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渊源——请看
科教人文大片:
《宇宙与人》
注意的问题:
1、宇宙的形状?
2、宇宙的来源?
3、生命的起源?
4、人类的起源?
第一章 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
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原核细胞的 菌藻类,30多亿年前。
原始生物系统
二、哺乳动物:6—7 千万年前。
4.晚期智人(新人):5万~1万年前。
元 谋人
北 京 人
山顶洞人
三种猿人比较
从猿到人的进化
第二节 原始的技术发明与经验自然知识 的出现
一、主要技术发明: 1.石器的制造

旧石器时代: 早期(300 ~ 20万年前):打制成的砍砸 器。 中期 (30 ~ 5万年前): 制造精细一些,
形状多一些。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臧耀臣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对
象,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科。 自然科学——是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技术——是指人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利用。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
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文科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自然科学发展简
史”?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一、科学技术的起源;(原始时代 → 公元前4000年) (课本第一章) 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14世纪) (第二、三、四、五章)
三、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期;(公元14→18世纪)
(第六、七、八章) 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公元19世纪前后) (第九、十、十一章) 五、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自然科学的萌芽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 自然科学的萌芽和发展
第一章 自然科学的萌芽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目录
• 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 • 第二节近代自然科学 • 第三节现代自然科学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
• 一、古代西方的自然科学

西方自然科学发源于古希腊,当时以阿基米
德、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科学家为代表的自然科
学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善的高水平。

当时,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对组成世界的物
大革命。

在唐代的时候,史书就记载有用硫黄、硝酸钾和
木炭制成的火药,到了宋代,火药已用于武器。

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又通
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
•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 (一)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阿基米德对于机械的研究源自于他在亚历山
大城求学时期。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
边散步,看到农民提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
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
把水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为“阿基米德螺
旋提水器”,埃及一直到两千年后的现在,还有人
使用这种器械。这个工具成了后来螺旋推进器的
先祖。
• 托勒密作为古希腊最后一位大天文学家,全面承 袭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他把亚里士多德 的九层天扩大为十一层,把原动力天改为晶莹天 ,又往外添加了最高天、净火天。他设想,各行 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运动,而每个圆的圆心 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他把绕地球的 那个圆叫“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他又 设想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而偏开一定的 距离,均轮是一些偏心圆:日、月、行星除做上 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 一周,从而使计算结果达到了与实测的一致,取 得了航海的实用价值。

chap.1 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chap.1 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自然科学概论
(3)总结 ) 认识的基础 缺乏依据) (缺乏依据) 理性思辩 发展) (发展)
自然科学概论
4、古代科学的繁荣 、
(1)欧几里德几何学 )
通过几十个公理 演绎 几何体系
自然科学概论
(2)天文学: )天文学:
赫拉克里特和阿利斯塔克已早在哥白 尼一千八百年前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
(2)生产关系变革时期 )
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 制度内部逐渐形成; 技术的发展亦得到更新,更有效的商品 与服务应运而生。 到了1500年代,欧洲国家已经在许多重 要科技上领先世界。
自然科学概论
(3)宗教改革运动 )
•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各 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即 城邦。14世纪后各城邦逐渐从共和制走 向独裁。 •与此同时圣方济各会的宗教激进主义力 图屏弃正统宗教的经院哲学,歌颂自然 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
自然科学概论
(2)宇宙神学自然观
教会的神父们企图利用哲学和科学 为基督教教义进行论证。 为基督教教义进行论证。这就要求把教 义和哲学结合起来。 义和哲学结合起来。
自然科学概论
§1.2 近代科学革命 与形而上学自然观 1、“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 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1)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 文艺复兴是指 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 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 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 世纪 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
主讲: 主讲:王剑华
自然科学概论
Chap. 1 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篇第一章

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篇第一章
– 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 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 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 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 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 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 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知道其它任何物理所作用的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基本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 时,物理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外力成正比,而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的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 同。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物 体上。
• 中国在上古时代就进行天象观察,积累了许多资料, 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如最早记录哈雷彗星(从公元前 1057年就开始有记录) • 早在中国的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400~1100年),中 国就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近现代出土的司母戊鼎( 商后期铸品,也称后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公 元前400年的春秋时期所铸)等都是绝世珍品
公元前168年的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的素纱禅衣
• 春秋战国是难得的百家争鸣时期,百家中重要的有法家 、名家和墨家,和对后世影响很大的道家和儒家
• 战国时期以“兼爱非攻”为主要思想的墨家,其创始人 墨子(墨翟,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468~376年),在认 识论、逻辑学、宇宙论、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 学科方面都有贡献
3.如果小球运动至平面的一端的C点落下,一 方面物体要保持匀速运动继续前进,另一方面 它又要在垂直方向下落,于是物体呈现出抛体 运动状态,图中即小球将沿半抛物线CD落至D 点。 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牛顿的进一步综合 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细胞学说的建立
在这部分内容主要记住以下几点:
➢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观察到细胞的人。
➢ 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并 且是一切植物赖以发展的根本实体。
➢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把上面的学说扩大到动物界,从而形成了 细胞学说。
• 细胞学所的内容:细胞是一切有机体结构和发育的基本单位, 有机体的发育,就是细胞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细胞学说的 建立,证明了有机体在机构和发育上的统一性,是生物科学发 展史上的重大综合。)
第一个全面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并指出其普遍意义的是:德国 的赫尔姆霍兹。
(1)光、电、磁的统一理论 1864年,麦克斯韦向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了《电磁场的动力学》
一文,在文中不仅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的点此方程,而且还 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麦克斯韦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 波的预言。
因此,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是继牛顿时代以后物理学发展史 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近代化学基础理论的建立
古代没有化学,只有炼金术。所谓的炼金术,就是想把铜和铅 等普通金属,通过各种冶炼手段把它们炼制成金和银等贵重金 属。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诞生了。
(1)化学科学的确立 英国著名科学家波义耳总结了大量的实验事实,提出了科学的元
•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以后的元素 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促进了现代化学的发 展。
(5)有机化学的建立————(了解)
3.生物学理论的新建树
• 在19世纪的三大发现中,有两项都出自于生物学领域——细胞 学说和科学进化论(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 说、达尔文进化论)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第1篇之第1章:自然科学的萌芽于兴起

第1篇之第1章:自然科学的萌芽于兴起
2巴比伦与埃及?用神灵解释大多数的事件?河神发怒导致洪水泛滥?雨神高兴了就来场及时雨?尝试种种方法以影响周围世界?用巫术呼唤神灵和上天第第77页页?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界?使用动物来耕地?根据需要了解和记录自然的规律?农业生产需要日历观测天象?农田的测量需要建立数学二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科学最早主要是包括在哲学的文化形态之中自然哲学就是它的前身
➢意义在于:建立理性思维的一般模
式-----演绎系统。
第20页
2、物理知识
➢阿基米德把观察和数学推理、
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发 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给出 了求解复尽杂物体重心的方法。
➢他的研究方法已接近现代的研
究方法,被誉为“力学之父”。
第21页
3、生物和医学知识
➢希波克拉底认为疾病是人体的自
雷·斯潘根贝格《科学的旅程》
第10页
3、原子论者
➢阿那克萨克拉(公元前500-428):万物无限可分。被分
割成的无限小的东西就叫做,其中一部分是
充满的,另一部分是空虚的。充满和空虚就是元素。无数的世界就是由这 些元素构成的。充满就是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运动在虚 空之中。
然过程,主张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疾 病并创立了“四体液说”。
➢赫罗菲拉斯是第一个公开进行人
体解剖的医生,揭示了人脑是智慧之府, 而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是心。
第22页
4、天体理论《至大论》
➢古希腊科学在古罗马时期走向衰
落,但在天文学和医学仍有重要进 展。
➢托勒密的《至大论》集古代天文
学之大成,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建立 了地心说体系。盖伦医生提出了 “灵气论”学说。托勒密地心说和 盖伦医学统治西方科学长达1500年 之久。
➢ 哲学就是古希腊人找到的这样一种观念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人类文明时代的来临

金属器时代: 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农业上的重大变化:人们要为将来能获得食物 而奔忙,不是以捕获现成的自然物为生。 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图画文字,楔形文 字,象形文字年前,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 变化,森林地带的树木大批死亡,使一部分古猿 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 能够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并开始使用石块和木 棒等天然工具。
10. 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由“攀树的猿群”---正 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 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过程。



(二)原始的宗教自然观。 1.原始的宗教自然观的产生。 (1)万物有灵论。 (2)图腾崇拜。 2.原始的宗教仪式。





(三)人类文明的开端 1.文明时代的开始。 (1)农业的出现。 (2)材料技术的变革,冶炼技术。 (3)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2.文字的发明。 (1)文字发明的意义。 (2)早期知识分子的出现。 3.自然科学的萌芽。
第一章
复习
•1. 地球已经是一个40多亿年的老寿星了, 她起源于太阳星云。 •2. 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地球开始出现单细 胞生,后来逐渐进化,出现各种生物。
•3. 在大约6000-70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 出现了哺乳动物,在300万年前形成了猿类, 就是人类的祖先。
•4. “上帝造人”的说法中,上帝用泥土造 出了一个男人叫亚当,又造出一个女人叫夏 娃。
13. 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
欧罗巴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
尼格罗种---黑种。
二、石器时代与原始的技术
1.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2. 考古学家将石器时代分为三个时代: 旧石器时代:重要是用捡来的石头、木棒 中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中石器时代就开 始使用弓箭了。命中率高。 新石器时代:打磨加工过的石头;陶器制造 技术。
11. 早期猿人的脑容量约为600-800毫升;晚期猿 人的脑容量约为1000毫升;早期智人的脑容量约 为1350毫升。
12.人类开始使用的火是天然火,到晚期猿人 时期就学会了人工取火。 火使人类走向光明,利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原始的人工取火有-----击石取火 钻木取火 火的利用: 熟食 驱寒取暖 防卫 围猎
大约在4亿年前,出现生物的大发展。从 海洋到陆地,形成生物圈。 生物的营养方式:自养方式;异养方式。 生物的特征: (1 )严整复杂的结构 (2 )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3 )生长、发育、生殖 (4 )应急性和适应性 (5 )遗传和变异
5.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 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科 学规律,认为人类就是由某种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 来的。 6. 恩格斯在1876年指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 区别在于劳动。能否制造工具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 分界线。 7. 攀树的猿群,是在新生代生活在树上的古猿。 原上猿大约生活在3000万年前;埃及猿的生存年代 大约在2800-26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化石年代较 长,大约在2300-1000万年前之间。 8. 森林古猿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以 吃草木的叶和果实为生,并有了初步的手脚分工, 有了32 颗牙齿。
3.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 A 能否制造工具 B 手脚分工 C 使用火的能力
4. 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 “刀耕火种” 畜牧业的发展 “定居点”的产生和人口的增加
5.有人估计,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 技术,约有70%在原始的技术发明中可以找到它 们的原形。
三、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在今天,科学和宗教是截然不同的;可是,历 史上技术和巫术、科学和宗教则是作为对立统 一体,一起发展的。
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科 学最原始的状态,以及自然科学最初产生 的原因及其后果,掌握原始社会时期人类 改造自然、创造文明的成就。

(一)原始的技术发明与经验自然知识的出现。 1.石器与石器时代。 (1)石器与石器加工技术。 (2)复合工具。 2.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 (1)人工取火的意义。 (2)制陶技术和原始农业的出现。 (3)原始技术发明,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