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调查研究报告

景观设计调查研究报告
景观设计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地点:绿博园

碧沙岗公园

调研时间:2015. 4.12

小组成员:

目录

绿博园 (3)

环境要素 (3)

选址条件 (4)

气候条件 (4)

交通状况 (4)

地形地貌 (4)

人工环境要素 (4)

使用人群 (5)

文化氛围 (5)

交通状况 (6)

人们的评价 (6)

调研总结 (7)

碧沙岗公园 (8)

碧沙岗周围环境 (8)

使用人群 (9)

园道路设计 (9)

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

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市区以东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绿博园面积2939亩,相当于城区的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的总面积,园不但有国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63.5万株,园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选址条件

绿博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的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规划面积2939亩。

气候条件

绿博园区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清爽;冬寒干燥。

水利条件

园区东临黄河引灌渠,西南临近贾鲁河,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间,丰水期不足2m,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丰水期易产生涝。

交通状况

绿博园位于汴新区的核心地段,在开大道以南2公里,西临107国道,北接汴物流通道,东至中牟县人文路。

地形地貌

园区地势基本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最大高差约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对环境影响不大。园区南侧为一处奶牛养殖小区,部地貌情况较复杂,建筑、大规格泡桐、铺装分布其中。

人工环境要素

绿博园区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注重示性、拓展休闲性、彰显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绿色生命、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家园和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体现“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主题。绿化景观结构分为“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一湖为中心湖区“枫湖”。二轴为“绿色宣言”景观轴和“山水中原”景观轴。二轴线交汇于枫湖,形成全园视觉中心。三环为三个景观环,景观环体现湖光山色的“绿博”美景。中间景观环主要为各类展园,为“绿博

园”精华荟萃带。外景观环为背景森林带,是整个园区的绿色大背景。八区:全园分为入口区、枫湖区、展园区、湿地区、背景森林区、绿色生活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苗木花卉交易区八区。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环湖八景。外八景是指环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果林花溪、森林剧场、科普园、北入口、东入口。环湖八景包括枫湖半岛、沙滩、生态浮岛、观景台、演艺中心、东码头、西码头、南码头。中心湖水具有流水环绕、碧波荡漾、水绿交融、坡岛交接的水系特征。以修规布局为基础,强化结构、明晰功能、落实景点,提升景观。形成绿博园“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的布局形式,使园区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结构清晰、景观特色鲜明。届时,将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及计划单列市、全国绿化模城市、国大型企业部门)、省、市国际结好城市和省古都城市分别建设体现各省、市企业部门)地方特色的精品园林景观。

使用人群

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市区以东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展现全国各地、各行业绿化建设成就和特色,成为弘扬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普及国土绿化知识的教育基地,成为老百姓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的主题生态公园,绿博园现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化氛围

园将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合起来,包括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商都文化、大河村文化等,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展示理念,在园的中心位置构筑了一个让人们为之一振的标志物,即“月祭坛”(月季坛)。共生互补。主体构成来源于对甲骨文“商”字—“商鼎”的提炼;似“城

池”又似“坛”的建筑元素,同时融入市花“月季”,共同阐释“商城”和“绿城”的概念,展示乃八大古都之魂,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在主体框架城池之下“沙漏”置于天地之间,水晶月季位于正中地心接纳天地之精华;两侧“祥云”拖起主体构架展示和谐进取之精神;主体形象厚重且充满力,大气恢弘,传递出历史文化名城之渊源,展示了中原崛起的历史进程和未来科技进步发展的动力,同时提示了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

交通状况

市公交公司开通通往绿博园公交线路。市公交公司另备30台车,在高峰时随时投用。市中国绿化博览园的门票价格为每人次30元。同其他景点一样有免票、半价优惠政策。有车族还可自驾前往绿博园,开大道十分适合自驾,另外园区提供了充足的停车位,游园出入方便。有车族可上午前往绿博园,晚上赶往吃夜市。提倡低碳出行,市民也可骑行到绿博园。

人们的评价

甲:景区很大,各种风情的园子让人目不暇接,是一个休闲游的好去处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各地的建筑,风景优美,郁金香园特别漂亮看门口的只是,园子还是蛮大的,有很多景观,不过一则天冷,基本上没什么花花草草,二则主办方规划了乐跑的路线,就是顺着外圈跑一圈,所以也没有仔仔细细的看看风景。只是顺着路线走马观花(虽然没有花)了一把。道路两边的绿植挺多,旁边还有一个挺大水面

乙: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参加活动的人很多,站在中心广场也是满满的人,可是一开跑,就散的很快了,可见园子很大,容纳人数还是满多的。等到天气暖和了,自己再来玩吧。

丙:在过年期间还有花展,人山人海但是花还是蛮漂亮的,就是展厅太小,但是颜色搭配布局都很美,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他们的卫生间挺脏的,还是我最常写到的,我去一个地方评价好坏卫生间绝对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希望绿博园能好好改进

调研总结

通过本次对公园景观设计的实地调研也让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总结如下:⑴现代园林的功能与理念:一个好的公园景观设计师可以让游客在其中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发自心的愉悦,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者说在现在的都市人心中,园林的意义已经远不止游玩或者休憩这么简单了,它也兼具了一个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园林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最佳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一些有害的气体和尘埃,在园林优美的景色中,可以消除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压力带来的疲劳和紧,恢复脑力和体力。⑵环境感染力: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所谓的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效果。

⑶因地制宜:在对园林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观特点,使得其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在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方面也要投入较多心力。

⑷以绿色为主导色,突出造景的美:要创造宜人的景观就需要绿化来帮忙,特别是在景观的合理配置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园林中的休闲绿地基本都是以绿色作为主导色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不同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来。

⑸造景的要点: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应结合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特点来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线条方面的美感来,使得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

⑹服务系统:在服务的设施上,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要设置成外向型的,在人流通过的必经之地设置方面人们购买;垃圾桶的设置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因为堵塞而臭气熏天的事情。

碧沙岗公园调研报告

碧沙岗周围环境

北为建设东路,宽度约为30米,西为嵩山北路宽度约为30米,南为中原东路,宽度约为44米。碧沙岗公园在这三条道路上分别设有入口。周围主要建筑分布碧沙岗公园周边建筑高度如图所示,其北部为中国机械工业第设工程公司,西北部为五棉社区,西部为商业大厦、中原商贸城、嵩阳饭店、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及居住区辉煌名苑、省煤田地质局家属院等;南面为市青少年宫、绿城社区等;西边为防空兵学院。

碧沙岗公园简介

市碧沙岗公园位于市西部,她的前身为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解放后被辟为公园,1957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遗迹。目前,园文物保存完好,烈士祠堂、纪念碑、亭作为历史的见证,每年都有数十所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园进行凭吊,怀念革命烈士。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使用人群

娱乐休憩活动:清晨很多老人在树下跳舞,锻炼身体,老年健身区:老人会在这锻炼身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游乐园区:有小孩玩的

园道路设计

园路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砖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公园景观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公园中,各级道路相互接通,方便游人们能到达不同的地区,能完成不同的娱乐项目。公园的道路主要通过公园的绿地容和游人量的大小来确定。主次分明,因地制宜,有地形密切配合。如水边的园路主要通过地形分析,环山绕水,但没有和水平行,同时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园林小品多,如花架,石凳等。在平坦的地段弯曲柔和,密度有时大有时小,主要按地形环绕,没有形成回头路的效果

总结:本此调研首先对公园的研究程度和方向做了简要的综述,进而介绍了碧沙岗公园的布局、规划,在对碧沙岗公园实地调研分总结的基础上,详细的对碧沙岗公园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道路规划设计、种植设计以及小品设施等进行调研与分析,对使用情况做出调研并整理,对调研对象做出评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