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复习资料
锅炉原理复习资料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一章:绪论1、定义:锅炉是一种生产蒸汽或热水的换热设备。
锅:蒸汽或热水在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等内部形成,形成锅的概念。
炉:通常燃料的燃烧过程在炉膛内进行,形成炉的概念。
2、两大任务:○1通过燃烧煤、油、气及其他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传递给炉水使之升温、汽化、过热为蒸汽。
3、锅炉设备构成:锅: 汽水系统:汽包、下降管、联箱、导管及各换热设备(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组成。
完成由水变成蒸汽的吸热过程。
锅炉本体:炉: 锅炉燃烧系统由炉膛、燃烧器、烟道、炉墙构架等部件组成。
完成煤的燃烧过程。
锅炉机组:辅助设备:由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燃料供应及制粉、除灰、除渣、测量控制等组成4、锅炉容量: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温度、压力)、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t/h)。
5、蒸汽参数:锅炉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和温度。
锅炉设计时所规定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称为额定蒸汽压力(MPa)和额定蒸汽温度(℃)。
6、给水温度: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省煤器入口处的水温(℃)。
7、锅炉效率:锅炉生产蒸汽的吸热量占锅炉输入燃料热量的百分比,用ηb表示。
其大小表明燃烧热量的有效利用程度。
8、按蒸汽压力分类低压锅炉: 2.45MPa以下中压锅炉: 2.94~4.92MPa (20世纪20~40年代)高压锅炉: 7.84~10.8MPa (50年代)超高压锅炉: 11.8~14.7MPa (60年代)亚临界锅炉: 15.7~19.6MPa (70年代)超临界锅炉: 22.1MPa以上(70年代后)9、按水的循环方式分类:(图)(a)自然循环锅炉(b)强制(或控制)循环锅炉(c)直流锅炉10、按燃烧方式分类:①层燃炉(火床炉) 燃烧特点:燃料在炉排上燃烧。
②室燃炉燃烧特点:燃料在炉膛内悬浮燃烧。
③旋风炉燃烧特点:气流在圆柱形旋风筒内高速旋转,较细的煤粉在筒内悬浮燃烧,较粗的煤粉在筒壁上燃烧。
锅炉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2.直流锅炉:给水靠给水泵的压头,一次通过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的锅炉。
3.强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除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以外,主要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4。
控制循环锅炉:在水冷壁上升管的入口处加装了节流圈的强制循环锅炉。
5。
层燃炉:燃料在锅炉中的三种燃烧方式为层状燃烧、沸腾式燃烧、悬浮式燃烧。
层状燃烧就是将燃料置于固定或移动的炉排上,形成均匀的、有一定厚度的燃料层,空气从炉排底部通入,通过燃料层进行燃烧反应,采用层状燃烧的锅炉叫层燃炉。
6。
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方式就是燃料颗粒在大于临界风速(由固定床转化为流化床的风速)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流化床上呈流化状态的燃烧方式。
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的锅炉称为流化床锅炉.7.煤粉炉:将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炉膛中燃烧,这种锅炉便是煤粉炉。
8。
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9.锅炉净效率:指扣除了锅炉机组运行时的自用能耗(热耗和电耗)以后的锅炉效率。
10。
余热锅炉: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
11。
火管锅炉:火管锅炉就是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在火筒或烟管中流过,对火筒或烟管外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加热.火管锅炉又称锅壳式锅炉。
12。
水管锅炉:所谓水管锅炉就是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在管内流动,而火焰或烟气在管外燃烧和流动的锅炉。
13.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14。
省煤器:是为了是给水在进入汽包先在尾部烟道吸收烟气热量,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煤量,所以称为省煤器。
锅炉原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锅炉原理期末知识点总结一、锅炉的分类锅炉可以根据用途、结构、燃料、驱动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类根据用途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工业锅炉、民用锅炉、船用锅炉等。
2.按结构分类根据结构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复式锅炉等。
3.按燃料分类根据燃料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
4.按驱动方式分类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等。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加热水或产生蒸汽的方式,将热能传递给工业生产中需要加热的介质。
1.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锅炉工作的基础,它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当燃料被点燃时,其内部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
在锅炉中,燃烧过程是在燃烧室中进行的,通过适当的供氧和燃料的混合和点燃,形成高温高压的热能。
2.传热过程传热过程是锅炉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被传递给水或产生蒸汽的介质。
传热过程主要通过对流、辐射和导热的方式进行。
对流是指热能通过流体介质的运动进行传递,辐射是指热能通过辐射能量进行传递,导热是指热能通过固体介质的传导进行传递。
3.水蒸汽循环在蒸汽锅炉中,水蒸汽循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锅炉中,水受热变成蒸汽,然后由蒸汽管道输送到需要加热的地方,发挥其热能的作用。
经过失热后,蒸汽会凝结成水,再经过泵进行输送,形成循环。
三、锅炉的相关知识点1.锅炉的适用范围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造纸、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也可用于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2.锅炉的工作场所锅炉通常位于工厂车间内,如锅炉房、发电厂锅炉房等。
3.锅炉的安全问题锅炉在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锅炉的检修维护锅炉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和老化,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5.锅炉的节能环保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锅炉的节能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开发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锅炉至关重要。
锅炉复习题

锅炉复习题锅炉是一种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以下是锅炉复习题的内容:# 锅炉复习题一、锅炉基础知识1. 锅炉定义: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水或其他介质,从而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2. 锅炉分类:锅炉按燃料类型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按压力可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等。
二、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锅炉内燃料燃烧,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 热交换: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或蒸发成蒸汽。
3. 蒸汽或热水的产生:锅炉根据需要产生蒸汽或热水,用于供暖、发电或工业生产。
三、锅炉主要部件1. 燃烧室:燃料燃烧的场所。
2. 受热面: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等,是锅炉内热能传递的主要部件。
3. 蒸汽鼓:水在其中加热并产生蒸汽。
4. 给水系统:向锅炉提供所需水量的系统。
5. 排烟系统: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锅炉。
四、锅炉操作要点1. 点火前的检查:确保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点火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点火。
3. 燃烧调整:根据负荷变化调整燃烧参数,确保燃烧效率。
4. 运行监控:实时监控锅炉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5. 停炉操作:按照规程进行停炉,确保安全。
五、锅炉安全与维护1. 安全阀:用于防止锅炉超压的安全装置。
2. 水位计:监测锅炉水位,防止干烧。
3. 定期检查: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应急预案:制定锅炉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锅炉效率与节能1. 热效率:锅炉有效利用热能的能力。
2. 节能措施:通过优化燃烧、提高热交换效率等措施提高锅炉效率。
3. 环保要求:锅炉排放应符合环保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
七、锅炉常见故障及处理1. 燃烧不充分:检查燃料供应和燃烧器工作状态。
2. 水位异常:检查给水系统和水位计是否正常。
3. 蒸汽或热水温度不稳定:调整燃烧参数,确保热交换效率。
锅炉原理复习资料

锅炉原理第一章 绪论一、锅炉的组成1.主体:锅+炉。
(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燃烧器、及其连接管道、构架、炉墙组成的整体。
)2.辅助:燃料供应系统、煤粉制备系统、给水系统、通风系统、出灰除尘系统、水处理系统、测量及控制系统、脱硫系统、脱硝系统。
<考点:判断设备归属>二、工作原理1.汽水系统:2.燃烧系统:三、锅炉的分类1、按用途分:电站锅炉、工业锅炉(pmax=2.45MPa 、65t/h)、热水锅炉。
2、按容量分目前分:大(>300MW 、1000t/h );中(50-100MW 、220-410t/h );小(<50MW 、220t/h )。
3、按锅炉蒸汽压力分(见p.4)(表压):低压(<2.45MPa )——工业锅炉;中压(2.94-4.9MPa );高压(7.84-10.8MPa );超高压(11.8-14.7MPa );亚临界压力(15.7-19.6)(> 300MW );超临界压力(绝对压力>临界压力22.1MPa )(>300MW )。
4、按锅炉燃烧方式分:层燃炉——链条炉(p.5);室燃炉——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流化床(沸腾炉)——FBC (第一代鼓泡床)、CFBC (第二代)(p.6,7)。
5、按蒸发受热面内工质流动方式分:自然循环锅炉——靠水和汽水混合物比重差循环;强制循环锅炉——靠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下降管中;直流锅炉——靠给水泵压头一次产汽。
复合循环锅炉——直流炉+强制炉 。
6、按锅炉排渣的相态分:固态排渣;液态排渣。
7、按锅炉燃烧室内压力分(炉膛出口烟气静压):负压燃烧锅炉(<大气压力);压力燃烧锅炉(>大气压力);微正压燃烧锅炉(1.96-4.92MPa =200-500mmH2O )。
第二章 锅炉受热面一、锅炉受热面的组成汽水系统(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风烟系统(空气预热器)。
锅炉原理题库及答案详解

锅炉原理题库及答案详解锅炉作为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产生蒸汽或其他热介质的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锅炉的工作原理,以下提供了一些锅炉原理的典型题目及其详细答案解析。
1. 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答案:锅炉主要由燃烧室、炉膛、烟道、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以及安全阀等组成。
2. 简述锅炉的工作原理。
答案: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过炉膛和水冷壁传递给锅炉内的水,使水加热并产生蒸汽。
蒸汽经过过热器进一步加热,达到所需的温度和压力。
3. 什么是锅炉的热效率,它如何影响锅炉的性能?答案:锅炉的热效率是指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热效率越高,锅炉的性能越好,能源利用率越高,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锅炉的燃烧方式有哪些?答案:锅炉的燃烧方式主要有层燃、悬浮燃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等。
不同的燃烧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燃料和锅炉结构。
5. 锅炉的烟气排放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案:锅炉烟气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导致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
6. 如何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答案:提高锅炉安全性可以通过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装置,定期进行锅炉检查和维护,以及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等措施来实现。
7. 锅炉的节能措施有哪些?答案:节能措施包括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热效率;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减少能源浪费;改进锅炉设计,降低热损失;以及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精确控制。
8. 锅炉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案:锅炉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锅炉各部件的磨损情况,清洁锅炉内部,更换损坏的零件,以及对安全装置进行校验等。
9. 锅炉的运行参数有哪些,它们对锅炉性能有什么影响?答案:锅炉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合理的运行参数设置可以保证锅炉高效、安全地运行。
[精品]锅炉原理培训复习(蔡超).doc
![[精品]锅炉原理培训复习(蔡超).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2c942dd15abe23492f4da4.png)
锅炉原理培训复习题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将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能量转换过程。
2、进入锅炉的给水在锅炉中变成合格的蒸汽,其汽化过程实际上要经过预热、汽化、过热三个阶段。
3、锅炉水汽化四个阶段分别在锅炉各种受热面中进行。
预热阶段主要在省煤器中进行,汽化阶段在蒸发受热面(水冷壁、凝渣管、对流管束等)中进行,过热阶段在过热器中进行4、额定蒸发量指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5、最大连续蒸发量是指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6、锅炉的额定蒸汽参数是指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
7、按照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可将锅炉分为低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不大于 2.45MPa)、中压锅炉(压力为 2.94~4.90MPa)、高压锅炉(7.84~10.8MPa)、超高压锅炉(ll.8~14.7MPa)、亚临界压力锅炉(15.7~19.6MPa)和超临界锅炉(绝对压力超过临界压力22.1MPa)8、按锅炉的燃烧方式分类分为:层燃炉、室燃炉、流化床燃烧方式锅炉9、按锅炉蒸发受热面工质流动方式分类:自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强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
10随着锅炉工作压力的提高,饱和水和蒸汽的密度差逐渐减小,直到临界压力,其密度差为零。
所以单纯依靠水汽的密度差,自然循环只能用于工作压力低于16MPa的锅炉。
11、自然循环锅炉的主要特点•自然循环锅炉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直径较大的汽包,由于有汽包使其有如下特点:•汽包是锅炉中省煤器、过热器和蒸发受热面的分隔容器。
•汽包中装有汽水分离装置,减少饱和蒸汽的带水。
•锅炉的水容量及相应的蓄热能力较大,负荷变化对机组的调节要求更低一些。
•水冷壁上升管出口的含汽率低些,可以允许稍大的炉水含盐量,且可以排污,对给水品质的要求更低一些。
锅炉原理张力知识点复习提纲

锅炉原理张力知识点复习提纲一、锅炉的基本原理:1.锅炉的定义和分类:锅炉是一种通过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使其在一定压力下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装置。
根据工质和运行条件的不同,锅炉可分为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2.燃烧原理:锅炉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燃料和空气经过充分混合后,在燃烧室内发生燃烧反应,生成高温燃烧气体,通过锅炉的传热面加热水或其他工质。
3.热力循环原理:锅炉的热力循环过程是将锅炉内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质的过程。
热力循环包括三个部分:燃烧部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传热部分(热能经过锅炉的传热面传递给水或其他工质)、排放部分(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出锅炉)。
4.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锅炉由炉膛、传热面、烟气系统、给水系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附件等组成。
其中,炉膛是燃烧室,传热面是将热能传递给水或其他工质的部分,烟气系统是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出锅炉的部分,给水系统是将水供给锅炉的部分,燃烧系统是控制燃料和空气的供给和调节的部分,控制系统是对锅炉运行的自动控制和保护的部分,安全附件是用于保证锅炉运行安全的装置。
二、张力的概念和分类:1.张力的定义:张力是物体内部分子间或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是物质抵抗外部力的表现。
2.张力的分类:张力可分为拉力和压力两种。
拉力是物体中的分子间存在的相互拉扯力,压力是物体内部的分子间压缩力。
3.物体的形变与张力: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张力是引起物体形变的根本原因。
拉力使物体变长,压力使物体变短。
三、锅炉中的张力问题:1.热应力的产生: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和传热面之间存在热差,导致传热面产生热应力。
2.锅炉疲劳破坏的原因:锅炉长时间的运行会导致材料疲劳,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受热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热膨胀和收缩引起张力的变化,导致材料结构的破坏。
3.锅炉的承压部分:锅炉的炉墙、水壁、传热管等部分都承受着高压,因此需要具有足够的张力和强度来承受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三大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3.锅炉按蒸汽参数可分为低中高超高亚临界超临界压力锅炉。
4、锅炉按容量分有小型中型大型锅炉。
5、一般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共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锅炉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第二阶段是在汽轮机中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第三阶段是通过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6、煤粉炉按排渣方式分成两种型式,一是固态排渣炉.另一是液态排渣炉。
7、锅炉按燃烧方式分成火床炉、室燃炉、旋风炉和硫化床四种类型。
8.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
9、依靠工质的密度差而产生的锅炉水循环称为自然循环。
10、过热器的作用是将由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至过热蒸汽。
11 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回到锅炉进行再加热升温的设备叫再热器。
12.省煤器的作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加热锅炉给水。
13.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加热燃烧所用的空气。
1.燃料是指用来燃烧以取得热量的物质。
2.燃料按其物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和气体燃料。
3 煤的成分分析有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
4 表示灰渣熔融特性的三个温度分别叫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5.软化温度ST 代表灰的熔点6、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7、煤的发热量有低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氧弹发热量其中氧弹发热量的含量最高1.烟气中过量空气系数越大.则含氧量越大。
2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最大的一项。
3.锅炉热效率计算有正平衡和反平衡两种方法。
4.火电厂多采用反平衡法求锅炉热效率。
1 制粉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磨煤机,它可分为低速磨煤机、中速度煤机、高速磨煤机三种类型。
2 低速磨煤机转速为15-25 r/min、中速磨煤机转速为50-300 r/min,高速磨煤机转为750-1500r/min。
3.煤的主要性质指标有发热量、挥发分、水分、灰分及灰熔点。
4.锅炉用煤按挥发分含量可分为无烟煤、贫煤、烟煤和褐煤。
5.低速磨煤机最大优点是能磨各种不同的煤,可以长期连续可靠运行。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活化能、温度。
2、碳粒燃烧有动力区、扩散区和过渡区之分。
1.燃烧器按射流流动方式可分为旋流和直流两种形式。
2、旋流燃烧器的布置方法—般有前墙布置、两侧墙布置、顶棚布置和炉底布置四种。
1.过热器热偏差主要是:受热不均和蒸汽流量不均所造成的。
2.锅炉的蒸汽参数是指过热器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
3、火焰的最高温度区称为火焰中心。
1.锅炉汽、水的循环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
2.现代锅炉汽包内的汽水分离装置最常用的有:挡板旋风分离器、波形板、多孔板3 自然循环回路中,工质的运动压头(循环动力)与循环回路高度有关;与下降管中水的平均密度有关,与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平有关。
4 循环倍率的表达式为K=循环水流量G/蒸汽流量D。
5.当上升管循环流速趋近于零时.称为循环K=循环水流量G/蒸汽流量D。
6.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的主要故障有循环停滞和循环倒流。
7、直流锅炉按水冷壁布置,可分为螺旋管圈式和垂直上升管屏式两大类。
1.锅水中的盐分以机械携带和选择性携带两种方式进入到蒸汽中。
2.影响汽包内饱和蒸汽带水的主要因素有:锅炉负荷、蒸汽压力、蒸汽空间高度和锅水含盐量。
3.随着蒸汽压力的提高,蒸汽溶解盐分的能力增强。
4、蒸汽压力越高.对蒸汽品质要求越高。
二、判断题2 锅炉蒸发设备的任务是吸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过热蒸汽。
(×)3 为了保证水循环的安全可靠.循环倍率的数值不应太小。
(√)4 蒸汽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锅炉给水。
(√)5 锅炉排污可分为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两种。
(√)6 吹灰器的作用是吹掉受热面积灰,保持受热面清洁。
(√)1 煤成分中的氧是杂质。
(√)2.碳是煤中发热量最高的物质。
(×)3 灰熔点低,容易引起受热面结渣。
(√)4 达到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条件是有充足的空气。
(×)5 燃料的水分越高、挥发分越低时,则要求预热后的空气温度越高。
(√)1 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实际空气量应大于理论空气量。
(√)2.漏风系数越大,说明设备漏风越严重。
(√)3 锅炉烟道漏风,不影响排烟热损失。
(×)4.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散热损失最大。
(×)5.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1.再循环风在制粉系统中起干燥作用。
(×)主要是调整磨煤机出口温度,增加磨煤机通风量提高通风出力,降低制粉电耗2.粗粉分离器依据离心、惯性和重力三种工作原理进行分离。
(√)3 再循环风在磨煤机中,主要是增加通风量,提高磨煤出力.降低电耗。
(√)4.煤粉的品质主要指煤粉的细度、均匀性和水分。
(√)5.煤粉可用专用筛子进行筛分,残留在筛子上的煤粉质量占筛前煤粉总质量的分数可表示煤粉细度,其值越大表示煤粉越粗。
(√)6.R90 越大表示煤粉越细。
(×)7、可磨系数越大.煤越不容易磨。
(×)1.循环倍率越大,水循环就越安全。
(√)2.自然循环的自补偿能力对水循环的安全有利,这也是自然水循环的一大优点。
(√)1.高压锅炉的蒸汽洁净程度决定于蒸汽带水量和蒸汽溶盐量两个方面。
(√)2.随着压力的增高,蒸汽携带水分的能力也增强。
(√)3.随着压力的增高,蒸汽溶解盐分的能力越小。
(×)4.蒸汽压力急剧降低会增加蒸汽带水。
(√)三、选择题:1.HG—670/140-9 型炉。
HG 代表哈锅。
2、锅炉水循环的循环倍率增大,上升管干度小型。
1 煤的成分分析法有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2.无烟煤的特点是挥发分低,含碳量高。
3.煤的元素分析成分一般包括五项。
4.挥发分含量对燃料燃烧特性影响很大,挥发分含量高则容易燃烧,褐煤的挥发分含量高,故很容易着火燃烧。
5、H是煤的组成成分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
2.随着锅炉容量增大.散热损失相对减少。
1.煤中的水分是无用成分。
2.挥发分小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3.挥发分等于10%-20%的煤称为贫煤。
4.挥发分等于20%-37%的煤称为烟煤。
5 挥发分大于37%的煤称为褐煤。
1.随着锅炉压力的逐渐提高,它的循环倍率逐渐减小。
2.锅炉负荷低于某一限度长时间运行,对水循环不安全。
3.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的工质是汽水混合物。
4、锅炉水循环的循环倍率增大,上升管干度减小。
1、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对蒸汽品质要求高。
2、要获得洁净的蒸汽.必须降低锅水的含盐量四、问答题:1 锅炉的作用是什么?答:锅炉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放热,并将水变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
2、简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发展必须超前国民经济的增长175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捕捉到了电1875年,世界第一台火力发电机组,巴黎北火车站,直流发电机1879年,世界最早的出售电力电厂,美旧金山实验电厂1980年,全世界发电装机容量20.24亿kW2003年,全世界发电装机容量37.1亿kW882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发电厂,容量11.76kW1949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185万kW197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712万kW198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亿kW1995年(8年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亿kW2000年(5年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亿kW200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4.407亿kW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6.22亿kW,年发电量突破28000亿度,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336倍和651倍,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2位这些都说明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时期和向跨大区联网、推进全国联网的新阶段。
3、简述燃煤电站锅炉机组构成及工作原理。
、本体:炉膛、燃烧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水冷壁、汽包/启动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2、辅机:给煤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吹灰器、碎渣机、除尘器、灰泵。
4、分析降低发电厂供电煤耗和提高环保效果的技术措施。
答:(1)提高初温初压;2)提高锅炉容量;(3)采用再热循环;(4)采用回热循环;(5)采用高效低污染技术;(6)采用新型脱硫、脱氮、除尘技术;(7)采用CO2脱除技术;等。
1、分析固态排渣煤粉炉采用低NOX燃烧技术与燃烧产物中CO含量的关系。
答:CO降低,锅炉效率降低。
2、煤的元素分析及成分分析是什么?煤的成分计算基准包括哪些?答:煤元素分析是分析煤成分的两种标准方法之一,用以测定煤的化学组成。
一般包括测定碳、氢、氮、硫、氧、氯及金属元素的含量:煤灰的元素的组成分析。
通常指测定煤灰中常量元素硅、铝、铁、钛、钙、镁、钾、钠、磷、锰和硫等元素的含量。
测定结果常以其氧化物含量的百分率表示。
3、分析煤的挥发分含量与炉膛高度的关系。
答:挥发分低,炉膛高;炉膛高度顺序: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
3、什么是挥发分?是否包括煤中的水分?答:煤的工业分析中,当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首先是水分蒸发。
当温度升高到104℃,维持7 分钟.其有机质分解成各种气体挥发出来,这些挥发出来的气体称为挥发分,所以挥发分不包括水分。
1、分析影响排烟温度的升高的因素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1)过量空气系数。
低负荷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越大,排烟温度越高。
(2)煤质参数。
挥发分降低,发热量降低,火焰中心上移,排烟温度增加。
(3)沿烟气流程各部分漏风率越小,排烟温度越高。
(4)受热面清洁程度。
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
2、分析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答:(1)过量空气系数。
太大,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
太小,氧气浓度低,燃烧不完全。
(2)煤的挥发分低,发热量降低,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越大。
(3)锅炉负荷。
负荷越高,炉膛温度越高,煤的燃尽越充分,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就越大。
(4)煤的灰熔点越低,煤粉燃烧形成结渣的可能性越大。
结渣中含有固定碳元素越多,燃烧效率越多,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越大。
(5)煤粉细度。
煤粉平均粒径越大,燃尽需要的时间越长,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越大。
(6)排渣方式。
固态排渣炉的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大于液态排渣炉。
(7)燃烧方式。
层燃炉大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大于煤粉炉。
(8)配风方式。
分级配风容易造成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
(9)煤粉分配均匀性。
煤粉分配不均匀,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固体不完全损失增大,锅炉效率降低。
3.达到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条件都有四些?答:达到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四点:(1)要供应适当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