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核算及案例
存货减值核算案例

存货减值核算案例Inventory impairment account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companies. It is essential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value of inventory on hand to ensure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reflect the tru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business. When inventory is impaired, it means that its value has decreased, and this must be reflected i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records. Thi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and overall financial health.存货减值核算是公司财务报告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准确评估手头存货的价值对于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当存货减值时,意味着其价值下降,这必须反映在公司的财务记录中。
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整体财务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inventory impairment may occur. One common cause is a decrease i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inventory. This can happen if there is a sudden drop in demand for a particular product, leading to excess inventory that cannot be sold at the original price. Additionally, changes in market conditions, such as increased competition or a shift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can alsoresult in inventory impairment. It is important for companies to stay aware of these factors and regularly reassess the value of their inventory to avoid potential impairment issues.存货减值可能发生的原因有几个。
会计实务核算的知识点附案例及分析说明

会计实务核算的知识点附案例及分析说明1.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案例:某公司总资产100万元,其中负债50万元,则所有者权益为50万元。
2.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
案例:A公司向B公司销售货物,B公司尚未付款,形成A公司的应收账款。
3.存货计价:包括先进先出(FIFO)、后进先出(LIFO)和加权平均法。
案例:某企业采用FIFO法计价,先购入的原材料成本较低,因此产品成本也较低。
4.折旧:固定资产随时间价值降低的过程。
案例:一台机器原价10万元,预计使用5年,每年折旧2万元,5年后机器价值为0。
5.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案例:某公司的专利或商标。
6.收入确认:企业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时,确认收入的过程。
案例:当商品交付给客户且风险转移时,企业确认收入。
7.会计政策:企业为编制财务报表而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和惯例。
案例:企业选择采用历史成本法或公允价值法计量资产。
8.合并报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
案例:某集团将旗下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以反映集团整体财务状况。
9.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案例:企业现金流量表显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表明企业正在进行投资扩张。
10.审计: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以评估其准确性和公正性。
案例:审计师发现企业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需要企业进行更正。
11.内部控制:企业为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法规遵守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
案例: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审查各部门财务活动,确保合规。
12.坏账准备: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案例:某企业根据历史经验,预计部分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因此计提坏账准备。
13.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持有其他企业股份超过一年的投资。
案例:A公司购买B公司20%的股权,成为B公司的长期股东。
14.资本公积:非经营活动产生的股东权益变动。
会计案例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会计处理公司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会计处理

会计案例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会计处理公司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会计处理存货核算是指对企业存货价值的计量和记录过程,包括存货的购入、发出、盘点、减值等方面的核算。
而存货流转方式则是指存货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和使用方式。
以下是一个公司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会计处理的案例:假设有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其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
1. 存货购入核算:公司购入原材料时,按照购入成本计入原材料科目。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2. 存货发出核算:公司领用原材料进行生产时,将原材料成本计入在产品成本。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3. 生产成本核算: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在产品成本。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4. 产成品核算:公司生产完成的产成品,按照实际成本计入产成品科目。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5. 存货流转方式会计处理:公司将产成品销售给客户时,按照销售价格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同时结转产成品成本。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贷:产成品6. 存货盘点和减值核算:公司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如发现存货减值,按照减值金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会计分录示例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通过以上存货核算及流转方式的会计处理,公司可以准确记录存货的价值变化和流转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实际的会计处理可能因公司的具体情况和会计政策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如果你有具体的会计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财务人员。
会计经验: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如何计价及核算会计分录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如何计价及核算会计分录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其在会计处理上主要包括拨付加工物资、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收回加工物资和剩余物资等几个环节。
【例】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
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
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20000
贷:原材料20000
(2)支付加工费和税金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税额=30000x10%=3000(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7000x17%=1190(元)
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存货案例

第三章存货案例(一)宏远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增值税税率,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为简化核算,该公司对购进存货的经济业务,平时只在付款时编制结算货款的会计分录,月末,再汇总编制收入存货和结转存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该公司单独设置“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并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核算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二)2008年11月30日,宏远公司结存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账面余额,见表3—1。
表3—5 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账面余额表2008年11月30日金额单位:元(三)2008年12月份,宏远公司购入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业务如下:1.12月1日,购进甲材料85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价款为1768 000元,增值税税额300560元。
货款已经通过银行支付,材料也已经验收入库。
2.12月5日,购进乙材料36 000千克,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结算凭证。
3.12月7日,购进包装物(纸箱)400只,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包装物价款为1 900元,增值税税额为323元。
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包装物也已经验收入库。
4.12月8日,购进低值易耗品(A工具)25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低值易耗品价款为3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元。
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低值易耗品也已验收入库。
5.12月10日,购甲材料90 000千克,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结算凭证。
6.12月12日,购进低值易耗品(B工具)1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低值易耗品价款为2 660元,增值税税额为452.20元。
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低值易耗品尚未运达企业。
7.12月14日,收到12月5日购进乙材料的结算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材料价款为567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6 390元,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8.12月15日,购进乙材料40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闲材料的价款为588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9960元。
会计经验: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及案例

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及案例(1)产成品、商品等(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例1】20x9年12月31日,甲公司生产的A型机器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160000元,数量为12台,单位成本为180000元/台。
20x9年12月31日,A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000元/台。
甲公司没有签订有关A型机器的销售合同。
本例中,由于甲公司没有就A型机器签订销售合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确定A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其一般销售价格总额2400000元(200000x12)作为计量基础。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例2】20x9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甲公司决定停止生产B型机器。
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甲公司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材全部出售,20x9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成本)为900000元,数量为10吨。
根据市场调查,此种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60000元/吨,同时销售这10吨钢材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50000元。
本例中,由于企业已决定不再生产B型机器,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B型机器的销售价格作为其计量基础,而应按钢材本身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应为550000元(60000x10-50000)。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该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成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存货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
因此,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其成本计量。
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分析

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分析獐子岛公司是中国知名的水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主要从事海洋牧场养殖、水产品贸易以及水产加工等业务。
然而,近年来该公司却卷入了一起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展开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与教训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存货存量审计的重要性。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存货存量审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存货的真实情况,避免存货数额的虚高或虚低,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獐子岛公司这样以水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来说,准确核实存货存量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却出现了严重问题。
据称,獐子岛公司在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中报中,存在存货存量大幅虚高的情况。
这意味着獐子岛公司过于夸大了自己的存货规模,给投资者带来了误导。
那么,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獐子岛公司存在对原料、存货跟踪不清的问题。
媒体报道指出,獐子岛公司存在部分原料和存货未能真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情况。
这说明獐子岛公司在存货管理和追踪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准确掌握存货的真实情况。
其次,獐子岛公司可能存在存货滞销或过期的情况。
存货滞销或过期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存货存量审计中,企业也应当包括这一方面的核查。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不仅存货存量虚高,而且存货中可能存在滞销或过期等情况,这样的情况显然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不符。
此外,在存货存量审计中,獐子岛公司可能存在对存货价值计价不准确的情况。
存货价值的核算对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存货存量审计案例中,獐子岛公司的存货价值可能被过高估计。
媒体报道指出,在2020年中报中,獐子岛公司存货价值近5000万元,而实际价值可能远低于此。
针对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我们需要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教训呢?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管理和追踪的重视。
存货的审计案例

存货的审计案例存货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存货的准确核算和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存货的审计案例涉及到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存货审计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存货盘点的审计案例。
某公司在进行年度存货盘点时,发现实际存货数量与账面存货数量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审计师的进一步核实,发现是因为公司在盘点过程中存在一些管理不善的情况,比如盘点人员盲目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盘点,而未进行实地核实,导致盘点结果不准确。
审计师在发现问题后,建议公司对盘点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存货盘点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案例。
某企业在进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时,存在一些存货已经过期、损坏或者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但是企业未及时计提跌价准备。
经审计师的审计发现,企业存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的情况,审计师建议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计提跌价准备,以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存货质量抽样检验的审计案例。
某企业在进行存货质量抽样检验时,发现抽样检验的样本数量不足,且抽样方法不科学,导致抽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存货质量的情况。
审计师在对企业的存货质量抽样检验进行审计时,建议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种类和数量合理确定抽样数量,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存货库存管理的审计案例。
某企业在存货库存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库存记录不准确、库存周转率过低等情况。
审计师在对企业的存货库存管理进行审计时,建议企业应当加强库存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优化存货管理流程,提高存货周转率,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存货的审计案例涉及到企业的存货盘点、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质量抽样检验以及存货库存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存货的审计,企业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存货管理的水平,保障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稳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存货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的定义是: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于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库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会计报表中的存货数字就是这几个项目相加得出来的和。
一般来说,存货占工商企业流动资产的50%~70%,是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资产准备,而且,还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
所以,会计上特别注意存货的核算。
2. 存货的特点
与其他资产相比,存货具有如下特点:
(1)存货是有形资产。
(2)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公司中的存货处于不断销售、耗用、购买或重置之中,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和明显的流动性。
(3)存货具有实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下,存货能够有规律地转换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耗用或销售的存货,就有可能变为积压物资,或不得不降价销售,从而造成公司的损失。
3. 存货的内容
不同公司中的存货内容是不一样的。
通常意义下的存货会被人理解为仓库里尚未出售的商品,包括原材料等。
其实,不同公司对存货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例如从事制造业的公司的厂房、设备等,都按固定资产处理,而房地产公司的许多待售的房屋,则应视为该公司的存货。
存货中的会计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确认问题,二是计价问题。
确认问题涉及何时将存货记录在本公司的账上。
一般的标准是存货所有权的转移,即凡是所有权转入本公司,无论存在何处,都属于本公司的存货。
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反映的是公司当前所拥有或控制的存货数量。
存货的计价很有讲究,首先是收入存货的成本,其次是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存货的成本。
4. 存货的种类
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可分为3大类:
(1)在一般营业过程中,为提供销售所保有的资产(商品、产品);
(2)供销售用,但尚未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在产品);
(3)生产时,直接或间接消费的资产(原料、消耗品)。
5. 存货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
属于企业存货范围的内容很多,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存货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和管理要求。
为了便于不同存货的管理与核算,对于企业的存货应按其不同作用、特点分别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如“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不同形式的存货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但相对于企业的其他各项资产而言,不同的存货又具有类似的性质。
为便于分析企业资产结构、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一般把不同形式的存货合并计算存货总额后,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存货”项目反映其净值。
6. 存货的取得的会计核算实务举例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在实际成本法下,取得原材料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⑴购入原材料的核算原理。
企业外购材料时,由于结算方式和采购地点的不同,材料入库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上不一定完全同步,相应地,其账务处理也有所不同。
⑵购入原材料的核算。
★材料与结算凭证均已收到。
【例】A企业4月11日购入B材料10吨,收到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采购成本共计25 000元,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该种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 400元,计划成本总额为24 000元,已验收入库,做会计分录如下。
付款时:
借:材料采购25 000
贷:银行存款25 000
收料时:
借:原材料24 000
贷:材料采购24 000
★企业已经预付货款的材料收到,并已验收入库。
【例】A企业2007年4月18日收到银行转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6吨乙材料的发票运单,采购成本共计25 000元,已由银行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25 000
贷:银行存款25 000
4月22日,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计划成本总额为25 500元。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25 500
贷:材料采购25 500
用自备运输工具将外购材料运回。
【例】4月23日A企业购进7 200元丙材料,用转账支票付款,运输费500元。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7 700
贷:银行存款7 200
生产成本500
这批材料验收入库时,其计划成本为7 600元。
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7 600
贷:材料采购7 600
★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再用红字记账凭证予以冲出。
【例】A企业2006年4月28 日收到B材料6吨,计划成本12 000元,已验收入库。
4月30日仍未收到结算凭证,做会计分录如下:
4月28日收料时:
借:材料采购12 000
贷:应付账款12 000
同日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12 000
贷:材料采购12 000
4月30日由于结算凭证尚未收到:借:原材料12 000
贷:应付账款12 000
5月1 日:
借:原材料12 000
贷:应付账款1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