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建筑的空间 材料与自然

合集下载

建筑家安藤忠雄

建筑家安藤忠雄

建筑家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

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理念使他在建筑界享有盛誉。

安藤忠雄的作品融合了东方传统与现代技术,展现出他对空间、光线和材料的深入思考与理解。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既与自然融合,又与环境相互作用。

他对建筑材料的运用极其独特,例如他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建筑的“大川小屋”,以及他使用玻璃、金属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建筑。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注重形式与功能的融合,更强调对环境的尊重与呼应。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光线的运用。

他擅长利用自然光线,在建筑内部创造出丰富而温暖的氛围。

他的设计将光线从建筑外部引入室内,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例如他的“水之教堂”和“21世纪博物馆”等作品,都充满了阳光和阴影的变化,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的融为一体,突出了自然的美。

他经常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自然元素,如水、石头和植物等。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是简单地将建筑物放置在自然环境中。

例如他的“龙之岬馆”和“鸟居之家”,都以自然为主题,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在设计上独具特色,也在功能上具有卓越表现。

他的设计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流线性,使人们在其中能够自由舒适地活动。

他善于运用人类感官的需求,让人们在建筑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实现功能需求。

他的设计将艺术、科技与功能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具有实用性。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对于空间、光照和材料的探索与思考。

他的作品不拘于传统的建筑概念,独创而又兼具人文关怀。

他的设计鼓励人们与建筑互动,在其中体验有别于传统建筑的感受。

他的作品引领了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流,让人们对建筑的定义和认识产生了深思。

安藤忠雄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造力,成为了当今世界建筑界的瑰宝。

无论是他的建筑作品还是他对建筑理念的解读,都体现了他对建筑的热爱与追求。

安藤忠雄作品

安藤忠雄作品

安藤忠雄作品安藤忠雄,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建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他的作品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东方传统的元素,以简洁、清晰和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品以及他的设计理念。

代表作品六本木之丘之丘六本木之丘之丘项目位于东京,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旨在创造一个融合了自然环境和现代建筑的生态空间。

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打造出了一个通透、明亮的空间。

内部的空间布局紧凑而又开放,将周围的景观融入其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玻璃之森玻璃之森是安藤忠雄在京都的作品,这座建筑被称为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整个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材料,形成了一个透明、通透的空间。

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完美结合,人们可以在这个纯净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到与自然的融合。

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简洁、自然、统一”。

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倡简约而不失精致的设计风格。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而不是彰显自己的个性。

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被称为是一种“无设计”的设计,即在设计中不刻意追求独特性,而是力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空间。

安藤忠雄还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他认为建筑首先是为了人们服务的,因此设计应该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每一个设计元素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完美。

结语安藤忠雄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建筑师,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他的建筑作品不仅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精髓,还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通过对安藤忠雄的作品和设计理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在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

安藤忠雄主要概述与人物介绍以下几点为对他的主要概述光与混凝土的诗

安藤忠雄主要概述与人物介绍以下几点为对他的主要概述光与混凝土的诗

安藤忠雄主要概述与人物介绍
安藤忠雄是一位知名的日本建筑师,他的设计哲学和风格在建筑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概述和人物介绍:
1. 主要概述: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简约的形式,追求诗意的空间和自然的融合”,他的作品通常采用自然材料,如混凝土、石材、木材等,并注重对光线的运用,使空间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

他的设计风格被称为“安藤式”,其特点是注重功能性和空间感,同时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和融入。

2. 人物介绍: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市,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之后在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门下工作。

他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奖项,包括普利兹克奖和日本建筑学会奖等。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水之教堂、光之教堂和住吉长屋等。

3. 光与混凝土的诗: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光线的运用,他通过巧妙地运用光线和混凝土的质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和诗意。

他常常将光线引入室内,让空间充满自然的光线,同时通过混凝土的反射和折射,使空间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让他的作品具有了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是一位具有独特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他的设计哲学和风格对当今的建筑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的清水混凝土之美

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的清水混凝土之美

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的清水混凝土之美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朴素以及回归本质的简单。

它饱含着原始素材之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就像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之地,散发出浓郁的清新的自然气息。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清水混凝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以此为基石,打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安藤忠雄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其简约、自然、朴素和实用性而著称。

他的建筑风格中,清水混凝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的一种,以其朴素、沉静和厚重的特性,展现出一种内在的美感。

安藤忠雄对清水混凝土的运用,让他的建筑在视觉上产生了深沉、简洁、而又大气的美感。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清水混凝土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它没有过多的装饰,没有繁复的线条,只有纯粹的混凝土材质,呈现出一种原始、自然的美感。

这种美感来自于混凝土的自然纹理和质感,它给人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中。

清水混凝土的这种特性,使得安藤忠雄的建筑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宁静、和谐和自然的美感。

安藤忠雄对清水混凝土的运用,还体现在他对混凝土材料的独特理解和运用技巧上。

他善于利用混凝土的自然纹理和质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在他的建筑中,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被处理得光滑而平整,呈现出一种简约、整洁的视觉效果。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混凝土表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美感。

另外,安藤忠雄对清水混凝土的运用还体现了他对自然元素的尊重和利用。

他善于将自然光、自然通风等自然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清水混凝土这种天然的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更加真实、自然的美感。

在他的建筑中,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天然的光泽,与自然光线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空间氛围。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的清水混凝土之美,是一种简约、自然、朴素和实用的美感。

它以清水混凝土这种朴素的材质为基础,通过独特的处理方式和设计技巧,创造出一种宁静、平和、自然的空间氛围。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方案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方案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方案安藤忠雄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方案充满了创意和独特之处。

安藤忠雄的建筑通常以简约的线条和自然的材料为特点,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和人文关怀。

在接下来的1000字中,我将介绍他的两个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案。

安藤忠雄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日本岩手县的附属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位于郊外的一个小山谷中,被葱翠的树木环绕着。

建筑的外观简洁而充满力量感,由一系列混凝土墙体和玻璃幕墙组成。

玻璃幕墙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并提供了壮丽的山谷景致。

在内部,建筑师巧妙地利用了不同高度的屋顶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

一些房间的屋顶非常高,营造出开阔宽敞的感觉;而其他房间的屋顶较低,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整个图书馆内部都被设计成了一个迷宫般的空间,人们可以在其中放松身心并享受阅读。

此外,安藤忠雄还特意设计了一条悬空的走廊,让人们可以俯瞰整个山谷,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另一个标志性的建筑设计方案是日本东京都的森美术馆。

这个美术馆是由现代艺术收藏家森氏和安藤忠雄共同创办的,旨在展示现代艺术作品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建筑外观由玻璃幕墙和金属网格组成,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座闪烁着光芒的巨大立方体。

在内部,建筑师将空间划分成了多个不同大小的展厅和大厅。

这些展厅和大厅之间通过楼梯、过道和天窗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空间布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美术馆顶部的一个巨大的天窗,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

此外,美术馆还设有一个专门用于展示大型艺术品的空间,以及一个供观众休息和交流的咖啡厅。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方案充满了创意和独特性。

他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努力创造出一个和谐与自然共存的空间。

通过精心布局的空间和材料的选择,安藤忠雄的建筑既能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又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成为城市的地标,也为人们带来了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

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一、本文概述《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一文旨在深入剖析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独特创造。

安藤忠雄作为当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独特的空间感和形式美闻名于世,而他对光环境的运用更是其建筑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解析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探讨他如何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光线,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光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光环境对空间感和形式美的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和创作理念进行概述,揭示其建筑作品中光环境创造的思想基础。

接着,通过对具体建筑作品的案例分析,详细阐述安藤忠雄如何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和形式中巧妙地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

这些案例将包括安藤忠雄的代表性作品,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等,以展现其在不同建筑类型中对光环境的灵活运用。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安藤忠雄的光环境创造手法对空间感和形式美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光环境的创造如何增强空间感,使建筑空间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分析光环境的创造如何提升形式美,使建筑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文章将对安藤忠雄的光环境创造手法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文章还将探讨这种光环境创造手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如何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二、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设计原则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设计原则。

他强调光的自然性。

他相信,光是自然的元素,其变化与流动为建筑赋予了生命。

因此,他倾向于使用自然光,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如大面积的窗户、天窗、光井等,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光环境。

安藤忠雄注重光的空间性。

他认为,光不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塑造空间的重要手段。

他通过光的投射、反射、折射等方式,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使得建筑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和立体。

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综述

安藤忠雄建筑风格综述

简洁外观与丰富空间“含而不露”这个词用来形容安藤忠雄的建筑再合适不过了。

这包含了他建筑中两个不同特点,即简洁的几何外观和丰富的内部空间。

安藤的建筑严格地符合几何构图的原则,材料运用也极其克制,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是没有任何装饰的混凝土墙面,但一走入建筑内部,顺着建筑师精心布置的流线,人们便会在运动中体会到安藤建筑空间变化无穷的魅力。

在安藤的建筑内部,流线安排虽然多样,但绝不会使人迷路。

每一转折点都在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下变得自然而连贯,你只会从心底发出赞叹:想不到外表如此简洁的建筑,内部空间是如此精彩。

安藤的建筑被人称为“体验的建筑”。

在复杂的内部空间中,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空间的魅力。

“为了获取生活的丰富,我追求一种简洁的美学,我的建筑也具有几何的简洁性,但我通过引入不同因素追求复杂性,这种混合正是人与自然存在的真实状态”几何形体构成的建筑与运动中体验的建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藤的作品外表冷峻,内部区相当亲切,热情,“像是空间的立体雕塑”。

用“含蓄”二字来诠释颇为恰当,建筑成为一系列的运动和经历。

在严格的几何形体构成的空间中安排出复杂的流线,各种建筑元素和自然元素的精心组合是人们在运动中时刻都有新的发现。

但安藤建筑中迷宫式的空间构成与他所强调的“清晰的逻辑性构成”并不矛盾,因为他所谓的清晰的逻辑性并不是指空间形式,安藤试图通过嵌入“迷宫样的分离体”去寻找“抽象与具体在建筑中双重体现”。

在这里它的意义是“通过抽象,诱导我们去体会安静,震颤与扩展的感觉”,进而“呼唤我们进入一个多样化的自由境界”。

这种“自由境界”在安藤的空间中表现为“丰富的真实与出其不意的幻觉”。

简单事物的含蓄表达是日本传统文化特征。

简单的建筑形态蕴含着变化莫测的空间同样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体现了日本人在精神情感上的表达方式,乐趣和愉悦也就能在这样的空间中获得了。

抽象自然安藤说“自然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存在形式。

它应成为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有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重新引入都市之中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安藤的建筑,重新解释了传统城市住宅与庭院的平静。

空间的构成与自然(安藤著)

空间的构成与自然(安藤著)

空间的构成与自然Spatial Composition and Nature安藤忠雄著张彤译一个场所通常具有一个可以影响人的力场。

这种场是一种言语,亦或不是一种言语。

自然之力在意念中对人产生着影响,而且只有当人有意识地去接受它时才变得更为清晰。

建筑最终是人们对大地意义的一种应答。

换言之,建筑之力必须适应于自然之力。

建筑的目的永远是创造一种能让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在矛盾之中的环境。

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

我认为它也是空间的营造,或者更为主要的,是作为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

我的目标是首先与场地争斗,然后创造一种具有独特场所形象的建筑。

室内和室外不是分离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场所。

建筑应被视作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灵活的控制,当然它应与环境保持清晰的关联。

为了揭示潜在的自然之力,我们必须以建筑之力与之对应。

正是在这时,我们引入了几何学。

几何学是一种定理和演绎推理的游戏,它具有自主性和既成的和谐,它超越自然,是人类理性的象征。

从维特鲁威开始,诸如单纯性、规律性、重复、对称等几何性已将建筑界定为人类理性的产物,或者说,自然的对立面。

几何学,尽管它具有非任意性,甚至正因为它具有非任意性,所以能够浓缩各种意义,并且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

几何性不仅给整体提供框架,也构成了风景的框架。

它可以同时支持画面和背景。

它可以是一条让人行走、驻足、上下的通道。

此外,它还与光密切相关,它能处理光线,聚集物体后面的阴影,决定空间密度的分配。

经过这样的处理,场地便与建筑相对立,同时又与建筑共存。

此时,我深信建筑将具有方位性,不仅是局部,而应是整体。

从水的教堂到光的教堂From The Church of the Water to the Church of the Light安藤忠雄著张彤译水的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

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

我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藤的建筑外表简单至极而内部空间却总有不期的惊喜。
安藤追求“意义”的抽象表达,注重基地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却不像后现代 主义者那样在表面上大做文章,将历史的形式与符号“贴面”似地运用到建筑表皮上,让人觉得付钱无 聊。
在安藤利用混凝土和光营造的几何空间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许多东西:日本人含而不露的气质、 “数寄屋”的氛围、“奥”的内涵、禅宗美学的意境。安藤克服了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大流派 的致命缺陷,体现了两者主旨的精华所在,从而真正做到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地继承。
简单事物的含蓄表达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简单的建筑形体蕴含着变幻莫测的空间,同样也是一种 含蓄的表达,体现了日本人在精神情感上的表达方式,乐趣和愉悦也就能在这样的空间中获得。
本工程中,虽然建筑有一个明确的正立面,首层
有入口和接待柜台,但主要交通流线就完全不同,建 筑在东北角的楼梯将人流直接引到二层的屋顶平台, 转180°的弯后,登上三层,楼梯右边是精美的弧形墙, 沿这面墙上到三层后,立刻被一面正对的墙挡住去路, 这时才发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入口,于是才真正进入 建筑内部。
在安藤的建筑观念中,材料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一个设计概念只有在提供了某种能表现出 材料真正特性的方式,并由此产生相应的空间结构,它才是正确的。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材料,安藤都 极力保留其纯净完整的形态,很少进行加工。
瓷砖、混凝土板、混凝土砖块、玻璃等一般不进行切割,使用原来的尺寸。每种材料都作为一个独 立的构成要素,即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空间结构。
安藤喜欢由单一材料构成的大面积的墙面或地板。常用的材料是预制混凝土板,有时也用玻璃砖、 混凝土砖、原木材料。安藤极力探究各种材料的结构可能性及其呈现出的肌理质感,以得知它们能在多 大程度上扩展而又保留自身的完善性。
安藤在材料运用上坚持“极少主义”原则,认为“材料使用要尽可能简单,才能将隐藏在空间构成 背后的设计意图清晰地表达出来。”安藤在材料选择上简练而又严格,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何用普 通而常见的材料创造出底蕴丰富的建筑空间。(如果说材料的自然使用是日本建筑的传统表达方式的话, 那么安藤在他的作品中就把这种表达方式发挥到极致了。)
——含而不露的空间构成
含而不露——隐藏的丰富性是日本的传统:外表简洁的漆碗或漆盆,内部设计却十分精美。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在这一点上极为相似。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立面简洁,几根 柱子支撑着一个开着带形窗的方盒子,而内部空间却丰富多变。
安藤的建筑严格地符合几何构图的原则,材料运用也极其克制,建筑的外表面通常是没有任何装饰 的混凝土墙面,但一走进建筑内部,顺着建筑师精心布置的流线,人们在运动中体会到安藤建筑空间变 化无穷的魅力。
住吉的长屋是安藤作品中具凝缩意义的代表作, 这个住宅中每个基本的、不可削减的特征都有其自 身的意义。土堤、墙面、庭院、屋顶与房间,每个 组成部分都可以作为一种触觉现象得以深入的体验。 我们从石板开始,经过水泥、木头、钢材、玻璃, 最后妙不可言地变成雾、雨、风和阳光的存在。
数寄屋
町家
数寄屋(图7-1)、町家(图1-6)、农舍(图 1-7)都是日本传统建筑形式。从安藤的建筑中, 可以体会出数寄屋的美学意识;也可以找到传统农 舍整体性、向心性及其框架结构的变体,安藤惯用 的高窗采光来自他对城镇町家光源的体察和感受。
安藤的作品外表冷峻,内部却相当亲切、热情,“像是空间的立体雕塑”,用“含蓄”来诠释颇为恰 当,建筑成为一系列的运动和经历。在严格的几何形体围合成的空间中安排出复杂的流线,各种建筑元 素和自然元素的精心组合使人们在运动中时刻都有新的发展。
安藤建筑中迷宫式的空间构成与他所强调的“清晰的逻辑性构成”并不矛盾,因为他所谓的清晰的逻 辑性并不是指空间形式,安藤试图通过嵌入“迷宫样的分割体”去“寻找抽象与具体在建筑中的双重体 现”。在这里它的意义是“努力将平常的空间提高到象征性水准上”,“通过抽象诱导我们去体会安静、 震颤与扩展的感觉”,进而“呼唤我们进入一个多样化的自由境界”。这种“自由境界”在安藤的空间 中表现为“丰富的真实与出其不意的幻觉”。
对空间原型的探求使安藤发现了令建筑产生紧 张感的秘密——简单的形式和材料,再加上自然的 成分。这里的自然是加工过的抽象化的自然。
无独有偶,20世纪前半叶许多建筑大师的作品 中发现追求原型的实例。如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住宅、 路易斯·康的屈灵顿游泳更衣室等。
安藤对空间原型的追求更为执着,作品表 达也更加连贯。图1-5,是安藤的得意之作。它 充分显示了安藤建筑空间的魅力——具有万神 庙原型意义的简洁空间,同时又流露出日本数 寄屋的某些精神实质。光线的射入打破几何空 间的沉默感,室内除了一套沙发外再无他物, 一切都简洁到极致,但仔细品味,却又无比深 奥,因为它已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安藤的建筑内部,流线安排虽然多样,但决不使人迷路,每一个转折点都在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下变 得自然而连贯,你只会从心底发出赞叹:想不到外表如此简洁的建筑,内部空间却这般多彩。
安藤的建筑被人称为“体验的建筑”。在复杂的内部空间中,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空间的魅力。 “为了获取生活的丰富,我追求一种简洁的美学,我的建筑也具有几何的简洁性,但我通过引入不同因 素追求复杂性,这种混合正是人与自然存在的真实状态。”几何形体构成的建筑与运动中体验的建筑之 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一句话总结安藤建筑的特色——以现代主义抽象的手法表达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建筑空间的品质
安藤作品中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强烈的还原主义姿态。“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根源” 他相信,原型的事物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灵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型事物:万神庙宏伟的内部空间、 辟兰乃西的版画所描述的想象的建筑空间。
当安藤置身于万神庙巨大的穹顶撒下的强烈阳光中时,他被那种宏伟的空间感震撼 了“在这里我体 会到的不是概念上的空间,而是实实在在呈现于眼前的事物,这样的空间和照明是自然界所没有的,只 有在建筑中,人们才能目睹这样的景观,建筑的力量深深打动了我”(安藤语)
辟兰乃西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师,他标榜建筑物的“真实感”,认为“真实的美存在于简单 的、合乎功能的结构中,存在于自然之中”。辟兰乃西在版画中描绘的建筑空间表达了远离现实的渴望, 有一种被称之为“辟兰乃西式”的气质,它给安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住吉的长屋的光庭与一般住宅内的庭院不同, 普通的庭院是从外部直接进入的,一旦走进室内, 生活行为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而住吉的长屋中, 从住宅的起居室到餐厅、厨房和浴室必须通过一 个室外小庭院。在建筑内部出现了室外空间,这 与一般人的认识相背,自然通过光庭被引入住宅 内部,新的生活形式也由此承担了严峻的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与自然接触比生活便利 更为重要”庭院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在进 进出出之中,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对自然的体验。
双生观的茶室外部是简洁的混凝土墙面,内部却明显具有一种 “辟兰乃西式”的气质,平面上墙体以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布置 着,延长了通向内部的道路,按安藤自己的话说是表达了一种 “蓄意安排”的建筑手法。
二、材料的运用与表达
安藤认真地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审美观,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特性和建筑施工技术,其作品不仅仅是 表达个人感受和审美观点,而是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建筑语汇来阐述自己的建筑观。
——非连续的连续性
空间的连续性是现代建筑的一大特点,框架 体系的出现使空间的连续性成为可能,空间终于 从厚重的墙体中解放出来,赖特的流水别墅、密 斯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柯布西耶的萨伏伊 别墅,都对空间的连续性做了深刻的阐述和诠释。
安藤忠实地继承了现代主义关于结构与形式 统一的手法。在结构上,他的建筑严格限制在均 衡的框架和承重墙之间,或独立使用,或组合运 用,但安藤将连续变成非连续,着重创造连接环 节,室外庭院或室内中庭成为建筑师的笔墨所在, 而且其中常常会出现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天桥或楼 梯。
走进安藤具有 原型意义的空间 中,人们顿感耳 目一新,躁动的 心绪渐渐平静下 了,都市人能重 新找回物外世界 闲静的生活情趣。
——建筑与都市空间
面对喧嚣拥塞的都市环境,安藤的建筑采取了对抗的姿态,以冷峻单纯的混凝土墙面将都市的一切 拒之门外,但这并不说明安藤希望将都市人的生活封闭起来,相反,他在建筑中表达了对交往的渴望, 极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在面积有限的小住宅中,这种目的通过庭院(中庭)实现,在集合 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安藤将都市空间——街道与广场引入其中,大大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品位。
住吉的长屋,集中体现了安藤建筑的某些特色——苦心创造精美的混凝土墙面、严格的几何构成、 尊重地方文化特色、将自然融入抽象的空间中、为日常生活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后现代主义建筑——根植于场所和历史,试图找回被现代主义抛弃的“意义”,并重新使用了建筑 表现的全部内容:如装饰、象征、幽默和城市文脉等;它们以现代的建造手法、历史的纪念性、高雅和 通俗的意义为依据,具有“双重译码”。
安藤认为,公共建筑概念与住宅无甚区别,他希望建筑成为都市人的避风港,使人们远离嘈杂与喧 嚣,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建筑中体现的自然和材料的联系使人们再次意识到“住所”的含义,唤醒了 人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原初感受。
街道和广场是城市中心和聚会场所,它们“强调了各阶层人们的联系和交流,是个人与社会共同发 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方向性和指示性的空间。换言之,它们是日常生活及人与自然之间象征性关系的 基础上得以升华的。”(杨·盖茨语) 安藤力求在建筑中引入街道和广场等都市空间,使人们的生活重 新变得丰富多彩;而人的活动也赋予建筑生命的动感,使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安藤的作品常在简洁的图形中,孕育复杂的建筑空间;规整的几何形体中蕴藏丰富的语言、文化和 故事。所以不少摄影师认为,安藤的作品拍摄出来的照片总不素无华、规整方正,空间之间的关联和构成却精到之极,营造出的气氛又是那么冷 凝深远。
对安藤来说,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对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来自亲身体验中的感受与思考。
安藤在为其建筑寻求空间原型时,并不局限于 东方或西方,他的目的是将两种不同的建筑文化结 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