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2019年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2019年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一、背景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是针对传统社区中出现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资源共享不畅、服务不能落地等问题提出的新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统一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对每一网格实施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以满足政府对社区的管理需求、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基本需求;同时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小微企业构建和谐环境,引导创新应用,提升生活品质,打造高效、便捷、幸福生活。

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通过细

分责任网格和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打造资源数字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工作规范化、组织高效化的社区工作运行新模式。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更高效,并实现公共服务业务下沉,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由以前的线条管理演进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于加强政府与居民的联系,提升社区行政服务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建设目标

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整合资源,精细管理,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

1、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一处采集,多方共享。

针对人、地、物、组织等各类城市综合管理要素进行统一的采集、校对、分析,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资源数据多渠道、标准化的整合,在实现统筹管理的同时,为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共享。

2、业务优化,协同办理,条块融合,整体联动。

围绕城市综合管理的各类资源,以所发生的事件为驱动,制定统一的处置流程,对各类资源情况变动、资源所涉及的各类社会问题、不稳定因素等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整合,对承担社会管理的条块

职能部门的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组织协调,实现对各类“事件”信息的采集、统报、分析、排查、交办、处理、反馈、监督及综合评价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形成区街两级管控,各部门各社区共同参与、资源优化、整体联动、综合处理的工作格局,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

3、体系融合,多方参与,协抓共管,综合治理。

在现有政府管理服务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和扩展基层服务队伍,并结合物管、群众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人力量,通过网页、移动终端应用、自助终端、短信等多种信息化渠道接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多方参与、协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新格局。

三、建设思路

通过网格化管理理念,实现了管理对象精细化、管理责任网格化、管理流程闭环化、考核评价长效化、管理手段智能化。

管理对象精细化:

通过精细化的分类体系与责任化的指挥体系,明确管理对象的主管部门、权属单位、处置单位、处置时限和结案标准等。

管理责任网格化:

结合管理需要,划分精细化的责任网格,并明确网格内所有管理问题的责任主体。管理流程闭环化:通过七步闭环流程,全过程

跟踪、督办、评价各层级、各部门的问题处置情况,确保上报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考核评价长效化:

采用内评价和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合理的评价指标,通过强有力的评价实施与保障,建立了长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工作模式的长效运行。

管理手段智能化:

积极探索GIS、GPS、无线传输、视频监控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搭建综合型的信息化平台,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四、建设内容与运行模式

构建以镇街、村居和单元网格为基础的区域精细化分层管理体系,按照“区-镇街-村居-网格”四级进行管理,并实现监督、管理功能的分离与协同。建立区级统筹、镇街指挥和村居服务管理三个平台。

通过区级统筹平台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的核查监督;通过镇街指挥平台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的指挥处置;支持相关专业部门根据镇街指挥平台的指令,及时处置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并反馈处理结果,形成“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村居、突出问题不出镇

街、老大难问题及时报区”的工作格局。在实施上宜采用区、镇街、村居三级平台一体化建设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库,把政府服务信息、电子地图、民生档案(全员人口信息库)、出租屋信息、消防安全、门牌数据、城市部件等信息系统数据入库,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楼、楼进格”等信息对应。

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PDA设备,为网格员开发定制化应用,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将数字城管、治安防范、计生普查、社情民意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受理反馈各类社情民意,处理突发事件、采集基础数据。

构建“主动服务、排查报送、处置反馈、监督考核”的工作机制:构建以问题发现、立案和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问题上报体系;构建以处置职责明确、处置时限精确和处置结果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处置执行体系;以系统中相关数据分析生成的评价结果为依据,建立针对区域、部门和岗位量化的长效考核体系。

建立以任务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评价体系四位一体的运行管理体系,对网格员、相关专业部门的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监督考核管理,保障整套服务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转。

五、系统功能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政府服务信息数据、房屋楼栋数据、人口信息数据、社区问题数据、消防安全数据、流动人口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网格内城市部件、各类隐患及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综合治理,为网格内的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各种服务,并对实施效果、监督效果、管理效果和服务效果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由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网格员移动智能终端软件构成。

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基本功能包括: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问题发现及处置、指挥调度、智能预警、社情民意、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公共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展示展现等。

1)信息采集与档案管理

社区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楼宇管理、房屋管理、户册管理、居民管理、单位管理、城市部件管理等,所有信息可基于GIS地图进行展示、查询和统计。信息的来源包括网格员的采集和政府各部门的已有数据,可实现多种数据源的对接、核对和整合,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并可实现数据交换,供政府各部门共享使用。

2)问题发现及处置

问题综合处置流程包括问题发现、案件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考核评价7个阶段。

问题的来源主要是网格员日常巡查工作中的发现及市民的反映,也包括各级指挥中心通过热线、媒体、微信、信访等各种途径采集并上传的事件。

网格员发现问题后,能通过移动办公设备及时上报,上报的信息包括问题描述、拍照录音、位置信息等。平台受理后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根据处置权限派遣任务或逐级上报。平台能跟踪问题的处置情况,并督促相关环节的人员进行处理。

问题处置完成后,平台自动分派网格员对问题的处置结果进行核查和评价,并作为对处理部门考核的依据。

3)指挥调度

根据问题的分类制定相应的问题处理预案,配置各类问题的处理流程,实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指挥调度。

一旦出现相应的事件,系统能根据事件的时间、地点、类别、危害情况自动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短信平台,将信息迅速传递

到区、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并全程监控事件的处理过程。

4)智能预警

根据对各种社会事件数量、性质等相关原因的积累和分析,设置相应的预警指标对下一步社会防控重点工作区域、重点工作内容等进行预警,实现对社会事件的事前预警,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5)社情民意

通过对社情民意的收集,对辖区内所发生的事项进行全面记录、汇总和上报,如纠纷调解、居民诉求等。对于重点、热点问题能够及时协同各单位进行跟进处理。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民情日志登记和处理;矛盾纠纷报告和调解等。

6)公共信息服务管理

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和生活信息的查询服务,如:办事指南、惠民事项、社区宣传、服务机构等。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还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和生活信息的条目管理及信息的录入、维护管理等。

7)公共服务

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综合就近服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服务事项目录管理、服务事项信息配置管理、服务事项工作流管理、服务事项进度查询等。

8)综合管理

a、服务台帐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主动提供探访、慰问、免费检查、居家康复服务等相应服务,建立工作台账,对其服务需求和服务内容进行跟踪记录。

工作台帐主要提供的服务功能包括重点服务人群管理、服务诉求记录、服务诉求受理、查询统计。

b、监督监察

为每个不同类型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总体处置时限、每个关键步骤的处置时限,并通过系统自动进行超时警告;建立区、街两级的监督监察体系,区、街监察部门均可通过系统监督辖区内事项的处置情况,并发出必要的监察指令。

监督监察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时限管理、事件处理的过程监察、事件的事后监察、发送监察指令、重要事件监察提醒及定期监察报表。

c、绩效考核

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中心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运行绩效

评价体系,开展区、街道、社区、网格员四级绩效考核,有效地激励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d、统计分析

一方面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时间维度管理和分类管理,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地点某类事件、社会问题、城市管理焦点问题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从街道或全区的视角,对城市社会状况、管理状况、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另一方面,基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库,对管理对象(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城市部件)等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表格化和图形化展现的统计报表,为决策层提供数据参考。

e、运行管理

实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服务机构管理、科室管理、网格管理、设备管理、主题管理、操作日志及全局配置。以支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f、网格员管理

实现网格员、义工、志愿者的人员档案建立、责任网格权限管理、考勤管理、任务下达、设备配备管理、实时定位、轨迹跟踪等功能,

使繁重的网格员人员管理工作纳入标准化、信息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轻用户在人员档案管理、责任权属管理、考勤管理方面的工作压力。

9)信息展示展现

建立楼宇、房屋、人口、重点人群等专题图层,基于GIS地图实现街道的单位、人口、部件、专业资源等相关信息的展示、查询、维护。

在地图上登记、标注各种问题隐患、矛盾纠纷、事件等,结合GPS 定位数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实现对重点问题的监控,及时发现重大综治事件或安全隐患。

二)网格员移动智能终端软件

网格员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现网格业务的移动处理。主要提供网格信息查询与维护、问题上报、紧急报警,即时业务调度,实时定位、二代身份证读取、二维码门牌读取、离线操作、社区服务机构查询、自动版本更新、工作日志和考核结果查询、公共服务信息查询、入格事务办理等功能。

1)网格信息查询与维护

网格员可随时随地查阅所辖网格内的相关信息,包括楼宇信息、房屋信息、人口信息、重点人群信息、重点场所信息等,并可进行信息的采集、比对和更新等。

2)问题上报

网格员可以随时随地将发现的问题上报至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平台,并可同时将照片、录音作为现场证据上传,还可查询问题处置进度、进行跟踪管理。

3)紧急报警

提供一键报警模式,当网格员发现险情时,可点击快捷按钮,呼叫指挥中心,并将当前位置自动报告指挥中心,以快速处理紧急事件。4)即时业务调度

网格员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受指挥中心呼叫,与指挥中心进行文字、语音及视频交流。指挥中心可实时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

5)实时定位

可将移动设备持有人的位置,实时报送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或指挥中心,并可显示在GIS地图上,方便指挥中心的调度与指挥,加快响应时间;同时可以对网格员的轨迹进行监控,作为考勤管理和绩效考评的依据。

6)二代身份证读取

通过外接读卡设备,现场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自动填写到相关界面,简化操作,避免录入错误。

7)二维码门牌读取

可通过外接读卡设备,现场读取二维码门牌信息,自动填写到相关界面,简化操作,避免录入错误。

8)离线操作

在没有网络的地方也可以登录系统,并可离线登记、查询数据,恢复网络后能自动上传录入的数据。

9)社区服务机构查询

可通过终端查询社区内的各种服务机构(如订餐、家政、理发、煤气等)的地址、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等信息,为居民提供指引。10)自动版本更新

当网格员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发布新版本后,系统会提示网格员,在网格员确认后,自动进行软件版本升级。

11)工作日志和考核结果查询

可以查询自己的历史工作日志和考核结果。

12)公共服务信息查询

可查询到公共服务的办事指南、热点问题和办事地点。并可授权查询公共服务事项的处理进度。

13)入格事务办理

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入格事务代办服务。将事项及材料清单清楚列出,并通过输入简单资料及勾选材料,进行收件。事务办理成功后,可送件上门。

六、系统架构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基本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

一)支撑层

支撑层位于底层,是其它各层的基础,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存储、信息传输等功能。支撑层又由云平台层和数据层构成。

云平台层采用虚拟化技术,基于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构建资源池,在资源池上通过资源的管理、调度和镜像管理实现系统的各种高级功能,包括计算层面的系统负载均衡和虚拟机高可用,存储层面的镜像复制和冗余。

数据层实现对数据源的管理、对数据目录的管理;对辖区内基础数据(包括楼宇、房屋、户册、居民、单位、部件等)的采集、比对、

更新、录入、存储、读取,保证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对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社区服务、政务服务等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各种类型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提供支撑,减少重复采集。

二)应用平台层

应用平台层由基础框架组件、平台应用系统和网格员移动办公系统组成基础框架组件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通用工

具/产品及通用型应用系统,协助开发应用系统,降低系统开发及维护难度和成本。

平台应用系统和网格员移动办公系统相配合,共同实现基层信息采集;问题发现及上报、反馈、核查;任务派遣、监察督察、考核评价;指挥调度;智能预警等功能。

三)用户层

基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的数据、功能和运行机制,根据专业部门、单位组织、社区居民的需求定制专业化的应用系统,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的运行价值。

四)安全层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安全可分为技术层面的安全和管理

层面的安全两个部分。技术层面的安全主要包括应用安全、数据安全、

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其中应用安全是系统业务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管理层面的安全主要包括安全组织及人员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范、安全考核及监督等内容。

五)监控管理层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基础设施规模庞大、承载服务多样、技术架构复杂、网格服务安全需求高、系统扩展性和可用性要求高,通过建立统一的运行监控管理体系,并制定监控管理服务标准和规范,提供响应及时、安全可靠的运行监控管理服务,确保平台稳定可靠运行。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 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

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定位

晨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定位: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排查社会问题、精细服务群众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晨华科技誓为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1、什么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城市社区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简单的讲: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2、系统平台简介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对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收集反馈和排查分析;对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扎口管理;对事关全局的重大紧急事件及早防控处置和监督管理。平台以区域为整体,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平台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 定位原则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主要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为市、县(区)、镇、村四级开展工作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它是建立在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基础之上的区域性综合管理平台;在管理范围上: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人民平安的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事件进行全面的管理;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条块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扎口管理,实现“四级平台、五级服务”、“纵到社区、横到部门”的管理目标。在管理理念上:以“人员”要素为对象,以“事件”处理为主线,以“数据”报表为基础,以“流程”动态管理为重点,集业务、督管、统报于一体。在管理功能上:实现信息采集、逐级处置、分析研判、流转审批、交办督办、统计汇总、监督控制、绩效考核等各类功能,形成全面覆盖、实时反应、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在管理原则上:力求做到业务整合性、信息即时性、部门联动性、运行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同时兼顾。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地区的综合管理平台,与部门现行的业务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不矛盾、不替代,是密切相连的关系。 总体架构 城区下面可以分为多个街道,街道总共分为多个社区,社区下面又具体分为网格。晨华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

(完整word版)智慧社区设计方案

门头沟区“智慧社区”平台 设计方案(讨论稿) ●十六个业务管理模块 将街道社区百余项具体工作综合受理、分类管理、分类统计汇总功能为一体,嵌入辖区实景综合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数字社区”建设,为街道社区工作建立了一个规范、统一、共享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重点建设16大业务管理模块:党建管理、统一战线、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政双拥、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数字城管、志愿帮扶、经济发展、绿色环保等。 ●建设六个社会管理子系统 建立了实有人口管理子系统、层级服务管理子系统、房屋管理子系统、辖区单位分类管理子系统、重点特殊人群管理子系统、层级数据信息分类统计汇总系统、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 ●建设八大民生服务系统 呼叫服务系统。 便民服务网系统。 为老服务──虚拟养老服务系统。 按照网格层级划分,将辖区内能够提供服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组合为服务网点,结合呼叫服务系统以“就近服务”的原则,为老龄人群提供全面的服务,并通过系统跟踪服务全过程,保证服务质量。 短信服务子系统。 无线手持终端入户访查系统。

利用PDA手持无线终端技术,对辖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实现信息录入与查询,将信息事件分为矛盾纠纷信访类、城市管理类、应急处置类、公共服务类、其他信息类五大类,实现信息采集、统计、上传功能。 居民事务代办系统。 “信访代理”系统。 办件办理受理子系统。 ●建成了六大服务管理辅助决策子系统 电子监察系统; 自动分析比对研判系统 矛盾纠纷调处预警系统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子系统; 数据全自动分析检索系统; 干部考核评价系统。 一、引言 社区管理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街道社区所承担的基层工作多达120余项,而各单项工作之间相互分离,工作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社区各种业务尚未整合,存在大面积信息孤岛; ◇缺乏社区全面、准确的基层数据库; ◇不完善的社区数据系统,未能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管理决策支持;

网格化管理系统简介

一、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建设社区网格化系统的意义 1.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组团式模式转变。 2.网格化的定位。 3.由原来的单一模式的服务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 4.信息化管理代替手工操作,增加了效率,减少了错误。 5.由原来单方面的覆盖向全方位的覆盖转变。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能解决的问题 1.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 2.小事化解不出网格,大事调解不出街道 3.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 4.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四、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一)地图管理模块 1、反映辖区内真实的地形地貌 2、能直观的反映出各网格的管理范围 3、三维地图上能实际的标出各网格管理的每一栋建筑物,对建筑物形态能更加直观的 管理 4、选择相应建筑物能对建筑物内人口信息、单位信息等可以进行详细的查询。 5、通过地图的管理,能非常直观的对事、地、人、物、组织等进行更加方便的管理 (二)基础信息管理 1、小区信息资料管理 2、楼栋信息资料管理 3、房屋信息资料管理 4、单位信息资料管理 5、人口信息资料管理 6、党建信息查询 7、民政信息查询 8、计划生育信息查询 9、重点人群信息查询 10、人口移入、移出、人口注销:能实时的管理辖区内每一建筑物内每一个房间的 内的人口信息情况。例:自住房、空置房、出租房的管理,固定人口、流动人口的 管理、对房屋内的家庭、单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 (三)事件管理 1、对辖区内各网格每天发生的事件进行管理。 2、事件上报的管理 3、事件分流的管理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2017年9月21日

目录 1. 智慧小区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智慧小区建设整体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门户平台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门户平台系统软硬件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户平台系统软硬件配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户平台系统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智慧社区门户管理平台及主要智能业务功能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社区门户管理平台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智能业务功能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路灯.............................................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井盖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垃圾箱监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内停车运营.......................................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楼宇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配电箱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消防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门禁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安防视频监控等等.................................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工作制度

一、目标任务 以管辖地域为对象,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社区管理服务网格,通过“三定”工作模式实现“定格、定人、定责”。以“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众关系融合”为目的,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梯次管理、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通过划小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实现“三个提高、三个下降、四个增强、四个没有”的目标,即:平安法治知晓率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指数不断提高,刑事治安案件逐步下降、信访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案件逐步下降,增强居民学法守法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健康文明意识、增强和睦相处意识,没有吸毒贩毒现象、没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没有特殊人群脱管、没有邪教人员失控。 二、工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要从社区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重点推行社区警务工作法和社区管理服务新思路,共同营造平安法治和谐环境。 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整合警务室、调解室、社区专职保安、综治社工和义务巡防队伍、法治指导员等基层力量,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推动企地联防、校地联防、联户联防、看家护院、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扎实开展,推进平安法治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规范建设原则。严格按照社区建设及平安法治创建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逐步建立以落实责任为依托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否断探索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综治、法治、社会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制度。 三、工作标准 网格划分 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全镇以行政村、自然村为主线,将行政村以自然村每小组为基本起点,原则上每小组以80户左右为一网格,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人员设置 每个网格统筹组建3人社区民生服务组,5-10名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网格组长可由村干部担任,也可选聘优秀调解信息员担任;调解信息员一般由网格内居住的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担任;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主要是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的村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员等。调解信息员、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由社区选取并聘任,颁发聘任书,并在网格内公布。 工作职责 网格组长要联合网格内社区民生服务组、志愿者队伍当好社区管理服务“六大员”,即政策法律宣传员、社情民意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管理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突发事件报告员。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镇、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2、掌握网格内家庭、单位、企业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化解群众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好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 3、协调处理网格内存在的信访隐患,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帮教和管控工作。 5、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工作制度 1、会议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会议制度。社区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网格管理工作例会。如因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网格化管理方案

网格化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1.为确保工程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完善工程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质量责任,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工程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工程管理平台,将管理区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工程、场地、人员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协调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的工程动态管理的一种方式。 3. 将管理区域按施工阶段、施工内容等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制定强势管理措施,对各个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的各类事件。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提前识别以及制定控制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网格化管理的目标 1.安全目标 确保施工生产重大事故为“零”;通过DBJ08-903-200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认证;事故负伤率控制在0.15%以下;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管线、设备、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 2.文明施工要求 施工现场争创武汉市文明工地,争取达到武汉市建设工程综合创

优管理观摩工程工地(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双摩工地),且不得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1.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图 2.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为项目负责人 副组长为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 组员为安全负责人。

1)组长、副组长职责: 网格化管理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决策与综合协调; 2)组员职责 定期(每周)听取工程网格化管理情况汇报,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领导支持;定期(每月)向公司以书面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形成台帐)。 3.网格化管理工作机构(工作小组) (1)、工作小组组成人员说明: 组长为项目经理; 副组长为项目总工; 组员为技术员 人员组成组长:张宏均、乔志云 副组长:丁强、夏利松 组员:张志林、徐建国、李俊、叶龙、王奎强 1 )组长、副组长职责 a.组长、副组长负责进行网格化管理的总体协调和运作。 b.定期组织召开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加强信息沟通,会议内容书面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c.负责网格化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落实各管理区域人员安排,明确岗位职责。 d.负责制定网格化管理和运行规则,每月进行现场网格化管理成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合作协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满足甲方信息化需求,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整体合作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合作内容 1、乙方为甲方建设一套“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并收取一次性开发费为¥元(大写:元整),甲方应在验收通过后的15天内支付。 2、该套“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基本功能如下: ①定位管理:可以对人员进行定位,查找人员位置;设置定位任务,对人员进行自动定位;基于历史定位数据,回放人员行动轨迹;查看当前人员分布区域。 ②实时对讲: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对讲功能。 ③考勤管理:通过手机上报考勤签到记录,后台实现制定人员排班表,结合考勤签到记录生成考勤报表。也可以直接通过后台记录位置和时间信息来进行考核。 二、双方责任及义务 1、乙方承担“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后端软件(电脑)的开发,并负责协议期内维护,不承担服务器等其他硬件投资。 2、乙方建设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甲方不得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3、甲方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中的数据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不得不经甲方同意提供给第三方,不得随意修改系统后台数据。 4、乙方承诺向甲方提供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必须符合功能和软件相关标准,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5、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部署完成后,乙方必须根据甲方要求进行培训,共同对项目进行验收,并移交相关建设和使用文档。 6、甲方在机房搬迁时,必须提前三个工作日告知乙方,乙方必须配合甲方搬迁工作,否则乙方不承担由此带来的业务中断等后果。 7、协议期内,乙方免费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进行原有功能范围内的升级优化,升级优化前必须通知甲方,在甲方同意后再进升级优化,并做好培训工作。 8、乙方指定专人作为7*24小时售后服务联系人: 9、甲、乙双方应做好保密工作,未经对方许可不得对外公布合作内容。 三、违约责任 1、若因乙方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甲方无法正常使用且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解决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还违约期间的费用,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并赔偿其相应的损失。 2、若甲方不按协议约定支付费用时,乙方有权暂停服务、收回已投入的软硬件,并要求甲方赔偿软硬件投资成本。 四、不可抗力条款 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致使一方遭受经济损失或致使本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不承担责任。遇有不可抗力事

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

某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 台 项目建议书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建设目标 (2) 三、遵循标准 (4) 四、体系结构 (5) 4.1逻辑架构 (5) 4.2功能架构 (8) 五、建设内容 (12) 5.1基础数据建设 (12) 5.2平台建设 (13) 六、预期效果 (14)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网格化管理是采用网格化管理理念,根据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划分网格,并指定网格管理服务人员。实现对各级网格内“人、地、事、情、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如图1), 图1 社会管理要素图 通过建立数字化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某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规划面积159.3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7万,区内生产总值2500亿元以上。确立了“两带、七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实现该区现有资源的

有效整合。但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步伐,如何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对该区城市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房屋动态监控、安保、城市综合管理、民生服务有效管理成为该区城市迅猛发展的制约部分,因此基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打造该区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服务平台,有效的为该区发展提供信息化手段。 二、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网格化数字城市平台数据中心。通过建设该区最全面、最准确、最实时的城市管理基础信息库。 2)搭建“区级——二级(职能部门、街镇)”管理平台。 实现“一个大数据库、二级管理平台、四级应用对象、多元业务管理”的应用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

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 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 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市的家庭光 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 网络连接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 盖率应在95%以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

2019年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一、背景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是针对传统社区中出现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资源共享不畅、服务不能落地等问题提出的新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托统一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对每一网格实施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同时根据网格划分,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以满足政府对社区的管理需求、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基本需求;同时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小微企业构建和谐环境,引导创新应用,提升生活品质,打造高效、便捷、幸福生活。 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通过细

分责任网格和规范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打造资源数字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工作规范化、组织高效化的社区工作运行新模式。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使管理更高效,并实现公共服务业务下沉,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由以前的线条管理演进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于加强政府与居民的联系,提升社区行政服务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建设目标 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整合资源,精细管理,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 1、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一处采集,多方共享。 针对人、地、物、组织等各类城市综合管理要素进行统一的采集、校对、分析,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资源数据多渠道、标准化的整合,在实现统筹管理的同时,为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共享。 2、业务优化,协同办理,条块融合,整体联动。 围绕城市综合管理的各类资源,以所发生的事件为驱动,制定统一的处置流程,对各类资源情况变动、资源所涉及的各类社会问题、不稳定因素等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整合,对承担社会管理的条块

基于网格化的智慧城市管理探究

产业与科技云2019年第18卷第4期 基于网格化的智慧城市管理探究 □程瀛方立媛赵冰 【内容摘要】近年来智慧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多变,普遍存在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信息滞后与管理被动并存、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并存等诸多问题。本文研究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阐述智慧城市和网格化管理相关理论,以北京东城区、上海、宜昌市为例,分析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法出现的问题,提出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理念,构架其管理模式,提高智慧城市工作效率。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格化;街区制;城市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QDSKL170113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程瀛(1967~),男,山西繁峙人;青岛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立媛(1989-),女,山东聊城人;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 赵冰,青岛理工大学 高速发展的城市节奏与落后的城市治理手段,城市信息共享的要求与城市建设信息的分散化,领先的信息技术与落后的管理体制等矛盾,成为现阶段城市治理主要问题。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指岀:依托信息技术等手段,构建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及运行维护,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亦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理念的新取向。面对智慧城市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很难对它有深刻的认识。智慧城市涉及领域面广、影响大、程度深、周期长,且因为很多方面没有经验可依循,所以,理论指导上的超前和实践探索上的停滞更易导致管理中的混乱局面,将网格化管理模式置于智慧城市治理的视野下,值得研究。 一、基础理论概述 (一)智慧城市。随着城市不断深入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内涵日益丰富。部分学者认为智慧城市以数字化为基础,在城市各处安放传感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感知城市动态,从而获取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数据,进而智慧化决策城市治理各大事物。其本质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动态,以连续实施、客观透明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效益⑴。 (二)城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种手段,融合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利用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计算机、远程设备等,为人民的工作或生活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便利。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网络地图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地理编码和网格地图等,将城市各种类型的部件整合在网格中,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和网格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网格化试点概况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下,2003年我国提出数字城管,2004年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理念。我国采点试行,最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是北京东城区。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构建了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管理相融合的模式。该城市管理模式涉及市政、绿化、环卫、行政、社区等便民服务,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在此先例下,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深圳、杭州、成都等10个城市立为第二批试点城市.2006年圈岀天津河西区、重庆高新区等17个城区,2007年确定第三批23个试点城市。随后,我国开始大面积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一)北京东城区模式。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先践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目标,建立了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⑷。东城区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城市管理部件定位于万米单元地图上,监察员24小时实时监测自己所管辖的单元格,通过城管通将突发问题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信息综合处理并下发至各部门。该管理模式将管理与监督职能分开,分别建立城管委和城管监督中心。另外,针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综合评价构建了一套监督管理体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该模式突出之处在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基于平台可开展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用户管理服务工作。东城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信息关系,搭建城管对象之间的联系,构建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云服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应用-修改-应用-修改-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升级,到目前为止取得良好绩效,形成全模式社会管理服务,基本解决了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之间责任推脱等问题,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指出城市服务管理的新方向,同时网格化模式延伸至教育、卫生、民政领域等,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 (二)上海模式。上海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管辖区域划分为多个万米单元格,单元格内所有城市部件分类编码上传至市数据库,各区自行备份,同步更新市区事物处理结果。该模式工作流程为:先监察员将突发问题传送至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将信息进行处理并立案,案件立即转送到指挥中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19(18)4?39?

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重点难点问题 1.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局限 2.“万米网格”的概念和应用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少原来由政府和企业包办的事务被推给了社会。由于社会组织发育相对滞后,其承接从政府、企业剥离出来事务的能力十分有限,大量社会事务最终都沉淀到了社区。然而,政府部门自顶向下的运行模式,使得社区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基于有限的权利和资源,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2.“万米网格”是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从城市管理角度引入的全新理念。它是以大约一万平方米为一个基本单位,对社区空间进行细化,将城市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络状单元。以“万米网格”为基础,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数字城市管理体系可以通过空间定位系统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各方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在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2.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城市技术与管理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它按照一定标准,将社区内的管理对象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构建网格单元间的统一协调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服务。其核心目标包括: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人性化。 2.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物、事三个方面。其中,主要关注三类人群(重点人群、弱势人群、特殊人群)、四类物体(文体设施、宣传设施、环境设施、楼门设施)和四类事件(生活事务、公共事务、调处事务、突发事件)。 章节辅导3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的组成 2.系统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天津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答案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解

课程名称: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道题,共20分) (1) 以下不属于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基本功能模块的是GIS监管平台 数据挖掘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 指挥中心平台 (2) “一格四员"运行模式中,网格管理员通常由谁担任 人大代表 社区专值工作人员 老党员 社区民警 (3) 社区网格化管理“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实现人员分层管理 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 形成政务资源联动机制 实现党的建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

(4) 社区网格化管理“舟山模式”的核心是 “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 “一格一员一支部”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管百家事,解百家难” (5) 以下哪一项不是用来描述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 四知四清四掌握 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管理手段数字化 2.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道题,共45分) (1) 社区网格化管理关注的主要事务包括 突发事件 经济事务 调处事务 生活事务 公共事务 (2) 借助手持智能终端,社区网格员可以实现哪些日常管理功能

视频会议 整合资源 定制服务 数据上报 事件跟踪 (3)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目标包括 服务人性化 社区绿色化 管理精细化 责任网格化 平台信息化 (4) 社区管理服务创新需求包括 理顺社区与政府的关系 严格执行上级政府交代的任务 鼓励社会参与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建立专业化社工队伍 (5)

社区网格员的基本职责包括 开展政策咨询服务 进行纠纷协调 协助开展市政设施保护工作 采集、录入信息 协助落实公共安全管理措施 (6) 为了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规范化运行,需要采取哪些手段或措施 考核、奖惩机制 鼓励群众参与 网格划分精细化 成立综合指挥中心 落实定期培训 (7) 社区网格化管理关注的主要设施包括 楼门设施 商业设施 环境设施 文体设施 宣传设施

网格化管理系统简介

网格化管理系统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建设社区网格化系统的意义 1.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组团式模式转变。 2.网格化的定位。 3.由原来的单一模式的服务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 4.信息化管理代替手工操作,增加了效率,减少了错误。 5.由原来单方面的覆盖向全方位的覆盖转变。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能解决的问题 1.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 2.小事化解不出网格,大事调解不出街道 3.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 4.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四、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一)地图管理模块 1、反映辖区内真实的地形地貌 2、能直观的反映出各网格的管理范围 3、三维地图上能实际的标出各网格管理的每一栋建筑物,对建筑物 形态能更加直观的管理 4、选择相应建筑物能对建筑物内人口信息、单位信息等可以进行详 细的查询。 5、通过地图的管理,能非常直观的对事、地、人、物、组织等进行 更加方便的管理 (二)基础信息管理 1、小区信息资料管理 2、楼栋信息资料管理 3、房屋信息资料管理 4、单位信息资料管理 5、人口信息资料管理 6、党建信息查询 7、民政信息查询 8、计划生育信息查询 9、重点人群信息查询 10、人口移入、移出、人口注销:能实时的管理辖区内每一建筑物内 每一个房间的内的人口信息情况。例:自住房、空置房、出租房的管 理,固定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对房屋内的家庭、单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

XX智慧社区建设方案的汇报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方案的汇报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智慧社区将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等信息,统筹政务管理、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金融服务等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综合信息服务,为小区住户提供智慧化、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智慧社区对于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对于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已成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权益以及促进便民利民服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地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和公共服务、便民服务落地的重要手段,是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居民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着手优化行政管理服务模式,引导建立健康有序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的技术基础较为扎实,面向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建筑、居家养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产品及模式已基本成熟。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率先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在社区治理、便民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可以预见,在我国大规模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 智慧社区的建设以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为目的,依托物联网、地理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融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生活及助危救急于一体,智慧化的解决社区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共服务问题以及居民生活服务便利的问题,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两大方面入手,打造社区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应用体系,最终实现社区内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 1.建立“服务型”的社区管理体系。 智慧社区建设基于网格化的管理模式,为政府提供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由以前的线条管理演进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在政府“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的政策指引下,实现从上往下的服务管理,打破线条壁垒,实现信息流通,提升社区管理的能力和效率;采取就近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实现政务管理业务下沉,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 2.打造全新的社区服务智慧新模式。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智能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居民方便快捷地享受社区行政服务、物业服务和便民服务。社区居

网格化信息平台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要求,推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即在县级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将建立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县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以全面提升我县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以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关键,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 1、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以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信访、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建立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 2、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纽带,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承上启下的枢纽。由乡镇(街道)综治为牵头,整合基层政法各部门、信访、民政、教育、卫生、人社、国土、农业、畜牧、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资源,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3、建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 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便民利民的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农村,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整合服务管理资源,按照“政事分开、民事村办”的原则,协调处理农村服务管理事项。 二、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在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网格资源,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管理有效、服务精细的网格运行体系。 1、科学设置网格。 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网格。2、明确网格工作人员及职责。 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进行日常信息录入、事件处置、各类民生服务事项的办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人员,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均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者。 3、规范网格工作流程。 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规范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个环节的工作,形成“六步闭环”运作机制。 4、加强制度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方案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方案 xx公司 2009年11月 1 目录 一、行业现状及需求分 析 ..................................................................... ............................................ 3 1、行业现状概 述 ..................................................................... ..................................................... 3 2、需求分 析 ..................................................................... ............................................................. 4 二、行业解决方 案 ..................................................................... ....................................................... 5 1、总体方案介绍 ..................................................................... .. (5) 2、实施效 果 ..................................................................... . (6) 2 一、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1、行业现状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