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共31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共31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ppt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ppt
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的利润对国外的
贷款和投资。
从这里可以看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在对华资本输出和分割中国
返回
割地 赔款 开放口岸 第四条
《 南 京 条 约
割香港岛 给英国
2100 万银

东南 沿海 五口
协定关税
》《 马 关 条 约 》
割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 屿、澎湖列岛
返回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 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海面袭击 中国的运兵船,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 战。(宣战为爆发的标志)
• 第一阶段:1894年7月到1894年9月,主 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
•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到1895年4月,主 要战役有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黄海海战 平壤
和杭州为通商口岸。
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岸开设工厂。
发展。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强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
甲午战争前 主要是掠夺原料和市场,形式主要是开放
通商口岸和降低关税。 甲午战争后 更多的体现为在中国开设工厂,对
中国进行资本投资。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到国外市场倾销,
给日本
2亿两 白银
沙市、重 允许开设,产 庆、苏州 品运销中国 和杭州(长 内地免收内
江上游)
地税
从内容和影响来看,《马关条约》是继
《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返回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人民掀
起又一个救亡图存的高潮。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19张PPT)

第一阶段 (1894.7- 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
左宝贵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 邓世昌
海权
第二阶段 (1894.10 -1895.4)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辽东战役 占旅顺、 徐邦道 大屠杀
威海卫战 北洋舰队 丁汝昌

全军覆没
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 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日本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门户开放
“相互协商”
人人有份
知识人拓教版展八:年级P上2册7

台北



台中
1.最早在中国设厂
内容: ①割地 清2.政西方府列割强辽对华东侵半掠岛方式、由台商湾品输全出岛及所 有附属各岛屿、为澎主湖转列为以岛资给本日输出本为;(主 反割台斗争)
②赔款赔偿日本3利.对兵影中响费国白民族银资2本亿主两义;的发展产生不 ③开放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设厂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的影响
(1)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 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P26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 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 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日本则向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 “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 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 “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P26

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侵华!-课件

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侵华!-课件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 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 样的情怀。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895-1898年间,国
4、影响:
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
◆对中国:
企业,资本在万元以
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上就有六十多家,其
⑵不同: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直接割地
瓜分中国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 约》的签订,损害 了俄、德、法三国 东 辽 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 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1)图自中的的“侵渔华夫利”代益表上哪个,国既家? 有矛盾斗争又有是(勾2不)是俄结在国妥帮为协助什中么。国要?“干涉还辽”?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 “大陆政策”,侵 华野心蓄谋已久。
世界“之本日”本,乃“万开国
拓万里之波
涛” ,“布
亚 洲
中 国
满蒙国《威御—朝 鲜于笔明四信治台 湾方》天日”皇本。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 策”
(1894---1895年)
4、影响: ◆对日本: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国力的增强;
台北 台中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 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台南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甲午海战》课件

《甲午海战》课件

缺乏现代化思维
甲午海战中,清政府在军事、政治、 经济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缺乏现代化思 维的问题。例如,清政府在军事上未 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导致指挥混乱和信息不畅;在政治 和经济方面,清政府未能及时推进现 代化改革,导致国家实力和竞争力下 降。
对现代海军建设的启示
重视现代化装备和技术
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与日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在战斗中 ,邓世昌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肉搏战,最终壮烈牺牲。
邓世昌的英勇事迹激励了其他官兵,他们纷纷挺身而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 终取得了胜利。
丁汝昌
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提督,他在 甲午海战中担任指挥官。
在黄海海战中,丁汝昌指挥北洋 水师迎击日军,他采取了灵活的
历史记忆与现实利益
中日两国在甲午海战的历史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议,但也应 该看到两国在现实利益上的共同点和合作空间。未来中日关 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在历史问题上求同存异,在现实利益上 加强合作。
竞争与合作并存
中日两国在某些领域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广 泛的合作空间。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之 间寻求平衡,推动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国际地位下降
甲午海战的失败使中国的 国际地位大幅下降,西方 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日本崛起
甲午海战的胜利使日本成 为亚洲强国,为其在二战 前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03 甲午海战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民族危机加深
甲午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甲午战争前,中日曾有过多次外交交 涉,但双方在朝鲜半岛和琉球等问题 上存在严重分歧,关系逐渐紧张。
甲午战争前的海军建设
清朝在19世纪后期开始加强海军建设,购进了多艘铁甲舰和巡洋舰。但这些舰只 的装备和训练相对落后,与西方列强的海军实力存在较大差距。

京改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5《甲午中日战争》 (共32张PPT)

京改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5《甲午中日战争》 (共32张PPT)

黄海海战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4月 双方代表: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中日《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 1.领土进一步沦丧,刺激
澎湖列岛 二亿两白银 重庆、沙市、苏
大大加深民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 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
族危机 财政经济。
3.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州、杭州
第一单元 · 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强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 与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溃败、《马关条 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和瓜分狂潮。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 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新课导入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又在近代成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 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 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 人奋进?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 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会民 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 和教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中国东

世 界
中 国
北蒙古 朝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政 策
开拓万里之波涛, 宣布国威于四方, 志在向海外扩张。
——日本明治天皇
满蒙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对日本
战争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 位,增强了军国主义势力 ,为日本在亚洲的扩张提 供了契机。
对世界
战争加剧了列强在亚洲的 争夺,加速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进程,对世界格局 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历史启示和经验教训
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
国家实力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决定因素,也是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实现发 展目标的基础。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综合实力的 衰落。
战略和战术布局
清朝战略布局
由于对日本缺乏足够的认识,清 朝在战略上过于自信,未能在战 争初期充分利用其优势。
日本战略布局
日本则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 利用快速、灵活的战术打击清朝 的弱点,并积极寻求外交手段解 决争端。
战争前的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紧张
甲午战争前,中日外交关系紧张,双 方在朝鲜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06
相关图片和资料链接
战争相关图片
01
甲午中日战争 明信片
02
战争老照片
北洋水师军舰 老照片
03
04
黄海海战战役 图
相关历史文献资料链接
01
《甲午战争史》
02
《北洋海军兴衰史》
03
《黄海海战纪实》
04
《甲午战争全记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再战的要求,丁汝昌答应了。 • 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
”、“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 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千余人;日本舰 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 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千余人。
鸭绿江防线失守
鸭绿江防线是中日双方陆军的决战战 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复习】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 定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 性质:清朝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 洋务派:李鸿章
5. 口号:“自强”
“求富”
6. 内容: 近代工业(军用
民用)
近代陆海军(北洋舰队)
近代教育 .
1
【课堂复习】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7. 评价: (1)近代化的开端 (2)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抵制外国资本入侵 (4)没有实现富强,只学技术,不改制度
.
11
二、《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 1. 赔款:2亿两白银 2.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
.
12
.
13
二、《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 1. 赔款:2亿两白银 2.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 3. 四口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
14
甲午战争:腹地
第二次公足壮海军威
.
8
【课堂笔记】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 平壤战役: 左宝贵 2. 黄海海战: 邓世昌
.
9
3. 旅顺
2.黄海 大东沟
1.平壤
.
10
【课堂笔记】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 平壤战役: 左宝贵 2. 黄海海战: 邓世昌 3. 辽东战役:旅顺屠杀 4.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熊(沙俄):长城以北 狗(英国):长江流域 蛙(法国):西南 香肠(德):山东 太阳(日):福建 鹰: 美国
.
17
.
2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
3
【课堂笔记】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 平壤战役:(左宝贵)
.
4
大东沟
.
5
历史材料
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
(实物、文献、 图片、图表、口述)
第一手材料
英国教官回忆:邓世昌撞击 敌“吉野号”
第二手材料 文献记载:致远舰18.5节,吉野号23节
日本海战作战图显示:致远舰在吉野号
前方
事实:邓世昌在航速比敌舰慢、方位不对的情况下撞击吉 野号
历史结论:邓世昌的是英雄 傻冒 ???
.
6
大东沟
.
7
致远舰实物:致远舰内鱼雷发射舱中装有待发鱼雷
文献记载: 当时的鱼雷必须即将发射才能进舱 鱼雷必须抵近才能发射
历史事实: 邓世昌在主炮无法发射时,下令冒着被击中 的风险冲出阵营,抵近发射鱼雷,不幸被炮击中锅炉爆 炸沉船
长江沿岸
沙市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
鸦片战争:
东南沿海
15
二、《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 1. 赔款:2亿两白银 2.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 3. 四口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4. 开设工厂 三、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16
【课堂笔记】
四、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