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练习
教育管理专科《外国教育简史》作业参考答案(2016年11月23日)

A.文士学校B.寺庙学校C.宫廷学校D.学园3.史前社会作为过渡仪式的成年礼一般包括(ACD )阶段A.分离B.过渡C.边缘D.聚合4.古希腊自由教育的七艺包括(ABCD )(P15)A.文法、修辞B.辩证法C.算术、几何D.音乐、天文5.中世纪的大学一般有以下几个学院(ABCD )(P37)A.文学院B.法学院C.医学院D.神学院6.下列选项中属于中世纪最早建立的一批大学的是(ABC )(P36)A.巴黎大学B.萨莱诺大学C.牛津大学D.科隆大学7.帮助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建立宫廷学校的是( A )(P32)A.英格兰学者阿尔琴B.英格兰学者比德C.意大利学者彼得拉克D.巴黎学者阿伯拉尔8.下列选项中属于基督教教育机构的是(AC )(P29-30)A.修道院学校B.行会学校C.教理学校D.座堂学校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智者对古希腊教育实践和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P11-12)2.简述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P8-9)3.简要叙述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P20-21)4.简要叙述中世纪大学的特征。
(P37-38)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评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P13-15)2.论述评价修道院学校在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P30-31)第二次(第3-4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和观念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P41)2.伊拉斯谟是16世纪早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和杰出的教育理论家,被称为“欧洲的导师”。
(P45)3.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好的宫廷学校,成为欧洲大陆人文学校的范例和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
(P44)4.伊拉斯谟认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自然,二是训练,三是练习。
(P46)5.莫尔是在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最早论述劳动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之一,他还论述了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与问题。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1填空1、《礼记》2、八股文3、《劝学篇》4、壬戌学制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6、《爱弥儿》7、教育即生活8、柏林大学9、绅士10、《1988年教育改革法》11、性恶论12、循序渐进13、1912年14、黄炎培15、学校式、社会式、社会式16、《巨人传》17、世俗性18、《教育基本法》19、统一学校20、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21、孔子22、九品中正制、察举制23、1862 24、康有为25、蔡元培26.《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7.行会学校28.教育补助金法案29.《初等教育法》30.中世纪大学31、劳动32、董仲舒33、程朱理学34、京师同文馆35、杜威36、《巨人传》37.世俗性38.苏格拉底39.《理想国》40.《教育基本法》二、名词解释六书__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兼备的教育传统,整理了“六书”作为实施“六艺”教育的基本教材。
“六书”是孔子进行“六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六书”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而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
7三大文教政策__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爱国女学__辛亥革命前中国教育会蔡元培、蒋观云于1902年春所创办的女子革命学校。
先由蒋任经理,后由蔡元培接任。
办学方针“不取贤妻良母主义”,而“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为目的。
蔡元培认为“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
在爱国学社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下暴动的种子。
又以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于爱国女学,预备下暗杀种子……”。
为成功地培养无政府主义者和刺客,爱国女学于年幼班授予普通知识,年长班则开设《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主义》,尤其注重《化学》课的学习。
在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女学校的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对当时的革命运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杜威__(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读短文,回答问题。
衣服简史①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历史上已无法考证,只能推测: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有些动物的毛皮相当柔软,而且具有保暖的功能,于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就把兽皮披在身上。
后来,他们又用兽骨做成针,利用兽皮或是动物的筋做线,把一块块的兽皮缝合起来,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衣服”了。
②到了夏天,古代的人类就将树叶、野草缠绕在身上,当作“衣服”。
但是,树叶和野草容易枯萎,人们便开始寻找替代品。
首先是将葛藤类的植物编结成网,“穿”在身上;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植物的茎或皮可以撕得更细,于是编了更细密的“衣服”,而且韧度也增加了。
其实所谓更细的成分,就是指植物的纤维。
纤维泛指一切线状的构造,这种构造正是构成“布”的基本单位。
③人类自从开始畜养一些动物,例如羊、兔等后,发现它们身上的毛较长,不但柔软而且温暖,于是便用来作为毛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最常见的毛是绵羊毛。
羊毛剪下来以后,首先分出等级,之后,就成了一匹匹的毛布。
这种利用动物纤维做出来的纺织品,就叫“毛纺织品”。
④除了植物性纤维和动物性纤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纤维呢?当然有。
现代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用石油、煤等物质,经由化学方法可以合成各种人造纤维。
例如用石油化学制品所制成的纤维有尼龙、聚酯、亚克力和石蜡。
你也许还不知道,由树木或木材工业的废弃物产生的木质纸浆,也可以制造出人造丝和醋酸纤维呢!人造纤维的优点是更强韧,更具有弹性,我们的袜子、衣服以及毛毯等,很多都是由人造纤维制成的;如果再加入特殊材料,还可以制成潜水衣、防弹衣等特殊用途的衣服。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读第①段,补全下面内容。
人类最早的“衣服”所需的材料:针——(_______)线——(_______)布——(_______)2.读第②至④段,可以知道构成“布”的基本单位是__,它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三种,其中第三种的优点是_____。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七课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鳍(qí) 目眩(xuàn)怪诞(dàn) 贪婪(lán)B.人寰(huán)刨子(bào)鄙视(bǐ) 对撞(chuàng)C.浩瀚(hàn)湮没(yān)畏葸(xǐ)潜心(qiǎn)D.说客(shuì)谰言(lán)亚原子(yà) 要挟(xiá)2.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童年时期的他并未显示出明显过人之处,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完成学业。
他对鸟类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动物学。
②抗战历史博物馆近3万件藏品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革命先烈在缺衣少食和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抗争的漫长历史。
③日本对中国高铁技术的态度可谓前仰后合:曾经不屑一顾,如今却刮目相看,其交通大臣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亲身体验复兴号列车。
④刘教授对学生使用网络用语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还会严厉批评,他认为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汉语的规范发展都极为不利。
⑤库克自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时就感觉自己如临深渊,在公司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⑥屠呦呦被称“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
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
A.①③⑥B.①②⑤ C.②③④D.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自然科学发展概述练习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辅导(04秋)1.北京猿人化石是晚期猿人化石。
2.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属象形文字。
3.约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埃及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文化阶段。
4.古代西亚的科学成就突出表现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
5.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高文化是由中国人创造的。
6.我国的秦汉至南北朝被称为“数学家的时代”。
7.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阿拉伯数码。
8.17世纪真正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是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9.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形成。
1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经过20年的探索后,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1.美国数学家维纳的《控制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
12.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维纳。
13.避雷针的发明者是富兰克林。
14.近代理论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牛顿力学的建立。
15.1941年,法国工程师朱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机电式计算机。
16.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
17.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18.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的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
19.在古埃及建筑史上,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金字塔,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齐阿普斯)金字塔。
20.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以定理、定律形式表述出来的自然知识,被称为理论自然知识。
21.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有价值的成就。
22.“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的学问”。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3.早在夏代,我国已有了历法,商代有了阴阳合历,创立了干支记日法。
24.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甫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伊本 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万物简史》小学生读后感

《万物简史》小学生读后感例文著名小说《万物简史》是旅游文学作家的代表作,该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物简史》小学生读后感例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万物简史》小学生读后感例文1嘿,想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的重量吗?想知道地球的年龄吗?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但是,自从我看了《万物简史》这本书以后,我就通通都知道了。
《万物简史》告诉我们:1774年,内维尔·马斯基林决定利用艾萨克·牛顿关于以引力来测定地球质量,而且更多地利用三角测量法,这需要爬很多的山,马斯基林和数学家查尔斯·赫顿一起爬上了苏格兰的斯希哈林山。
赫顿在作计算的同时发明了高线,他宣布,地球的重量是将近5000万亿吨。
1793年约翰·米歇尔留下一种仪器的图样,这台仪器将精确地测定地球的质量。
1797年,享利·卡文迪许用米歇尔的仪器得出地球的质量为60万亿亿吨,他的结果跟目前最准确的估计数仅相差1%左右,真是了不起!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
其实,地球是在不断隆起的,赫顿还推测,是地球内部的地热创造了新的岩石和新的大陆,顶起了山脉。
赫顿的现论中特别指出,形成地球的过程需要很我时间。
还要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科学界才能着手解决地球年龄的问题,赫顿很有才能,率领大家开创一门新科学——地质学。
大家看到了吧,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多少知识,不仅我有讲的这些,还有生命、宇宙、行星等等,有句名言说得好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啊,它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万能博士”,还有什么是“万能博士”不能解决的呢!《万物简史》小学生读后感例文2万物简史,是一本特殊的游记,也是一本关于现代科学发展的`书,这本书一共分为宇宙,地球,新时代,行星,生命和发展,作者比尔布莱森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笔法,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与地球发展,翻看任何一页都像在走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场景,你可以穿越时空,和爱因斯坦,达尔文一起遨游知识与科学的海洋,或是跨越时代,去到冰川期和地球诞生之时,这本书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奇特惊人的世界,宇宙起源于一个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奇点,宇宙是在制作一块三明治的时间中完成的,书中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千奇百怪,比如达尔文为蚯蚓弹琴等等。
绪言导学案

绪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哪两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的成就?2.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4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是什么?2.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何关系?3.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怎样学习化学?问题1:什么是化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地变化的,物质中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而化学则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与的科学。
可见,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
问题2:化学有什么作用?1.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利用化学,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利用化学,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③利用化学,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④利用化学,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学习化学后,你不但能知道物质的,还会进一步知道它们的、以及,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以及人类化学、化学和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问题3:化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化学:(1)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纸、火药、酒、染料等。
(3)我国人民的贡献:①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出精美的;②春秋战国时期就能和;③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是和;2.近代化学:(1)近代,和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和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 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 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 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生物的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 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最小的生物为病毒, 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 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 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 重达100多吨.(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 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 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 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 使个体数目增多, 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 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 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 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 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 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 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 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 位于细胞质中, 不具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器无膜, 为原核生物. 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真菌界:真菌, 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 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 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 为食物的生产者.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 为食物的消费者.5.六界分类: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Ⅰ非细胞生物Ⅲ真核生物1.病毒界4.植物界Ⅱ原核生物5.真菌界2.细菌界6.动物界3.蓝藻界二、动物学及其分科(一)动物学的定义:动物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科, 主要有以下几类: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解剖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细胞与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 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 用比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 称为比较解剖学. 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 称为胚胎学. 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化石的, 称为古动物学.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似或相异的程度, 并分门别类, 列成系统;似阐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各种机能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起的反应等.动物生态学:根据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辩证统一, 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按照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哺乳动物学等.由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互相渗透, 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 对包括动物学各分科在内的生物科学, 影响特别显著. 如对基因物质DNA的深入研究, 使定向改变生物的特性, 甚至创造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生物种, 已成为可能. 这方面的研究, 被称为遗传工程. 再如有人对人、黑猩猩、猴、鸡等生物细胞色素丙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完善了生物进化树, 为分类学和进化论据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近年来, 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 已涉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 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另外, 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 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供依据的科学, 叫做仿生学.三、动物学发展简史动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描述生物学阶段切身利益, 积累知识. 形态的、解剖的、分类的、生长发育的、繁育的、等等.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动物志.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 R):显微镜. 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 M.J.和动物学家Schwann, 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细胞水平上提供了有机界统一的证据, 证明了植物和动物有着细胞这一共同起源, 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为近代生物科学发展, 接受生物界进化的观念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近代生物学的研究.⑥林奈(C.Linne,17001778):创立了动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种志, 植物属志⑦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 进化论(二)实验生物学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①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分离、连锁和交换三大定律. ②巴斯德: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传染.(三)分子生物学阶段:①蛋白质分子结构、酶的性质、DNA双螺旋结构. ②DNARNAProtein中心法则. ③基因的组成、表达、遗传、标记、分离、提取、转导、沉默、缺失、突变、跳动、序列测定等等.④人体基因组计划. ⑤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干细胞研究等等.⑥生物学与三大难题. 未来的生物学将是数理化天地生等的大综合科学.四、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 错综复杂的整体, 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 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一)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第 21 页共 2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学习指导(二)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一、填空练习1.战国末期,秦国父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2.早在夏代,我国已有了历法,商代有了阴阳合历,创立了。
3.晋朝大博物学家、炼金术士葛洪写的《》与汉末魏伯阳所着《》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炼丹着作。
4.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指《》、《》、《》、《》和《》。
5.约成书于战国的《》是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6.唐代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着。
7.在中国天文学中,自唐代起就有了“”的观念。
二、思考题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技术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填空练习1.约于公元610年,创立了教,取代了原来各部落信奉的多神教。
2.“代数”一词来自阿拉伯着名数学家所着的《》一书。
3.着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4.阿尔-哈金在他的《光学集锦》一书中,完整地表述了光的定律。
二、思考题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贡献2.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3.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对此,应怎样理解第六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填空练习1.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2.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
3.哥白尼的《》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太阳中心说。
4.提出整个人体内血液循环理论的人是英国医生。
5.伽利略的《》一书被称为近代天文学的三部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6.在最早建立的科学社团中,最有影响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学院、英国的、法国的和德国的。
二、思考题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2.为什么说科学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得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实践基础3.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科学家们反对宗教神学斗争中受到何种启示4.如何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第七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一、填空练习1.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2.按牛顿的理论,行星与行星之间也有万有引力,使行星偏离其椭圆轨道,这种不规则的微小偏离被称为行星的。
3.德国的和瑞典的建立了测定温度的标准,据此发明了华氏和摄氏温度计。
4.荷兰莱顿大学的和德国的分别发明了为贮存静电电能的电容器,即瓶。
5.17世纪真正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是着名的英国科学家。
化学在18世纪重要成果是法国科学家建立了理论。
6.1675年,在污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极小的动物——,这就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世界。
7.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学者的分类。
二、思考题1.有哪些知识为牛顿力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2.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3.牛顿力学建立的历史意义何在4.牛顿时代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5.为什么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试分析它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第八章近代技术的兴起与工业革命一、填空练习1.以的革命为起点,以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时代。
2.1775年英国铸造专家制成了第一台镗床。
1794年,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
3.1824年,英国瓦匠发明了早期的水泥,即“”。
1867年,法国人取得了发明钢筋混凝土的专利。
二、思考题1.造成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2.瓦特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3.为什么说莫兹利发明的移动刀架可与瓦特的发明相比4.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第九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一、填空练习1.1800年,意大利的发明,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1819年,丹麦的发现电流可使磁针偏转的磁效应,揭示出能向能的转化。
2.最早公布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是德国医生。
英国业余物理学家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3.1865年,引入了一个直接反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用来表示某一种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
4.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第一个把自然界看作是发展变化的演化过程。
5.在地层成因及生物化石的解释上有说和说之争,说和说之争。
6.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的修道士。
其研究成果被研究者概括为三条定律,即定律、定律和定律。
7.1873年,麦克斯韦的巨着《》问世,标志着完整的的确立。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2.举例说明科学发明的重要性3.法拉第关于“场”的概念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4.辨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第十章近代技术的发展——以电气为中学的技术革命一、填空练习1.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2.直到目前为止,冶金技术可氛围两大支,即冶金和冶金,亦可称之为冶金和冶金。
3.热机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和。
4.1839年,英国人把巴西的与混合起来,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
5.第一条投入实际应用的电磁史有线电报是由德国科学家和搞起来的。
6.在1894年至1896年间,意大利的和俄国的几乎同时实现了无线电的传播和接收。
二、思考题1.以电气为中学的技术革命是在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下兴起的2.以电气为中学的技术革命包括哪些主要的技术发明3.如何理解科学是技术的先导这一命题4.简述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
第十一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东方的传播一、填空练习1.我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首先传入,又通过传入欧洲。
2.西方最先来华的并有一定科学知识的耶稣会士是意大利人,他于1582年来华。
3.清初,将新历法献给顺治皇帝,随即颁行,称为历。
4.1881年,我国正式开办的第一条陆路电报线路——,于12月投入使用。
5.由主持设计、建设的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己集资、自行勘测、设计和施工的铁路。
二、思考题1.怎样认识西方科技知识的三次传入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应如何评价洋务运动3.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日本的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应汲取哪些经验教训第十二章 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一、填空练习1.、、和的三大发现是19 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2.1900年末,在向德国物理学会上宣读的《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中,报告了定律的推导和他的假说,宣告了的诞生。
3.在1927年推出了测不准原理和测不准关系式。
二、思考题1.电子、X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在哪些基本概念上向经典物理学提出了挑战2.试用简图表明人类揭开原子内部秘密的认识过程。
3.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所依据的两条基本公式是什么4.试用物理学革命的事实说明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什么第十三章现代自然科学的新进展一、填空练习1.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在研究和研究的互相促进中实现的。
和,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
2.又称为第二批基本粒子;又被叫做第三代基本粒子。
3.大气圈分为层、层、层、层、层、层、层。
4.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45年发表了<< >>的专着,这标志着地质力学的诞生。
5.1961年美国的和分别根据大量古地磁资料创立了海底扩张说。
6.、、和是19 世纪生物学的重要发现。
7.核酸是由种不同的、和组成的。
核酸又有(DNA)和(RNA)之分。
8.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二、思考题1.现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氛围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2.举例说明宏观研究是如何同微观研究结合的功能研究又是如何同结构研究结合的3.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4.简述人类从提出原子价概念到认识化学键的历史过程。
5.为什么说凝聚态物理学是现代新兴技术的生长点第十四章现代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一、填空练习1.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2.生物工程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3.统称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则是用装备的具有人工智能的巨型计算机和微型机。
二、思考题1.现代科学的技术化主要表现在哪里2.如何评价传统技术的科学化3.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作为一种学科有何特点4.怎样认识现代技术革命是以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综合练习一、填空1.原始时代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的制造和发明。
2.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高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3.北魏贾思勰所着《》一书,是对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
4.哥白尼《》和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成为欧洲中世纪科学从神学枷锁下解脱出来的标志。
5.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诞生。
6.19 时间化学在时间应用领域的重大成就是的实现。
7.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和。
8.法国化学教授巴斯德在对发酵等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在经过20年的探索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效应。
10.1873年麦克斯韦的巨着《》的出版,它标志着完整的的建立,这一着作的科学价值可以与牛顿的《》和达尔文的《》相媲美。
11.十九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是由、、的发现12.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即“”。
13.美国数学家维纳的《》一书的发表,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
二、选择题1.在新石器时代,热烈使用的石器的主要是()A.磨光石器 B.旧石器C.复合工具 D.打制石器2.人类最早的化工工艺是()A.冶铁 B.制陶C.炼铜 D. 冶金3.创造了最早太阳历的是()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埃及人C.古代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4.古希腊自然科学最有价值的成就是()A.以太说 B.太阳中心说C.原子论 D.地球中心说5.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6.牛顿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的奠基者是()A.开普勒 B.伽利略C.哥白尼 D.哈雷7.坐标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是()A.莱布尼兹 B.培根C.笛卡儿 D.雪默8.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9.用人工方法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蜕变的科学家是()A.查德威克 B.卢瑟福C.居里 D.爱因斯坦10.遗传信息的载体是()A.DNA B. RNAC.核酸 D.蛋白质三、名词解释1.欧几里德2.沈括3.波义尔4.系统工程学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古代医学着作的名称和地位2.简述对牛顿力学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主要科学发现3.简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试述日本近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