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及污染状况
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分析检测T logy科技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 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供稿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德维康”)是一家专注于食品中有害化合物(农兽药、微生物、重金属、非法添加物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
维德维康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的产业化基地,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建合作平台,结合自身雄厚的科研力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创新工艺,拥有食品安全检测抗原抗体资源近千种,供应检测试剂及设备千余种。
真菌毒素的危害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产生有毒代谢的产物,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和饲料中,是自然发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之一。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每年粮食及食品损失达到10亿吨。
在我国,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粮食局不完全统计,每年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粮食损失累计约31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2%,相当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5个省(自治区)全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而粮油产品真菌毒素污染导致的应急抢救和医疗、善后抚恤、畜禽因病死亡、病畜销毁处理等间接损失更大。
可以说,我国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与动物的健康。
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有200多种,按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及危害依次排列为: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严重者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质膜和细胞酶的作用。
对整个食品产业链而言,真菌毒素是一种“看不见的威胁”,能引起急、慢性中毒,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第05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写AF)主要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
在温暖与潮湿的气候地区,凡是被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污染过的粮食和饲料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等产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而大豆豆粕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程度略轻。
在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的概率很高,给饲料企业以及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而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还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目前已经确定黄曲霉毒素的结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
黄曲霉毒素很难溶解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溶剂。
黄曲霉的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该毒素耐高温,通常的加热处理方式对其破坏性很小,只有在熔点的温度下才会发生分解。
黄曲霉毒素在遇碱情况下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以实现逆还原,即在酸性的条件下又会复原。
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的条件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
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
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非常高,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家族中,AFB1的毒性最为强烈,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
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甚至比二甲基亚硝胺还要大75倍。
其毒性大小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况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年幼动物、雄性动物对其反应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诱导突变、抑制免疫以及强致癌的作用。
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领域项目(编号:21N31900600)作者简介:王霞,女,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畜牧师,硕士。
通信作者:张维谊(1979—),女,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研究员,硕士。
E mail:zhangharewei@163.com收稿日期:2022 07 13 改回日期:2022 12 09犇犗犐:10.13652/犼.狊狆犼狓.1003.5788.2022.80542[文章编号]1003 5788(2023)05 0224 08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ollutionstatusandresearchprogressonthedetectiontechnologyof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infoods王 霞犠犃犖犌犡犻犪 丰东升犉犈犖犌犇狅狀犵 狊犺犲狀犵 童金蓉犜犗犖犌犑犻狀 狉狅狀犵 高猛峰犌犃犗犕犲狀犵 犳犲狀犵 张维谊犣犎犃犖犌犠犲犻 狔犻(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 201708)(犛犺犪狀犵犺犪犻犆犲狀狋犲狉狅犳犃犵狉犻 狆狉狅犱狌犮狋狊犙狌犪犾犻狋狔犪狀犱犛犪犳犲狋狔,犛犺犪狀犵犺犪犻201708,犆犺犻狀犪)摘要:链格孢霉毒素是由链格孢霉属(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specie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多种毒性。
文章概述了水果、蔬菜、谷物及其制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现状,综述了链格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链格孢霉毒素检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链格孢霉菌;链格孢霉毒素;污染现状;检测技术;食品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arethesecondarymetabolitesof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species,whichhaveobvioustoxicity(mutagenicity,teratogenicityandcarcinogenicity,犲狋犮)tohumansandanimals.Alternariol(AOH),alternariolmonomethylether(AME),alternuene(ALT),tenuazonicacid(TeA)andtenoxin(TEN)arethemoststudiedatpresent.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wasreportedinapples,orange,tomatoes,cornsandotheragriculturalproducts.Eatingthesefoodscontaminatedby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willcauseseriousharmtohumanhealth.Inthispaper,thepollutionstatusandthedetectiontechnologyof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weresummarized,andthefutureresearchdirectionof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wasprospected.Thepurposewas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riskassessment,detectionandpreventionof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infood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pollutionstatus;detectiontechnology;food链格孢霉毒素(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mycotoxins)是由链格孢霉菌属(犃犾狋犲狉狀犪狉犻犪species)产生的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致死、细胞毒性、基因毒性、胚胎毒性等多种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1]。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1.关于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限量标准:a)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所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食品、饲料中AFT最大允许量标准为总量(B1+B2+G1+G2)小于15ppb;b)美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奶牛饲料中的AFT总量(B1+B2+G1+G2)不得超过20ppb,其它动物饲料中的AFT总量(B1+B2+G1+G2)不得超过300ppb。
2.关于T-2毒素的限量标准:a)前苏联提出的T-2毒素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为100ppb;b)以色列规定谷物饲料中T-2毒素不得超过100ppb;c)我国《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GB 21693-2008)》规定,在猪、禽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必须≤1mg/kg,即≤1ppm(1000ppb)。
3.关于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写ZEN)的限量标准:a)澳大利亚规定谷物中的ZEN的含量不能超过50ppb;b)意大利规定在谷物和谷类产品中ZEN的含量不能超过100ppb;c)法国规定植物油和谷类当中ZEN的含量必须低于200ppb;d)欧盟规定仔猪日粮中ZEN的最高限量为100ppb;e)我国《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8.2-2006)》规定配合饲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为500ppb。
4.到目前为止,各国针对伏马毒素还没有一个广泛的限量标准;关于伏马毒素(Fumonisins)的限量标准问题,这两天我尝试查找了一些资料:a)瑞典规定人类食物中伏马毒素限量为1ppm;b)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公告,规定人类食用玉米中伏马毒素最高限量为2ppm;c)2001年FDA的畜牧医学中心(CVM)也发布了动物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最高限量指导性公告,规定其限量范围为1-50ppm。
其中规定伏马毒素在马饲料中应低于5ppm,猪饲料中应低于10ppm,肉牛和家禽饲料中应低于50ppm。
霉菌污染鉴别及注意事项

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同时由于其可形成各种微小的孢子, 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各类食品均可受到霉菌污染,其中以玉米、 花生、大米、小麦污染最多。 霉菌污染食品后不仅可造成腐败变质,而且有些霉菌还可产生 毒素,造成人、畜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
控制措施
1.防霉 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及其它霉菌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原材料生产防霉,首先要防虫及防倒伏;在收获季节,要及时排除 霉玉米棒;脱粒后玉米应及时晾晒。 食物在保藏中应以低温、除湿即(降低水分)至安全水分之下、注意通 风;另外除氧充氮或用二氧化碳进行保藏,效果亦可。
控制措施
2.去毒 2.1挑选霉粒法。国内曾在花生仁及玉米粒试用,去毒效果较好。 2.2碾轧加工法。一般适用于受污染的大米,碾轧加工可减低精米中毒 素含量。 2.3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适用家庭中大米去毒。 2.4植物油加碱去毒,紫外线照射或白陶土吸附等方法,效果均为理想 2.5生物脱毒。
黄曲霉的产毒条件
黄曲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最 适生长温度37℃左右。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 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最适Aw值为0.93~0.98。PH:4.7以下;相对 湿度80%以上。天然基质 (大米、玉米、花生粉) 中产毒量高。
产毒的迟滞现象:黄曲霉在水分为18.5%的玉米、稻谷、小麦上生 长时,第三天开始产生黄曲霉毒素,第十天产毒量达到最高峰,以后 便逐渐减少。黄曲霉产毒的这种迟滞现象,意味着高水分粮食如在两 天内进行干燥,粮食水分降至13%以下,即使污染黄曲霉也不会产生 毒素。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lfatoxin简称AFT或A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 代谢产物。寄生曲霉的所有菌株都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我国寄生 曲霉罕见。黄曲霉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由于黄曲霉毒 素的致癌力强,因而受到重视,但并非所有的黄曲霉都是产毒菌株 ,即使是产毒菌株也必须在适合产毒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产毒。
猫粮内毒素标准

猫粮内毒素标准
猫粮内毒素标准
一、霉菌毒素限量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对猫的健康有严重影响。
因此,猫粮中应严格控制霉菌毒素的含量。
以下是猫粮中常见的霉菌毒素限量标准:
1.黄曲霉毒素:不得超过20 ppb(parts per billion)。
2.玉米赤霉烯酮:不得超过100 ppb。
3.赭曲霉毒素A:不得超过50 ppb。
4.呕吐毒素:不得超过500 ppb。
5.T-2毒素:不得超过100 ppb。
二、重金属限量
重金属对猫的健康也有很大危害,特别是铅、汞、镉等元素。
因此,猫粮中应严格控制这些元素的含量。
以下是猫粮中常见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1.铅:不得超过2 ppm(parts per million)。
2.汞:不得超过0.1 ppm。
3.镉:不得超过0.7 ppm。
三、农药残留限量
农药的使用可能导致猫的健康问题,因此猫粮中应严格控制农药残留的含量。
以下是猫粮中常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1.有机磷农药:不得超过2 ppm。
2.有机氯农药:不得超过0.5 ppm。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不得超过0.5 ppm。
4.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不得超过0.1 ppm。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级原料中被限量的霉菌毒素种类有关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和监控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Fumonisin),植物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呕吐毒素(DON)、T-2毒素、HT-2毒素等。
目前,我国、欧盟及美国颁布的相关法规均未覆盖所有真菌毒素的种类。
如美国主要关注的是强制性的黄曲霉毒素,欧盟所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中也有叫指南限量和建议限量,这是国外对霉菌毒素的一些限量标准(陈茹2013),详见表1。
中国限量标准我国颁发的国家标准GB13078-2001,GB13078.2-2006,GB13078.3-2007,GB21693-2008和农业行业标准NY5072-2001,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T-2毒素进行了限量规定,详见表2。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美国限量标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主要关注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
FDA制定了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执行限量(FDA,1994),详见表4。
对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分别提出了指南限量(FDA,2001)和建议容忍限量(FDA,2010),详见表5和表6。
FDA对于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尚未制定饲料中的具体限量要求。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食品的霉菌污染及控制

4
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1) 霉菌中仅少数菌种能够产毒,少数 产毒霉菌只有一部分菌株可以产毒。
2)霉菌产毒具有可变性
3) 产毒的菌种所产生的霉菌毒素无严格
专一性 4)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一定条件。
5
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的条件
可以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物也多种多 样,真菌是否产毒通常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产毒真菌种类
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可使之失去毒性。
42
43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种类与毒性
种类:40余种 毒性作用:
共同特点表现为较强的细胞毒性、免疫 抑制及致畸作用,部分有较弱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强,可致人与动物的呕吐。
44
几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毒素的 特殊毒性
A.T-2毒素:
急性毒性: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
主要破坏分裂迅速、增殖活跃的组织器官, 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尤其是骨髓、 胸腺组织受损严重,表现为WBC减少、凝 血时间延长、骨髓坏死。 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三致作用对小鼠有胚胎毒性和致癌性。
10
(一)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 AFT)
1. AFT 的来源 2. AF T的化学结构 3. AFT的理化性质 4. AFT 的毒性特点 5. AFT对食品的污染 6. 预防措施
11
(1) AF 的来源
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部分产毒
食品的霉菌污染
一、霉菌污染的特点 二、霉菌产毒的特点 三、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及产毒的霉菌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五、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1
霉菌毒素(Mycotoxin) 指少数霉菌在污染食品上繁殖所产生 的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对人、畜 引起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呕吐毒素 • 采用ELISA分析方法
黄曲霉菌毒素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
Af latoxin B1
单独 检测 单一 毒素 未发 现超
标
霉菌毒素协同作用范例
毒素 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呕吐毒素
毒素 2 赭曲霉毒素
T-2毒素 蛇形菌毒素
呕吐毒素 T-2毒素 T-2毒素
参考文献 Huff and Doerr, 1991
Huff et al., 1988 Kubena et al., 1993
赭曲霉菌毒素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生粕
赭曲霉菌毒素
Cl Ochratoxin A OH
NH
O
CO2H O
OH O
▪ 霉菌种: 赭曲霉菌及疣孢青霉菌; ▪ 与血液中白蛋白结合能力强,在肾脏代谢造成肾脏问题; ▪ 降低肠道健康,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 降低禽畜的免疫力; ▪ 症状: 饲料采食量低, 长势慢, 饲效差, 肾脏苍白及肿大; ▪ 幼禽畜非常敏感;
O
O O
OCH3
§ 霉菌种: 曲霉菌, 寄生曲霉菌;
§ 症状: 饲料采食量低, 长势慢, 饲效差, 死亡率高, 腿弱, 产蛋量降 低;
§ 脏器损伤, 肝脏苍白及肿大, 腿及胸肉瘀青, 免疫力降低;
§ 钳入细胞DNA,造成正常功能受阻,或是细胞突变; § 转换率: 饲料到牛奶中 - 65:1
呕吐毒素
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及污染状况 ppt 课件(9)
目录
欧盟(AFB1)
欧盟 (DON/ZON)
FDA
FDA
FDA
中国霉菌毒素限量标准
霉菌毒素在食物链中的残留
牛奶中AFB1的残留
组织中赭曲霉毒素A 的残留
鸡蛋、牛奶中 赭曲霉毒素的残留
呕吐毒素的残留
玉米赤霉毒素的 残留
烟曲霉毒素 的残留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生粕
呕吐毒素
§ 霉菌种: 几种镰刀菌, 主要是禾谷镰孢菌;
§ 影响大脑中的色氨酸及复合胺的含量,造成采食量降低; § 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 影响肠道细胞的健康及对营养分的吸收,造成水便; § 影响禽畜免疫系统;
配方号 1001
AFB1(µg/kg) 未检出
1002 1003 1004 1005
0-20 0-10 未检出
1006 1007
DON(µg/kg) 未检出 200-500 160-600 280-550
未检出-400 400-650 未检出
Huff et al., 1986 Kubena et al., 1989a Kubena et al., 1989b
结论:2010年度基本情况
§ 镰刀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 吐毒素)是主要的威胁
§ T-2毒素在小麦及麦麸的污染 § 黄曲霉菌毒素的含量低 § 好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 § 玉米及玉米副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较高 § 对禽畜生长繁殖及免疫力的影响 § 急需解决霉菌毒素问题的策略
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
基质种类
2009年度样品霉菌毒素检测情况
2009年总结
协同作用
根据原料划分霉菌毒素的发生情况
中国全价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平均含量(μg/kg)
霉菌毒素2010年调查报告
2010 年总结
• 总共将近300个样品; • 样品种类:玉米、玉米副产品、小麦及麦麸、油
玉米赤霉烯酮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生粕
玉米赤霉烯酮的代谢途径
OH O CH3 O
HO
1
O
雌性激素 的效果
玉米赤霉烯酮
OH O CH3 O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OH O
} UDP-GT
glucuronides
sulfotransferases sulfates
CH3
O
O
HO
OH H
alpha-玉米赤霉烯醇
92
H
beta-玉米赤霉烯醇
0.44
O
尿液 胆汁
T-2 毒素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生粕
T-2 毒素
伏马菌素
1. 玉米副产品包括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及玉米颗粒饲料. 2. 油籽粕包括豆粕、棉粕、菜粕、及花生粕
伏马菌素
CO2H O
O
CO2H OH
OH Fumonisin
(CH2)5
O
CO2H
O CO2H
OH NH2
§ 霉菌种: 串珠镰孢菌及增殖镰刀菌; § 玉米及玉米副产品的污染相当普遍; § 禽畜的吸收率低; § 3mg/kg造成马的脑白质软化症,40 mg/kg造成猪的肺水肿; § 低剂量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 增加病原菌在肠道的定植; § 降低免疫力;
禾谷镰孢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串珠镰刀菌毒素,萎蔫 串珠镰孢菌
酸等
Fusarium moniliforme
霉菌毒素污染的噩梦???
协同作用
饲料中低剂量多种霉菌毒素对禽畜造成的伤害比高剂 量单一霉菌毒素还要大 没有最低安全剂量
黄膘猪肉
青年母猪 脱肛
母猪流产
呕吐现象、 采食抑制
家禽大面 积死亡
CH3
HO O
O
iPrCH2CO
CH2OAc
T-2 Toxin
O Ac O
§ 霉菌种: 主要是拟枝孢镰刀菌 § 对上皮细胞及皮肤的毒性最大 § 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 症状: 口腔溃疡, 腺胃及肌胃粘膜坏死 § 家畜: 免疫抑制, 食慾不振, 皮膚炎症, 消化道疾病 § 对肠道健康及免疫力的破坏很大
如果有一种…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T-2毒素 呕吐毒素
伏马菌素
一定会有!
原因?
赭曲霉毒素, 桔霉素, 环 黄曲霉菌
匹克尼酸
黄曲霉毒素, 桔霉素, 环 青霉菌/黄曲霉菌
匹克尼酸
蛇形菌毒素, HT-2毒素, 三隔镰孢菌
萎蔫酸 等
Fusarium tricinctum
玉米赤霉烯酮, 雪腐镰 刀菌烯醇, 萎蔫酸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