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System仿真实例

合集下载

OptiSystem仿真实例-图文

OptiSystem仿真实例-图文

OptiSystem仿真实例-图文目录1光发送机(OpticalTranmitter)设计1.1光发送机简介1.2光发送机设计模型案例:铌酸锂(LiNbO3)型Mach-Zehnder调制器的啁啾(Chirp)分析2光接收机(OpticalReceiver)设计2.1光接收机简介2.2光接收机设计模型案例:PIN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3光纤(OpticalFiber)系统设计3.1光纤简介3.2光纤设计模型案例:自相位调制(SPM)导致脉冲展宽分析4光放大器(OpticalAmplifier)设计4.1光放大器简介4.2光放大器设计模型案例:EDFA的增益优化5光波分复用系统(WDMSytem)设计5.1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5.2光波分复用系统使用OptiSytem设计模型案例: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AWG)的设计分析6光波系统(LightwaveSytem)设计6.1光波系统简介6.2光波系统使用OptiSytem设计模型案例:40G单模光纤的单信道传输系统设计8.2色散补偿模型设计案例:使用理想色散补偿元件的色散补偿分析8孤子和孤子系统(SolitonSytem)9.1孤子和孤子系统简介9.2孤子系统模型设计案例:9结语1光发送机(OpticalTranmitter)设计1.1光发送机简介一个基本的光通讯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如下图1.1所示:图1.1光通讯系统的基本构成1)光发送机2)传输信道3)光接收机作为一个完整的光通讯系统,光发送机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并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

光发送机的核心是光源及其驱动电路。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两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级管(LED)和激光二级管(LD)。

其中LED输出的是非相干光,频谱宽,入纤功率小,调制速率低;而LD是相干光输出,频谱窄,入纤功率大、调制速率高。

前者适宜于短距离低速系统,后者适宜于长距离高速系统。

OptiSystem在光纤通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光纤传输特性为例

OptiSystem在光纤通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光纤传输特性为例

OptiSystem在光纤通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光纤传输特性为例王学勤*(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提升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效果,将OptiSys‐tem软件引入光纤通信课堂教学。

该文以光纤传输特性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针对光纤的损耗、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三项光纤的传输特性,搭建OptiSystem仿真模型,演示光纤的传输特性对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影响,进而分析对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仿真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时域、频域变化特征,掌握光纤传输特性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光纤通信 OptiSystem软件 光纤传输特性 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9-0140-05 Application of OptiSystem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Taking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WANG Xueqin*(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16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knowledge poi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OptiSystem software is introduced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ak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ree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loss, dispersion and nonlinear effectof optical fibers, this paper builds the OptiSystem simulation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n transmission signals in optical fibers, and then analyze th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simulation demo, students can more intuitively understand the 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signals when they are transmitted in optical fibers, and master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Key Words: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OptiSystem software;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 Classroom teachingOptiSystem是一种光通信系统仿真程序包,具有丰富的组件库,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模仿真[1]。

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optisystem仿真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OptiSystem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和仿真软件,它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

以下是它在该领域应用的一些例子:
1. 光纤传输实验:OptiSystem可以用于模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光纤传输实验,如衰减、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学生可以通过OptiSystem软件进行实验设计、仿真、优化和性能评估,理解和掌握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 光调制与解调实验:OptiSystem可以模拟光调制器、解调器等光学器件的性能和特性。

学生可以使用OptiSystem软件设计和优化光调制器/解调器的参数,比较不同解调技术的性能,并了解光调制与解调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3. 光纤放大器实验:OptiSystem可以用来模拟和分析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学生可以通过OptiSystem软件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纤放大器(如EDFA、Raman放大器等)的原理和参数,设计和优化放大器的增益、噪声等参数,并评估放大器的性能。

4. 光纤带宽实验:OptiSystem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研究光纤传输中的带宽限制。

学生可以使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带宽限制的模拟和分析,通过改变光纤、光源和接收器的参数,研究带宽限制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总之,OptiSystem在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它提供了一个
实验环境,让学生能够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性能评估,从而加深对光纤通信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加上OptiSystem软件的用户友好性和功能强大性,它成为了光纤通信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optiSystem操作指导书

optiSystem操作指导书

2
在子系统上右击,出现图层菜单。
3
选择 Look Inside 选项。
注意:当子系统已经打开时,操作不能执行。如果是这种情形,在 Main layout
视图中点击子系统标签选项。
4
在 Layout Tools 工具栏中点击 Draw-Input Port Tool 或 Draw -
Output Port Tool 选项。
3.2 OptiSystem 的简单操作
下面简单介绍如何利用 OptiSystem3.0 进行系统设计仿真。本指导书中出现 元件库目录及元件名均以 OptiSystem3.0 为例,后续版本的元件库结构等有些变 化,但总体上变化不大。
3.2.1 OptiSystem 用户图形界面
当你打开 Optisystem 时,你会看到图 3.1。
在图层子系统打开,出现子系统标签。
24
光子学仿真(OptiSystem)实验指导书
图3.17 子系统特性对话框
标签(Lable)表示子系统的名字。 子系统默认的表示方法是一个透明框,如图 3.18 所示。可以让你见到子系 统内部的部件和它们的连接关系。用户可以通过修改子系统属性中的 Subsystem Representation 项,选用某个图形文件作为子系统的图像。
图 3.4 项目浏览器
12
光子学仿真(OptiSystem)实验指导书
说明(Description)窗口 展示项目相关的详细信息(见图 3.5)。
图 3.5 Desscription 窗口
状态栏 在使用 OptiSystem 时显示有用的提示信息以及其它帮助信息,该栏位于项
目图层窗口下方。 菜单栏
光子学仿真(OptiSystem)实验指导书

OptiSystem仿真指导书01

OptiSystem仿真指导书01

OptiSystem 7入门讲义(中文)此讲义仅适用于OptiSystem光通信仿真软件的初学者。

第一课软件操作入门(Getting started)(上)Optisystem 光通信仿真软件简识OptiSystem (光通信系统设计软件),什么是Optisystem?光通讯系统正在变得日益复杂。

这些系统通常包含多个信号通道、不同的拓扑结构、非线性器件和非高斯噪声源,对们的设计和分析是相当的复杂和需要高强度劳动的。

先进的软件工具使得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变得迅速而有效。

OptiSystem是一款创新的光通讯系统模拟软件包,它集设计、测试和优化各种类型宽带光网络物理层的虚拟光连接等功能于一身,从长距离通讯系统到LANS和MANS都适用。

一个基于实际光纤通讯系统模型的系统级模拟器,OptiSystem 具有强大的模拟环境和真实的器件和系统的分级定义。

它的性能可以通过附加的用户器件库和完整的界面进行扩展,而成为一系列广泛使用的工具。

全面的图形用户界面控制光子器件设计、器件模型和演示。

巨大的有源和无源器件的库包括实际的、波长相关的参数。

参数的扫描和优化允许用户研究特定的器件技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因为是为了符合系统设计者、光通讯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术界的要求而设计的,OptiSystem 满足了急速发展的光子市场对一个强有力而易于使用的光系统设计工具的需求。

优点·投资风险大幅度降低,快速投入市场·快速、低成本的原型设计·系统性能的全面认识·辅助设计容差参数的参数灵敏性评估·面向用户的直观的设计选项和脚本·直接存取大规模的系统特征数据·自动的参数扫描和优化应用OptiSystem允许对物理层任何类型的虚拟光连接和宽带光网络的分析,从远距离通讯到MANS和LANS都适用。

它的广泛应用包括: 物理层的器件级到系统级的光通讯系统设计·CATV或者TDM⁄WDM网络设计·SONET⁄SDH的环形设计,Radio over Fiber系统,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FSO)·传输器、信道、放大器和接收器的设计·色散图设计·不同接受模式下误码率(BER)和系统代价(penalty)的评估·放大的系统BER和连接预算计算主要特点.1.器件库为了完全发挥效率,器件模块应该再现真实器件的实际的性能,确定由于选择精度和效率引起的影响。

OptiSystem仿真实例

OptiSystem仿真实例
5.1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
5.2光波分复用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AWG )得设计分析
6光波系统(Lightwave Systems)设计pqZd8。
6、1光波系统简介
6、2光波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40G单模光纤得单信道传输系统设计
7色散补偿(Dispersion pensation)设计oIcu3。
8、1色散简介
8、2色散补偿模型设计案例:使用理想色散补偿元件得色散补偿分析
8孤子与孤子系统(Soliton Systems)jzDCq。
9、1孤子与孤子系统简介
9、2孤子系统模型设计案例:
9结语
1
1、1光发送机简介
一个基本得光通讯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如下图1、1所示:
作为一个完整得光通讯系统,光发送机就是它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得作用就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并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光发送机得核心就是光源及其驱动电路。现在广泛应用得有两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级管(LED)与激光二级管(LD)。其中LED输出得就是非相干光,频谱宽,入纤功率小,调制速率低;而LD就是相干光输出,频谱窄,入纤功率大、调制速率高。前者适宜于短距离低速系统,后者适宜于长距离高速系统。TgzY4。
O
1光发送机(Optical Transmitters)设计317QX。
1.1光发送机简介
1.2光发送机设计模型案例:铌酸锂(LiNbO3)型Mach-Zehnder调制器得啁啾(Chirp)分析
2光接收机(Optical Receivers)设计S4Qny。
2.1光接收机简介
2.2光接收机设计模型案例:PIN光电二极管得噪声分析

optisystem案例

optisystem案例

optisystem案例OptiSystem是一款光学通信系统设计软件,它可以用于设计、仿真和优化各种光学系统,包括光纤通信、双向通信、WDM系统、光放大器等。

在OptiSystem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成熟的光学组件,如激光器、光检测器、光模式转换器等,并进行光学信号的产生、传输、放大和接收等各个环节的仿真和优化。

下面举例说明OptiSystem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在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是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思路,它有更高的带宽和更长的传输距离,因此能够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要求。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损耗、失真、噪声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从而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优化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使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

在OptiSystem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1.确定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和光学组件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光纤通信系统的参数和光学组件。

参数包括通信距离、带宽和信噪比等数据,而光学组件则包括激光器、光纤、光检测器等。

2.建立光纤通信系统的模型然后,我们需要在OptiSystem中建立光纤通信系统的模型。

在OptiSystem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光学组件,如EDFA、VOA、Mux/Demux等,并将它们连接起来构建整个系统。

在建立系统模型时,我们需要输入各个组件的参数,例如信道数量、中心波长、带宽等,并设置各个组件的参数。

3.进行系统仿真在建立系统模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系统仿真。

在OptiSystem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仿真参数来模拟系统运行的不同情况。

我们可以考虑不同的因素,如噪声、失真和损耗等,同时也可以对信号的功率和速率进行分析和优化。

4.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最后,我们可以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

在OptiSystem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分析工具,如眼图、波形图、功率谱密度图等,来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OptiSystem 仿真模拟学习.1

OptiSystem 仿真模拟学习.1

2
Introduction(介绍)
Standard 通用工具 Layout 设计布局
Layout Tool 布局工具
Docker 界面 Performer 执行 Draw Object 画图工具
Component Library 组件库 常用组件
Script 脚本编码
Layout Operation 布局操作
OptiSystem 仿真模拟学习
徐柳 目录
1.
2. 3. 4.
Introduction(介绍)
Component Library(组件库) Generally Setting(常规设置) Simulation Example(仿真事例)
3/18/2019
3/18/2019
9
Simulation Example(仿真事例)
Interation & Improvement (交互扫频&改进)
Limiting Amplifier 限幅放大器
3/18/2019
10
Simulation Example(仿真事例)
Limiting Amplifier Max Output Voltage:0.6-0.3 (限幅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压)
3/18/2019
7
Simulation Example(仿真事例)
Simple CWDM System (简易波分复用系统)
OptiSystem仿真 模型案例
3/18/2019
8
Simulation Example(仿真事例)
BER Analyzer (误码率分析仪) Oscilloscope Visualizer (示波器)
3/18/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tiSystem 仿真实例目录1光发送机(Optical Transmitters)设计1.1光发送机简介1.2光发送机设计模型案例:铌酸锂(LiNbO3)型Mach-Zehnder调制器的啁啾(Chirp)分析2光接收机(Optical Receivers)设计2.1光接收机简介2.2光接收机设计模型案例:PIN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3光纤(Optical Fiber)系统设计3.1光纤简介3.2光纤设计模型案例:自相位调制(SPM)导致脉冲展宽分析4光放大器(Optical Amplifiers)设计4.1光放大器简介4.2光放大器设计模型案例:EDFA的增益优化5光波分复用系统(WDM Systems)设计5.1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5.2光波分复用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AWG )的设计分析6光波系统(Lightwave Systems)设计6.1 光波系统简介6.2 光波系统使用OptiSystem设计模型案例:40G单模光纤的单信道传输系统设计7色散补偿(Dispersion Compensation)设计8.1 色散简介8.2 色散补偿模型设计案例:使用理想色散补偿元件的色散补偿分析8孤子和孤子系统(Soliton Systems)9.1 孤子和孤子系统简介9.2 孤子系统模型设计案例:9结语1 光发送机(Optical Transmitters )设计1.1 光发送机简介一个基本的光通讯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如下图1.1所示:作为一个完整的光通讯系统,光发送机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并有效地把光信号送入传输光纤。

光发送机的核心是光源及其驱动电路。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两种半导体光源:发光二级管(LED )和激光二级管(LD )。

其中LED 输出的是非相干光,频谱宽,入纤功率小,调制速率低;而LD 是相干光输出,频谱窄,入纤功率大、调制速率高。

前者适宜于短距离低速系统,后者适宜于长距离高速系统。

一般光发送机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 光源(Optical Source ):一般为LED 和LD 。

2) 脉冲驱动电路(Electrical Pulse Generator ):提供数字量或模拟量的电信号。

3) 光调制器(Optical Modulator ):将电信号(数字或模拟量)“加载”到光波上。

以光源和调制器的关系来看,可划分为光源的内调制和光源的外调制。

采用外调制器,让调制信息加到光源的直流输出上,可获得更好的调制特性、更好的调制速率。

目前常采用的外调制方法为晶体的电光、声光及磁光效应。

图1.2为一个基本的外调制激光发射机结构:在该结构中,光源为频率193.1Thz 的激光二极管,同时我们使用一个Pseudo-Random BitSequence Generator 模拟所需的数字信号序列,经过一个NRZ 脉冲发生器(None-Return-to-Zero Generator 转换为所需要的电脉冲信号,该信号通过一个Mach-Zehnder 调制器,通过电光图1.1 光通讯系统的基本构成 1)光发送机 2) 传输信道 3)光接收机 图2 外调制激光发射机效应加载到光波上,成为最后入纤所需的载有“信息”的光信号。

1.2光发送机模型设计案例:铌酸锂(LiNbO3)型Mach-Zehnder调制器中的啁啾(Chirp)分析1.2.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实例,我们对铌酸锂Mach-Zehnder调制器中的外加电压和调制器输出信号的啁啾量的关系进行了模拟和分析,从而决定具体应用中MZ调制器的外置偏压的分布和大小。

1.2.2原理简介对于处于直接强度调制状态下的单纵模激光器,其载流子浓度的变化是随注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使有源区的折射率指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激光器谐振腔的光通路长度相应变化,结果致使振荡波长随时间偏移,导致所谓的啁啾现象。

啁啾是高速光通讯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因为它对整个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关键的影响。

将脉冲传输时中心波长发生偏移的现象叫做“啁啾”。

例如在光纤通信中由于激光二极管本身不稳定而使传输单个脉冲时中心波长瞬时偏移的现象,也叫“啁啾”。

1.2.3模型的设计布局图外调制器由于激光光源处于窄带稳频模式,我们可以降低或者消除系统的啁啾量。

一个典型的外调制器是由铌酸锂(LiNO3)晶体构成。

本设计实例中,我们通过对该晶体外加电压的分析调整而最终减少该光发送机中的啁啾量,其模型的设计布局图如图1.3所示:图1.3 双驱动型LiNbO3 Mach-Zehnder调制激光发送机设计图1.2.4 模拟分析在图1.3中,驱动电路1的电压改变量ΔV1和驱动电路2的电压改变量ΔV2是相同的。

图1.4为MZ 调制器的参数设定窗口。

其中MZ 调制器以正交模式工作,外置偏压位于调制器光学响应曲线的中点,使偏压强度为其峰值的一半。

而消光系数设为200dB ,以避免任何由于不对称Y 型波导而导致的啁啾声。

对于双驱动调制器而言,两路的布局是完全一样的[3],所以这里可使用一个Fork 将信号复制增益(本例设有三次参数扫描过程中,V 2大小分别为V 1的-1,0,-3倍)后到MZ 调制器的另一个输入口。

啁啾(Chirp )量可根据两路的驱动偏压值得到,如公式1.1,其中V 1,V 2分别为两个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α为啁啾系数:(1) V V 2121V V -+=α图1.5为一系列信号脉冲输入时,在2,3口的电压V 1= –V 2 = 2.0V 时波形。

根据公式1.1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啁啾系数α为0,而实际模拟出来的结果可见图1.6。

图1.4 LiNbO 3 Mach-Zehnder 调制器的参数设置图1.5 输入口2的电压为2.0V,输入口3的电压为-2.0V时的电压波形图1.6 V1=-V2=2.0V时,输出的光信号波形及其啁啾量(Chirp)此外,为了观察啁啾量随电压的改变情况,当设定外加偏压为V1= -3V2=3.0V时,根据公式1可得到α为0.5,输入口2,3和输出口的信号波形可参见图1.7,1.8:图1.7 当V1= -3V2=3.0V时,输入口2,3的电信号波形以上两次不同V1,V2外置偏压的情况下,OptiSystem提供了实际情况的模拟仿真,并可得到一系列结果:1 ) 当V1=-V2=2.0V时,如图1.6所示,其中的亮红线为光发射器的啁啾量,可得到其大小约为100Hz;相对于光源的频率,这个啁啾量在实际情况中可基本视为零。

2 ) 当V1=-3V2=3.0V时,如图1.8所示,啁啾量的大小约为3GHz,这个大小的啁啾量在实际情况中对输出光信号的灵敏度以及最终所能传输的距离都会有十分严重的影响,需要设计者避免和消除。

从本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利用OptiSystem提供的元件和分析功能设计并得到关于LiNbO3 Mach-Zehnder调制器中的啁啾量大小随两路输入电压的变化关系,从而可在实际设计时针对一些参数进行设定和分析,以得到最佳的效果;更多关于Mach-Zehnder调制器的啁啾的分析可参见文献[1-3]。

2光接收机(Optical Receivers)设计2.1 光接收机简介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接收机的任务是以最小的附加噪声及失真,恢复出由光纤传输后由光载波所携带的信息,因此光接收机的输出特性综合反映了整个光纤通讯系统的性能。

一般一个基本的光接收机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可见图2.1:图2.1 光接收机的一般结构1)光检测器通常,接收到光脉冲所载的信号代表着0或者1的数位,利用光检测器,其转变为电信号。

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检测器是半导体光电二极管,主要有PIN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后者又称APD管。

2)放大器包括前置放大器和主放大器,前者与光电检测器紧相连,故称前置放大器。

在一般的光纤通讯系统中,经光电检测器输出的光电流是十分微弱的,为了保证通信质量,显然,必须将这种微弱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

在OptiSystem提供的Photodiode元件中已内置了前置放大器。

3)均衡器、滤波器需要均衡器、滤波器等其他电路装置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消除放大器及其他部件(如光纤)等引起的波形失真,并使噪声及码间干扰减到最小。

接收机的噪声和接受机的带宽是成正比的,当使用带宽小于码率的的低通滤波器时,可以降低系统的噪声。

4)解调器为了使信码流能够并有利于在光纤系统中传输,光发射机输出的信号是经过编码处理的,为了使光接收机输出的信号能在PCM系统中传输,则需要将这些经编码处理的信号进行复原。

在该结构中,在已经内建了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的误码率分析仪(BER Analyzer)中可以得到最终复原的信号,并可对最终的输出信号的误码率等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分析。

2.2光接收机模型设计案例:PIN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2.2.1 设计目的影响光接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是接收机内的各种噪声源。

接收机中的放大器本身电阻会引入热噪声(Thermal Noise),而放大器的晶体管会引入散粒噪声(Shot Noise),而且多级放大器中会将前级的噪声同样放大,计算分析这些噪声对我们分析、优化光接收机以及整个光通讯系统都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2 原理简介噪声是一种随机性的起伏量,它表现为无规则的电磁场形式,是电信号中一种不需要的成分,干扰实际系统中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影响和限制了系统的性能。

在光接收机中,可能存在多种噪声源,它们的引入部位如图2.2所示。

●背景噪声●漏电流噪声图2.2 光接收机中的噪声源及其分布2.2.3 模型的设计布局图图2.3为PIN光电二极管噪声分析的OptiSystem设计布局图:图2.3 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的设计布局图图2.4 光电二极管的Shot Noise(上图)图2.5 光电二极管的Thermal Noise(下图)如图2.3所示,从外调制激光发送机输出的调制光信号,经衰减器后,由Fork复制为两路相同的信号分别送入不同噪声设置的光电二极管。

上端的PIN管不考虑热噪声,而具有Shot Noise;而下端的PIN管的热噪声为1.85e-25W/Hz,没有Shot Noise,然后分别送入滤波器和最终的误码率分析仪中,其中两路中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码率都是一样的。

在图2.4中,用户可以看到上端PIN管中Shot Noise是依赖于信号强度大小的。

而在图2.5中,下端的PIN管不计入Shot Noise,而只考虑热噪声;可以发现该噪声的大小也是依赖于信号强度的。

从本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热噪声和散粒噪声对最终传输的信号质量的影响,并可以根据数据模拟有个定量的分析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