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偏方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杨氏五虎丹:急性期用:红花18克、当归18克、防风10克、制南星18克、白芷12克。
研为细末,每次3克,日2次,黄酒送服。
20-40天即可根治。
慢性期用方:土鳖10克、全蝎10克、乌梢蛇10克、红花18克、当归18克、防风10克、制南星18克、白芷12克、甲珠10克、地龙22克。
研为细末,每次5克,黄酒送服。
30—60天即可根治。
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外敷:生川乌、生草乌各10克、马前子12克、三七20克、甲珠6克、海马10克、木香10克。
研为细末,醋调敷患处,2天1换。
此方是中医世家杨恩梅家传15代的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特效秘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全蝎乌梅红花汤 (全蝎乌梅红花汤:全蝎、乌梅、白芍、木瓜、仙鹤草各30克、威灵仙、党参、白术、白芷、灸甘草各15克、防风12克、生乳香10克、红花、细辛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秘方:青风藤、黄芪、黑豆各50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连服七剂为一疗程,大多服二三剂即开始见效。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胀有效果,本人试用过十余人,均有腰突症典型症状,腰或腿痛,或腰腿均痛,腿麻、胀,遇冷加重,得热稍缓,抬腿试验(+),经CT提示腰间盘突出或膨出,服1~3疗程痊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归、牛膝、白芍各60克、防风、威灵仙、土鳖虫、丹参、秦艽各25克、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生甘草10克、蜈蚣8条、白花蛇2条、冰糖100克、浸米酒5 斤。
密封10天后饮用,每次10—15克,早、晚各1次。
治腰椎盘突出不复发偏方:血竭120克,鳖甲360克。
用瓦罐或者瓦片焙至略焦,但不可煳了。
将二者研成粉末分成12份,每天早晚各服一份。
用温水冲服。
一般服完就有较好的效果。
血竭用量可根据病情逐步减少,而鳖甲不可减量。
如果没有疗效,应停药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损伤情况。
这是在我们这里小有名气的一个专治此病的民间医生的偏方。
【偏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验方

【偏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验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因负重、外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风寒湿等原因,而使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突出,相应的神经根、血管或脊髓受压而发为本病。
祖国医学属于'腰痛'、“痹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肾精亏损,或用力不当、跌仆闪挫、血瘀内阻,或风寒湿内浸、阻遏经脉、湿浊瘀结而致。
方一独活寄生汤加减【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药】:党参15g,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20g,独活10g,桑寄生15g,怀牛膝10g,杜仲15g,秦艽10g,肉桂6g,防风10g,丹参30g,炙甘草10g。
【加减】:腰痛甚者加鸡血藤15g、全蝎10g、蜈蚣2条;麻木明显者加黄芪25g;兼瘀血者加桃仁10g、红花10g,或元胡索10g;湿邪偏重者加防己10g、苍术10g;寒邪偏重者加炮附子10g或干姜10g;热偏重者熟地黄改用生地黄15g,白芍改用赤、白芍各15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1天。
【编按】: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
方中以独活为君,善于祛除在里之伏风,故可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防风祛风胜湿以止痹痛;秦艽胜湿止痛,可搜除筋肉之风湿而舒筋;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党参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养血又兼活血,将其中川芎更以丹参,增强补血活血作用;肉桂温暖下元,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
34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4%。
方二身痛逐瘀汤加减【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方药】:全当归15g、桃仁泥10g、广地龙15g、净红花10g、左秦艽10g、淮牛膝10g、五灵脂10g、泽泻3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制香附10g、元胡索20g、炙甘草10g。
【加减】:疼痛剧烈,寒偏盛加制川乌、草乌各10g,去秦艽;如肢体麻木,夜卧抽筋,患肢不能伸直者,加蕲蛇15g、木瓜30g;如病程缠绵日久,伴腰膝酸软乏力者,去乳香,五灵脂,加山萸肉20g、熟地20g、角胶20g。
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好的中药配方.治腰椎间盘突出千年秘方

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好的中药配方.治腰椎间盘突出千年秘方
腰间盘突出的偏方:
1、杜仲、川续断、白芍、全当归、菟丝子、骨碎补、鸡血藤各60克,木瓜、细辛、狗脊、延胡索、威灵仙各45克,喷鼻、广木喷鼻附各30克,蜂蜜数量适宜;核桃仁儿、黑芝麻各200克,将上药别离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8克。
每次服1丸,逐日3次,取黄酒或白水送服。
1料为1个疗程。
2、黑芝麻、独活、党参、川断各12克.鸡血藤、黄芪、青风藤、桑寄生、菟丝子、桂枝、仙茅、仙灵脾、狗脊各20克,白芍、甘草各10克。
逐日1剂,水煎服。
3、延胡、川楝子、赤芍各9克,制川乌6克(先煎)。
归尾、泽兰各12克。
日1剂,水煎。
分2次服.还可取药渣以布包热熨腰部,或加水煎,以药汤洗腰部。
4、乌梢蛇1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20克,川芎15
克,独活15克,木瓜15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松节12克,五加皮12克,麝香1克。
以上药物泡酒,泡1月后早晚各口服10毫升。
口服期间,每天用此药酒外擦腰、臀、及双下肢。
使得皮肤微微发热为止。
注意: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不要害怕,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直接看看韩机林中药腰突偏方!
腰椎间盘偏方民间大全。
腰椎间盘突出祖传5种土偏方,治一个痊愈一个

腰椎间盘突出祖传5种土偏方,治一个痊愈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已经成为骨科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困扰着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轻者疼痛时卧床休息症状便可缓轻,严重者不仅让你痛不欲生,而且可能会让你下肢瘫痪或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根据骨科专家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坐骨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而且一旦治疗基本就康复,并且复发率较低。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民间流传下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五种中医药小偏方,其中以中医药内服、中医药袋熏蒸、、中医药注射、中医药外敷、中药熏洗五种方式为主。
希望可以给腰椎间盘患者有所帮助。
偏方一:骨科专家认为中医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极其明显,偏方一:腰椎间盘突出常由肾虚督弱、湿阻血瘀、筋脉失养引起,治疗时可应用益肾壮督、祛湿活血、柔经通络的药物,如杜仲、枸杞、牛膝、独活、鸡血藤、鹿角胶、威灵仙、当归、续断、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土鳖虫、白芍、木瓜、炙甘草、伸筋草、独活、秦艽等,此偏方统称中药内服。
偏方二:是指将药物碾碎,装入布袋入入锅中蒸30分钟后取出,放于腰部和臀部热敷,温度以能耐受为度,药凉后取下。
常用药物包括红花、乳香、没药、木瓜、防风、生草乌、生川乌、干姜、细辛、马钱子等,一般每日1次,每袋可用20-30天,此偏方统称中药熏蒸。
第三种:中药静脉制剂进行静脉点滴可活血通络,改善局部循环,增强抗炎效果,常用的有七叶皂苷钠、丹参注射液等,此偏方统称中药注射。
第四种:可作为中药内服的辅助治疗,一般选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药物在患处外敷,通过发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或止痛,据本草纲目记载有一种叫做万洛佰骨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极好,取得广大患者的认可,现如今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制草乌、制马钱子、独活、三七、花椒、归当多种中药加上独特配方熬制而成,对腰椎间盘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5%,中药外贴,安全快捷,疗效显着,直接给骨头吃药,使其持续发挥治疗功效。
老中医8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偏方

老中医8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偏方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前提为椎间盘的退变和外伤,故预防重点在于避免椎间盘生理退变情况下的损伤,注意劳动保护,改善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注意加强腰背肌的功能煅炼,加强对椎间盘的保护。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卧软床,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突出物对脊髓、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以利局部炎症的吸收,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加强腰背部的保护,佩戴护腰,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煅炼。
3.病情较轻者经适当休息或按摩即可恢复。
重症者,应去医院请医生手术治疗。
↓《方1.》↓艾叶杜仲泡足汤【组成】艾叶60克,杜仲、白芍、续断、黄芪、桑寄生、牛膝、红花、伸筋草、肉苁蓉各30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共放入锅中,加入3000毫升水,煎至1000毫升,滤去渣滓,留药汁备用。
【用法】待药液稍凉后,将双足放入其中,浸泡30分钟。
每日1次,每剂可洗3天。
【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2.》↓羌活萆薢牛膝酒【组成】萆薢、牛膝各100克,附子、杜仲、桂心各30克,桑寄生60克,独活、羌活各15克,白酒2000毫升。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洗净后,风干,研成碎末,混合均匀后装入布袋中,系好,放入白酒中浸泡10天,注意要密封保存。
【用法】每日饭前1小盅,温服。
【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3.》↓杜仲骨碎补方【组成】杜仲20克,山楂10克,骨碎补、小茴香各3克。
【做法】将上述所有材料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1小时,加入米酒1汤匙。
【用法】每日1剂。
【功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4.》↓全蝎、土鳖、乌梢蛇、穿山甲各9g,地龙20g。
急性期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恢复期用散剂,将5味药物共研细末。
每次3g,每日2次,用白酒送服。
↓《方5.》↓活瘀舒筋汤【组成】桂枝15g,赤芍15g,丹参15g,元胡10g,当归10g,鸡血藤15g,伸筋草15g,刘寄奴15g,续断15g,桑寄生15g,王不留行15g,川乌6g,草乌6g【制用法】1日1剂,上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后,每日分2次口服,若患侧酸麻胀痛,游走不定加防风10g,羌活10g,片姜黄10g;麻胀酸楚重着、口黏不渴加防己10g,木瓜10g,独活10g;酸胀冷痛甚,川乌、草乌加至10g;麻木刺痛加土元10g,丹参加至30g,元胡加至15g。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或向椎管内侵犯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中药热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退。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热敷方子。
方子一:乌罂藤、广金钱草、当归、白芷用量:乌罂藤15克,广金钱草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皮肤瘙痒或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
方子二:红花、川芎、白芷、桑叶用量:红花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桑叶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应弃用。
方子三:熟地、桂枝、白芷、陈皮用量:熟地15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敷药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治疗方法:1、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20-30分钟。
2、敷药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敷药过程中应保持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4、热敷后应保暖,避免着凉或着重负重。
5、如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敷药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椎盘突出,经络失和,阳虚质。
,治疗方法腰椎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变形,使椎间盘向椎管内或神经孔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经络失和是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经气不畅,常见于慢性疾病。
治疗腰间盘突出5个偏方

治疗腰间盘突出5个偏方下腰痛从20岁开始就很常见,但健康人椎间盘疾病和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时期是30 ~ 40岁。
然而,检查后发现疼痛在休息后减轻了。
疼痛通常是由用力、反复弯曲、扭转或举重引起的。
疼痛通常从腰部开始,扩散到坐骨神经的神经支配区和臀部。
当腿痛很轻,腰痛明显时,应及时检查是否绕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
这种疾病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甚至导致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
所以要保持警惕。
以下是边肖编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
1、陈皮炖猪腰2根猪腰和24g陈皮,将洗净的猪腰切成薄片,用陈皮炖,加入调味料,随餐食用。
适用于急性腰扭伤。
2、当归生姜羊肉汤配料:当归和生姜各30克,切成大块,羊肉500克,用开水烫漂,风冷,切成小块,红枣10颗。
方法:将羊肉、当归、生姜和10个红枣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
煮沸后,将它们撇去,用小火慢慢煮沸,直到羊肉成熟腐烂。
喝汤,吃适量的肉,每隔一天服一剂。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因阴寒积聚、气血凝滞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3、牛膝200克,瘦肉400克,冰糖100克。
牛膝用适量水煮沸半小时,滤出1000毫升汤。
瘦肉丁用药汁炖至猪肉煮熟,然后加入冰糖煮沸溶解。
猪肉可以随餐食用。
补肾壮腰4、猪腰茴香方温肾散寒5、樟脑泡酒涂抹首先备白酒60毫升,樟脑9克,姜汁少许,樟脑倒入酒内溶解后,滴入姜汁,摇匀,外涂患处,一日3次。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以上五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偏方,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比较明显,有助于缓解疼痛。
腰间盘突出民间土方法

腰间盘突出民间土方法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剧痛和不适。
在现代医学中,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
然而,一些民间土方法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腰间盘突出所带来的症状,下面就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民间土方法。
首先,中药熏蒸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土方法。
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草药的药性,通过熏蒸的方式渗透到患者的腰部,达到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当归、川芎、红花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对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针灸是另一种常见的民间土方法。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的目的。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通过调理经络、平衡气血,缓解腰部疼痛和不适。
另外,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土方法。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腰部肌肉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
在推拿按摩过程中,推拿师会根据患者的腰部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和力度进行按摩,以达到舒筋活络、散瘀止痛的效果。
此外,艾灸也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土方法。
艾灸是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通过热熏的方式渗透到患者的腰部,达到舒筋活络、温经散寒的效果。
艾灸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腰部疼痛和不适,对腰间盘突出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的来说,民间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腰间盘突出所带来的症状,但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因人而异,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民间土方法时,一定要慎重,避免盲目跟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也要重视正规的医疗治疗,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偏方
腰间盘突出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导致瘫痪的发生,所以出现腰间盘突出症状时,一定要积极的治疗,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中药偏方。
1. 拳头大小的石英数块(以红色的为佳),放炉火中烧红,投入装有热水的盆中,用产生的热气熏患处。
热气不足时再投进几块烧红的石英石。
每次半小时,然后用该水洗患处。
石英石可反复使用。
一般三五次见效。
2. 制乳否12 克,制没药12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玄胡15克,杜仲15 克,川断15克,鸡血藤30克,独活12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早晚分服。
3. 鳖甲粉50克,放茶杯中,倒入半杯开水,调成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趁热喝下。
接着用一暖瓶开水冲泡花茶50克,连续喝下,上炕盖被子发汗,一般1次即愈,也有少数不见效者。
4. 生杭芍50克,木瓜30克,生甘草25克,威灵仙、白芷、川牛膝各15克,元胡、独活各10克,细辛3克。
水煎,加热黄酒50毫升搅匀,分先人成3等份,每5小时服温热的药液1份。
此方也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5. 川乌、草乌、玄参、牛膝各9克,白糖125克,白酒(高度为好)500毫升。
将4味药与白糖投入酒中,浸泡一星期。
每日晚饭后饮1小盅。
6. 桑寄生、全虫各15克,川牛膝、川断、五味子、伸筋草各30克,水煎至1碗药液,待凉后倒入白酒500毫升,早晚服用,每次50毫升。
7. 黄芪、桑寄生、川断各30克,当归、木瓜、牛膝各15克,泽泻、制川乌、制草乌、甘草各10克。
水煎服。
另外可加乳香、没药各10克。
重症者10-15剂可愈。
8. 蜈蚣、乳香、没药、赤芍各6克,全蝎、僵蚕各5克,穿山甲、当归各9克,麻黄、大黄、芒硝各3克,黄酒500毫升。
以酒煎药,取汁,早饭前、晚睡前2次分服。
(随症加减:腰痛加杜仲、狗脊;膝关节以下痛加牛膝。
一般情况下7-12剂可痊愈。
)
9. 炙马前子3克,补骨脂、甘草各10克。
共研细末,分成10包,每服1包,日服2次。
10. 附子、川芎、炒杜仲各9克,川牛膝13克,桂枝15克,豨莶草31克,细辛1。
5克。
水煎服,每日2次。
11. 侧柏叶500克,老鹳草30克,五香茶100克。
加水1000毫升浓煎至40
0毫升,再加黄酒500毫升,熬成膏状,3次分服。
第一二次出汗。
12. 狼毒、鸡血藤、青风藤、追地风、天麻、川乌头、草乌头、细辛、穿山甲各10克,牛膝15克。
共捣为粗末,用65度白酒浸泡4昼夜,将酒滤出后,每次饮5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
痛甚者可日服3次。
13. 穿山龙30克,威灵仙、花椒根各15克,钩藤、五加皮根各20克,3-5年的母鸡1只。
共放入2000毫升水中炖,取其汤分3-5次服。
每周服1剂,一般连服3-5剂即可见效。
14.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上药焙干后研成粉,平分为8包。
第一天上、下午各服1包,以后每天上午服1包,7日为一疗程,2疗程间隔3-5天。
服药后,可出现全身或患肢出汗或灼热感,在时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加剧,不久即可消失。
15. 黄芪、熟地、仙灵脾、巴戟天、杜仲、桑寄生、当归、赤芍、怀牛膝各15克,附子12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16. 小茴香、木香各6克,陈皮10克,元胡12克,穿山甲、牛膝各5克。
同装于750毫升白酒内浸泡6-7天,早、中、晚饭前和晚睡前各服1次,每次服5-7毫升。
疼痛剧烈者可将上药浓煎至100-200毫升,连渣装入750毫升白酒中,按上法服用。
此方也可治足跟痛。
17. 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木瓜25克,乌头20克。
加水2000毫升,煎3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再以纱布蘸药汁热敷患处,反复2-3次。
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18. 豨莶草、炮姜各60克,附子、川乌头、草乌头、肉桂、胆南星各30克,乳香、没药、细辛各15克。
共研为细末,取30克药末与醋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每日1次。
19. 玄参、当归、银花各30克,五加皮、川牛膝各12克,威灵仙、千年健各10克,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20. 大蓟叶适量,浓煎取汁,饭前服1杯。
外用药
1、膏贴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
通,不通则痛”,所以外用中药【】治疗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疗效治疗,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使用时,应首选与病情对症者,其次理解药物对皮肤是否产生过程
敏对应。
对于患部皮肤有感染、皮肤病、创口者,或孕妇,一般不宜膏贴治疗,尤其是腰骶部。
2、敷擦类此类药物多选用活血止痛、温戏散寒之品制成,如热敷录、坎离砂等,系北朝鲜药物为末置入特定装置中,以供局部外用,通过发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或止痛。
红花油、冬青油等,可直接涂于患者相应部痊,可配合用手反复摩擦,以加强其作用发挥。
此外,可利用内服汤剂煎过的药渣,用布包裹后置于患处进行曲湿热敷,效果很好,但应防止烫伤。
亦可将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红花、樟脑、乳午、没药、独活、田七、牡蛎、透骨草等量来末,用75%酒精调敷于患处,使用时可先施0.2g麝香于表层,一般每次可持续治疗2个时左右,止痛效果非常明显。
3、熏蒸类中药熏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起到活血化瘀、祛肾强筋、疏通经络、消炎止痛、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较常的有以下三种:
(1)中药袋熏蒸:成分:红花、乳香、没药、木瓜、防风、生草乌、生川乌、干姜、细辛各30g,马钱子10g,用法:上诸药物碾碎,装入布袋入入锅中蒸30分钟后取出,放于腰部和臀部热敷,温度以能耐受为度。
药凉后取下,每日1次,每剂用20~30日。
(2)中药熏洗:成分:生草乌、生川乌、透骨草、羌活、独活、红花、五加皮、细辛各30g。
用法:上述药物煎后放入浴盆加热水熏洗患腰腿,以全身出汗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成分:细辛、红花、生草乌、生川乌、威灵仙、海桐皮、干姜各50g ,放入50%,放入50%洒精4000ml,浸泡3个月后用。
用法:药液适量,放在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器的正极上,敷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之皮肤上,阴极放于患下肢,或与正极半置于腰部,电流量为0.08~0.1mA/cm2。
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2次为一疗程。
应该指出的是,中药成分复杂,其电解后离子的电性难以确定,多种药物放在正极上,其有效成分是否能导入,有特下一步研究。
我的自我保健法:
一是悬垂法。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
每日早晚各1次。
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
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
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三是按摩法。
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
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
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
四是保养法。
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
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悬垂法和运腰法,通过对腰椎牵拉与运动,有活动腰椎关节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但应注意几个问题:
1.悬垂时应注意放松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引腰椎的目的。
2.悬垂的上下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动作过重而损伤腰椎,加重病情。
3.运腰法在进行弯腰或转腰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避免剧烈的大幅度活动造成新的损伤。
4.悬垂法与运腰法的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并持之以恒。
腰间盘突出的康复锻炼
1、挺胸:俯卧,用双手支撑床,抬头同时用手逐渐支撑起上半身并尽量将头昂起。
2、燕势:俯卧,双手后背,将上身和双腿同时后伸成反弓状,好像一只飞起的小燕子,尽量维持一段时间。
3、蹬足:先屈膝关节,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
4、伸腰:也就是伸懒腰,站立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上举做伸懒腰动作。
5、悬攀:双手攀于门框或横杠上,高度以足尖着地为宜,使身体呈半悬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