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步骤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1.操作前的准备:(1)清洗双手(2)备齐用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

检查商品的失(1,(2的血管,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3)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0°~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0~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导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血后拔出针芯。

(4)妥善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将透明敷贴的中央对准穿刺点,无张力粘贴。

具体步骤如下:①单手持膜、捏合导管座(塑型),以确保敷贴粘合导管,避免导管移动。

②抚平整块敷贴,排除敷帖下空气,避免水汽集聚。

③边撕边框边按压,减少周边翘起,同时将标记纸贴于导管座下端,延长管与穿刺管呈U型固定(Y型接口勿压迫穿刺血管),肝素帽稍高于导管尖端。

(5)正确封管1)常用封管液:肝素生理盐水10~100U/ml;保留时间:持续8h;后,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置管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留置针上方衣服不可过紧,3岁以下患儿在四肢静脉留置时,留置肢体可以套手套或袜子。

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置管期间透明敷贴若有卷边脱落及时处理。

(3)置管期间的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

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用碘伏,酒精消毒每周至少2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纸胶布固定。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为以下几步:
1. 消毒:首先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然后用酒精棉球或酒精消毒液清洁静脉留置针插入点的皮肤。

2. 定位:使用透明胶带,固定一张透明胶带在插入点附近用于定位,并标记出插入点。

3. 穿刺:用非主手按住患者的皮肤,然后用插管手握住静脉留置针的中央部位,以30至45度的角度插入皮肤,并注意避免水平插入。

当感觉到针尖进入血管时,需要松开非主手,然后将管子推入穿过引导针。

4. 移除引导针:在插管时,保持管子稳定,将引导针轻轻地拔出体内,然后再固定住通路装置的外部端。

5. 固定固定装置:找到透明胶带的开口,将其缠绕在患者的手臂周围,然后把两侧的透明胶带交叉在裸露的部分上。

确保固定装置牢固且不会移动,以防止插管脱落。

6. 测试连接: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留置针,确保针尖在血管内,然后连接输液器或其他治疗设备的连接器。

7. 注意观察:留置后的24小时内,应保持密切观察留置针的
情况,如血肿、渗漏、感染等。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准则。

完整的操作流程应根据具体的医疗机构的规定和标准进行。

静脉输液(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建立静脉通路可以方便抢救。

对于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静脉输液可以减轻痛苦并保护血管。

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信息并向患者解释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以及评估患者的局部皮肤、血管情况和肢体活动度。

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要求患者排尿和穿刺肢体保暖。

在准备方面,护士需要仔细核对医嘱单、输液执行单和瓶贴,并检查药液标签、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

消毒瓶口和瓶塞,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至根部,将输液器袋套在药瓶上。

在患者旁边,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药液标签,然后关闭调节器,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

展开输液管,先将茂菲滴管倒置,抬高滴管下输液管,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流入滴管内。

当液体达到1/2-2/3满时,迅速倒转滴管,使液体缓慢下降。

液体流入头皮针管内后,关闭调节夹,检查输液管内是否有气泡,并将输液管放置妥当。

在操作流程中,护士需要打开留置针包装并将无菌透明辅料放置在治疗盘备用。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在穿刺静脉肢体下垫一次性治疗巾。

选择前臂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静脉,放置止血带。

消毒液消毒皮肤(第一遍),消毒范围直径≥8cm(待干)。

在静脉穿刺点上方8-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液消毒皮肤(第二遍),消毒范围<第一遍(待干)。

快速洗手后,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药液标签。

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连接留置针,垂直向上轻轻除去护针帽,一手固定导管座,左右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

在输液过程中,存在多个操作环节出现错误。

其中,医护人员未核对医嘱单、输液执行单和瓶贴,未核对药物及标签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未查看药液性质的包装和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消毒瓶口方法和输液器使用不正确,操作前未核对患者,未解释并取得配合,未关闭调节器或旋紧头皮针,排气方法不正确,未检查气泡,未打开留置针和贴膜,未垫治疗巾等操作也存在问题。

静脉注射(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注射(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注射(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
以下是静脉注射(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并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选择静脉注射的适当位置:常见的位置包括手臂内侧、前臂和手背。

3. 清洁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保持干燥。

4. 固定注射部位:用一只手拉紧患者的皮肤,将留置针插入皮肤和静脉之间的适当角度。

5. 插入留置针:缓慢将留置针插入静脉,留意有无血液反流。

6. 发现血液反流:若有血液反流,表示插入位置正确,患者的血管被成功进入。

7. 绑扎固定:将绷带或透明敷料安全地绑扎在留置针周围,确保留置针不会意外滑脱。

8. 连接输液设备:连接输液设备到留置针上,确保输液的顺利进行。

9. 定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仔细检查留置针的位置和患者的反应,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

评分标准
为了确保静脉注射操作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以下为评分标准:
1. 洗手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是否按照规定洗手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注射部位清洁:是否使用酒精棉球彻底清洁注射部位。

3. 注射部位选择:是否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静脉注射。

4. 注射角度和力度:是否插入留置针的适当角度,并且力度适中。

5. 血液反流:是否能正确识别血液反流的出现。

6. 留置针固定:是否安全且牢固地固定留置针。

7. 输液设备连接:是否正确连接输液设备到留置针。

8. 定期检查: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定期检查留置针和患者反应。

以上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可帮助确保静脉注射(留置针)的操作质量和患者安全。

静脉输液(留置针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留置针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留置针固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流程步骤1. 消毒准备- 手部消毒,佩戴手套。

- 将消毒水倒入碗中,准备消毒纱布。

2. 物品准备- 制袋准备,包括输液袋、输液管、注射器、留置针、纱布等。

- 检查物品完整性和有效期。

3. 准备留置针- 打开留置针包装,确保留置针封闭端处于消毒状态。

- 检查留置针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4. 固定留置针- 在受治疗对象合适的部位选择针眼。

- 用酒精棉球清洁被选部位。

- 将酒精棉球贴在部位上,用绕口令消毒液涂抹在清洁区域上。

- 使用无菌技术将留置针插入所选部位的静脉内。

- 固定留置针,使用透明敷贴或绷带固定。

5. 连接输液管- 使用消毒纱布,将输液管连接到留置针上。

6. 输液操作- 检查输液袋是否无漏气,无漏液。

- 打开输液袋,按要求调整输液速度。

- 监测输液过程中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7. 完成操作- 操作完成后,将废弃物丢弃在指定中。

- 将工作区域清理干净,归位相关物品。

评分标准- 0分:完全不熟悉操作流程,无法正确执行。

- 1分:对操作流程有部分了解,但无法独立完成。

- 2分:对操作流程基本了解,能够基本独立完成。

- 3分:对操作流程熟悉,能够独立完成,并具备必要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 4分:对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并能正确操作、判断和解决问题。

- 5分:对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并在过程中能科学判断、灵活操作,及时解决问题。

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评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医疗操作,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性操作。

正确的操作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下是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1. 环境准备。

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前,首先要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

护士需要洗手并佩戴手套,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检查静脉留置针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2. 与患者沟通。

在进行操作前,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3. 选择穿刺部位。

选择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时,应该优先选择静脉较粗、较直、较固定的部位,避免在关节处和曲折处进行穿刺,以免造成疼痛和静脉损伤。

4. 皮肤消毒。

在进行穿刺前,护士要对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使用消毒棉球沿着静脉方向做圆周摩擦,以确保穿刺部位的无菌。

5. 穿刺操作。

护士应该将静脉留置针插入皮肤,穿透静脉壁并进入静脉腔,然后将穿刺针头取出,保持导管处于静脉腔内,固定好导管。

6. 固定导管。

在成功插入静脉留置针后,护士需要用透明敷料或者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导管脱出或移位。

7. 检查导管通畅性。

插入导管后,护士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或者抽取血液的方式检查导管的通畅性,确保导管没有堵塞或者漏血现象。

8. 记录和观察。

操作完成后,护士要对操作进行记录,包括穿刺部位、导管固定情况、患者的配合情况等,并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就是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及评分标准

静脉留置针操作及评分标准1.引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静脉输液和药物注射。

本文档旨在介绍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并给出相关的评分标准,以保证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2.操作流程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如下:2.1 准备工作1.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2.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3.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2.2 操作步骤1.选择插入点:在患者手臂或手背上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选择表浅的静脉以便插入。

2.消毒:使用消毒剂擦拭插入点,确保清洁无菌。

3.固定血管: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血管,可以选择局麻药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不适。

4.插入针头:将静脉留置针的针头缓慢插入选择的静脉,注意角度和插入深度。

5.测试:连接输液器并打开流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正常。

6.固定留置针:使用透明敷料或压力绷带固定针头和输液装置。

2.3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后要仔细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无菌。

2.插入针头时要注意角度和力度,避免穿透血管或导致血管损伤。

3.消毒过程要严格,确保插入点清洁无菌。

4.监测输液情况,确保留置针的顺利输液和无渗漏。

5.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生指导。

3.评分标准为了衡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质量,可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插入点准确性:选取合适的静脉,并进行准确的插入。

2.消毒操作:正确使用消毒剂擦拭插入点,确保清洁无菌。

3.留置针固定:选择适当的固定方式,确保留置针的稳定性。

4.输液监测:正确连接输液器,并能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正常。

5.操作技巧:操作过程中的手法、力度和角度是否适宜、得当。

6.安全措施:包括佩戴手套、洗手等操作前后的安全标准。

以上评分标准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估和评分。

4.总结本文档针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操作者需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操作,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留置针静脉注射操作方法

留置针静脉注射操作方法

留置针静脉注射操作方法
留置针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
1. 消毒:洗净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用75%酒精消毒患者的注射部位,通常是手臂内侧的静脉。

2. 准备注射器:将所需的药物注射器装入一个注射器接头,并调整剂量。

3. 张力带:将张力带绑在患者的上臂上,压迫静脉并使其凸显。

4. 穿刺:寻找一个合适的静脉注射点,通常是靠近手肘的内侧表面静脉。

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手臂,用另一只手拿起注射器接头,以30度角将针头径直插入静脉。

5. 观察:一旦针头进入静脉,应看到鲜血回流到注射器中。

如果未能看到鲜血回流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应停止注射并重新将针头进入静脉。

6. 固定针头:一旦确定针头已经进入静脉,将其与接头连接。

用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针头,以防止意外脱落。

7. 注射药物:慢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物缓慢注入静脉。

8. 清洗:注射完成后,将针头从静脉中拔出。

用棉球或纱布轻轻按压注射点,以止血。

注射完成后,应仔细清理注射器和相关设备,并妥善处理针头和一次性使用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体位不与病情不符,扣1分
2.垃圾分类不合理,扣1分
18.交待注意事项
3
1.未交待扣3分,交待不全扣1~2分
19.举手示意表示结束考试,拔针(不计时)
评 价
(10分)
1.护士坚持三查八对,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一次穿刺成功,能迅速排除输液故障
2.患者满意,输液通畅,无不良反应,局部无疼痛、肿胀
3.操作时间12分钟
首选前臂,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
4.选择留置针:满足病人输液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最短、最小型号、腔最少(直型和Y型)
2
留置针选择不当扣1分
5.将头皮针脱针帽排气后,(针尖斜面插入肝素帽排气,当液体充盈留置针,再将钢针全部插入肝素帽)插入肝素帽内,准备敷贴
2
6.扎压脉带:时间为40~120s,位于穿刺点上方5~6cm处,松紧度以能阻断静脉血流而肢体远端容易触到动脉搏动为宜
10
1.沟通不良扣3~5分
2.操作过程中污染1次扣3分
3.查对不仔细扣5~10分
4.穿刺不成功扣20分
5.1次排气不成功扣5分
6.每超过1分钟扣2分,操作时间达15分钟即取消比赛资格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步骤
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步骤
附件2
留置针静脉输液评分标准
考号: 姓名: 监考人: 总分:
项 目
考核内容
分值
评分细则
扣分
评 估
计 划
(5分)
1.核对医嘱
2.评估患者与准备
3.环境评估与准备
4.操作者自身评估与准备,洗手
5.用物评估与准备(不需配药)
1
1
1
1
1
1.未评估不给分,评估不完全酌情扣分
2
未做到扣5分
13.敷贴固定
(1)单手持无菌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塑形:无张力贴膜,边撕边框边抚平贴膜边框
(2)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
(3)敷贴要将白色隔离塞完全覆盖
(4)Y型接口朝外
(5)使用高举平台法
(6)书写穿刺日期、时间、操作者
(12)
2
2
3
1
2
2
14.冲管的方法(冲管、封管连续一次完成,无需更换注射器)
5
未脉冲冲管扣5分
15.封管的方法(钢针连留在肝素帽内
(2)边推液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拔出针尖时可见一滴水珠
(3)夹紧小夹子,靠近针座处(夹小夹子时注意:避免触碰穿刺点一端)
(10)
2
5
3
16.查对记录:询问观察输液后反应
2
一项未做到扣1分
17.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整理用物,符合垃圾分类,洗手(口述)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
7.消毒皮肤:2遍,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不间断消毒,面积不少于8×8cm,自然风干
5
一项未做到扣2分
8、除去护针帽、松动针芯
(1)固定导管座以除去护针帽,严禁仅持针翼
(2)左右转动针芯,切忌上下拉动
5
一项未做到,扣4分
9、穿刺
(1)绷紧皮肤
(2)针头与皮肤成15-30°
(3)直刺静脉
2.患者准备、环境准备可和评估一起进行
3.准备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实 施
(85分)
1.在治疗室配药,用物带至床旁,认真查对床号、姓名,解释,备胶布,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按要求排气
4
1.未查对扣2分,查对不全扣1分
2.患者体位与病情不符扣1分
3.带针帽排气扣2分
2.戴手套
3
未戴手套扣5分
3.选择血管
(4)穿刺速度稍慢,注意观察回血
(5)见回血后降低角度(降低角度至5-10°)再进针少许(0.2-0.3cm)
(6)后撤针芯0.2-0.3cm
(15)
1
3
3
2
3
3
10.送导管:将导管与针芯全部送入血管
3
11.松止血带,按病情调节滴速
2
与病情不符或记录与实际不符均扣2分
12.撤针芯,一旦针芯撤出,不得再次刺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