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巩固负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负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负数的运算规律。

(2)运用负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好相关教学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完成前置学习任务。

(2)准备笔记本,做好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复习正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自然地引入负数的概念。

(2)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是什么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复习负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负数的运算规律。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负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

(2)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寻找生活中的负数例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了负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提高了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导语】你对正数和负数有哪些了解?⽆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在熟悉的⽣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负数表⽰⼀些⽇常⽣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

教学重点: 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正负数表⽰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法: ⾃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活中的例⼦吗? 2、4分钟后,对⼦之间相互交流,如⽤疑问可以⼩组讨论! 3、⼩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于⼀切正数,⼤于⼀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基础练习。

1、展⽰⼀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后退10m记作()。

(2)如果+60m表⽰上升60m,那么-60m表⽰(),下降50m记作()。

(3)如果+120m表⽰向东⾏120m,那么-70m表⽰(),向西⾏50m记作()。

要求:1、独⽴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之间相互检查 3、展⽰⼆ (1)读⼀读,填⼀填。

37,-78,+20,-5,0,+121, 98,-1000,-13, 34,-34。

负数正数 最后剩下⼀个数没有填⼊上⾯的框中,这个数是()。

(2)六年级3个班进⾏智⼒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

已知⼀班答对1题,⼆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3个班的得分情况。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第一单元负数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的重点是理解它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生活中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如上升与下降的距离、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盈余与亏损的数量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清楚、简便地表示并区分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于是人类发明了负数。

这些既是负数产生的历史过程,也是教学负数时可采用的素材。

本单元教学的第一部分,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气温和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负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如果向东走40米记作+40米, 那么向西走40米记作-40米。
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与支出 盈利与亏损 存入与取出 高与低……
练习
亏损通常用( 负数 )表示。 盈利通常用( 正数 )表示。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在足球比赛中,进两球,记作+2,那么失3球
记作( -3 )。 2.在存折上记着-200元,表示( 支出 )200元,
记着+800元,表示( 存入 )800元。
3.如果向东走500米记作+500米,那么-600米表 示( 向西走600米 )。
日期 10日 11日 15日 20日
内容 领工资1800元 买生活用品240元 缴水费37元、电费145元 上辅导班交180元
收支 +1800 -240 -182 -180
谢谢观看
4.水库的水位上升9厘米记作( +9厘米 ),下 降4厘米记作( -4厘米 )。
把这些数填入相Leabharlann 的圈内。-5+26
8
0
-40
-120
+103
正数
负数
星期天,孟哲的妈妈在银行存入3500元记作
+3500元,那么-800元表(
)
下面是小强家八月份的收入和支出记录表,请在 “收支”栏中填上正数和负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与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能够比较负数的大小,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能够比较负数的大小,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并尝试比较负数的大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负数的加减法运算问题,总结出规律。

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强调负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5.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疑问。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负数的应用,如温度计中的摄氏度、财务报表中的负债等。

2. 举例说明负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负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强调负数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掌握情况。

2. 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校园绿地面积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班级联欢会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3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10分钟)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一、负数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比例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四、统计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五、数学广角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05
常见错误解析
正负号混淆错误
要点一
总结词
正负号混淆错误是指学生在处理负数时,将正负号误用或 混淆,导致结果出错。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学生在处理负数时,容易将正负号混淆,例如在计算-(-5)时, 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得出-5,而正确的结果应为5。此外,在 处理绝对值问题时,学生也容易将正负号混淆,例如在计算 |-5|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得出-5,而正确的结果应为5。
正负号的起源
正负号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算筹记法中, 用于表示相加或相减的运算。随着数学的发 展,正负号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正负号的意义
正负号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义。在数学 中,正负号用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和方向;在 物理学中,正负号用来表示电荷的正负、力 的方向等;在经济学中,正负号用来表示收
入和支出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分别位于零的两侧,且距离零越远,数值越大或越小。
02
负数的运算
加法运算
总结词
负数加法运算与正数加法运算类似,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数 的符号。
详细描述
负数加法运算时,可以将负数看作是欠债或亏损,将两个负数 相加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两个欠债或亏损相加。例如,-5 + (-3) = -8,表示欠债5元后再欠债3元,总共欠债8元。
收入与支出表示
总结词
负数表示支出或亏损
VS
详细描述
在财务和会计领域,负数常用来表示支出 或亏损。例如,如果某公司某月的支出为 5000元,则可以在账本上记为-5000元。
总结
总结词
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可以表示温度、 海拔和收入与支出等不同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用正、负数表示。
a
10
2、一个小组8名同学的身高如下表:
姓名
向海 陈晨 徐伟 李进 马玥 王炳 吴飞 范英 平均身高
身高(cm) 135 132 136 138 136 137 134 140 0
与平均身
高相差(cm)
a
11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位 同学的身高。
(3)上表中与平均身高相差为0cm,表示( ); 与平均身高相差为正数,表示( );与平均身高 相差为负数,表示( )。
a
12
3.在表中用正、负数表示王胜家一个月的收支情况 。 父亲工资1250元,母亲工资1180元,电话费支出 110元,水、电、气费支出190元,购书支出80元 ,其他支出520元,父母奖金共800元,伙食费支 出800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整理与复习
清华园学校:张伟丽
a
1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 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 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 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a
2
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 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 应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 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 的例子吗?
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
a
3
小结
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 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 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a
13
项目 父亲的工资 母亲的工资 电话费 水、电、气费 购书 其他支出 父母亲奖金 伙食费
收支情况(元)
a
14
a
9
(二)、做一做
1、同学们利用休息日帮助果农采摘苹果,从4棵苹果树上摘下的 苹果分别放成4堆。果农王大伯估计每棵树可产苹果100kg,同 学们以此估计数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 数记为负数。
(1)、这4堆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这4堆苹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与王大伯的估计数比较
a
4
学情展示
展示一: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记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记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
表示( ),向西行50m记作( )。 要求: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a
5
展示二: 1、.读一读,填一填。 37, -78, +20, -5, 0, +121, 98, -1000, -
13, 34, -3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 ) 。
a
6
2、填空。
(1)写4个正数:( )。
(2)写4个负数:( )。
(3)0既不是( ),又不是( )。
3、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 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已知一班答对1 题,二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 3个班的得分情况。
一班( )分 二班( )分 三班( )分
a
7
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 么?还有什么问题?
a
8
巩固提升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记作-50m,那么向北行45m 记作( ),-45m表示( )。 2、如果支出180元记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 记作( ),-200元表示( )。 3、如果逆时针旋转28°记作+28°,那么顺时针 旋转16°记作( ),+16°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