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主要成就: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作品评价《骆驼祥子》不只是作家本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很有代表性地表现出老舍为提高反映城市贫民生活的作品的水平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做出的贡献,也很有代表性地反映出他的创作中曾经相当长期地存在着的弱点对于这些成就和贡献的限制。
——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
《骆驼祥子》就是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
通常认为这部小说的成功在于其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就作品描写的生活情状及主要人物的典型性而言,这部作品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然而如果更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这部小说还有更深入的意蕴,那就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这部作品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实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骆驼祥子》的感悟老舍,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个让后人永远敬仰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比如:长篇小说《离婚》,《老张的哲学》;戏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等。
老舍资料与简介和作品

老舍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
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j i é予、非我、鸿来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作品有《骆驼样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1899年-1966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其众多的作品中,尤以他的戏剧作品最为著名,被广泛演绎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老舍的一些主要作品,包括《骆驼祥子》、《茶馆》、《雷雨》和《四世同堂》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1920年代北平的社会背景为背景,通过讲述农民工骆驼祥子的命运,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
祥子是一个力求通过摆脱贫困的个人努力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但在现实中,他不断遭受着挫折和打击。
这部小说生动地刻画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犀利的批判。
《茶馆》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被誉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晚清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展示茶馆主人贾三灌醉后的幻觉,渲染了那个时代社会骚乱的氛围和人民的命运。
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角色形象,带给观众一种深刻的戏剧体验。
《茶馆》通过对各个社会群体和人物的描绘,犀利地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
《雷雨》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该剧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剧中的故事设定在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展现一个小城市上流社会家庭的风云变幻,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底线的崩溃。
剧中的角色形象鲜明而富于冲突,剧情跌宕起伏充满张力,其中雷峰、刀妹、教授等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中的经典形象。
《雷雨》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同时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腐败、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入而尖锐的批判。
《四世同堂》是老舍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胡同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传统四合院里三代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国封建家庭的团体生活和个人命运的纠葛。
小说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人物塑造,勾勒出了一个家族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喜怒哀乐的生活画面。
《四世同堂》以其真实的情节和对传统家庭关系的深入思考,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老舍简介300字左右

老舍简介300字左右
老舍的创作以崇尚人性、批判社会弊病为主题,善于揭示人性的丑恶与伟大。
他的代表作
品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其中《骆驼祥子》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
学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他在创作中融合了中
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除了文学创作,老舍还是一位著名的文论家和戏剧评论家。
他发表了大量的文论文章,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文艺思潮的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戏剧评论中,老舍提出了
很多独到的见解,深刻揭示了戏剧艺术的本质和特点。
在政治上,老舍曾经参与过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支持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但他在
文学创作中坚持独立性和自由性,不愿受到任何政治势力的干扰,因而遭受过批判和打压。
尽管如此,老舍依然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一生都在为文学事业而奋斗。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自缢身亡,终年67岁。
他的去世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极
大的遗憾,但他留下的珍贵作品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老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
的创作和思想将继续影响和启迪后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第9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老舍与《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三)《骆驼祥子》赏析 ●●●作品主题
祥子原本是一个来自乡间的足壮、城市的劳动者,他来城市谋生,渴望凭借自己的劳力生活: 买车用勤劳换来安稳的生活 捡到骆驼卖钱打算攒钱买第二辆车
遇上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千金虎妞,他讨厌 虎妞,但虎妞喜欢他,在其诱惑下,最后 结婚,并用私房钱买箱子买了第三辆车
最后祥子堕落为一个懒惰、贪婪、麻木、
缺德的人,他打架、使坏、狂窑子,最
后染上梅毒。
祥子为何如此不幸并堕落呢? 社会原因:是二三十年代社会的动荡——这就使祥子的悲剧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个体原因:祥子不合群、别扭、自私
(三)《骆驼祥子》赏析 ●●●作品主题
老舍并不止于借助形象批判社会现实和国民性弱点,其深刻之处在于他通过形
象塑造来思考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冲突。
统一起来,并做到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的语言 特色。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老舍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2.分析《骆驼祥子》中的典型形象
3.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课外阅读:《四世同堂》、《断魂枪》、《月牙儿》
赵四、李景纯、李子荣、丁二爷
▪▪▪老派市民形象:老马、祁老爷、张大哥
□□老马(与“猫民”)——影射着“老中国儿女”落后的国民性
阿Q 麻木、愚昧、欺软怕硬、盲目自大 生活在旧中国乡村 落后国民灵魂的勾画
老马 迷信、中庸、马虎、懒散、奴才 旅居国外的华侨 落后国民灵魂的勾画(老舍将其放在异国情景中 刻画,试图在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更明显地突出 落后国民性的悖谬之处,却也透露着某种悲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 九 讲
老舍与《骆驼祥子》
Hale Waihona Puke 重点难点重点:1.《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老舍猫知识点总结大全

老舍猫知识点总结大全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代表作品《猫》是一部饱含现代都市生活气息的小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猫》这部作品进行全面解读,包括作品背景、作品内容、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等方面,以期为读者全面展现这部文学作品的魅力。
一、作品背景1.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1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舍利,字少吉,号槐冈,祖籍北京,生于天津。
他早年先后就学于北京保定中学、南开大学,后留学法国。
回国后从事写作事业,成为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
其作品以写都市生活为主,深受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风格独特,思想深刻。
2.《猫》的创作背景《猫》是老舍在1931年创作的一部小说,当时正值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生活混乱不安。
作品正是以这种背景为背景,以大城市为背景,描绘了一对年轻人在现代都市中的生活遭遇和挣扎,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面貌。
3.作品受法国现代文学影响老舍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了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猫》这部作品中表现尤为显著。
其在作品中融合了柏拉图式的爱情理念、现实主义的刻画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使得《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作品内容1.《猫》的故事情节《猫》是一部以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和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其主要情节围绕着一对年轻人小平和翠翠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纠葛展开。
小平是一个渴望变革社会、奋发向上的年轻人,翠翠则是一个情感丰富、受尽折磨的女子。
两人在现代都市中相遇,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起伏和变化,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
小说所描绘的都市生活、爱情挣扎和社会冲突,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震撼。
2.小说的主题《猫》主要呈现了下层社会青年的挣扎与苦难、爱情的痛苦与迷茫、现代都市的冷漠与压迫、人性的扭曲与不幸等诸多主题。
作者通过对城市底层人群的真实描写,对激烈的社会矛盾和深重的人道悲剧的展示,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以及对人性和情感世界的深入洞察。
春风老舍概括主要内容

春风老舍概括主要内容摘要:一、引言二、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三、春风老舍的主要内容1.作品背景2.主要人物3.故事情节四、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五、作品影响及意义六、结语正文:【引言】《春风老舍》是一部描绘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小说,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作品以老北京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精神风貌的改变。
【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生于1899 年,卒于1966 年。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韵味,深入揭示了社会现实,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春风老舍的主要内容】《春风老舍》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背景,讲述了老北京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故事。
主要人物有父亲、母亲、四个儿子以及邻居等。
作品围绕这家人在春风拂面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变迁展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春风老舍》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精神风貌的改变。
作品主题积极向上,反映了新中国蒸蒸日上的生活景象。
在艺术方面,老舍先生运用地道的北京方言,生动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影响及意义】《春风老舍》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品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貌,又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为我们今天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结语】《春风老舍》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精神风貌的改变。
老舍简介与主要作品。概述

9
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ຫໍສະໝຸດ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 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 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 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 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 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 形象的系列。
6
(3)40年代以后,有长篇《火葬》、 《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 《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 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 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 展。
7
老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
(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 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 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画面。 (2) 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 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 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 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 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0
关于老舍的评价
老舍是一位注重实际生活体验的作家,他生在北 京,长在北京,对北京市民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北京地方色彩,即浓郁的 “京味儿”。老舍的市民小说,以写北京市民生活为 基点。他的创作,以北京为中心,他的作品,写的是 北京人,记的是北京事,给的是北京景,说的是北京 话,从题材内容到语言形式,里里外外都透出“京味 儿”,地域色彩极为浓郁,京都文化蕴涵极深,这正 是老舍的创作个性所在。由于老舍本身即北京市民一 分子,由于他对北京市民生活深切的体验和文化心理 乃至哲学层面的理解,因而老舍的“京味儿”便具有 了市井味、现代性和写实化等诸多独特风韵,使之独 步文坛,独领风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生平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
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
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
“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
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 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 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 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 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 《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 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 贡献。
14
作品评价
《骆驼祥子》不只是作家本人,也是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很有代表性地表现出老舍为提高反映 城市贫民生活的作品的水平所取得的成 就和所做出的贡献,也很有代表性地反 映出他的创作中曾经相当长期地存在着 的弱点对于这些成就和贡献的限制。
8
关于老舍的评价
老舍是一位注重实际生活体验的作家,他生在北 京,长在北京,对北京市民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北京地方色彩,即浓郁的 “京味儿”。老舍的市民小说,以写北京市民生活为 基点。他的创作,以北京为中心,他的作品,写的是 北京人,记的是北京事,给的是北京景,说的是北京 话,从题材内容到语言形式,里里外外都透出“京味 儿”,地域色彩极为浓郁,京都文化蕴涵极深,这正 是老舍的创作个性所在。由于老舍本身即北京市民一 分子,由于他对北京市民生活深切的体验和文化心理 乃至哲学层面的理解,因而老舍的“京味儿”便具有 了市井味、现代性和写实化等诸多独特风韵,使之独 步文坛,独领风骚。
15
我们眼中的老舍
但在我们心目中,老舍是一个永远透露这平 民气息,永远为人民着想的北京作家。
他的文章永远没有华丽的词语,却永远不失 那简洁朴实的风姿。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老舍都 能用他那简朴的语言,精妙准确的词语生动的塑造 着一个又一个美妙而生动的事物以及人物。老舍先 生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民,所以他对人平等,不 高估自己,不嫌弃他人。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老 舍都把他们当做朋友。
16
他用笔和纸描述这每个百姓的生活,同样也描述
这自己的生活。通过养花我看出了老舍对生活充 满着情趣,热爱着生活。从别人对老舍先生的了 解,我也感受到了老舍先生那种热情好客,热爱 收藏,热爱工作的激情。从芝麻酱这一件小事, 同样可以看出老舍对人民的事情都是无微不至的 关心着。
在我心目中,老舍先生十一个伟大的人民作家。
7
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贡献
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是老舍在文史上的重要 贡献,其重要价值体现在:
(1)首先,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与他的独特人生 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他自身就是底层市民,与底 层市民的关系是天然的。因此他在创作中描写的是他 所熟悉的生活,投入了自身的生活感受。
(2) 其次,老舍对底层市民社会的描写,并不是单纯 描写底层社会,而是始终有一种深切的眼光,有一种 忧虑,有一种思考,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3) 第三,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贡献了一个底层市民人物 形象的系列。
(2) 30年代中后期,老舍连续创作了《猫城 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 《大明湖》(书稿毁于战火)等长篇小说,《阳光》、 《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 等短篇小说集,显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作品标志 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
4
(3)40年代以后,有长篇《火葬》、 《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 《饥荒》三部组成)、《鼓书艺人》等 问世,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进一步的成熟 与突破,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深入发 展。
11
小说内容
《骆驼祥子》讲的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 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 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 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 的车来拉 ,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 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 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 他又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 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 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 为自甘坠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这个悲剧的原因。
他写百姓的生活,感百姓的情,做百姓的事。自 己是人大代表,却从没有把自己当个官看,从没 有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超越了别人。
这就是老舍,百姓心中的顶梁柱,我心中最 “富有”的平民作家!
17
谢谢!
18
12
主要人物性格
• 祥子:(起初)老实、坚韧、自尊好 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 狡猾、好 占便宜、自甘堕落。
• 虎妞:心计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 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 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 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13
小说影响
6
(3)老舍的作品具有一种厚道、温情、具有一种人道 主义,充满对底层民众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他的创作 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特别是他始终关注着国民 性的改造问题,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这种 思想发展的尤为充分
(4)老舍善于写故事,他的作品总是情节连贯、生动、 故事性强,这一点又使老舍的作品具有非常通俗的意 味。
5
老舍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
(1)老舍出身平民,了解平民,始终为反映社会底层平 民的命运而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 再到《四世同堂》,平民世界是老舍创作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画面。
(2) 老舍特别热爱北京,大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作 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以地道的北京方言土语 为语言表现形式,使他的创作显示出特有的民族特色, 因而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等; • 中篇小说: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出口成章》等;
• 短篇小说: 《赶集》、《樱海集》等。
3
老舍小说创作的主要阶段
(1)2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期间创作了三个长篇《老 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初步显露了老 舍创作独特的艺术个性:擅长描写北京市民的生活, 笔调幽默,视野开阔,擅长写结构完整的故事。
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
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Biblioteka 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
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
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
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
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
老舍的主要作品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等; • 剧本:《龙须沟》、《春华秋实》、 《茶馆》
9
骆驼祥子
• 创作背景 • 小说内容 • 主要人物性格 • 小说影响 • 作品评价
10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 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 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 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 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 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