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的精神(下1)余英时着作龚哲嶔打字许雅棠择取说明宋代以来

中国商人的精神(下1)余英时着作龚哲嶔打字许雅棠择取说明宋代以来
中国商人的精神(下1)余英时着作龚哲嶔打字许雅棠择取说明宋代以来

中國商人的精神(下1)

余英時著作龔哲嶔打字許雅棠擇取說明

宋代以來商業的發展是中國史上一個十分顯著的現象,明清代尤然。討論以商人的精神憑藉和思想背景為主要對象,在時限上大致以十六世紀為斷,也就是從王陽明到乾嘉漢學這一段時期。

一、明清儒家的「治生」論

關於宋代以來商人社會功能的變遷,清代沈垚1798-1840在「費席山先生七十雙壽序」中說:

宋太祖乃盡收天下之利權歸於官,於是士大夫始必兼農桑之業,方得贍家,一切與古異矣。仕者既與小民爭利,未仕者又必先有農桑之業,方得給朝夕(滿足早晚的需求),以專事進取。於是貨殖之事益急,商賈之勢益重。非父兄先營事業於前,子弟即無由讀書,以致身通顯。是故古者四民分,後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恆為士,後世商之子方能為士,此宋元明以來變遷之大較也。天下之士多出於商,則纖嗇之風(小氣計較)日益甚。然而睦婣(音因)任卹(敦親睦鄰與撫卹顧貧)之風往往難見於士大夫,而轉見於商賈,何也?則以天下之勢偏重在商,凡豪傑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業則商賈也,其人則豪傑。為豪傑則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為人所不為,不忍人所忍。是故為士者轉益纖嗇,為商者轉敦古誼。此又世道風俗之大較也。

主要在說明宋元以後商人地位的變化,或科舉制度的經濟基礎,沈垚是一個鄉試多次失敗的寒士,因此不免有不客觀的成份,但總體來看他的論斷是有充分的歷史根據。

一、宋代以後的士多出於商人家庭,以致士與商的界線已不能清楚地劃分。

二、由於商業在中國社會上的比重增加,有才智的人便漸漸被商業界吸引過去,且商人擁有財富,許多有關社會公益的事業也逐步,從士大夫的手中轉移到商人的身上。

(補)元朝士人許魯齋有言:

先生說書,章數不務多,唯懇款周折。見學者有疑問,則喜溢眉宇。又嘗曰:「教人與用人正相反,用人當用其所長,教人當教其所短。」又言:「學者治生,最為先務,苟生理不足,則于為學之道有所妨。彼旁求妄進,及作官謀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士君子當以務農為生。商賈雖逐末,果處之不失義理,或以姑濟一時,亦無不可。」《宋元學案》:魯齋學案(黃氏原本、全氏修定)

清初唐甄1630-1704在「養重」一文中說:

茍非仕而得祿,及公卿敬禮而周之,其下耕賈而得之,則財無可求之道(捨之則無求財之正道)。求之,必為小人矣。我之以賈為生者,人以為辱其身,而不知所以不辱其身也。

唐甄宗主王陽明之學,但晚年轉而經商,他「以賈為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人格尊嚴。明清之際像唐甄這裡由士入商的頗不乏其例。

全祖望1705-55「先仲父博士府君權厝志」云:

吾父當述魯齋之言,謂為學亦當治生。所云治生者,非孳孳為利之謂,蓋量入為出之謂也。

錢大昕1728-1804「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八有「治生」一條,也引許魯齋之說,予以肯定。他的結論說:

與其不治生產而乞不義之財,毋寧求田問舍而却非禮之饋。

全、錢二人已無朱子和王陽明的顧慮,恐涉及「經營」或「治生」便對於「道」或「學」有妨。反而以「治生」為「先務」的觀點。

在沈垚「與許海樵」信中說:

衣食足而後則以禮節,先王之教也。先辨一餓死地以立志,宋儒之教也。餓死二字如何可以責人?豈非宋儒之教高於先王而不本於人情乎?宋有祠祿可食(可是前面卻說宋以後士人需自治生計),則有此過高之言。元無祠祿可食,則許魯齋先生有治生為急之訓。

若魯齋治生之言則實儒者之急務。能躬耕則躬耕,不能躬耕則擇一藝以為食力之計,宋儒復生於今,亦無以易斯言。

沈垚強調的是士必須在經濟生活上首先獲得獨立自足的保證,然後才有可能維持個人的尊嚴和人格。

陳確所寫的「學者以治生為本論」:

學問之道,無他奇異,有國者守其國,有家者守其家,士守其身,如是而已。所謂身,非一身也。凡父母兄弟妻子之事,皆身以內事。仰事俯育,決不可責之他人,則勤儉治生洵是學人本事。...確(指陳確本人)嘗以讀書、治生為對,

謂二者真學人之本事,而治生尤切於讀書。...唯真志於學者,則必能讀書,必能治生。天下豈有白丁聖賢、敗子聖賢哉!豈有學為聖賢之人而父母妻子之弗能養,而待養於人者哉!魯齋此言,專為學者而發,故知其言之無弊,而體其言者或不能無弊耳。

此篇之所以受重視是因為它正式對王陽明之觀點──「許魯謂儒者以治生為先之說亦誤人」提出反駁。儒家為學有二事,一為「治生」、二是「讀書」,而「治生」比「讀書」還來得重要,士必須有獨立的經濟生活才能有獨立的人格。陳確重視個人的物質基礎,實可看作儒家倫理的一種最新的發展,他反對將「天理」和「人欲」予以絕對的對立化,肯定人個體之「私」,肯定「欲」,也肯定學者的「治生」,這多少反映了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一個新的變化。

二、新四民論──士商關係的變化

王陽明「節庵方公墓表」略云:

「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士以修治,農以具養,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士農以其盡心於修治具養者,而利器通貨猶其士與農也。工商以其盡心於利器者通貨者,而修治具養,猶其工與農也。故曰:四民之異業而同道。...自王道熄而學術乖,人失其心,交鶩於利,以相驅軼,於是始有歆士(羨慕士人高貴)而卑農,榮宦遊而恥工賈。夷考其實,射時罔利(視時牟利)有甚焉,特異其名耳。」

「傳習錄」也提出了「雖終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賢」,其皆肯定了士農工商在「道」的面前處於平等的地位,「盡其心焉,一也。」將良知「心學」普遍地推廣到士農工商四「業」上。在「重修山陰縣學記」中說:夫聖人之學,心學也;學以求盡其心而已。可見「盡心」二字分量之重,商賈若是「盡心」於其所「業」即同是為「聖人之學」,決不會比「士」為低,這是「滿街都是聖人」之說的理論依據。「墓表」中明白指出當時「士」好利尤過「商賈」,只異其「名」而已,王陽明想要打破世俗上「榮宦遊而恥工賈」虛偽價值觀念,且士商之間的界線已漸趨模糊。

王棟1503-81追述他的老師王艮(音更)的講學功績說:

自古農工商賈雖不同,然人人皆可共學。...漢興惟記誦古人遺經者起而為經師,更相授受。於是指此學獨為經生文士之業,而千古聖人原與人人共明共成之

學,遂泯沒而不傳矣。天生我先師(按:指王艮),崛起海濱,慨然獨悟,直起孔、孟,直指人心,然後愚夫俗子、不識一字之人皆知自性自靈,自完自足,不假聞見,不煩口耳。而二千年不傳之消息,一朝復明。先師之功可謂天高地厚矣。

王獻芝所引空同子之言見李夢陽「明故王文顯墓志銘」。原文說:

文顯嘗訓諸子曰:夫商與士,異術而同心。故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明之行,是故雖利而不汙。善士者引先王之經,而絕貨利之徑,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義制,名以清修,各守其業。天之鑒也如此,則子孫必昌,身安而家肥矣。

汪道昆在「誥贈奉直大夫戶部員外郎程公暨贈冝人閔氏合葬墓志銘」中說:

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其俗不儒則賈,相代若踐更。要之,良賈何負閎儒!

明刊本「汪氏統宗譜」卷一六八也說:

古者四民不分,故傅巖(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平陸縣東。相傳為商傅說版築之地。)魚鹽中,良弼、師保寓焉(藏有足以輔助君王的良相師保)。賈何后于士哉!世遠制殊,不特士賈分也,然士而賈其行,士哉而修好其行,安知賈之不為士也。故業儒服賈,各隨其矩,而事道亦相為通,人之自律其身亦何限于業哉?

「良賈何閎儒」、「賈何后于士」這樣傲慢的話是以前商人想都不敢想的,這些話充分流露出商和士相競爭的強烈心理。

明清以前,商人地位仍低。

如歐陽修「湘潭縣修藥師院佛殿記」云:

湘潭縣藥師院新修佛殿者,縣民李遷之所為也。遷之賈江湖,歲一賈,其入數千萬。遷之謀曰:「夫民,力役以生者也。用力勞者,其得厚。用力媮者,其得薄。以其得之豐約,必視其用力之多少而必當。然後各食其力而無慙焉。士非我匹,若工農則吾等也。」

又如宋代儒者陸游的家訓「太史公緒訓」:

子孫才分有限,無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讀書。貧則教訓童稚以給衣食,但書種不絕足矣,若能布衣草履,從事農圃,足跡不至城市,彌是佳事。...仕官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於食,為市井小人之事耳,戒之戒之。

陸游所根據的是典型的傳統四民論,子弟只能在士農兩業中謀生,決不可為市井小人。

楊維楨描述元代鹽商的「鹽商行」有云:

「人生不願萬戶侯,但願鹽利淮西頭。人生不願萬金宅,但願鹽商千料舶。大農課鹽析秋毫,凡民不敢爭錐刀。鹽商本是賤家子,獨與王家埒(ㄌㄟˇ匹敵)富豪。」

明代一開始朱元璋便立刻回到漢代「法律賤商人」的舊格局中去了。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記:

(洪武)十四年(1381)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農民之家許穿紬紗絹布,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紬紗。

一直到十六世紀(明朝(1368年—1644年)),傳統賤商的價值才開始鬆動。至明清時代社會結構的轉變原因眾多,主要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是中國人口增加,但舉人、進士名額並未增加,考取功名機會降低,形成棄儒就商的趨勢,

二是明清商人的成功影響士人棄儒就賈,且明清捐納制度開啟商人入仕之路。

明清儒家和商人都已重新估量了商人階層的社會價值,何心隱在「答作主」中說:

商賈大於農工,士大於商賈,聖賢大於士。又說:商賈之大,士之大,莫不見之,而聖賢之大則莫之見也。農工欲主於自主,而不得不主於商賈。商賈欲主於自主,而不得不主於士。商賈與士之大,莫不見也。使聖賢之大若商賈與士之莫不見也,奚容自主其主,而不捨其所憑以憑之耶?豈徒憑之,必實超而實為之,若農工之超而為商賈,若商賈之超而為士者矣。

他反映了當時社會結構的實況,即四民之排列是士、商、農、工。而且四民又可再歸納為兩大類,士商同屬於「大」,而農工則並列於社會底層。

山西商人席銘1481-1523:

丈夫茍不能立功名于世,抑豈為汗粒之偶,不能樹基業于家哉!「【苑洛集】卷六」

歸莊1613-73記士商兩棲之人嚴舜工:

士之子恒為士,商之子恒為商。嚴氏之先(嚴舜工的祖先時期),則士商相雜,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為舜工計,宜專力於商,而戒子孫勿為士。蓋今之世,士之賤也,甚矣。「【歸莊集】卷六」

明清之際的政治變遷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速了「棄儒就賈」的趨勢,但不能過度強調政治影響力,可知的是四民觀已經開始動搖。

三、商人與儒學

商人是士以下教育水平高的一個社會階層,明清以來「棄如就賈」的普遍趨勢造就了大批人沉滯在商人階層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商業本身必須要求一定程度的知識水平,商業經營規模越大則知識水平的要求也越高,明清時代便出現了大批所謂的「商業書」。

這些商業書可以說是商人為自己的實際需要而編寫的並且也是由商人刊行。明清商業書是從商人觀點所編寫的日用百科全書,從天文、地理、朝代、職官、風俗、語言、物產、商業倫理無所不包。書名中有「博考」、「通考」等字樣可能暗示明清考證學興起的社會背景。

商人對於宗教問題和道德問題確有積極追尋的興趣,不僅是被動地接受儒家思想而已。商人之所以對儒學產生興趣是由於他們相信儒家的道理可以幫助他們經商。陸樹聲在「贈中大夫廣東布政司右參近松張公(士毅)暨配陸太淑人合葬墓志銘」中說:

(士毅)捨儒就商,用儒意以通積著之理。不屑纖細,惟擇人委任貲計出入。

文中「儒意」二字並不是指儒家的道德,是指儒學中「治人」、「治事」以至「治國」的道理或知識。士人如何運用儒學治理國家,商人同樣運用儒學經營他們的商業。

卓禺是個「棄儒就賈」的人,為王陽明學派的信徒,受王畿一派的影響,因此有意匯合儒釋,他對理學和佛學都有很深的信仰,憑藉著這些精神資源以為經營商業之用,他可以說是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的典型例子。

吳梅村引卓左軍(卓禺之從弟)之言曰:

白圭之治生也,以為知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學吾術,終不告之。夫知、仁、勇、強,此儒者之事,而貨殖用之,則以擇人任時,強本力用,非深於學者不能辦也。今余之學不足以及余兄,而余兄之為善里中,嘗斥千金修橋梁之壞者圯壞者,歲飢出囷粟,所全活以百數,彼其於吾儒義利之辨,佛氏外命之說,深有所得,豈區區焉與廢著鬻財者比耶!

卓左軍所謂「非深於學者不能辦」,其「學」非儒家「聖賢之學」,而是陶朱公、白圭之「學」,以理性的方法達到致富的目的,而「吾儒義利之辨」則是指儒家道德觀念對卓禺的影響。

戴震在「戴節婦家傳」中指出:

吾郡少平原曠野,依山為居,商賈東西行營於外,以就口食。然生民得山之氣,質重矜氣節,雖為賈者,咸近士風。

清代各地的徽州會館中「崇祀朱子」,而現存徽人族譜爭也收入朱子的「家禮」,此皆為徽商尊崇朱子的證明。

陶朱公之傳不云乎,年衰老而聽子孫。吾以隱居廢治生,諸子有志於四方甚善。但能禮義自將,不愧於儒術,吾願足矣。「【梅村家藏稿】卷五二」

明清商對儒家思想抱有熱烈興趣,有人偏好儒家的道德訓誡如「語錄」、「格言」之類。

席啟圖,洞庭山的大企業家,汪琬「席舍人墓誌銘」曰:

「君好讀書,貯書累萬卷。於是徧葺先賢嘉言懿行,條晰部居,共若干卷,名曰:畜德錄。晚歲病風痺者數年,益鍵戶著此書。嘗題於書尾曰:『吾病瀕死,惟以書未成為恨。今幸少,有不強力成書,而敢自惰媮者,沒無以見先賢地下。』病不能轉側,至置書牀簣上,俛睨之。蓋其勤於問學如此。予故考君行事本末,以為得之先賢者居多。」

章策,徽州績溪人,父卒後,棄儒就賈。其「精管(仲)、劉(晏)術,所億輒中,家以日裕。」,且經商時勤閱「先儒語錄,取其益于身心以勵,故其識量有大過人者。」章策精管劉之術,受儒家教育所獲得客觀知識,因而掌握商業世界的規律,且同時用「先儒語錄」律己,來遵行商業倫理。

周世道,杭州鹽商。「周君坦之家傳」曰:

「君少英敏好學。年十七因金門公以勞得疾,所遺鹺(鹽)業幾折閱,又無可委託者,不得已以身肩之。節嗇諸無名費,於後始稍稍復振。弟敬之歿時,孤載章始周歲。君撫愛教篤甚至,年十九,舉於鄉。他若營先人窀穸(墓穴),修祀宇、家乘等事,罔不竭力,以為諸子姓兄弟倡。其訓子則曰:『居家以孝友為本,處世以和平為先。』嗚呼!君實允蹈斯言。憶余弱冠時,嘗得君家乘讀之,大率皆以孝友著。今君可無愧其先人矣。」

科举制度

为科举制度申辩 导语: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废科举后的100年中,它背负了种种的骂名。人们对科举制度存在着几大误区:1.科举无法选拔真才。2.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3.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4.妇女无权参加科举,因此科举制很不平等。5.科举造成官本位体制。6.科举导致官场腐败。 更有“范进”、“孔乙己”、“陈士成”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在很多人眼中,“科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被当作是“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吃人工具”,被认为是国家落后、主权沦丧的的一大帮凶。 然而,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科举”真的是上述罪名的“元凶”、“主谋”么?科举制度的弊处一定大于利处吗? 科举之前 要评价科举制度功过,自然需要了解科举制度形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

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 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 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 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时, 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 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 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 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 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 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也即是说,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一系列人才选拔制度,尽 管经过多次改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仍在于“不公平”。尽管 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从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形 式上说,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这种平等择优的竞争方式 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一一申辩 人们加之于科举的种种罪名,往往源于对科举的误解,或 有“本末倒置”、“以偏概全”的嫌疑。 误解一:科举无法选拔真才

谈谈治学的态度与方法

人民政协报/2013年/10月/28日/第C01版 学术家园双周刊 谈谈治学的态度与方法 钱志熙 通过审美的方法,形成对于古代文学的丰富的感性知识与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学史研究才是有效的。 关于治学的态度,我想用“诚”这个词来阐述。“诚”是一个哲学的概念,《中庸》是诚的哲学的开山,那里面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关于这些话的注解很多,我不想繁琐引据,只谈自己理解,不一定准确。“诚”是一个本体,即真实之体,也是一个方法,即得到这个真实本体的方法。“自诚明”是由顿悟本体入手,然后阐述这个本体,即由诚到明。“自明诚”则是讲,先由他人(已经觉悟者)启迪,或者从自己先有的一点点积累出发,即所谓的“明”,最后一样悟得这个本体,所以叫自明诚,即由明之诚。前者是自觉顿悟,是性体的全部呈现,所以叫做“性”。后者则是由薰习、积累而逐步达到,所以叫做“教”。但两者其实是彼此包含着的。所以说能诚则明,能明则诚。诚是一个本体,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人是有一种本质的,这个本质,中庸里把它叫做性。这个本质,需要“诚”的态度,“诚”的方法去发现它,就像孟子论性善,康德讲实践理性那样,他们用的都是“诚”的方法。要体现人的本质,当然不仅是一种哲学的阐述,一种思想与认识的方法,而且更是一种实践。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尽自身之性,也就是发现自身作为人的本质,并且坚定不移地去实行之。能反身而诚,得到自己的本质及种种情状,也就能得到他人的本质与情状,也就同样有可能得到事物的本质与情状。能得人类与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情状,当然就能赞天地之化育;用今天的哲学术语来说,就是发现事物规律,因势利导,不违背自然规律地行动。这样,人就可以与天地参,所谓通天人之际。 我想,《中庸》的这一段话,当然也可以作为我们做学问的指导思想。学问是人的事业,所以做学问,第一个就是要做人。做人的真正要义,是在发现人的本质的前提下,自觉地去实行。人的本质,不仅是个体性的,还是群体性的。人的个体性本质,古人叫做自然,群体性本质,古人叫做名教。但是名教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古今中外无数贤哲的一切行为与学术上的努力,都是要让古今名教不断地接近人的本质。我始终坚持这样的看法,人的本质,存在于个体与群体的结合之中。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从群体来阐述人的本质,但也重视个体。道家更多的是从个体来阐述人的本质,但也并未忽略人作为群体的存在。我们做人,应该时时想到,我不是单个独立的存在,我是群体的一员,是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一员;是独立的人,但又是依存于群体的。我想按这个思想去做人,是比较可取的。只有发现自身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与情状,才能谈得上治学。只有思想正确、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对一切事物有正确的看法。只有对事物形成正确看法,才能得到有价值的学问,得到有价值的学术发现。所以,我想中庸的这段话,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做人治学的总纲。 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我最欣赏的是清代章学诚在《校雠通义》里所说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原是他概括刘向父子写作《七略》的一种方法,但足以作为一切具有史学性质的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我认为也可以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当然文学史的源流演变,不像学术史那样可以清晰地呈现,但既然是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对象,最主要的当然还是要寻索他发展的脉络。

《余英时访谈录》简介

《余英时访谈录》(不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却被称为海外的中国良心。近二十年中国文化知识界的中心人物——余英时访谈实录) 书名:余英时访谈录 装帧:精装 ISBN:978-7-101-08277-7 开本:32开 成品尺寸:145*210 定价:32元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书影 一、本书卖点 1.“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约翰·克鲁格终身成就奖”首位华人得主、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首部长篇访谈实录。 2.全面梳理余英时的学术视野,了解他的学术养成脉络,看他论学不专骛于一门,折衷中西学术传统于一炉,如何修成一代大家。 3.“品读大师眼中的大师”,囊括余英时对钱锺书、陈垣、钱穆等大师的观察和评价,“知人论世”之境,为学术史研究的典范。 4.采访实录首次在大陆整体出版,尤其是第三段采访,是特别应中华书局约请而成。 二、作者简介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现居美国。 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克鲁格奖”

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对人文学科有创见的学者。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余英时获奖时,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士?毕灵顿博士盛赞他学识非常渊博,而他在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所作的研究,以及对人性所作的广泛深入探索,其影响已跨越许多学科和时空领域。 余英时治学自史学起,后达至中西、古今贯通,对儒家思想及中国道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自成一体。著有《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方以智晚节考》《朱熹的历史世界》等,传承中有创新,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中外史学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系。 采访人陈致: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 三、内容简介: 精彩深入的访谈需要与受访人的精神世界直接面对,让受访人的思想轮廓显现、精神之光闪耀。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英时先生,洞彻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对谈有致,精彩纷呈。 余英时先生身处海外,对中华文明、中国社会怀抱真诚的关切,访谈录中袒露对学术与人生的追求。他对思想史的梳理切中中华文化研究的肯綮,于变动中发现思想的联系,既洞察入微,又通达宏观。访谈真切地反映了余英时先生的学术养成脉络,包括他对钱锺书、钱穆、陈垣、陈独秀等人的评价都涵括在他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观察中。 本书是由陈致应《明报月刊》《国学新视野》和中华书局徐俊先生之约对余英时先生的采访整理而成,首次在大陆整体出版。本书以余先生的《我走过的路》为序、刘梦溪先生为余先生做的访谈《为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为附录,丰富读者对余英时先生的认识。 四、目录 001 我走过的路余英时 直入塔中,上寻相轮

谈谈中国当前学术道德状况及其对策

谈谈中国当前学术道德状况及其对策 一、当前学术道德状况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很多人对国内学术界当前的道德状况,非常不满意。尤其是北京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汪铭铭大规模抄袭事件被披露以后,人们的这种不满情绪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时间,学术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批判之声充斥媒体,尤其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意见纷纭杂陈。 那么,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学术界的整体道德状况呢?我们认为,看不到当前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是盲目的;但是,全盘否定当前学术界的道德水准,把整个学术界看得一片漆黑,也是不正确的。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学术界的大部分学者,还是严守学术道德,兢兢业业地从事学术研究的。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上的科教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许多学术精品,推动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科研队伍中,确实存在着学术道德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学者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具体地说,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水平重复现象。有些人不去关注当前学术界在某一学科的进展状况,或不愿意去关注进展状况,仍然局限于原有的层次上,简单地重复前人所做过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种现象在各类教材的编写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是粗制滥造现象。有些人把严肃的学术研究当成像商品生产一样的操作过程,只要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就随便找上一帮人,不管是否胜任这项研究,采用剪刀加香糊的操作方式,制造毫无学术价值的垃圾文本。 三是假冒伪劣。近年来,原本是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也出现在了学术界中。如替人“操刀”代写论文或著作,或虚假挂名,或虚假主编、虚假文凭等之类的现象,都属于学界的假冒伪劣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影响了学术界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学术信任危机。 四是抄袭剽窃。抄袭剽窃是目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一种学术道德缺失现象,也是批评界打击最厉害的一种现象。抄袭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抄袭别人的既有成果,二是自我抄袭。自我抄袭,就是将自己以前公开发表的成果大量复制而不注明出处。人们一般只注意对别人成果的抄袭,而相对忽视自我抄袭现象,致使自我抄袭比较隐蔽。实际上,泡沫学问现象的存在,与自我抄袭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在一年内出版几本书,主要的途径就是靠自我抄袭,即将原来公开发表和出版过的东西,简单地进行改头换面,做成一个新的文本,在低层次上重复自己原有的劳动。无论是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还是自我抄袭,都是不道德的行为,都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不相符。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评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

通过考察朱熹的历史世界,余先生提供了一种替代流行的哲学史研究的新路径,在哲学史的个案研究中,道学的意义是由一系列外在的、基于西方哲学的建构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也大概被他包括在这个概括中)。道学被哲学化地从儒学中抽离出来,道体又从道学中抽离(例见,卷1,33页)。这一看法与上一段的论述是一致的,因为余先生抱怨说,由于将道学主要看成是论道或传道的术业,因此学者们对道学党争通常缺乏足够的重视(例见,卷2,104页)。与此不同,余先生将道学与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因此他对张载抱怨人们以道学、政术为二事(卷1,172页)深有同感。余先生有翔实的史证支持他的看法,这里我只简要地评介一下他关于张载的《西铭》以及程颐的评论的解释。程颐认为,张载既讲用(实际功用),又讲体(本质),因为理一分殊。林栗由于持更古典的看法,故反对张载将君比作天之宗子,因为人人为兄弟(这是相对平等的观念)将引发思想与天下的混乱。与林栗固守君主专制的立场不同,朱熹接受了张载的比喻,并以此作为士大夫须承当与君共治天下这一主题的另一种表达。这显示了道学是如何将起初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提升到抽象的宇宙论与形而上学,余先生强调,假如我们仅仅将理一分殊解读为纯粹的哲学命题,那我们是迷了路(卷1,200-218页,238-239页)。朱熹之所以要接受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是为了抗衡孔安国将传统的皇极训解为大中。朱熹以为,正如无极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一样,君应该无为而依靠大臣们(卷1,242-249页)。余先生之所以这样解释,不仅是为了凸显道学家与皇帝共治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是为了说明对道学家来说,政治文化是比哲学更基础的东西。譬如,余先生对内圣外王作了广泛的讨论,以说明修身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了行道于天下,与皇帝共治的步骤。尽管有人可能想把余教授的研究看成是朱熹的政治活动的扎实研究(即仅视为政治史的研究),但显见的是,余先生是以其专论来说明对朱熹以及其他道学家而言,政治文化比哲学思辩更为基础。 即使有人不同意余先生关于政治文化及其涵义的强硬论述,他的两卷本专着中针对一系列不同论题所作的细密深刻的释证仍富启发。这里举两个特别重要且富新意的例子。其一是运用心理史学来分析宋高宗、孝宗与光宗父子间的张力;其二是对国是(今人所谓基本国策)的强调。揭示皇帝父子间的张力,并使之与最终引发针对道学的庆元党禁的党争联系在一起,实需严密的考证。这一开创性的工作长达200余页的一章,本身已基本上是一专论(卷2,383-587页)。国是当然是一个四季不断的问题。北宋后期的国是核心议题是变法,南宋则是和、守与战。既然许多学者已经对这些专题作过研究,则起初不免要问,为什么余先生还会认为国是问题受到忽视,要求用国是概念来解释宋代党争的变化。答案似乎是这样的:余先生率先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国是体制化、法制化,并给予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及为政治争论涂抹上道德的色彩,使党派分极化的王朝。此外,他还通过分析论述具体事例,说明皇帝和大臣怎样以操纵国是的修辞权压制其他士大夫的异议。质疑国是,最终会被顽冥不化的官员视为犯罪或不忠(卷1,340-387页)。人们也许可以说,余先生对此历史专题的关注,或有感于他对9/11之后美国政治与媒体精英们利用国家安全的议题大做文章的观察,当然这无损于他的鲜活洞察与历史文献的厚实。 对余先生来说,关于朱熹的这一研究最终只是宋代政治文化和历史研究的大范式和新进路的开端而己。他的研究涉及多方面,洞见甚多,我仅举数例。首先,这个范式涉及宋史的分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道学史与宋代政治史,余先生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前王安石与前道学阶段,即北宋最初的60-70年;第二是围绕王安石熙宁变法而展开斗争的北宋后期,也是道学成为一个思想派别的时期;第三是王安石变法以后的时期,余先生也称之为朱熹的时代,这时期国是已转为和战问题,同时道学已慢慢成为最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派别。 其次,在余先生重要且富洞见的研究范式中,强调王安石与道学之间存在着连续性与共同的基础。例如,欧阳修以及其他古文运动的思想家与王安石不同,他们没有将内圣与外王联系在一起,因此,从古文运动转向道学的关键环节是王安石将内圣看成是外王的基础。寻求三代之治和重返经典等等,王安石与道学家处在同一个谈辩境域或话语中。只是,相对于王安石的内圣进路及其思想中显见的佛教影响,道学是在反对王安石新学与新法的脉络中发展的(卷 1,67-102页)。王安石作为宋代第一位成功地得君行道的士大夫,其崛起构成了另一条脉络中的关键转折点,他鼓舞了其他士大夫致力于共治天下的理想。既然朱熹和其他道学领袖们都

浅谈校长的治学之道(一)

浅谈校长的治学之道(一) 浅谈校长的治学之道(一) 校长在学校的地位极为重要,他受国家的委托,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学校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他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学生负责。要领导全体教职员工担负起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以校长的得人与否为权衡”。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就看这个学校校长的作风如何。”这说明办好一所好学校,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校长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办好学校的决定因素。好校长和好学校两者密不可分,高度相关。这一点,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培养众多的优秀校长,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由于人们评价校长的角度不同,标准就不同。然而好校长的评价标准会对校长产生巨大的激励和影响,对校长的成长、学校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将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我认为,一名好校长主要应该是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科学而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的完美结合。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表现在它是符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学校实际状况,是否能代表教育发展的方向,富有创新精神。在校长主持工作的过程中能否形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教育教学质量较高;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工作能处于领先水平并有一定突破性发展。然而校长又要面对每天像排山倒海一样不断涌现的学校活动和校长管辖的广大范围内的工作,多而杂的事务又会时常将他们卷进纷乱无序的泥潭。管理难题之中。校长办学困难多,要排除困难办好学校,校长应该闯出一条什么样的治学之道呢?一.确信人格魅力,实行人本管理。教育是特殊的事业,教育的特点、校长工作的特点,要求校长除了自身思想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外,必须在师生中要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校长要得到师生的尊重、信赖和拥护。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强弱对于办好学校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是一种教人从善的事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以自觉自愿为基础的交流活动。校长做的是人的工作,是自己与工作对象——师生员工之间,思想、品质、知识、技能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权力是软弱无力的,情感却是优质“导线”。当好校长,做好管理工作,必须靠人格魅力,实行人本管理。1.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当一名好校长,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看准了的东西,要勇于坚持。只有将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在事业上无往而不胜。让老师认同你、信服你。认为校长讲的道理是先进的,发展的思路是科学的,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具体的措施是到位的。2.尊重人格,同仁善待。教育是爱的事业,做一名好教师的前提是爱自己的学生,当一名好校长,尊重爱护师生员工是基本条件。我工作过几所学校,我尊重爱护教师,尊重爱护学生,即使是学校门卫,勤杂人员我都一视同仁善待他们,与师生员工关系融洽和他们作朋友。因此我在任职的学校,工作能得到大家广泛的支持。工作起来也很顺利、顺心。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首先,校长是学校一把手,法人代表,必须在思想品德、财务、个人生活等方面严以律己。公正廉明,公正无私,成为教师的表率。担任学校领导工作的近十年中,在这些方面我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要先作出榜样。要求教师讲师德,自己要带头规范道德行为。榜样是无声的命令,行端心正,作风廉洁,限制私欲,才能政务畅通。其次,当一名好校长必须揽过推功,学校工作做好了,是全体干部和教职工共同劳动的成果,出了问题,校长要主动承担责任,切忌一切功劳归自己,一切过失推别人。否则,学校干部职工的关系难以理顺,更谈不上形成合力,办好学校。其三,校长要学会宽容,相信每一位教师。学校工作隶属于事业范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成众。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就感到周围的同志都值得信任,都能团结共事。这样,就能做到用人不疑。对待同志的缺点或有错误的同志,既要帮助改正其缺点或错误,又要宽容相待,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尽快改进。宽容需要博大的胸怀,要公正看人,公正用人。“厚德载物,宽容得众”。校长宽容大度、平等待人,就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中国近代史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产物,受到国外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他种种资产阶级史学观的重大影响。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经历了萌生(20世纪初—30年代)、兴起(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发展(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停滞(文化大革命期间)、繁荣(改革开放—2000年)几个阶段。在兴起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出现并挑战那时占主导地位的近代史研究。在发展时期,国家建立涉及近代史研究的专门研究机构,各大学历史系设置近现代史教研室,近代史学界结合研究中国近代史学习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主流,中国近代史学科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在繁荣阶段,近代史学界拨乱反正,纠正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出现了用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张和实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专题大大加深;同时又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轻视唯物史观、轻视阶级分析方法的倾向。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并针对各个时期的学术潮流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中国近代史研究不能脱离政治,又不等同于政治,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是总结以往的研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关键。 研究百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学科体系建设问题。这里讨论的不是各个历史时期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具体问题的进展,这种进展是非常巨大的,正是这种进展推动了我们对中国近代历史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巨大进步;这里讨论的是建设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方面的演化和趋势,一门学问的学科体系是什么面貌,关系到我们对这门学科基本面貌、总体面貌的认识,关系到这门学科的学术性、科学性问题。通过这种研究与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是如何在建设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看到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演化,以及它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今后还可能发展到哪里去。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主要是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涵括的时间范围,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建立这样的学科体系所必须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作中所秉持的基本的指导思想,等等。我们依据这里所提示的线索,来分析20世纪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学者们探索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情况。 结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把1840至1949年所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的近代史,是符合中国历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了独立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国历史越出了近代,进入了自己的现代时期。 另一个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问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自己面临的革命任务的时候所确立的基本理论纲领,也是自己的革命实践纲领。提出这个革命理论的基本事实根据,是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度里进行的。这个革命的任务,对外是争取民族独立,对内是推翻封建统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余英时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出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供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牵涉的范围太广,而我自己的思考也远远未达成熟的地步。现在我只能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我的目的是在提出问题,因为我也没有自信这里的提法是否合适。文中所表示的看法都属未定之见,尤其要声明一句的是:我所想做的是尽量客观地展示历史的问题,不是下价值判断。这里并没有「春秋笔法」。 一、从士大夫到知识分子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或「士」)今天叫做知识分子。但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实质的改变。这一改变其实便是知识分子从中心向边缘移动。 1.传统中国的士 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士」号称「四民之首」,确是占据着中心的位置。荀子所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大致点破了「士」的政治的和社会文化的功能。秦汉统一帝国以后,在比较安定的时期,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的维持都落在「士」的身上;在比较黑暗或混乱的时期,「士」也往往负起政治批评或社会批评的任务。通过汉代的乡举里选和隋唐以下的科举制度,整个官僚系统大体上是由「士」来操纵的。通过宗族、学校、乡约、会馆等社会组织,「士」成为民间社会的领导阶层。无论如何,在一般社会心理中,「士」是「读书明理」的人;他们所受的道德和知识训练(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使他们成为唯一有资格治理国家和领导社会的人选。「士」的这一社会形象也许只是「神话」,也许只能证明儒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成功,但这不是我所要讨论的问题。我想这一形象足以说明一项基本的历史事实:在传统中国,「士」确是处于中心的地位。 2.知识分子的出现 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状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士」已从这一中心地位退了下来,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知识分子。后者虽与前者有历史传承的关系,然而毕竟有重要的差异。如上所述,「士」在传统社会上是有定位的;现代知识分子则如社会学家所云,是「自由浮动的」("free-floating")。从「士」变为知识分子自然有一个过程,不能清楚地划一条界线。不过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象征

研究方法参考书目

一、必读 王力、朱光潜等著《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郑也夫著《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谢泳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桑兵著《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含《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卡尔·波普尔著等著、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伊姆斯·拉卡托斯著、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陈致访谈《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李泽厚著《走我自己的路》,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王元化著《思辨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章学诚著、罗炳良译注《文史通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二、选读 1.《胡适口述自传》、《师门辱教记》(罗尔纲)、《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大时代小人物》(何兹全)、《王炳照口述历史》、《黄济口述历史》《顾明远口述历史》等口述历史、自传(关注其中对治学方法的总结); 2.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冯友兰、陈垣、余英时、陈平原、杨义谈论治学方法的单篇论文(结合其单篇论文体会其中的方法论意义)。 3. 潘新和著《语文教师素养随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李海林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最终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为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加强学风建设,我校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活动,号召研究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科学道德规范。通过参加报告会,让我对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以德先行的优良传统,道德和诚信是每个人立于世间的基本品格,形成了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可以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高的道德标准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质。对于学者而言,科学道德规范尤为重要。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近年来,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已经作为主流思潮深入人心,部分群体因为肤浅的理解这个观念陷入了盲目追求经济而不顾道德建设的地步,使得人心浮躁、为求名求利而不择手段。对于一名学术研究者,一旦被这种思想所蛊惑,就将必然的丧失学术良知,做出有违学术道德的事情。近几年,不断有高校教授甚至是一些身居要位的领导被曝出抄袭等种种丑闻,这也使得他们的为自己行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事实教育了每一个学术工作者,学术的生命力在于求真求是求实,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他工作的神圣之处正在于,他们正在使用人类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揭示这个未知世

余英时

余英时 一、人物概述 余英时(1930年1月22日-),美国哲学会院士,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引领中华民国思想史研究数十年,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台湾,公认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之一,有人文诺贝尔奖美誉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首届唐奖“汉学奖”得主。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升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治学自史学起,后达至中西、古今贯通,其对儒家思想及中国道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自成一体。他的中、英文著述多达数十种。《士与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传承中有创新,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中外史学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系。 师承钱穆“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的治学理念,余英时认为学术研究本身便具有内在的批判力,学者只要长期从事严肃的研究工作,他们的最后创获自然会对政治与社会透射一种深刻的批判作用,在人文研究方面尤其如此。 二、著作出版情况 1、专业书籍 《近代文明的新趋势》,香港:自由出版社,1953。 《民主制度的发展》,香港:亚洲出版社,1954。 以上二书合刊为《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台中:汉新出版社,1984。 《民主革命论》,香港:自由出版社,1954;台北:九思出版社重印本,1979。《到思维之路》,香港:高原出版社,1954;台中:汉新出版社重印本,1984。《自由与平等之间》,香港:自由出版社,1955;台中:汉新出版社重印本易名《自由与平等》,1984。 《文明论衡》,香港:高原出版社,1955;台北:九思出版社重印本,1979。《方以智晚节考》,香港:新亚研究所,1972;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增订扩大版,1986。 《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6;台北:华世出版社重印本,198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增订本,1996。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1981年增订再版。《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2。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按:此书有英文简介,见Heaven Earth, the Chinese Art of Living, Journal of Fine Arts Inner Arts I.1(May 1991), San Francisco;德文译本见Martin Miller, Die Modernitat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2.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 . 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C . 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 . 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 3.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 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B . 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C . 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 . 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 4.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据此可推知 当时 A . 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 B . 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 C . 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 D . 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 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理学) 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理学 A .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 .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 .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年代 年数 乞休次数 年平均次数 洪武 35 0 0 正统 29 4 0.14 成化 23 103 4.48 隆庆 6 76 12.67 万历 48 893 18.6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与答案

《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共20分) 1.道德规范是一种 B 。 A、制度化的规范 B、非制度化的规范 C、完全来自外界力量的规范 D、完全来自个体内在力量的规范 2.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 A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民主主义 D、实用主义 3.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D 。 A、给学生上课 B、教会学生知识 C、教会学生学习 D、教书育人 4.职业道德形成于 A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 A 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型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纪律 D、职业作风 6.“为人师表”是由教育劳动的 D 决定的。 A、开拓性 B、重要性 C、知识性 D、示范性 7.教学是以 D 为目标的进取性工作。 A、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B、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C、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D、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8.下列要求中,不符合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要求的是 C 。 A、热爱学生 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该骂就骂 D、平等对待、尊重学生 9.严格要求学生,应体现为: D 。 A、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训 B、我讲你听,我打你通 C、千方百计让学生服从你 D、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10.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教师 A 。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书评

“设异明通·通中求异” ——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1044409122 马丹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历史的尺度;我们重视史料的编纂整理而不重视理论思维的创建;我们习惯了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读罢《中国历史研究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其发展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分期有其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侧面有其特色,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我们要注意在“通中求异”。 【关键字】历史研究、中国历史、通、异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汇集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大学八次讲演而成,依次以中国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史、文化史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自己观点。通读全书,对比梁启超的《中国国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钱穆先生此本书有两大亮点:一、在篇章结构上“设异明通”;二、在讲解内容上“通中求异”。 一、设异明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主要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历史的因果和动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其侧重的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工具性,针对性强但略显分散。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从中国历史的八个侧面论述讲解,其中前七讲均可属于为第八讲蓄势,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这一大系中,“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1】。并提出“文化整全体”“文化即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个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2】)概念。 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明方法——呼应中心论点”这样一条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醍醐灌顶。如:《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这一章,首先阐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继而解释为什么讲这一编;其次提出政治与政事的不同,进而阐明研究政治制度的方向与必要性;再次,通过中西对比,传统与沿革对比,阐明作者自己关于中国封建制度内涵与特色的理解;最后,提出具体研究政治史的方法,再解释方法运用时,时时注意呼应中心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