2,1)A ,(4,2)B ,(8,5)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中BC 边上的高等于() () A 25 () B 45 () C 6 5 ()D 2 7.过点(1,1)作直线l ,点P(4,5)到直线l 的距 离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 8.点(,6)A a 到直线342x y -=的距离等于4,a =____________. 9.已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1,1),一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412x y -=,则这条边的对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解】 10.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求一点P ,使它到直线240x y --= ,求 点P 的坐标. 【解】 拓展延伸 11.直线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 (4,3)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l 的方 程. 【解】

高品质沟通实用技巧训练

第一部分:课程大纲 高品质沟通技巧训练 课程收益: 现代企业管理的常见问题是理念不同,步调不一,难以形成合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沟通不畅。本课程以管理沟通理念和管理心理学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上下级之间、跨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与问题,使得工作高效、有序,团队团结、合作,企业科学、发展。 1、准确认知沟通的步骤和障碍所在。 2、掌握沟通的要素和原则、挖掘沟通中的常见问题,打开沟通通路,提 高沟通效果。 3、掌握沟通之道——为什么会沟通不畅。 4、掌握沟通中障碍排解的方法,减少冲突,增强部门间、层级间的沟通 与协调。 5、获得沟通风格测试和分析,了解自我的沟通风格,理解不同风格的优 势与劣势,并能加以实际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中。 课程形式: 内容实战性强,授课方式新颖、幽默风趣,能让大家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寓教于乐,立刻产生提升和改变。 课程对象:企事业单位各级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讲人际关系与高品质管理沟通

一、案例分享:民航工作人员的尴尬 ?不会沟通我们会“败”的很惨 ?如何正确认知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沟通的相互影响 二、不是不会说,而是你没想到 ?沟通的重要性和要素 三、透视管理过程的沟通 ?管理的过程与沟通的关系 四、当问题出现时,反思自我还是归罪他人? ?了解自己存在的沟通问题 ?影响沟通的个人障碍分析 五、为什么总感觉别家的饭吃起来香? ?影响沟通组织、部门的常见沟通要素 ?常见九种沟通错误解析 六、全员体验:《方与圆》 第二讲高品质沟通基本技能演练与提升一、有效沟通流程图 ?完整的沟通过程:信息发送、接收、反馈 ?有效发送信息的技巧 ?关键的沟通技巧——积极聆听 ?有效反馈技巧 二、会说话的肢体语言在沟通 ?察言观色洞悉人心 ?有效沟通的五种态度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十) 一、选择题 (2016·南京二模)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解析]由图可知,蒸发和蒸腾的水汽与冠层截流和土壤调蓄、地下调蓄都有关,因此①为蒸发蒸腾作用;降水经植物冠层截流后,一部分经地表植被影响形成坡面径流,还有一部下渗,并通过土壤调蓄形成壤中流,因此②为地表调蓄,地表、土壤、地下调蓄后的水源汇入河流,最终形成河流径流,故③为河网调蓄,④为径流。 [答案] D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 [解析]修建水库会导致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A 项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因此B项错误;降水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错误;上游河道采砂会造成流水对河道底部冲刷加剧,河流含沙量应增加,D项错误。 [答案] A

(2016·河北保定一模)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自大山口以下河流两岸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甜菜基地之一。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 A.源头B.上游 C.中游D.下游 [解析]图示河流中游段地势落差最大;同时该河为内流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上游源头水量较小,中游河流径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在中游最丰富。 [答案] C 4.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量较大②水流较平缓③降水较少④植被保存较好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开都河上游流经海拔较高的山区,人类活动少而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故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较少;同时上游河段落差小,一方面侵蚀作用弱,另一方面河流中泥沙易于沉积,则河流含沙量较少。故B正确。 [答案] B 5.开都河下游河水的盐分含量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流量减少B.流速变慢 C.植被稀少D.农田灌区退水注入 [解析]盐分增大说明注入的盐分增加或有盐度更高的水注入。下游为灌溉农业区,在干旱区引水灌溉易使农田盐碱化,而两岸灌区农田中的高盐度水最终会注入河流中,从而加大河流水的盐分浓度。注意河流含盐量是指水中的盐分浓度,与流速、流量、植被关系不大。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技巧及训练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上课 A技巧总结讲解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B例文讲解 成长的桥(节选)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①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间,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逃脱,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向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②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 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 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

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 (40)

课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1.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 解析:选D。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实质上发生的是Cu与硝酸银的反应,所以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Cu是负极,Ag是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A 正确;正极是A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Ag,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Cu 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AgNO3溶液,D错误。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O2-7>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 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O-6e-===Cr2O2-7+14H+ 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 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乙烧杯 解析:选C。因为氧化性:Cr2O2-7>Fe3+,所以该原电池反应是Cr2O2-7将Fe2

+氧化为Fe3+,所以甲烧杯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乙烧杯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r2O2-7+6e-+14H+===2Cr3++7H2O,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a是负极,b是正极,则电流方向是从正极向负极流动,C正确;原电池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SO2-4向甲烧杯移动,D错误。 3.将编号为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解析:选B。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②为正极,①比②活泼;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比③活泼;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②是正极,④比②活泼;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是负极,③比④活泼,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③④②。 4.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 C.正极反应:Cl2+2e-+2Ag+===2AgCl D.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 解析:选B。A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Pt,则Ag电极是负极,Ag失去电子,则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A正确;正极是Cl2得到电子,与Ag+结合生成AgCl,即

通用最新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1(全套)课时配套练习同步练习汇总(含全部课时)

(共24套)最新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1(全册)课时配套练习 同步练习汇总(含全部课时) Module 1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Section Ⅰ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 ocabulary 姓名:________测试时间:45分钟本卷总分:50分自评或老师评分:________ 基础训练 Ⅰ.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After arriving in New York tomorrow, she ________(information) his mother of her arrival. 2.S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the subject but she is very ________(enthusiasm) about it. 3. Reading ________(comprehend) is the process of complicated mentality. 4. The teachers pointed out my mistakes in my English exercises and I __________ (correct) them so far. 5. The sights of this city are more ________(impress) that those of that one. 6. Last time Jim ________(misunderstand) my words so he was angry with me. 7. He was praised for his good ________(behave). 8.If you take the medicine according these ________(instruct), you will get well soon. 答案: 1.will inform 2.enthusiastic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32521.html,prehension 4.have corrected 5.impressive 6.misunderstood 7.behavior(s)8. instructions Ⅱ.完成句子 1.我在非洲期间有许多有趣的经历。 I had a lot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y stay________Africa. 2. 这个箱子比那个箱子重三倍。 This box i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s that one. 3. 在我的假期期间,什么也比不上一本能够使我快乐的好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a good book that can entertains me during my holidays. 答案: 1.of interesting experiences during;in 2.three times as heavy 3.There is nothing like Ⅲ.单句改错 1.Tom gave us a describe of his hometown in America and we were all interested in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s the authorities' attitude of this disco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m looking forward to write a description of the street where we li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he students stopped being shy eventual and began to introduce themselves in c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escribe →description 2.of→towards或to 3.write→writing 4. eventual→eventually 语篇提能 阅读理解 A Bill McIntosh and Royce Wedding had been best friends for 30 years. Now, living alone 12 miles east of the town, Bill earned his living by hunting foxes and rabbits. “Coming to the football match this afternoon?”Bill McIntosh asked 54-year-old Royce Wedding as they drank beer at the Eureka Hotel. Royce shook his head, “I promised Mom I'd burn off the weeds in one of our fields. ”“I'll give you a hand,” Bill said.

沟通技巧和训练

有效沟通 沟通要注意一个态度的问题,我们不要得理不饶人,拼命的侵略别人,也不要什么事情都让人家,自己委屈自己,过度委屈就是让是非黑白颠倒,而是使用方法说出你想说的话,以达到让对方接受你的想法或者要求。我们跟别人讲话,要多采用积极的行为,既不是侵略别人也不是委屈自己,这个沟通应该非常的容易。 任何人之间的相处,本来没有那么困难,都是没有按照沟通的方法去讲话,通常没有达到效果。我们跟人沟通出了障碍要排除以外,还有上下左右沟通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最容易碰到的就是谈判和会议。人沟通时的很多动作都潜在了很多行为。我们跟人家沟通的时候是多听少讲,至少是听见前面讲在后面,这其中要讲究倾听的技巧,很多小动作应该避免。跟人家讲话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我们不要得理不饶人,拼命的侵略别人,也不要什么事情都让人家,自己委屈自己,过度委屈就是让是非黑白颠倒,而是使用方法说出你想说的话,既不是侵略别人也不是委屈自己,我们跟别人讲话,要多采用积极的行为,这个沟通应该非常的容易。 1沟通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能力,沟通是训练出来的。要训练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说起来有技巧,什么话说起来没技巧,什么说话的能力要加强,什么说话的能力不用加强。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有问题,重要的是别人对你的问题能不能够同情,对你的想法能不能够接受,就完全靠那些沟通。 如果这一生真要出人头地,就要学会沟通,学会讲话,特别是面向很多人讲话。 2沟通的目的 2.1控制成员的行为(遵守公司的政策)。你的手下有没有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上上下下盯,不断地看, 不断地讲,不断地指。沟通就是人与人的接触(吴宫喜来登总经理荷恩天)。 2.2激励员工(改善绩效)。主管就是串起你的员工的那条线。走动管理。不要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或 你的电脑前面。要知道我们关心他。(艾森豪威尔与大兵沟通)。自从发明了隔间,人跟人之间就失去 了激励,要常常出去走动走动,走动管理。 2.3表达情感。公司就像家一样,应该跟成员之间表达一个情感。分享成功和挫折的感觉(安利和黑手党 的家庭)。 2.4流通信息。(日本人移交工作,交接备忘录,走后留下的关系都不会断裂) 3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mindset),基本原理是关心(concern),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initiative) 3.1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不对,就是他的嘴像弹簧一样也没用,不是在沟通 3.1.1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 3.1.2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3.1.3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就很难跟别人沟通。心态不对。 3.2关心 你会不会想到别人。 3.2.1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 香港机场买书,营业员帮忙拿书 3.2.2注意他的需求和不便 电子煤矿 公司为工作到半夜的员工找按摩师按摩;允许员工带玩具到公司,穿拖鞋 3.2.3注意他的痛苦和问题 宾馆为顾客对羽绒制品敏感的人提供棉质替换用品 中国人不是不会讲话,不是不会沟通,是不太关心别人的事情。 3.3要主动地与别人沟通。

第四节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升高,气温、降水变率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 答案:1.D 2.C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4题。 3.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C.环境会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 4.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解析:第3题,在采暖期增加室内温度,燃烧煤增多,排放的CO2增多。第4题,使用清洁能源可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 答案:3.B 4.A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A.填海造陆B.砍伐森林 C.污水排放D.退耕还草 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答题技巧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答题技巧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 二十四、其她: ??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

课时规范训练--集合10-1

课时规范训练 A组基础演练 1.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抽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为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 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 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 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 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 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 B.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 C.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 D.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 解析:选D.因为③为系统抽样,所以选项A不对;因为②为分层抽样,所以选项B不对;因为④不为系统抽样,所以选项C不对,故选D. 2.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7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了6名,则在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A.6B.8 D.12 10 C. 30=6,×设样本容量为NN,则选解析:B.7040∴N=14,∴高二年级所抽取的人数为14×=8. 70150老年职工人,250中年职工人,350其中青年职工人,750某单位有职工.3.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7人,则样本容量为() A.7 B.15 D.35 C.25 解析:选B.由题意知青年职工人数∶中年职工人数∶老年职工人数=350∶250∶150=7∶5∶3.由样本中青年职工为7人得样本容量为15. 4.为规范学校办学,省教育厅督察组对某所高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抽到的班级

(共99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含全课时配套练习)

(共99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同步练习题汇 总(含全课时配套练习)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lf Check

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Marie Curie was the scientist that first discovered radium(镭). 2.Can you repeat what you said just now? I didn't hear you clearly. 3.Do you often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partner in English class? 4.If you are shy,you can smile before you start a conversation with others. 5.Now Luc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her grades instead of her clothes. 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Almost everyone thinks the girl has a lovely pronunciation (pronounce).7.He studied his map,trying to memorize(memory) the way to Jack's house. 8.Everyone thinks the little boy was born(bear) with the ability to sing. 9.“Did I win first prize?” Jim asked with an expression(express) of surprise on his face. 10.Do you know the story of how God created(create) the world? Ⅲ.根据汉语意思及括号内所给的英文提示,把下列句子译成英语。 11.这座桥把这个小村庄和那个大城市连接起来。(connect…with…) The__bridge__connects__this__small__village__with__that__big__city. 12.那个男孩反复地读了这个英语故事。(over and over again) The__boy__read__the__English__story__over__and__over__again. 13.我父母对我总是很耐心。(be patient with) My__parents__are__always__patient__with__me. 14.当我紧张的时候,我的爱好能帮助我放松。(be stressed out) When__I__am__stressed__out,__my__hobbies__can__help__me__(to)__relax. 15.我很高兴我的英语正在一点一点地提高。(bit by bit) I'm__happy__that__my__English__is__improving__bit__by__bit. Ⅳ.完形填空。 Chinese are very generous(慷慨的)when it comes to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Not caring about the__16__,parents often send their children to the best schools or even abroad—to England,the USA or Australia. The Chinese __17__ that the more expensive the education is,the better it is.__18__ parents will spend a lot of money o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Even __19__ parents will buy a computer for their son or daughter. Though they're not rich,they would rather pay for the education. Parents can __20__ that their children's skills are different,skilled(有技能的) in some areas while poor in others.But most __21__ fail to realize that the children today need more self-confidence. The problem is that parents are only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on how to __22__ tests and how to study well,but they are not teaching them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s that they need.And these skills are important to help them to be __23__,happy and clever. Parents can achieve this __24__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the skills like cooking or doing other housework. Teaching a child to cook will __25__ many of the skills that he will need later in life.Cooking needs patience and time.It is an interesting but difficult experience.A good cook __26__ tries to improve his cooking,so he will learn to work hard and gradually finish __27__ job successfully.His result,a well-cooked dinner,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试题第1部分 第五章 第2节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b 也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c 点,则( ) A .小球a 先到达c 点 B .小球b 先到达c 点 图1 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 D .不能确定 解析:小球b 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a 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也是以速度v 0做匀速运动,所以两球将同时到达c 点,C 正确。 答案:C 2.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减小的运动 D .都是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大小相等的运动 解析: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A 、B 错;斜抛运动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速度与重力的夹角,成锐角,速度增大;成钝角,速度减小。斜下抛运动也是速度增大的运动,C 错;由Δv =g Δt 知D 对。 答案:D 3.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球,某时刻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此时球的速度大小为5v 0 C .运动的时间为2v 0 g 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 g 解析:设水平速度为v 0,下落的时间为t ,由题意得v 0t =1 2 gt 2,解得t =2v 0g ,竖直分速 度为v y =2v 0,所以A 错,C 正确;速度v =v 2 x +v 2 y =5v 0;位移s =x 2 +y 2 =22v 2 g , 所以B 、D 正确。 答案:A

五年级课外阅读训练及技巧

一、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骄傲”的反义词是()。再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2、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6、找出文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 上, . 并另外再写一句类似的句子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比作了()。 4、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技巧指导 第一部分基本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 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 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 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 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 第三部分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