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757

合集下载

2015-2016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5-2016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简要目录一、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3)二、行业发展趋势 (4)三、行业相关的法规、政策 (6)四、行业上下游情况 (13)五、行业规模 (15)六、影响行业发展的要素 (17)七、行业风险 (19)八、行业竞争态势 (22)九、行业壁垒 (25)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快速提升,电影行业实现了良性快速的发展。

一、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了百年发展的积淀,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留下了无数经典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实现了快速提升。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对于资本介入政策放开,电影行业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的积极进军,进一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总票房收入从2003年的约58亿元增长到2014年逾296亿元的规模,增幅近5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虽然2012年受中国电影行业开放政策调整冲击,但随着国内电影制作发行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国产电影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二、行业发展趋势1、电影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优秀的电影作品主导市场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电影这种融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认可。

近年来,随着电影制作技术和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不断成熟,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观众对于优秀电影作品的渴求度不断提高,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不断提高。

2015-2016年电影放映业分析报告

2015-2016年电影放映业分析报告

【2016年09月】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局负责。

国家对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该证实行年检制度。

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电影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涉及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和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

二、行业上下游情况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影片发行和院线公司分销管理。

我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影制片、电影发行、院线、影院四个环节,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公司和影院。

其中,制片商主要负责影片制作,需要投入巨资拍摄影片,经营风险最高;发行商从电影制片商方面获取影片发行权后,主要负责影片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和营销;院线公司从发行商处获得电影拷贝后,负责向其所属影院进行发行(按照现有体制,发行商不能直接向影院发行影片)。

影片发行方的主要收入为影片发行代理费,一般为总票房税后金额的4%-6%,由制片方从分完账的收入中支付;院线公司的主要收入是影片发行管理费,一般为总票房税后金额的2%-5%,由旗下各加盟影院从分完账的收入中支付。

行业的下游主要为衍生产品开发,包含电影相关的广告、音像、软件、旅游、娱乐、玩具、服装等行业利润开发。

目前在好莱坞完整的产业链条中,与影院相关的银幕层面价值实际远远不如衍生产品。

我国的电影产业还处在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了从制片、发行到放映的基本链条,相关衍生行业的开发刚刚走上轨道。

三、产业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选择在影院观影,人们的影院观影习惯正在稳步形成。

2016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6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6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根据2016年的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市场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首先,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达到了4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7%。

这表明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热情不减,在消
费能力提升和多元化需求的推动下,电影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其次,国产电影在2016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国产电影总票
房达到了2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7%。

国产电影的
市场份额约占到了53.4%,超过了外国电影。

这一趋势反映了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成果,国产电影在内容创作、制作水平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全面提升。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现象也日益凸显。

在2016年,
除了传统的商业大片和大众喜剧,一些类型的电影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例如,文艺片《湄公河行动》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观众对多样化的电影类型有着更高的需求,电影市场正逐渐向着高品质、高内涵的作品方向发展。

然而,中国电影市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盗版问题依然存在,对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电影票补贴和炒作等不规范行为也对市场秩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干扰。

综上所述,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表
现出日趋多元和成熟的发展趋势。

然而,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和观众共同努力,加强版权保护,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电影制作和观影体验的质量,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16年最新电影行业调查 分析报告

2016年最新电影行业调查         分析报告

2016年最新电影行业调查分析报告2016年10月1一、电影行业现状(一)2016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概况1、影院终端是整个产业链中发展最稳定、最有希望的环节2、影片投资增长趋于稳定,制片模式日渐明晰3、农村电影市场新模式初显潜力4、电影产业格局出现雏形6、电影产品输出仍有瓶颈(三)中国城市影院投资建设情况1,投资主体案例分析2、中国城市影院项目发展、影院建设分析(四)部分省市城市院线电影市场概况1、部分省市城市院线票房及市场份额2、部分城市院线市场票房与市场份额二、电影行业近几年票房统计三、电影产业链及利润分配四、中国电影业管理体制(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迁的历程(二)双重管理下的电影业管理体制(三)国产片制、发、放各环节的管理体系(四)影片进出口的管理体制五、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我国是影视生产大国而非影视产业强国(二)我国是影视教育大国而非影视教育强国(三)国产片制、发、放各环节的管理体系(四)电影衍生产品开发落后(五)电影市场规模相对小(六)尚未形成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政策法规(七)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品牌化优势尚未构建(八)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拓展步伐缓慢,相对于欧美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六、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树立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营销观念2(二)调整电影产业结构,促进电影产业升级(三)重视影片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四)借助境外影视机构,强力拉动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五)加速健全电影法规制度,为电影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七、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前景一、电影行业现状2016年,中国诸多社会事件对电影创作的题材取向、电影市场与产业发展都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

总体来看,无论是就产业发展、票房业绩,还是从艺术审美视角审视,中国电影都攀上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困扰电影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在 2016年得到继续改善,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对接成为年度最突出亮点。

相较于之前,2016年影片投资生产出现转型,影片投资数量增长开始放缓,多主体合作与探索适合于国内市场环境的类型化,成为影片投资的共识。

2015年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0月目录一、中国电影行业:千亿市场,持续看好 (5)1、电影为文化输出载体,经济效益凸显 (5)2、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6)(1)内地票房增速全球第一,市场容纳度大幅提升 (6)(2)国产影片量与质提升 (7)(3)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源动力:供需双轮驱动 (9)(4)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问题 (11)3、中国电影市场未来趋势 (13)(1)2015年预计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超400亿水平 (13)(2)“口红效应”有待形成 (14)(3)分账片配额或放开,国产片影响甚微 (16)二、院线行业:电影发行主要渠道 (17)1、院线行业建立,三大院线经营模式 (17)2、当前中国院线市场现状 (19)(1)新增影院速放缓,多厅占比提升 (19)(2)院线分化程度高 (19)(3)上座率和场均人次下滑,排片方式有待改善 (20)(4)影院收入形式单一,毛利率有待提高 (21)3、院线行业未来趋势:横向整合,纵向一体化 (22)(1)横向整合,集中度提升 (22)(2)排片方式更为主动,内容形式多样发展 (24)(3)纵向业务延伸,电影全产业链一体化 (26)三、互联网+推动院线行业升级 (26)1、在线平台建立,院线行业O2O发展 (27)2、网络院线付费模式养成,新增票房出口 (28)四、万达院线:院线龙头,收益稳增长 (30)1、院线的模拟利润表 (31)2、经营效率优异,利润率水平远高于同行 (32)(1)票房业务运营效率高于同行,优势明显 (33)(2)非票房业务高速增长,未来仍有巨大空间 (34)(3)利润率高于同行,未来将继续保持领先 (36)(4)资本助力加快实现横向区域拓展与纵向业务延伸 (37)3、盈利预测 (40)电影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2014年中国票房收入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我们通过因子分解发现,影院数增加、单影院银幕数增加对票房增速贡献分别为23.49%、10.36%,仍为票房增长的两个关键正相关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直到2014年中国票房市场出现盈利拐点,观影人次增速四年来首次高于银幕增速,上座率实现反转,需求端成为增长驱动中国票房市场良性发展的根本因素,影片质与量的提升有望拉动需求大幅增长。

(推荐精品)2016年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推荐精品)2016年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电影市场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51、行业主管部门 5(1)中宣部 5(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52、行业法规政策 63、行业监管政策 6(1)发行放映监管政策 6 (2)经营许可政策 7(3)经营管理政策 8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91、全球电影市场发展情况 92、美国电影院市场发展情况 113、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情况 114、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情况 12(1)影院市场稳步增长 12(2)影院基本完成数字化布局 135、行业发展趋势 14(1)现代多厅影院建设成为主流 14(2)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巨大 14(3)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是影院增长的强大需求市场 16三、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 171、行业市场化水平 172、行业竞争格局 18(1)院线竞争情况 18(2)电影院竞争情况 183、行业壁垒 20(1)准入壁垒 20(2)资金壁垒 20(3)专业人才壁垒 21(4)商圈及选址的排他性 21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11、有利因素 21(1)政策支持 21(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23 (3)技术升级有效降低了行业成本 242、不利因素 24(1)盗版现象在一定程度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24(2)其他渠道的分流可能影响到观影人次的增长 24 (3)竞争程度依旧激烈 25五、行业特点 251、行业经营模式 25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5(1)行业周期性 25(2)行业区域性 26①票房收入区域性 26②影院、院线的区域性 27(3)行业季节性 273、上下游行业关联性及影响 28一、行业管理我国电影行业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分别为制片方、发行方、电影院。

发行方又包括专业发行方和院线发行方。

制片方主要负责影片投资制作;专业发行方负责影片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与营销;院线负责从发行方获得影片后,统一给其下属影院安排发行和放映;影院负责对其所属院线的发行电影进行排片和放映。

2015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5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5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5年是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一年,引导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年,同时也是电影产业进一步规范和深化的一年。

以下是2015年电影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首先,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票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收入达到440.64亿元,同比增长48.7%。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连续第三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电影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大幅提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其次,2015年中国电影创作质量更高,类型更多样化。

从《捉妖记》《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到《煎饼侠》《栀子花开》,中国电影在题材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趋势。

非常规题材和新鲜视角的电影作品不断涌现,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并且,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人在寻求创造观影体验上进行创新,大量引进3D、IMAX等技术手段,提高视听效果。

再次,电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上线的影片数量虽然有所下滑,但是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却实现了大幅增长。

这一趋势表明,观众对于电影的选择更加精细化和理性化,更注重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内容,而非数量。

这也使得电影创作和制作环节趋向规范,创作水平和产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最后,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

2015年,《美人鱼》在北美地区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突破性之作。

此外,电影节奖项、国际电影合作等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电影逐渐打破国界限制,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和观众口碑。

总的来说,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年。

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作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然而,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片源质量不高、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以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机制来引导电影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提高电影产业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我国电影院线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电影院线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电影院线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电影院线,是指经营者通过掌握相当数量的电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建立放映网络,垄断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从而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经营体制。

因此,在电影放映行业,电影院线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经营体制。

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中国院线的定义是“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合而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这个概念实质上就接近于上文提到的发行放映院线,尽可能全方位考虑了发行和放映的现有关系。

单纯几家影院简单联合体已经不能完全界定目前的院线企业。

现代化的院线企业应该是是以影院为核心的影视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中,院线扮演着“纽带”的角色:前端连接着影片的拍摄与制作,后端牵引着影院。

同时由于其在产业中的特殊地位和资源条件,还可以投资更多具有潜力的电影衍生品。

因此院线企业的影院扩张可看作影视产业本身的圈地运动,谁圈到的影院越多,谁的力量就越大,越能够形成集合力量,产生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目前,数字技术已全面介入传统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并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传统产业和数字技术有效结合的产物,数字电影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里程碑。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电影作品。

相对于胶片电影,数字电影最大的特点是成本较低、没有磨损、运输方便。

中国电影数字放映分为三个层次:面向大城市观众与国际相兼容的商业数字影院(2K/4K),面向中小城市观众的中档商业影院(1.3K),面向广大农村农民观众的电影流动数字放映(0.8K)。

随着电影数字化浪潮的推进,数字3D技术为电影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3D电影是相对2D电影而言,其特点是观众观看时,影片以立体形式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简版)艺恩—影视大数据平台领航者012015中国电影产业总体态势分析052015中国电影放映市场之影投市场研究022015中国电影制片市场研究032015中国电影发行市场研究042015中国电影营销市场研究072015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研究082015中国电影观众档期满意度研究目录102015国际电影市场研究062015中国电影放映市场之院线市场研究092015电影+金融产品创新研究Part1. 2015中国电影产业总体态势分析1.1 中国电影产业(直接)规模1.2 电影关联产业规模及从业人口规模1.3 中美电影市场大盘分析1.4 中国电影市场供应不足,大盘增长由需求带动1.5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大数据1.1 中国电影产业(直接)规模☐在居民消费的拉动下,2015年电影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其中消费占比63%;☐随着国产影片的数量和质量的逐步提升,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点将逐步由影院、屏幕的投资转向电影本身票房和相关的广告和版权,预计2016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400亿元,电影消费的贡献度同比将增长4个百分点,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居民的消费升级以及观影习惯的逐步养成。

☐2015年,中国电影出口比重仅占3%,有较大提升空间。

1.2 电影关联产业规模及从业人口规模source:艺恩根据产业投资+产业消费两个维度的主要子产业总和测算关联产业规模,产业投资主要指影视产业园区,文学,游戏相关的IP孵化,产业消费指电影产业带动的餐饮,交通以及休闲旅游等关联产业☐2015年电影关联产业规模达到3050亿元,其中拉动规模最大的是餐饮交通消费,占比达到39.4%。

☐2015年电影从业人口达到65万人,同比增长30%,其中影片放映环节的人口占比最高,为45万人,原因是电影院的增长速度加快。

☐2015年产业投资总额约为1550亿,产业消费达到1500亿。

1.3 中美电影市场供需比较:中国观影人次将在2016年超越北美2006-2015年中国及北美地区上映影片数走势图2006-2015年中国及北美地区观影人次走势图☐中国观影人次将在2016年超越北美,影片数量仍和北美有较大差距; ☐2015年,电影在线票务平台参与发行52部电影,占总影片数的11.2%。

1.3 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率远超北美,有望成世界最大电影票房市场☐北美市场票房为110亿美元,尽管打破了2013年的记录,但增幅仅7%。

☐相反,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有望在2017年底超越北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

9296 96106106102108109103110 45 7 10 1621273547684%0%10%0%-4%6%1%-6%7%25%30%43%64%29%30%28%36%49% -50%-30%-10%10%30%50%70%0601201802403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北美票房(亿美元)中国票房(亿美元) 北美票房增长率 中国票房增长率1.4 中国电影市场供应不足,大盘增长由需求带动☐2013年开始,中国每单位观影人次可供给影片数低于北美;中国电影供需指数基本逐年下降,观影需求仍有增长空间,中国需要更多优质影片;☐2011年之前,平均票价上涨较快,2011年开始,平均票价较为稳定,说明中国票房的增长主要由观影需求增长导致,与票价无关。

注:供需指数=供给(影片数)/需求(观影人次)*1亿,反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 2008-2015年北美与中国供需指数对比52 302040608010012014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北美中国转折点2008-2015年CPI 及平均票价指数走势图注:平均票价指数是表现电影票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指标,计算方法与1.5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大数据大盘日均产出:1.20亿元最高单日票房:7月18日,4.25亿元最低单日票房:2月18日除夕,2119.60万单日过亿:181天过2亿:46天过3亿:9天Top10影片票房占比:35%Top50影片票房占比:80%大盘最高连续过亿:7月9号至8月2号,共计25天全年上映电影:449部票房:438.74亿元国产片单片票房:8138.6万进口片单片票房:2.22亿国产片票房占比:62%进口片票房占比:38%Part2. 2015中国电影制片市场研究2.1 国产片产量及上映率趋势2.2 2015电影类型分析2.3 2014-2015月度票房分析2.4 2015档期票房分析2.5 2015国产片竞争力指数2.6 不同投资规模电影投资回报率2.7 制片机构分析2.1 国内电影产量及上映率趋势:告别数量竞争上映率增至65%☐以2012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开始从稳步增长变为减量减速,国产片从数量竞争开始步入到单片产出效果和票房竞争阶段,提高产能利用率成为关键。

☐作为电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院线上映成为衡量影片投资回报的基本要素,国产片上映比例已从2010年的低谷阶梯式上涨至65%。

☐对于电影投资制片方来说,除票房外,更应该关注其增长潜力和增长原因等软性指标。

近十年国内电影上映率比较电影上映部数电影总部数2.2 2015电影类型分析:动作、喜剧类型受欢迎爱情、科幻类份额下降☐2015类型年度票房赢家为动作类影片,占年度票房比例接近30%,喜剧类占比接近20%,亦相对突出;相较于2014年,份额占比提升最大的是喜剧类,其次是动作类类,两者分别提升了10%和6%;占比呈现负增长的是科幻类影片,份额下跌15%,爱情类下跌6%,动画类微跌0.3%。

☐从上映新片方面看,爱情类影片上映数量最多,其次为剧情和喜剧类影片。

☐从类型供需方面看,排除受单片影响较大的类型,以及上映数量小于10部不成规模的类型,喜剧及动作类型排片供应仍不能满足观众需求,而上映部数最多的爱情类影片供大于求。

2.3 2014-2015月度票房分析:7月55亿破纪录 冷档期出现高涨幅☐2015年全年各月皆呈涨势,共5个月份票房超过40亿,7月单月票房首次突破50亿大关,其中4月份创造了全年同比最高涨幅128%;☐除2月、7月依然是重点票仓之外,以往被认为市场偏冷的档期,如3月、4月、9月,均出现较高涨幅。

19321618222836261928232626492641323455363442274238%27%78%128%43%19%51%38%82%52%14%63%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42015同比2014vs2015年月票房走势单位:亿元《速度与激情7》《港囧》《碟5》《小黄人》《超能陆战队》《灰姑娘》《木星上行》2.3 月度票房冠军:《捉妖记》连续两月蝉联国产片占据半壁江山☐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月度票房冠军共产生131.35亿,占30%的市场份额,进口片与国产片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较2014年好莱坞大片垄断8席有所好转;☐《捉妖记》以超过24亿夺得年度票房冠军,打破了上半年《速度与激情7》创造的记录,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第二高票房影片。

☐2015年国产片月度票房冠军主要分布在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三大档期。

从类型来看,国产月度票房冠军类型多元,既有《捉妖记》《寻龙诀》这样的魔幻、惊悚大片,亦有《夏洛特烦恼》这样“以小搏大”的喜剧黑马。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澳门风云2超能陆战队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侏罗纪世界捉妖记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007︓幽灵党寻龙诀2.4 2015档期票房分析:三驾马车拉动暑期档爆发进口片上映渐趋集中☐2015年13个档期共计产出票房224.57亿,占51%的市场份额,除暑期档、春节档和贺岁档外,其余档期均为节日或假期性质的档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至3天。

☐从票房表现看,持续3个月的暑期档共产出近125亿票房,得益于《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片齐齐发力,档期票房冠军《捉妖记》票房占比19%,低于其他档期冠军占比。

另两大档期春节档和贺岁档分别产出票房18亿和47亿,三大档期共计创造近190亿票房,占到市场份额的85%。

2015年档期票房表现及其档期冠军占比智取威虎山3D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天将雄师超能陆战队战狼速度与激情7哆啦A梦︓伴我同行侏罗纪世界捉妖记新娘大作战港囧夏洛特烦恼寻龙诀2.5 亿元以上国产片优势票房区间分析:优势票房区间向高阶迁移55.9%60.9%57.9%50.0%50.0%61.0% 48.0%75.0% 63.2% 61.1%0%20%40%60%80%1亿以上总体1-2亿2-4亿4-6亿6亿以上201420152015年相比2014年,1亿票房以上的国产片相对进口片最具相对数量优势的票房区间从1-2亿上升至2-4亿,2015年2-4亿票房区内共20部影片,平均票房为28356.94万元,按照制片方35%的分账比例计算,对于投资人来说,投资成本在9925万元以下可以盈利。

2014vs2015不同票房区间国产片数量TGI2014vs2015不同票房区间国产片数量占比14部 12部 11部 15部8部 12部 5部 11部 50部 32部108.9103.689.589.578.7 123.0103.6 100.2 607080901001101201301401-2亿2-4亿 4-6亿6亿以上201420152016e2.6 亿元以上进口片优势票房区间分析:由4亿以上降至1-2亿44.1% 39.1%42.1%50.0%50.0%39.0%52.0%25.0%36.8%38.9%0%10%20%30%40%50%60%1亿以上总体1-2亿2-4亿 4-6亿6亿以上201420152015年相比2014年,进口片相对国产片最具相对数量优势的票房区间由4亿以上下降为1-2亿。

2014vs2015不同票房区间进口片数量TGI2014vs2015不同票房区间进口片数量占比9部13部8部5部8部7部5部7部12部 12部 88.795.4113.3 113.3133.364.194.499.760801001201401-2亿2-4亿4-6亿6亿以上20142.7 制片机构分析:万达总票房突出《捉妖记》助力三大公司提升单片优势☐2015年万达影视、光线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均产出10部以上影片,但万达凭借67.5亿元总票房处于领先;出身互联网的腾讯视频与合一影业表现不俗,两者参与制作影片总票房分别达到62.3亿元、54.7亿元;☐蓝色星空、联瑞、安乐皆因参与年度卖座电影《捉妖记》具有平均单片票房优势;万达、光线单片表现尚可;中影由于数量基数摊薄单片票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