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打开书)二、设计记事卡1、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4、交流设计记事卡。

5、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1、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1、让学生自己填空。

2、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1、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3、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5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

(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

(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夲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负数的认识,主要包括负数的概念、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大小比较、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负数;(2)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比较负数的大小;(3)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负数的大小比较、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负数吗?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负数的概念和应用,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直观认识负数(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数轴,向学生解释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数轴表示一些负数,并解释自己的做法。

3. 认识负数(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当数字在0的左边时,它是一个负数,表示比0小的数。

并和正数相对照,举例说明。

4. 负数的大小比较(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负数的比较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

5.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负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向学生演示。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加深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的理解。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概念和定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负数的表示方法
3.负数的大小比较
4.负数的加减法
教学步骤:
1.引入阶段:老师通过提问和举例,引入负数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例子认识负数。

2.讲解阶段:老师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3.拓展阶段:老师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负数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4.巩固阶段:老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深化知识。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引入和例子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对负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在讲解阶段,将负数的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讲得详细、清晰,建立学生对负数的概念和理解。

3.在拓展阶段,老师提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将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在巩固阶段,老师贴合学生的水平和掌握情况,布置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深刻掌握负数的运算法则和应用能力。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篇)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篇)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篇)《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负数的必要性,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读写温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大小。

4、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会比较两个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记录表,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利用生成资源,体验负数产生过程(一)提出问题,亲身体验师: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跟数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熟悉吗?老师说几件事,你们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上,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懂你要表达的意思。

足球比赛,__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0名同学。

③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学生__填表,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二)有序反馈,集体讨论师:这样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在投影上展示第一种情况。

)生:这样无法看出是进2个球还是丢2个球。

师:都是2个球,但一个是进球,一个是丢球,意思正好怎么样?(转来和转走的意思呢?赚和亏呢?)仅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区分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吗? 有的同学想出了其他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师生交流第二种情况师生交流第三种情况(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师:快说说你怎么想到这两个符号?生:我认为张阿姨赚6000元心里肯定特别高兴,所以用笑脸表示;而亏了2000元就用哭脸,表示她心里很难过。

(其他学生发出会心的笑。

)师:看得出来,大家很欣赏这种方法。

像这样用符号表示的方法还有呢?(师随即展示其他同学使用的不同符号。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

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你用的符号你明白,他用的符号他明白,我用的我明白,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相互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 生1:需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能看懂的符号。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季节中的花开花落,都有自己的命运与节奏,岁月如歌的谱曲与纳词,一定是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些东西,你越是在意,越会失去。

一个人的生活,快乐与否,不是地位,不是财富,不是美貌,不是名气,而是心境。

有时候极度的委屈,想脆弱一下,想找个踏实的肩膀依靠,可是,人生沧海,那个踏实肩膀的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面对自己的不堪与无奈。

岁月告诉我:当生活刁难,命运困苦,你的内心必需单枪匹马,沉着应战。

有时候真想躲起来,把手机关闭,断了所有的联系,可是,那又怎样,该面对的问题,依旧要面对。

与其逃避,不如接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去解决。

岁月告诉我:美好的人生,一半要争,一半要随。

有时候想拼命的攀登,但总是力不从心。

可是,每个人境况是不同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落空,纯属生活的常态。

岁月告诉我:挫败,总会袭人,并且,让你承受,但也,负责让你成长。

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谁不曾茫然,谁不曾煎熬?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偏执。

好也罢,坏也罢,人生的路,必须自己走过,才能感觉脚上的泡和踏过的坑。

因为懂得,知分寸;因为珍惜,懂进退。

最重要的是,与世界言和,不再为难自己和别人。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就是说,做事不必完美,享乐不可享尽,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状态。

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弄巧成拙。

心灵松绑了,活着才自由。

半生已过,走走停停,看透了生活,选择了顺流的方式,行走。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感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每一个阳光的日子,于时光的碎屑中,静品一盏流年的香茗。

撕开浮云的遮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山水,都有一段难捱的时光,好在,总有一天,你的淡然低调,你的暗自努力,你的理性豁达,终将点燃你的整个世界,让故事的结局,美好而温柔。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形式、负数的运算规律等基本概念,能够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负数,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形式、负数的运算规律。

2. 难点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负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律。

2.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3. 展示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如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例子引出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负数的定义。

小明用了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本书,然后妈妈再给了他50元零花钱,我们要如何表示小明手中的钱?2.讲解负数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教师向学生讲解负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形式,如“-3”表示小明手中的钱是负数3元。

3.负数的比较与大小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比较与大小,明确负数的大小和大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4.负数的加减法通过生活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如“负数加负数为负数,负数减负数为负数”。

6.练习与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巩固负数的运算规律。

7.课堂讨论与总结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掌握负数的表示形式和运算规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初中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初中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负数运算。

教学重点:1.负数的概念和特点;2.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负数运算。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和粉笔;3.教学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道简单的问题导入课题:小明在零下5摄氏度的地方度过一天后,第二天又到了零下3摄氏度的地方。

请问小明一共经历了多少摄氏度的温度变化?1.明确负数的概念:定义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2.分享生活中的负数例子:温度在零下、财务账目中的支出等。

三、讨论负数的特点(10分钟)1.负数和正数的关系:在数轴上,负数位于原点的左侧,正数位于原点的右侧。

2.负数的绝对值:负数的绝对值就等于该数去掉负号。

3.比较大小:负数之间、正负数之间和零之间比较大小。

四、负数的加法(15分钟)1.同号相加:同号的负数相加,绝对值增大,符号为原来的符号。

2.异号相加: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五、负数的减法(15分钟)1.负数与正数相减:改写为加法,即负数加正数的相反数。

2.负数与负数相减:改写为加法,即负数加负数的相反数。

3.计算实际问题:如欠债还款、海拔的上升和下降等。

六、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存款100元,取出50元,有多少存款剩余?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或趣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八、小结(5分钟)1.复习负数的概念和特点;2.总结负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温度变化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负数的思考,然后又通过实例讨论负数的特点,帮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负数的概念。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上,通过同号和异号相加、减法的规则,以及实际问题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了负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练习与巩固和拓展应用,巩固了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提高了运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西小寨小学教师——杨淑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滑县白道口镇西小寨小学杨淑玲【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一)由“反义词游戏”引出数学意义相反的量。

(课件出示)
谈话引题: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两种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师:好,同学们,来看看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吧:
(一)(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师:负数,就是数学王国里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一员大将,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意义相反的量就为负。

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怎样读出来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正负数的历史吧(课件出示)。

(三)我们了解了正负数的历史,课下预习了教材,同学们让我们“牛刀初试”一下练练手吧(课件出示)(同学们掌握的很好、真棒!)二、结合情景,了解意义
(一)课件出示例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0℃表示什么意思?)
(二)小组展示汇报以上问题课件演示,(一目了然)
生: 3℃在0℃以上3小格;-3℃在0℃一下3小格。

生:我通过预习知道: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3℃和-18℃哪个温度低?p4做一做1.)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以下2个问题
1、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以上为正,0一下为负。

(三)课件出示例2、
(1.这些数表示什么?2. 500.00和-500.00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汇报: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

-132.00表示支出132元。

500.00和-500.00正好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四)当堂检测(P4做一做2.)课件出示练一练
学生写在答题卡上,小组交流,汇报,集体质疑订正。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P6.练习一1.2.(写在答题卡上)
个体练习举手展示,集体质疑反馈、评判
四、检测练习(课件出示)
小组评判、汇报展示、集体质疑订正。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吧?(学生说,教师适当启发)
1.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
2.会读写正、负数;
3.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