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2011-11-16霉菌毒素的克星

2011-11-16霉菌毒素的克星

霉菌毒素的克星—蒙脱石一、关于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这些毒素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二、深入剖析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一)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霉菌毒素对猪造成的危害:<1>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弓红虫病等经常困扰。

<2>生产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或者拒食,导致猪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3>机体组织器官受损:肠道损伤,腹泻增加;肾脏病变,血尿水便;肝脏损伤,功能下降;肺脏受损,急性肺水肿增多等。

<4>猪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护力大大降低,猪群混染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大大增加。

(二)霉菌毒素对鸡的影响霉菌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危害:<1>霉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诱发免疫抑制。

引起新城疫、流感等免疫失败。

<2>霉菌毒素会造成经常性的拉稀,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采食量大大减少,体重大大下降。

<3>霉菌毒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消化道的破坏相当严重。

能引起口腔溃疡,嗉囊的炎症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溃疡性以及增生性腺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膜易剥离。

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膜下形成出血溃疡,肠道脆性增大,肠粘膜脱落、坏死。

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

<4>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脱毒处理的三种方法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脱毒处理的三种方法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脱毒处理的三种方法1物理去毒法(1)筛选霉粒法:因霉菌毒素在粮食有毒中所散布很不平均,主要集中在霉坏、破损、皱皮、变色及虫蛀等粮粒中会及饼块中,因而家庭或小范围生产可将这些块粒剔除。

比重赤霉病麦粒比健康麦粒总量小,可用妥当的风力强度将病麦粒吹掉;也可用非常大一定比重的泥水需要进行浮选,去除泥水上沉没的病粒。

通过这样的风选和水选,给养中同中的含毒量可以大大降低。

(2)碾轧加工法:个别实用于受环境污染的大米、玉米。

因受污染的大米中,毒素在米糠里的含量最高;玉米中的毒素有54%一72%集中在谷皮及胚部,如碾去谷皮和胚部则可去掉大局部细菌。

如将玉米先经水浸泡,再碾轧去毒效果更好。

海内有的地域将玉米碾成3一4mm 碎粒,加3一4倍清水漂洗,因霉坏部分部分的谷皮和胚部太重,可上浮并随水倾去。

用此种方反复3一4次,毒素含量将大为降低(留神预防环境污染)。

赤霉病麦先经筛选碾霉一部分病麦再经去除去掉皮层及胚部,也可以去除大部门化学物质。

(3)紫外线照射、高温高压处理及盐炒法等也可降解部分黄曲霉毒素。

例如含黄曲霉毒素B的花生油,可用500W的紫外灯照耀40min,含毒500ug/kg的花生油可降至5ug/kg。

植物油就可采用白陶土或活性炭等物理吸附急著去毒法。

2化学去毒法(1)氨处理脱毒法:发霉的食粮、饲料可采用此法。

在饲料(以玉米为例)中参加浓度为21.3%的氢氧化铵,其重量为饲料的1.5,再加水至饲料分量的12%-17.5%,充足拌匀,装入完好的塑料袋或周密的垃圾箱容器中,密闭,于温度25℃左右下过夜。

然后将饲料倒出摊晾,再晾晒15d,除去氨味,即可加工饲用。

(2)化学药剂处理:含毒玉米可采取石灰乳石灰、纯碱水或草木灰水整粒浸泡2一3h,而后用净水冲刷至濒临中性,两小时后烘干,去毒后果可达60一90%。

赤霉病麦中的毒素DON,可用5%石灰水清液浸泡三次,每次24h,病原体含量大大降低,经喂猪实验确认去毒效果明显。

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

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5期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朱春红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平邑273300摘要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

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霉菌毒素;种类;脱霉方法;脱霉剂应用收稿日期:2020-03-20朱春红,女,1973年生,兽医师。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存储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

当饲料原料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滋生霉菌后,对饲养动物以及养殖场的健康运行有着极大危害[1]。

一旦畜禽摄入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便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对动物造成毒害,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力降低、免疫抑制等,间接造成死亡率增加[2]。

另外,动物长期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使动物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肉类食品卫生安全问题[3]。

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深远意义。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5种: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毒素。

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它是由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组成。

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但是很难溶解于水。

临床发现,黄曲霉毒素是最有毒性的一种毒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曲霉毒素B1,它的主要毒害对象是肝脏,摄入过量黄曲霉毒素后,会引发肝癌。

此外,黄曲霉毒素在临床上还可以引起妊娠动物死胎、畸形以及明显的免疫抑制。

1.2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内脂结构,极易溶解于碱性溶液中。

该毒素在临床也较常见,主要对母畜有毒害作用,主要的毒害器官为肝脏。

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原料品控】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2014-11-05 晋龙集团稷山饲料有限公司霉菌毒素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为业界清晰。

解决霉菌毒素的方法很多,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全面地去了解霉菌毒素。

首先要了解饲料霉菌毒素产生的各个阶段: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多来自于玉米、豆粕、麸皮等谷物或谷物的副产品。

玉米是其中的重点,其产生霉菌毒素的阶段可分为:田间、贮存和饲料三个阶段,而且导致发霉的因素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分析。

ySs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但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忽视的问题却是解决霉菌毒素的核心要点—“霉菌毒素由来已久,为什么近年来危害加剧了呢?”田间发霉,我们几乎无能为力;饲料阶段是可控的;问题就出在贮存阶段。

霉菌毒素比人类和多数的养殖动物更早地出现在地球上,为什么近年来霉菌毒素危害越来越大了呢?就是因为谷物的贮存阶段出了问题。

以前饲料厂的经验是:关内玉米好,东北玉米差。

是因为东北玉米除了生长期短导致营养含量低以外,还有东北上冻得早,玉米收获后来不及干燥就入了仓,导致发霉严重,霉菌毒素含量高(特别是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食物和农作方式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民还要自己吃一些玉米,家里养一些畜禽,所以玉米收获后,很注意干燥,其时正当秋高气爽,晒干很容易,所以玉米贮存前水分很低,抛到水泥地面会弹得老高,粉碎机粉碎时清脆作响。

现在农民专业化程度很高,玉米自己吃得也少了,几乎没有家庭养殖,就不在乎质量好不好了,而且为了怕调水份减秤,几乎都是一收获就入仓贮存了,水分较高,发霉严重不可避免,个别糊涂的存到来年春天,开仓后玉米霉变得变了色和味了,不得不低价卖给贩子。

秋后玉米不晒干,饲料厂又没有干燥设备,所以水分高、霉菌毒素严重就理所当然了,这种玉米抛到水泥地面没有弹性,粉碎起来“噗噗”的声音低沉。

防霉剂只能减少饲料加工后的发霉情况,对谷物中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无能为力。

而脱霉剂,作用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到底吸附率多少,各国无定论、无标准。

饲料防霉去毒20种方法

饲料防霉去毒20种方法
养殖 顾 问 C n ua t osln t
☆ 中 国牧 业 通 讯
附 率 达 8 % 以上 。 常 用 的 方 法 是 在 饲 料 中 添 能 霉 烂 变 质 的饲 料 可 采 用 紫 外 线 照射 的 方法 进 O 加 O5 的 黏 土或 沸 石 , 能 促 进 畜 禽 的生 长 发 行 杀 菌 , 外 线 可 以有 效 地 杀 死 霉 菌 和 破 坏 黄 .% 既 紫 育 , 能除去霉菌毒素 。 又 6发 酵 中和 去 毒 法 。 将 发 霉 的饲 料 用 清 水 .
锅 内 , 1 小 苏 打 液 1 0千 克 , 用 猛 火 煮 加 % 0 先
影 响 的 吸 附 剂 , 好 的 吸 附 剂 有 : 安 明 、 可 较 百 霉 l . 酸 菌 发 酵 去 毒 法 。 利 用 乳 酸 菌 进 行 8乳 变 为 毒 性 较 小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B 。 用 这 种 方 法 2
8小 苏打 去 毒 法 。将 5 . 0千 克 霉 变 饲 料 倒 进 脱 、 消安 一 I、 敌霉 、 可 吸 等 。 霉 抗 霉 沸 , 后 再 用 微 火 煮 到 颗 粒 裂 开 后 半 小 时停 火 发 酵 , 酶 的催 化 作 用 下 , 黄 曲霉 毒 素 B 转 然 在 使 1 冷却 , m后 用 清水 反 复 冲 净 即 可 。 捞
l . 械 去 毒 法 。轻 度 发 霉 的 玉 米 和 小 麦 ,目的 。 可
适 口性 。
l. 化剂 去 毒 法 。氧 化 法 是 利用 各 种 氧 化 9 氧
破 坏 作 用 。 已证 明过 氧 化 氢是 霉 菌 毒 素 较 好 的
防 霉 的 目 的 。 主 要 适 用 于 秸 秆 、 粒 饲 料 的 仍 有 研 究 将 过 氧 化 氢 用 于 污 染 食 品 的去 毒 , 颗 且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它会存在于各种粮食、豆类、坚果、肉类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畸性,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黄曲霉毒素在采购粮食和食品时,我们需要注意是否有检测报告。

如果没有检测报告或者检测结果超标,则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三、去除方法1. 清洗: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清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表面附着的黄曲霉菌及其孢子。

2. 烘干:将清洗过后的粮食或者豆类晾干,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2-3天。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残留在表面和内部的黄曲霉孢子。

3. 浸泡: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盐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黄曲霉毒素。

4. 煮沸: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煮沸10-20分钟。

这样可以有效地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毒性。

5. 冷藏:将食品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以有效地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但需要注意的是,冷藏只能延缓食品变质的时间,并不能完全去除黄曲霉毒素。

6. 选择优质食品:在购买粮食和食品时,应选择优质、新鲜、无霉变的产品。

这样可以降低摄入黄曲霉毒素的概率。

四、注意事项1. 上述方法只能减少或去除部分黄曲霉毒素,不能完全消除。

2. 在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并使用干净的器具。

3. 食品保存时应密封保存,并避免受潮受潜在污染。

4. 如果怀疑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五、结语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在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并使用干净的器具。

同时,在购买粮食和食品时,应选择优质、新鲜、无霉变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1 山苍子油去毒法
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2清水浸洗法
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o 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

这样反复2~3 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3 蔗糖液去毒法
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4氨水去毒法
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

按每l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o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5 粘土或沸石处理
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i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

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6发酵中和去毒法
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h,去毒效果可达90% 以上。

7 石灰水去毒法
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天,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8 小苏打去毒法
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9 蒸煮去毒法
将发霉饲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0 min或蒸煮1h,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去掉水分即可去毒饲用。

10机械去毒法
轻度发霉的玉米和小麦,大部分毒素分布在胚芽和种皮内,只要通过机械加工,将胚芽和麸皮去掉,即可达到去毒目的。

11 人工筛选去毒法
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先对饲料进行筛选,剔除霉变饲料,然后将未霉变的饲料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去毒防霉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

12焙烤加热去毒法
对于饼粕类原料,在150℃的温度下焙烤30 min或用微波加热8—9 min,可使48%—61%的黄曲霉毒素和32%—40%的黄曲霉毒素被破坏。

13 晾晒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处理。

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胞,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o,
14脱胚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

先将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颗料,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15 辐射去毒法
对已经污染了霉菌或即将可能霉烂变质的饲料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达到去毒的目的。

16 Vc去毒法
Vc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i 的环氧化作用,从而阻止其氧化为活性形式的毒性物质。

日粮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Vc,再加上适量的氨基酸,是克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有效方法。

17 吸附去毒法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去除霉变饲料中的毒素。

它是通过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畜禽体内发挥吸附毒素的功效,以达到脱毒的目的,简便安全。

18 乳酸菌发酵去毒法
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黄曲霉毒素Bi转变为毒性较小的黄曲霉毒素B20用这种方法处理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中酶菌毒素的毒性,还可增加饲料营养(菌体蛋白),改善适口性。

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理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发霉的饲料,处理后应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禁止作为主要饲料饲喂。

对于严重霉变的饲料,因处理成本过高,还是全部废弃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