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

合集下载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设计特色
3.材料的运用
安藤是一位清水混凝 土墙运用的大师。混凝土 在浇捣凝固之前具有流动 性和可塑性,可自由的改 变形状。安藤为流动的混 凝土赋予一种几何学顺序, 这是其材料使用的重要特 色。在他眼里,混凝土既 表达内在的日本,也表现 外在的日本。
住吉的长屋
真言宗本福寺 水御堂
镜面湖
建筑主体
环境分析
人工湖
将附近的自然水体引入基地。营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湖,安藤试图在 这里实现这样一个愿望,即以水为主题,完美处理好自然—人—建筑的有机 结合关系。
功能组织分析
光的盒子
入口 弧形楼梯
主教堂
“L”型墙
沿“L”型墙行走
入口处抬头可看見4根十字架 立于屋顶的玻璃罩中。
教堂内部陈列素雅,「玻璃墙窗」 关闭时,框架便是教堂的十字架, 展开之后,则由外面水池的十字 架担纲,两者之间又形成巧妙的 交织互动。
Hale Waihona Puke 谢观看!水御堂的区位分析“本福寺”是真言 宗(日本北岭佛教 的一个分支)在兵 库县淡路岛上的一 座分支寺院,座西 面东,西靠一座小 山丘,东临大阪海 湾。“水御堂”是 其扩建工程,坐落 于本福寺西面的小 山丘上。全部工程 由安藤忠雄主持设 计,于1991 年竣工。
水御堂的空间分析
水御堂的空间 开合关系: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在安藤的建筑中,自然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发 的存在形式。自然与建筑有 了关系,自然就改变了原有 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 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 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征。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持 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 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呜,自 然可以成为一种抽象。案例: 风的教堂、水的教堂、光的 教堂等。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水之教堂Church on the Water目录安藤忠雄简介个人经历建筑风格影响作品介绍清水混凝土介绍水之教堂分析简介地形分析与北海道选址空间构成分析功能分析数据分析交通流线分析采光分析水之教堂与基督教文化模型制作过程总结一、安藤忠雄简介个人经历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于1995年获得普列茨克奖。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安藤忠雄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建筑风格可靠的材料。

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纯粹的几何形式。

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然。

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

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他追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影响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

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安藤忠雄在当代引起广泛的赞赏不是偶然的。

他的作品简约平正,冷凝深远,含有诗意哲理,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作品介绍教堂三部曲之光之教堂教堂三部曲之风之教堂、、水御堂吉住的长屋福特沃斯现代美术馆国际儿童图书馆二、关于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总结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策略。 他通过自然光的使用、光的引导、光的层次感、光的情感表达以及光与形式的 关系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丰富了空间体验,并赋予了建筑物深刻的 情感内涵。这种对光环境的创造不仅体现了他的设计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人与 环境、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深刻理解。
三、光的层次感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光并不总是直射的,而是通过间接照明的方式,创造出 柔和的光环境。他利用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使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 射,形成一种层次丰富的光环境。这种照明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还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四、光的情感表达
安藤忠雄深刻理解到光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境。他利用光线的变化和对比, 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反应。在明亮的光线下,空间显得更加开放和生动; 而在柔和的光线下,空间则显得更加私密和宁静。这种对光的情感表达,使他 的建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3、对称与非对称:对称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手法,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他 更注重非对称性设计。这种设计手法能够使建筑产生动态感和活力。在光之教 堂中,他运用了非对称结构,使教堂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
4、空间的体验: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对空间的体 验。他的作品注重对空间的营造和体验感的设计。在光之教堂中,他通过独特 的空间布局和光线设计,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空间氛围,使参观者在其中 感受到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三、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1、尊重自然: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环境相互依存。 他的作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力求在设计中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他运用了自然光线作为主要照明手段,既节省 能源,又营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使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1.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安藤 忠雄对自然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在这座教堂的设计中, 安藤忠雄运用了极简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元素,如光和影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教堂的外观呈长 方体形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扇小门和一个 小窗户。这种简洁的外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堂 内部的氛围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2.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另一件杰作,它坐落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的湖泊旁。这座教 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 重视。教堂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但与光之 教堂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覆盖着波动的白色 膜布,给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感觉。教堂内 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 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 分析
XXX:xxx
XXX:xxx
--
目录 Content
01
1. 光之教堂
02
2. 水之教堂
03
3. 住吉的长屋
04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05
5.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 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
x
以下是对安藤忠雄作品建筑的分析
综上所述,安藤忠雄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注重 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更注重与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他的作品不 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3.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造案例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是当代建造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作品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光之教堂。

本文将对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光之教堂的案例研究,探讨其建造艺术的深度与魅力。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以“空间的体验”为核心,注重将自然光线和环境融入建造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

光之教堂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光之教堂位于日本岐阜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它以其简约而富有诗意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而备受瞩目。

光之教堂的外观设计非常简洁,看起来像是一个由木材和玻璃构成的立方体。

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线条,但却给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感觉。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使光之教堂融入了村庄的整体氛围中。

进入光之教堂内部,人们会被一片璀璨而温暖的光线所包围。

安藤忠雄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自然光线通过玻璃墙和屋顶的开口进入室内,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阳光的照射下,教堂内部的空间变得璀璨而通透,让人宛然置身于一个光之世界中。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装饰和隔断。

安藤忠雄将建造的功能和美学融为一体,使整个教堂成为一个具有灵性的空间。

人们可以在这里静心祈祷,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除了光线和空间的运用,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还注重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他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使建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木材的质感和玻璃的透明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温暖而通透的氛围。

这种材料的选择不仅符合了建造的功能需求,还增加了建造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光之教堂的设计不仅仅是一座建造,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它通过光线、空间和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造体验。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宁静的力量,与内心进行对话和沉思。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是一座富有诗意和灵性的建造作品,它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技术,打破了传统建造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

水之教堂建筑解读

水之教堂建筑解读

水之教堂建筑解读
水之教堂(Water Temple)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创作的一座独特建筑,位于日本岐阜县的国立岐阜美術館附近。

这座建筑结合了自然景观和现代建筑元素,以水作为主要设计特色。

以下是对水之教堂建筑的一些解读:
1. 设计理念:水之教堂的设计理念是与自然和谐共生。

它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与自然对话和融合的感觉。

2. 水的运用:水是这座建筑的核心元素。

建筑内部有一系列水池和蓄水池,水从屋顶流下形成庭院中的小溪和瀑布。

这种水的存在为建筑创造了一种安静而平和的氛围。

3. 结构和材料:水之教堂的结构主要以钢结构为基础,玻璃和水泥被广泛运用。

建筑内外的玻璃墙面和屋顶营造了透明而开放的空间。

4. 色彩和光线:建筑内部采用大量的白色和自然色调,与周围的水和自然景观相呼应。

光线通过透明的玻璃墙面进
入室内,营造出柔和而温暖的氛围。

5. 空间体验:水之教堂创造了一种与传统教堂不同的感官体验。

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漫步,并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

总的来说,水之教堂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水的运用、材料和空间体验等特点,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风格,对人们的感官和情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安藤忠雄4x4住宅分析

安藤忠雄4x4住宅分析

安藤忠雄4x4住宅分析简介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4x4住宅是安藤忠雄设计的一个重要作品,以其简洁、实用和灵活的空间布局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对安藤忠雄4x4住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设计理念、空间规划以及创新之处。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设计4x4住宅的理念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实用:4x4住宅以简单的正方形布局为基础,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空间浪费,使得每个房间都可以充分利用。

2.灵活性:4x4住宅的房间大小和功能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使住宅满足不同的居住需求。

3.自然光线利用:安藤忠雄注重利用自然光线,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采光方式,使得住宅内部充满自然光线,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4.与自然环境融合: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4x4住宅与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使居住者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的美妙。

空间规划4x4住宅的空间规划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规划方案:一层平面图+---+---+---+---+| | | | || | A | | || | | | |+---+---+---+---+| | | | || | B | | C || | | | |+---+---+---+---+在这个方案中,A是客厅,B是主卧室,C可以是书房或者儿童房。

通过移动隔断,可以调整房间的大小和功能。

二层平面图+---+---+---+---+| | | | || D | E | | || | | | |+---+---+---+---+在二层平面图中,D可以是次卧室,E可以是娱乐室或者工作室。

通过这种二层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扩大住宅的使用空间。

创新之处4x4住宅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突出:1.简洁实用的设计:4x4住宅以简单的正方形布局为基础,使得房间中没有浪费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使用效率。

2.灵活的空间规划:通过移动隔断和可调整的房间大小,居住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地调整住宅的布局,实现了多功能性。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解析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解析



图片展示——光十字



外壳与表皮
(一)清水混凝土材料
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表皮,一般全部或 局部采用清水混凝提墙面作为室内外墙面,这种墙面 不假任何装饰。混凝土的表皮肌理质感与传统日式建 筑表面触感很接近,同时又有很多现代感。在材料中 也加入了日本的传统技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 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墙面上的圆孔是残 留的模板螺栓也是混凝图特有的效果,建筑中混凝土 都是模具教官的,然后抽出钢筋,就会留下孔洞。在 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安藤说过:凡是人的手脚能接触到 的建筑部位,都尽量运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素材。把 原本厚重敦实表面粗糙的混凝土,转化成了一种细腻 精致的纹理,用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
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 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 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 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 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 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住吉的长屋的原型,即是安藤对当时生活方式所作的 反省与抗议。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的抬头使精神渐趋没落必须加以抗拒,并希望在生活中保有传统形式, 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超越,进而能创造新的文化。


建筑的基本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蔡文彬(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文章从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三方面系统介绍了安藤忠雄的建筑代表作品——水御堂,从色彩构成的角度分析水御堂的光色设计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7)10-0019-02(一)安藤忠雄简介1995年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大奖后,安藤忠雄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安藤忠雄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家庭,成年后自学建筑,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世界建筑界得到广泛赞誉。

(二)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及建筑特征 在安藤忠雄看来,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就必须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继承。

在日本建筑界,对传统的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式,代表人物是丹下健三。

另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精神,安藤忠雄是这种继承的代表人物。

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审美倾向。

一种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绳文文化传统。

另一种是以水田农耕为中心的弥生文化传统。

安腾要继承的传统便是弥生文化的精神传统。

古代中国的水稻农耕文化是弥生文化的源头。

只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农作物才能顺利生长,水稻农耕文化才能得以延续。

弥生文化对应的是崇尚自然和人类自我压缩的自然观,强调人和自然的结合。

因此,弥生文化的本质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

对弥生文化的尊崇,决定了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中的核心部分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安藤忠雄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几何形为最基本的建筑造型语言2.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3.建筑中注重对光线的表现建筑中的几何形 几何学超越自然,是人类理性的象征。

几何引入建筑空间,为建筑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生气,使建筑获得自制和沉静,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因此和谐共生。

对纯粹几何形空间的追求和向往,形成了安腾在设计上的形式出发点。

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 安藤忠雄声称,材料本身无贵贱之分,只要能使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真实特征,便是对材料成功的运用。

清水混凝土是安腾最欣赏的一种建筑材质。

安藤忠雄将由西方国家传入日本的混凝土使用方式“日本化”,就其精确度而言类似于数寄屋中的木头,增强了空间内部的高贵与稠密。

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混凝土并不给人以重量和实体感,而是塑造出均质而轻盈的表面,成功地表现日本文化中特定的文脉。

注重对光线的表现 安藤忠雄意识到 “光线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光线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建筑中的不同部分由此而建立相互联系。

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有生命力,为人营造出沉静和安宁的心境,具有精神性价值。

现代文化中光明和黑暗是不可分割的,过分强调光明的价值就意味着空间的缺失,必须使用黑暗来反衬光明的魅力。

安腾的建筑中,光线对空间的介入十分节制,光明和黑暗在动态中追求一种和谐精神上的平衡。

(三)建筑概况和场地分析真言宗是日本北岭佛教的一个分支,真言宗在兵库县淡路岛上有一座分支寺院“本福寺”。

本福寺座西面东,西面背靠一座小山丘,东面临大阪海湾。

“水御堂”是本福寺的扩建工程,就坐落于本福寺西面的小山丘上。

全部工程由安藤忠雄主持设计,于1991年竣工。

“水御堂”由地上部分入口引导空间和半埋入地下的椭圆形的建筑主体两部分构成。

入口引导空间包括:一片直线墙体和一片曲线墙体,以及由这两片墙体所限度的空间。

圆形的建筑主体包括:建筑顶部的椭圆形水池,水池底部的水御堂正厅。

水御堂与本福寺的朝向基本一致,入口引导空间朝东,入口空间的西面是椭圆形的建筑主体。

小山丘上有茂密的植被包围着水御堂。

(四)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布局沿本福寺的后院小径顺山到达山丘顶部, 可见一片高3m 的直墙,由于墙体的隔断,空间在此处戛然而止。

面墙而立,转过身来,便看见整个大阪海湾的壮美景色,空间完全敞开。

穿过直墙左侧的长方形孔洞,便进入一个狭隘的空间,这个空间由直墙和对面的另一片等高的弧面墙体限定而成。

向右转,在狭隘的空间内沿缓坡而上,随着弧面墙体弧度的增加,狭隘的空间逐渐宽阔,然后再次终止于前方的一片高大树林。

到达弧面墙体的端部,左转,一个椭圆形大水池迎面呈现,池中种植着疏密有序的睡莲。

道路向前延伸,顺着弧线墙体和圆形水池外壁所限定出的曲线形空间缓步前行,发现水池【收稿日期】2007-08-03【作者简介】蔡文彬(1978-),男,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教师。

- 19 -的中部有一条狭隘的缝隙,缝隙中倾斜的梯道直通向水池的地下。

沿缝隙的梯道中而下,进入一个完全黑暗的空间。

在黑暗中挪动步伐,进入一条狭窄的走道空间,随着前方红光的方向追去,空间再次开朗,撒满红光,红色的水御堂正厅已豁然眼前。

从山顶入口处的直墙所限定出的第一次空间合开,再到直墙和弧线墙所限定出的第二次空间合开,弧线墙角至圆形水池是第三次空间合开,圆形水池中间的缝隙通道至水御堂正厅是第四次空间合开。

空间经过多次重大转折,相继出现四次空间合开,整个空间序列中有张驰相济的节奏之美。

水御堂的空间开合关系:直墙前(合)→整个大阪海湾的景色(开)→直墙和弧墙的限定空间(合)→随着弧墙的弧度增加(开)→前方的高大树木和弧墙的根部(合)→圆形水池处(开)→梯道内的缝隙空间(合)→水御堂正厅(开)(五)建筑中的光和色的设计水御堂是安藤建筑作品中光色表现的巅峰之作。

水御堂的设计中,光线和色彩的配合相得益彰。

如果说,水御堂中的光线表达语言是有形的,易于感知的;那么水御堂中的色彩表达语言则是无形的,需细细品味。

通向水御堂的山路被植被所围,成为一个相对较暗的空间。

到达山顶,一道源于前方墙面的白色反光映入眼帘。

山路的幽暗与清水混凝土墙面的反光,构成明暗对比。

面墙而立,清水混凝土墙面的素色光线与天空的色光,构成无彩色和有彩色光线的对比的同时,也形成面积多寡的对比。

这样一来,有限面积的清水墙面更显纯洁高贵,无限面积的色光也越发气势汹涌。

自直墙右方的洞门而入,是直墙和弧墙所限定出的喇叭形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感受光色:天空的光明和墙面的幽暗形成明暗对比;天光的多彩和墙面的素色形成色彩对比。

直墙处于喇叭形空间的东面,弧墙在喇叭形空间的西方。

在这个空间中体会光线的游移:日出时,直线墙体处于阴影中,弧面墙体迎着晨光,直墙暗而弧墙亮;日落时,弧墙背向阳光,直线墙迎着阳光中,直墙亮而弧墙暗。

一明一暗的两片墙形成动态的明暗对比。

在弧墙端部左转,椭圆形水池跃入眼前。

池水在天光的衬托下显得幽蓝深暗,与天光形成明暗对比的同时,也形成面积对比。

水池中冷艳的莲花与幽蓝的池水,在形成纯度对比的同时,也暗示着一种明暗对比关系的存在。

素色的弧墙面和池水中丰富的反射光再次形成无彩色和有彩色的对比关系,在对比中,池中的睡莲越发呈现出超凡脱俗。

由水池中央的梯道而下,头顶是一线天空,身处于两侧素色的清水墙面,有彩色的天空和无彩色的墙面又一次产生色彩对比。

自上而下空间越发幽暗,是具有渐变关系的明暗对比。

缝隙中继续前行,蓝光越发微弱,黑暗在前方弥漫开来,终于进入地下世界的绝对黑暗。

依稀发现转角处有红光,向前,红光越发强烈,走道空间内的混凝土墙面被照得通红。

再向前,水御堂正厅便到达了。

进入正厅前的绝对黑暗和正厅内的红光形成强烈的对比,空间中充斥着由黑到红的色彩渐变。

窗外的幽幽竹林与暖色的木窗格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

水御堂中的色彩因素A、所有的混凝土墙面(素色)B、天空(无限的变化的光色)C、卵形水池(丰富的反射光色)D、莲花(暖色)E、水御堂正厅(日本红)F、水御堂周边的树木(冷色)水御堂中的色彩对比:A、闭日的山路(有彩色)→直墙(无彩色)B、直墙与弧墙限定出的空间(无彩色)→限定空间上方的天空(有彩色)C、弧面曲墙(无彩色)→水池(有彩色)D、池水(低纯度)→莲花(高纯度)E、缝隙中的梯道(无彩色)→梯道上方的一线天空(有彩色)F、进入大厅前的黑暗空间(无彩色)→水御堂大厅(有彩色)G、水御堂大厅的窗格(暖色)→窗外的竹林(冷色)水御堂中的面积对比:A、直墙的光色(有限)→天空和海景的光色(无限)B、池水的光色(有限)→天空的光色(无限)水御堂中的明暗对比:A、山路(暗)→直墙(亮)B、日出与日落时:直墙→弧面曲墙(此明彼暗)C、直墙与弧墙(暗)→天空(亮)D、卵形水池(暗)→天空(亮)E、水面(暗)→莲花(亮)F、弧墙(亮)→水面(暗)G、缝隙中梯道空间(暗)→天空(亮)H、缝隙中梯道空间(亮) →水御堂地下部分的大厅(暗)I、水御堂地下部分的大厅(暗)→窗外(亮)水御堂中的色彩渐变:A、缝隙中梯道的内墙(由上至下,灰度渐变)B、天空→梯道空间→进入大厅前的黑暗空间(由明到暗的渐变)C、进入正厅前的黑暗空间→水御堂的红色正厅(由黑到红的渐变)水御堂中的环境色影响:水御堂正厅内的红光(红光照亮墙面)→曲面走道空间内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呈红色)(六)建筑的形体特征如果把水御堂的建筑主体从其环境中剥离,就能发现水御堂的建筑主体是一座有着卵形平屋顶的现代建筑。

水御堂的圆屋顶既是建筑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又赋予建筑结构以装饰效果,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和二为一、天衣无缝。

倘若把水御堂半埋入地下部分的建筑主体看作一个头颅,那么卵形的水池可看作是头顶的圆帽。

圆帽与四季变迁相和谐。

春季,莲花在屋顶发芽;夏季,艳丽的莲花盛开;秋季是枯黄的莲叶;冬季的水池表面结出一层薄冰,晶莹剔透。

屋顶的卵形水池的存在,使水御堂成为一座能反映四季与时间的建筑。

(七)建筑评价水御堂的精妙绝伦之处,不仅在于她所展示的空间视觉效果,而在于通过视觉空间所唤起的人类共同的精神体验,这种体验扎根于以自然为中心的古老的东方文明。

【参考文献】[1] 王小红.大师作品分析——建筑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2] 王建国, 张彤.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