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信银行年报详解
银监会:2015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43%

银监会:2015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43%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信用卡》
【年(卷),期】2016(0)4
【摘要】近日,银监会发布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
2015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8.275亿元,占比39.2%,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7.075亿元,占比18.6%,同比增长17.9%。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比增长;净利润;资产总额;金融机构;银行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62
【相关文献】
1.生益科技:2015年报净利润5.44亿同比增长5.59% [J], ;
2.利尔化学2015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68% [J], 杨光;
3.利尔化学2015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68% [J], 杨光;
4.利尔化学2015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68% [J], ;
5.长青股份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银行业概况

经济金融形势与银行业概况● 经济金融形势● 银行业概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报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2015 ANNUAL REPORT(一)经济金融形势1.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3.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国际贸易品价格大幅下挫,且实际成交量增速下降,全年商品与服务贸易增长2.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①。
世界经济复苏活力较弱,多数经济体面临较大挑战,各国经济的平衡与再平衡呈现多样化、高频化态势;全球货币政策格局日趋复杂,美联储正式进入加息通道,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明显分化;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增长挑战愈发明显。
一是发达经济体持续温和而不均衡的复苏,通缩压力较大。
2015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总体通胀水平显著低于政策目标,仅为0.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②。
美国经济复苏强于预期,2015年经济增长2.4%,与上年持平;CPI增长0.1%,低于2014年的1.6%;12月失业率为5.0%③。
欧元区受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公共债务压力较大和地缘政治事件冲击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2015年经济增长1.6%,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④;CPI增长为零,低于2014年的0.4%;失业率10.4%,就业改善不明显⑤。
日本安倍经济学三大主要措施中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边际效应持续减弱,消费税提升所导致的负面影响超出预期,2015年经济增长0.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CPI增长0.8%,低于2014年的2.7%⑥。
二是新兴经济体风险因素更为复杂。
主要表现为:增长势头继续放缓。
2015年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4.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下滑态势,其中印度经济增速基本与2014年持平,增长7.3%;南非经济增速为1.3%,较2014年下降0.2个百分点;而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6年1月。
最新 中信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精品

中信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一、综述现阶段,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了解方式。
股东、员工、外部人员皆可以通过企业官网查询到财务报表的相关信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相关数据,得出适应自己的结论。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网上浏览企业官网,对每年年审披露的财务报表进行查阅、分析,可以更好地让我们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状况、流动性状况、盈利状况等各项核心指标,了解该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了解该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
结合本论文来讲,我们将会根据披露的中信银行2014、2015、2016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横向比较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16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结合中信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己实习的,各财务指标的分析,提供一些合理、有效的意见。
二、研究内容本篇论文是在自己实习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大量的数据。
纵向对比、分析中信银行2014、2015、2016三年的财务数据,分别考察上市银行的资产总额、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拨备覆盖率、息税前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并对每项指标进行排序,分析各上市银行财务指标所处行业地位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除此之外,横向对比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三家银行2016年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数据,比较、分析三家上市银行资产总额、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拨备覆盖率、息税前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并对每项指标进行排序,结合中信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己实习的心得体会,各财务指标的分析,提供一些合理、有效的意见。
三、实现方法及预期目标1、实现方法(1)充分利用网络、书籍、期刊等媒介,大量搜集相关的财务数据,筛选有用的数据为接下来的分析打下夯实的基础。
(2)结合学过的的课程,分析各项指标并做出相应的排序;纵向比较中信银行近三年以及横向比较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2016年的财务指标,分析中信银行相对于另外两个银行的优势和劣势。
调结构、稳增长、高收益——A 股四大上市险企2015年年报分析比较

调结构、稳增长、高收益——A 股四大上市险企2015年年报分析比较陈贤本刊记者近日,四大A 股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了2015年度业绩报告。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公司2015年共计实现净利润1152.31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889.45亿元,增长了29.6%。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保险业约实现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四大A 股上市保险公司利润占比超四成。
从净利润看,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太保,大幅增长60.4%;中国平安增长38.0%;新华保险增长34.3%;中国人寿增长7.7%。
不过,中国人寿由于总体市场规模庞大,净利润达到346.99亿元,而中国太保净利润为177.3亿元。
中国平安则由于包含了银行、证券等业务,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542.03亿元,绝对值居首。
转型持续推进调结构成效明显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一直是各保险公司的共同追求,对于公司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
调结构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各大保险公司2015年经营成果中的最大亮点。
寿险方面,伴随着互联网渠道的迅速扩张带来的压力,各大公司为适应市场,在推出各类较高收益的理财型保险产品的同时,不断加强具有传统优势的个人代理人渠道的建设。
截至2015年末,中国人寿个险营销员数量增加至97.9万人,同比增长31.7%,在营销员数量的大幅增长下,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259.57亿元,同比增长10%,个险保费占比超过62%。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15年首年期缴保费增速创股改上市以来新高;总保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增速创7年来新高;一年新业务价值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介绍,2015年公司业务的最大亮点是“业务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中长期期缴业务表现出色。
长期保险首年保费增长20.1%;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增长25.4%。
中国平安个人寿险营销员数量达到近87万人,较年初增长36.9%,在个人产能提升的情况下,其个险新单保费也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保费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寿险和长期健康险占比有所扩大,而分红和万能险的比例略有下降。
八大股份制银行转型战略

八大股份制银行转型战略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大股份制银行转型战略》的内容,具体内容:2015年中报显示,大型商业银行更多着眼于不断提升跨境、跨业综合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本地经济,以小微金融及零售业务为主。
本文特别针对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色化经营之...2015年中报显示,大型商业银行更多着眼于不断提升跨境、跨业综合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本地经济,以小微金融及零售业务为主。
本文特别针对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色化经营之路梳理总结,以飨读者。
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八大股份制银行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八大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两小"战略+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在市场定位上,民生银行以小微金融为突破口,带动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的良性发展,实现分化转型。
不断深化"两小"战略,推广小微金融2.0版流程再造的同时,稳步推进社区网点的建设。
当下,依托互联网优化小微商业模式,构建小微平台金融生态圈和社区"生活圈",强化客群经营,有效增加客户规模。
2015年中报显示,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026.76亿元,同比上升了61.07%,增长速度较快。
横向比较,这一优势同样显著,如图1所示,报告期末,在8家上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民生银行贷款总额虽处于中等水平,但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却为最高。
在组织架构上,民生银行2007年开始实行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将业务事业部作为过渡方案,为大事业部制改革准备条件。
经过7年的积累与磨砺,在外部环境及内部人才配置、管理架构等逐渐完善的基础上,于2015年8月全面启动了公司银行大事业部制改革,成为了我国银行业中大事业部制改革的先行者,全力打造集约、专业、扁平、精准的服务模式,目前在业内初显成效。
民生银行总行的公司业务大事业部制改革,全面分离了分支行的公司业务,分支行成为小微客户的一线营销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分支行全面发力小微金融。
2015年银行年报之信用卡专题解读

2015年银行年报之信用卡专题解读随着银行年报完成披露,银联数据的信用卡行业专题分析继续如期与您见面,梳理共计18家银行信用卡业务数据,以供参考。
一、信用卡发卡量及透支余额情况根据《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2015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32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为7.08万亿元,应偿信贷余额为3.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05%。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信用卡发卡系统外包服务提供商,截至2015年末,银联数据(CUPD)信用卡上线银行数达到109家,其中包含了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六家全国性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发卡行,以及百余家区域性客户银行。
客户银行累计发卡达7,568.48万张,有效卡量达5,120.97万张,同比增长25.23%,总透支余额为5855.74亿元,同比增长32.21%。
银联数据客户银行的总在用卡量和信贷规模约占到全行业的12%与19%,占比继续稳步攀升。
年末信用卡整体活跃率为61.79%,较年初增长2.66个百分点。
行业中,工行继续一马当先,累计卡量接近1.09亿张,全年新增835万张,同比下降33.25%,主要是下半年仅新增发卡123万张,相比上半年发卡量大幅萎缩。
新增发卡量同比收缩的还有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而兴业、中信、浦发则以50%以上的增速前进,仅下半年的发卡量就达到其2014年全年的109%、86%和85%。
农行从披露贷记卡量变为披露信用卡(贷记卡加准贷记卡)总量,据其披露的贷记卡情况来看,贷记卡年新增发卡672万张,同比微跌1.17%,累计发卡量为5323.18万张,增长14.5%。
从发卡情况来看,各行经营策略已出现显著分化。
区域性银行中,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均不同程度披露了信用卡业务数据,其中发卡最早的上海银行累计卡量为389万张,当年新增53万张,卡量增长居所有区域行之首。
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16,299
-2,619 19,122 214 -71 19,265 -4,705 14,560 14,320 240 0.37 0.37
-14,519
-6,793 17,504 261 -86 17,679 -4,459 13,220 13,262 -42 0.40 0.40
6
资料来源:2009年中信银行年报整理
目录
1
2 3 4 5 中信银行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
战略和实施
可持续增长分析 结论与展望
2
1
中信银行概述
1.1 公司简介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英文名: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股票代码:601998.香港H股代码:00998
1987年4月中信集团原银行部组建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总行设在北京。 2005年8月,更名为中信银行。 2006年12月,中信银行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发 起人,将中信银行整体改制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4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并于同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 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61.78%。 公司主要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及资金资本市场业务。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承兑、结算;发行债券,外 汇买卖,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等,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1.2
中信银行作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一般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明显区别,主要 表现在其公司治理结构同国有商业银行不同,中信银行作为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 司,主要承担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吸收公众存款服务及零售银行业务。经过改 制成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后,公司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中信 银行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来考察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状 况,判断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对企业价值分析,对企业经行估值,分析 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中信银行2015年7月信贷资产质量分析报告

中信银行2015年7月信贷资产质量分析报告行领导:2015年7月,全行信贷规模保持平稳,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比上月略有上升,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上升较多,贷款质量压力依然严峻。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一、风险偏好及政策执行情况(一)公司风险偏好及政策执行情况截至7月末,各项全行性组合限额管理指令性指标均控制在总行2015年授信政策规定的限额之内。
截至7月末,杭州、南京等20家分行全年性限额指标均控制在总行下达限额目标之内;贵阳、兰州、青岛、沈阳、广州、天津等6家分行一般授信银票余额超限,哈尔滨、宁波、福州、南宁、厦门、石家庄、南昌、银川、总行营业部等9家分行批发行业贷款占比超限。
(二)零售风险偏好及授信政策执行截至2015年7月末,在零售信贷五项风险偏好及授信政策指标中,小企业授信客户刚性退出比例、小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占比、信用卡延滞率B和网络贷款不良率均处于容忍度范围内,零售信贷不良贷款率较6月末出现反弹,再次突破容忍度,零售风险控制形势较为严峻。
二、业务发展情况(一)整体情况截止7月末,我行表内授信余额1折合人民币21,857.9亿元,比年初增加1,208.4亿元,增幅5.85%。
其中,公司贷款余额1本节零售数据为头寸表数据。
15,923.5亿元,较年初增加659.1亿元,增速4.32%。
个人贷款(不含小微)余额5,934.5亿,较年初增加549.4亿元,增幅10.2%。
表外授信业务余额为11,483.8亿元,比年初减少684.7亿元,增幅为-5.63%。
(二)公司贷款截止7月末,全行公司贷款余额15,923.5亿,较年初增加659.1亿元,增速4.32%。
1、行业规模从行业存量规模看,余额前六位是:制造业(4,605.8亿元)、批发和零售业(2,592.3亿元)、房地产业(2,041.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13.0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74.6亿元)、建筑业(1,063.4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信银行年报详解一、关于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体现的是的赚钱能力,是银行各种利息收入、手续费、价差等收入的总和,是银行报表的核心数据之一。
由于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银行的很多财务数据会因为管理层的判断不同而进行调整,现在各银行也都在强调转型重视轻资产发展,所以营业收入可能比净利润、总资产等数据更重要,其实这个数据也更可靠。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16.37%。
其中一季度330亿元,二季度370亿元,三季度374亿元,四季度377亿元。
四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长17.21%,环比增长0.8%。
点评:在下行周期这个数据的取得很不容易,各季度营收稳健增加,同比16%的营收虽比不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但这个数据在整体银行业中还是中上游的。
二、关于核心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是银行核心数据之一,是银行自有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例,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前些年很多银行不断融资也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危机后巴三协议和我国监管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12%,高于8.5%的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为11.87%,中信银行权重法下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增速为17.90%,除掉烟草总公司的定向增发119亿,核心资本同比增速的15.79%。
点评:中信银行的核心资本同比增速只有15.79%,而加权资产总额增速超过这个值211个基点,这说明中信银行还在靠资本垒规模,内生性增长的路还很长,这还是在2015年没有分红的情况,这一点其实有点糟糕,要是没有定增,这个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会下降的。
三、关于拨备前利润。
拨备前利润就是没有未扣除风险准备金之前的利润,是税前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之和,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比较多,大概理解为放到拨备里面的资金再加上坏账核销的资金就可以。
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和下行周期,不良贷款不断暴露,各家银行由于受风险控制水平、管理层诉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资产减值损失这一块差别很大,单独提出拨备前利润从一个方面可以了解一家银行的赚钱能力。
换句话来说,净利润增速不快,但拨备前利润增速很快的银行,一旦不良拐点出现,净利润有望大幅增长,但如果资产质量问题大的话,这个增速也没用。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拨备前利润为950.23亿元,同比增长21.44 %;资产减值损失为400.37亿,同比增长69.13%,资产减值损失占到拨备前利润的42%。
点评:中信银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21.4%,但资产减值损失占到利润的42%,大量的利润用来了拨备和核销,四季度拨备总额只增加了3亿,而单季度有11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说明有110多亿的坏账核销,中信银行核销的力度真够大,这种核销力度大也导致增收不增利,也导致后面的不良贷款相对好看一些。
四、关于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的利润,一般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这个数据是计算估值和分红的依据,自然受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当然银行股由于是逆周期监管的,很多银行管理层也会逆周期调整拨备,避免银行股的净利润大幅震荡,再说不良贷款也需要一个过程,在好的年成预留一定的拨备也是有道理的,真正坏账来了用拨备核销也是理所应当的。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净利润411.58亿元,同比增长1.15%;四季度单季度利润为82.32亿元,同比下滑2.14%。
点评:这个数据不是太理想,主要原因是下行周期,拨备和核销很大,四季度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17.2%,而净利润还降了2%,刚才也说了单一个季度就核销了110多亿的坏账,而四季度的净利润只有82亿元。
五、关于不良贷款。
在目前这种态势下,不良贷款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当然各家银行的尺度略有不同,但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数据及其变化量来进行分析,这三个数据分别为不良贷款率、关注加不良贷款率、逾期90天以上加重组贷款。
由于不同银行对贷款不良执行标准严格存在不少差距,这里要特别要点一下90天以上逾期贷款加重组贷款,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期限返还给贷款人的款项,这个数据很难作假,由于现实中有些客户因为疏忽或者资金周转等原因,比如信用卡忘还款、房贷未及时还,企业没及时收到货款等短期逾期的问题,所以重点关注90天以上逾期。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6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3%,同比上年末期1.30%提高13个基点,四个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5%、1.32%、1.42%和1.43%。
关注+不良贷款率为5.00%,比2015年中报5.24%下降24个基点,同比2014年底4.42%增加58个基点。
逾期90天以上加重组贷款率为1.84%,比2015年中报2.25%减少41基点,同比2014年年报2.13%减少29个基点。
中信银行的拨备余额由年初的516亿增加到605亿,不良拨备率为169%;贷款拨备率为2.39%。
点评:中信银行不良贷款比全国平均1.67%低24个基点,这个数据还可以,而且这个不良贷款6个季度稳定在1.4%。
关注加不良贷款率相比全国平均5.46%低46个基点,这个数据中信银行在年报大幅改善,一方面说明核销的力度增大,另一方面说明这资产控制相对比以前严格一点,这个在逾期90天以上加重组贷款率同比环比减少体现更明显,原来中报不良贷款只占逾期加重组的58.7%,现在占到77.7%,这只是说有改善,但还是无法和招商银行将全部逾期90天以上一律纳入不良贷款等严控质量的银行相比差距不小。
拨备覆盖率167.81%相对全国平均181.18%还是有点低。
六、关于非息收入和成本收入比。
非利息收入指银行除利差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中间业务收入和咨询、投资等活动产生的收入,这是银行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国际同行这个收入大概能占到50%,比如2013年巴克莱是59.22%,德意志银行是53.54%,JP摩根是55.16%,富国银行是48.91%,汇丰集团是45.02%,美国银行是52.48%。
成本收入比提现的是银行成本控制能力。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非息收入407.01亿元,同比增长35.87%,比重达到27.6 %,这个数据相比全国平均数23.7%还是好一点。
中信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7.85%,同比下降2.47个百分点,相对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59%。
点评:这个非息收入和成本收入比不算太优秀,但总体还算可以,尤其是对一家主要是对公银行来说,这个数据也不容易。
七、关于盈利能力指标。
商业银行财报中,重点关注净息差、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值,总资产回报率是净利润与银行总资产的比值。
对于净息差这个值我国长期停留在2-3%之间,很多国人认为我国垄断息差,应该说这是偏见,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息差并不高,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富国银行息差是3.39%,花旗是2.88%,这些都高于我们这些年的净息差。
我们国家管理那么大的资产,总资产回报率仅仅停留在1%多一点点,说银行是暴利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这些年银行的利润比较好,主要还是来自规模的迅速扩张、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以及经营成本的严格控制。
2015年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净息差为2.31%,前三个季度分别为2.32%,2.32%,2.33%,同比2014年底2.40%下降9基点。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5%,前三个季度分别为16.71%、16.68%、15.98%,同比2014年底16.84%下降229个基点。
年化总资产回报率为0.9%,同比2014年底1.07%下降17基点。
点评:应该说中信银行的盈利能力一直不太好,也许是对公比较多,也许是比较稳健,相对全国平均净息差2.54%来比都低20个基点,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也是一直相对其他银行低不少,虽然四季度下滑很快和四季度总资产发力有一定的关系,但从优秀角度看,这家银行确实比较平庸。
八、估值与分红。
2015年中信银行每股净资产6.49元,每股净利润0.88元,每股分红0.212元。
A股股价为6.11元,市净率为0.941,市盈率为6.94,股息率为3.47%。
H股股价4.11元,市净率为0.633,市盈率为4.67,股息率为5.16% 。
这个分红对不住人啊,有点坑啊,去年没分红,今年只分25%,那就是这两年平均才分12.5%,这真的说不过去,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年年30%以上的分红无法比啊,跟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更是无法比。
看到这个分红,看到这个资产垒规模,有点失望啊。
九、其他数据。
一是规模。
2015年中信银行资产总额为5.12万亿,同比增长23.8%;贷款总额2.53万亿,同比增长15.58%;存款总额3.18万亿,同比增长11.69%,应该说中信银行开始在总资产这个规模上发力,比全国15.6%的增速高不少,这个时候上规模是对是错也不好说。
二是股东数。
AH股股东总数为24.5万人,其中H股股东3.4万人,2014年年报股东数为37.8万其中H股股东3.7万;2015年中报股东数为33.0万,H股股东为3.4万;可以看出股东数是不断减少的,也说明银行股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十、同行评分。
根据上述核心数据及变化情况,给予中信银行2015年财报评分59.2分。
2015年三季报评分为58.9分,2015年中报评分为55.8分。
总的来看,中信银行有两个亮点:一是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增速不错;二是不良贷款整体有好转,关注类贷款、逾期加重组也下降了不少。
最大的坑:居然只有25%的分红,目前这么低的估值,去年还没分红,真的有点无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