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保护海洋环境专题练习

第三章保护海洋环境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面材料和孟加拉湾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呈喇叭口状。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沿海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1970年,震惊世界的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材料二:1981年盂加拉湾又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

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大大降低。

材料三:1991年4月29日夜间的孟加拉湾风暴潮巨浪高达

6米多,吉大港水淹深达2米,受灾人口达1000万,有14万人

丧生,经济损失至少有30亿美元。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国家:A ,B

河流:a ,b

城市:①,②

(2)试从地形、气候等背景方面分析,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

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频繁并导致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3)我国大江大河的人海口和大海湾也是潮灾的主要发生区

域,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研析本题主要是以孟加拉湾风暴潮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从图中信息不难判断(1)问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印度,B孟加拉国,河流a是恒河,b是在我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恒河河口的西侧是印度的加尔各答,河口顶点上的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2) 孟加拉湾沿岸之所以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因为孟加拉湾呈三角形海湾,而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就位于喇叭形河口的顶端,当风暴潮形成并涌向海岸时,受喇叭口地形的影响,能量集聚,潮差增大;加上该地区夏季多飓风并盛行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由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所以危害严重。(3)是结合我国的实际,要求考生要识记住防灾减灾的措施。

(1)印度孟加拉国恒河雅鲁藏布江加尔各答达卡 (2)a.位于三角形海湾及喇叭形河口的顶

端,潮差大; b.夏季多飓风并盛行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 c.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d.人口密集。(3) a.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成立海上搜救中心; b.加强沿海防护设施建设,如防波堤、拦河坝; c.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营养物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生,会使水生生态系境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称为“赤潮”。

材料二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l→tl→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该海域出现赤潮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2)该地区有利于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赤潮对人类经济活动有哪些影响?

(4)把下列内容的代号填人下图中适当位置.说明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①农耕②海岸工程③海洋生态破坏④海洋环境污染⑤危及人体健康

(5)简述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

【答案】

(1)大量含有营养盐的污水排人海洋,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阳光强烈,温度较高,风力较弱,海水交换受阻,潮流缓慢,海域封闭。

(3)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

(4)从左到右:1—4—5—3—2。

(5)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控制;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防灾减灾宣

传教育。

专题训练:(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

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

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

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

2.风暴潮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 C )

①台风风暴潮来势猛、最具破破坏力②我国北方远离台风园地,因此没有风暴潮现象③风暴潮可冲

垮堤防,淹没农田与城镇,破坏海岸工程④风暴潮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⑦③④

3.在风暴潮传至大陆架或海湾期间,海面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风暴到达以前,海面发生强烈升降变动,称为“先兆波”阶段

B.风暴潮逼近时,水位急剧上升,水位比正常水位高lm以上,称为“先兆波”

C.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同时发生,往往酿成更大灾害

D.风暴潮过境后,海面仍会有些振幅较大的波动,成称为“余震”

4.世界上不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是 ( A )

A.南美洲西海岸 B.北美洲南部 C.亚洲南部 D.亚洲东部

5.关于海洋污染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排放,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B.采油采矿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核废料深海存储都会引起海洋污染

C.海洋污染类型可分为石油污染、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

D.世界海洋污染总量的50%来自陆地

6.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是 ( A )

A.石油污染 B.有机质污染 C.重金属污染 D.生活垃圾污染

7.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8.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关于鱼类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变得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死亡③海水严重污染,某些鱼类中毒死亡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运动。

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有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面关于海洋自净能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海洋通过自身作用,使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自净能力

B.世界大洋水体连通性好,海水有相当的自净能力,不会产生海洋污染

C.海洋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绝不把海洋当作天然的垃圾池

D.近岸水域,由于海湾、海峡、河口湾等面积较小,自净能力有限

10.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 D )

A.海洋 B.陆地 C.森林 D.湿地

11.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后代人对海洋的利用属于 ( A )

A.可持续发展原则 B.以防为主原则 C.统筹兼顾原则 D.国际合作原则

12.在沿海地区建立一些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目的是 ( C)

①保护珍稀或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②保护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海洋自然景观、自

然生态系统和历史遗迹③充分开发利用海洋所有资源④保护沿海滩涂和湿地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我国沿海湿地说法正确的是 ( D )

①我国沿海各省都有湿地分布②杭州湾以北沿海湿地多为砂质和淤泥质海滩③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

以基岩性海滩为主④从福建省南部到广西沿海滩涂、台湾西海岸和海南省均有天然红树林湿地分布

⑤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台湾岛、海南岛沿海分布有热带珊瑚礁湿地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XX年夏季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读“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图,回答第14-16题。

14.飓风 ( D )

A.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或以上 B.会诱发地震和海啸等地质灾害

C.形成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上,中心气压极低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

15.从“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分析,“卡特里娜”对全球经济的

最大冲击是 ( B )

A.海上运输中断 B.能源价格上涨

C.海水污染严重 D.保险赔付巨大

16.台(飓)风形成后,通常是自东向西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B )

A.台(飓)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B.低纬度地区以偏东风为主

C.低纬海区的洋流自东向西流泛

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17.如果阿拉斯加南面海域发生石油污染,下列渔场中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B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秘鲁渔场

18.关于海洋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海洋环境保护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以防为主、统筹兼顾、国际合作的原则。

B.要加强海洋污染源的控制

C.海洋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

D.海洋自净能力很强,一般情况下通过大洋水体的交换即可对近岸污染水体起到净化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XX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19-20题。

19.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D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0.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BC )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21.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BD)

A.人口老龄化 B.沿海人口密度大

C.多河流入海 D.缺乏海啸顶警系统

22.下列省区中不受风暴潮影有 ( CD )

A.浙江 B.上海 C.江西 D.四川

23.为了学习先进的经验,我国应该与下列哪些国家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方面的交流 ( AB )

A.美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英国

24.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

B.冬季,我国的南海不会形成海冰

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

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

25.2000年8月1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之一。“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20XX年10月上旬,“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身从失事的巴伦支海底被打捞上来。俄罗斯花

巨资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原因是 ( AB)

A.核废料存在放射性 B.核废料中的重金属

C.有毒气体泄漏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D.核废料会发生爆炸

26.俄罗斯在打捞“库尔斯克”号的过程中要克服 ( BC )

A.海水的运动 B.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 C.海水的腐蚀性 D.黑暗、低压、高温、缺氧环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27.读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油类污染最严重的海湾是,含溶解

氧最少的海湾是,原因是

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是

(2)1999年夏天,首先在长江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

其后向南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3)从各海湾的污染来看,我国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是。其中以工业

区最为严重。

28.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闻题。(10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XX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6°E)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印尼海啸波浪到达时间和死亡人数如下表所示:(据《自然》杂志,2005)

(1)关于本次地震引发的海啸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啸只能由地震引发

B.海啸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潮汐

C.海啸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D.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8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2)发生地震时当地地方时间为

(3)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原因是。

(4)A半岛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C地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5)描述海啸的成灾特点,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海啸灾害?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分)

材料一如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水生植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图中阴影区代表水生植物.黑点代表鱼类。

材料二磷、氮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水生植物营养物增加,主要是各种藻类的大量繁生,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往往出现以蓝藻、绿藻占优势的情况,称为“赤潮”。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化现象,说明水中等营养物质从t1,到t3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

(2)造成图中鱼类从t1到t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3)为减少图示现象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大力削减农田的化肥用量 B.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量

C.在入海口修建拦河大坝 D.配备除污船,及时清除入海污染物

30.如图是某年度一次台风登陆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种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是,是一种强烈发展的,其中心附近的风力在级以上。

(2)从图中台风的移动轨迹看,应该属于路径的台风,我国受这次台风影响最剧烈的省区是。

(3)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利用,加强台风的。这一措施利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4)1日这一天,上海受台风影一响,其盛行风向主要是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1.读北海与南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分析南海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3)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生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原因。

(4)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并说明理由。

(5)简述北海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2.读“辽东湾海域图”和“辽东湾污染状况图”,分析回答:(10分)

(1)近年来,辽东湾污染状况严重,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首要

污染物是,其次是,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辽东湾,

会导致海水,影响生态系统。

(2)结合辽东湾周围工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分析,导致辽东湾污

染较重的原因主要是:

A.从陆上和海岸生产活动看:

B.从海上生产活动看:

C.从海域自然条件分析:

(3)辽东湾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海洋污染,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其人为原因主要是:

① ,

②,

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C 3C 4A 5D 6A 7D 8C 9B 10D 11A 12 C 13 D 14D 15 B 16B 17B 18D

19AD 20BC 21BD 22CD 23AB 24BD 25AB 26BC

二、综合题:

27.【答案】 (1)海口湾杭州湾杭州湾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排放的富含营养盐类和有机质的废

水多,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2)沿岸流使赤潮生物向南漂流 (3)陆地上的工业生产和海洋交通运输沪宁杭

28.【答案】(1)c (2)7:22 (3)印尼距离震中最近 (4)山河相间,南北纵列水稻种植业 (5)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间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建立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成立海上搜救中心和防灾应急系统。

29.【答案】 (1)富营养 N、P农业灌溉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2)赤潮生物过度繁殖导致水体缺氧(3)AB

30.【答案】 (1)菲律宾以东洋面热带气旋 12 (2)西北行浙江 (3)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4) AC

31.【答案】(1)北海的温度和盐度均低于南海。两海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两海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比较严重。 (2)南海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 (4)海洋运输。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对时间的要求不高。 (5)终年温和湿润,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均匀。常年受西风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2.(1)无机磷无机氮富营养化 (2)A 辽中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使大量工业废水沿辽河排入渤海。B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有机物和海上运输船舶排放含油污水。C海湾较封闭,与大洋交换少,水流不通畅。(3)海洋污染物过量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

高三海洋专题

高三地理复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3)矿产资源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分布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科丰富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利用方式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海洋地理(学生版)

专题17 海洋地理 【高考预测定位】 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海洋奥秘;第二部分是开发海洋资源;第三部分是保护海洋环境;第四部分是维护海洋权益。高考命题关注点:以海洋科学考察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海洋知识;从世界某海域入手,判断该海域的地形、分析地形的成因,或者从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重大的地质灾害为切入点,用海底扩张说、板块学说解释灾害的成因;以海陆轮廓图为切入点,考查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海水运动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世界区域地图为切入点,或是根据近几年气候变化状况给出的数据为素材,考查海洋与大气间水热交换问题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分析海洋各类资源、海洋空间、海洋旅游业的开发;以世界区域地图或现实的海洋污染事件为背景,集盐度、温度、洋流、径流和气候为一体进行综合考查;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交通运输等。

【核心知识精讲】 一、海岸与海底地形 1.海岸的类型: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2.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说明:⑴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⑵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⑶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 二、海水温度与盐度 1.利用图示,理解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35‰,但不同海区盐度高低不一,总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度和低纬度递减。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⑴不同纬度海区,

高考地理第一阶段复习 第13讲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含能力训练)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3)矿产资源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 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 海底管道。 利用方式

高三地理保护海洋环境专题练习

第三章保护海洋环境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面材料和孟加拉湾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呈喇叭口状。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沿海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1970年,震惊世界的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材料二:1981年盂加拉湾又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 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大大降低。 材料三:1991年4月29日夜间的孟加拉湾风暴潮巨浪高达 6米多,吉大港水淹深达2米,受灾人口达1000万,有14万人 丧生,经济损失至少有30亿美元。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国家:A ,B 河流:a ,b 城市:①,② (2)试从地形、气候等背景方面分析,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 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频繁并导致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3)我国大江大河的人海口和大海湾也是潮灾的主要发生区 域,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研析本题主要是以孟加拉湾风暴潮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从图中信息不难判断(1)问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印度,B孟加拉国,河流a是恒河,b是在我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恒河河口的西侧是印度的加尔各答,河口顶点上的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2) 孟加拉湾沿岸之所以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因为孟加拉湾呈三角形海湾,而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就位于喇叭形河口的顶端,当风暴潮形成并涌向海岸时,受喇叭口地形的影响,能量集聚,潮差增大;加上该地区夏季多飓风并盛行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由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所以危害严重。(3)是结合我国的实际,要求考生要识记住防灾减灾的措施。 (1)印度孟加拉国恒河雅鲁藏布江加尔各答达卡 (2)a.位于三角形海湾及喇叭形河口的顶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特有的缺点是() A.黑暗 B.低温 C.缺氧 D.海冰破坏 2.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好 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A.建人工岛城 B.海水淡化工厂 C.海洋调查潜艇 D.海底隧道 2.D 3.D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4~6题。 4.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

5.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6.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4题,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海大桥由上海南汇通往洋山深水港,而洋山深水港主要进行集装箱运输,因此东海大桥主要通行集装箱卡车。第5题,钱塘江潮水汹涌,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可以减少潮水对桥梁的冲击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第6题,从题目所给的苏通大桥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可以看出,苏通大桥的设计主要考虑坚固性和安全性,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 5.C 6.D 读下图,中间多边形表示一岛国,完成7~8题。 7.在该图所示区域,该国的权利和义务不包括() A.开发水域自然资源 B.管辖人工岛屿建设 C.管理其他国家航行 D.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 8.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范围小于领海 B.该区域范围应从领海基线起算 C.其他国家不得在其上空自由飞越 D.所属国对该区域享有领海所包括的所有主权 8.B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3.16平方千米。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读图,完成9~10题。

2022年广东新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专题—海洋含答案

2022年广东新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专题 海洋 综合训练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左图),鱼类种类丰富。右图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胶州湾海域鱼类种类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 ①海域面积②海岸类型③入海径流④沿岸洋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B.水温C.风向D.湿度 3.若过度捕捞暖温种鱼类,将会使胶州湾鱼类 A.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改变B.多样性下降,优势种不变 C.多样性增加,优势种改变D.多样性增加,优势种不变 海洋难抵极,又称尼莫点(48°52.6′S,123°23.6′W),位于南太平洋中央海面上,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2688千米。该点孤离于陆域、洋流及船舶航线之外。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并理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据此完成4—5题。 4.尼莫点附近海域 A.有机质较少,海洋生物难以生存 B.靠近极地,受磁场干扰,通讯困难 C.纬度较高,冰山众多,航行受阻 D.盛行西南风,风大浪急,天气恶劣 5.与其它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 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的有利条件是 A.海水深度较大 B.隐蔽条件较好 C.自净能力较强 D.环境影响较小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中的岛国(下图)。近年来,新西兰大力推广精准捕捞技术,采用该技术捕获的鱼仍可在特有的内衬套中游动,保持活力。该系统内部设有鱼类逃逸孔道,可以将误捕鱼种或者允许捕捞尺寸以下的鱼放归大海,通过这些逃逸孔逃生的鱼比传统拖网渔具逃生的鱼,存活机会更高。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新西兰近海渔业资源总量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该国 A.地处中纬度B.大陆架窄 C.地震多发D.人口多,捕捞过度 7.新西兰实行精准捕捞后,捕捞量变化最大的鱼类是 A.热带鱼B.大型鱼C.深海鱼D.淡水鱼 8.该国渔业部门推广精准捕捞技术目的是 A.提高产量B.提高品质C.提高效率D.保护资源 泰国普吉岛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该岛有桥梁与马来半岛相连,东面海域(距河口较远的宽阔大陆架上)有人工珍珠养殖场。旅游业是普吉岛的第一收入来源。下图为普吉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11月~次年4月是普吉岛的旅游旺季,因为该时期当地 A.白昼长,景色迷人B.云量大,天气凉爽 C.多晴天,海面平静D.风力强,适合冲浪 10.游客在普吉岛旅游可能体验到的项目有 A.参观菠萝田和苹果园B.乘坐小船观赏红树林 C.借助望远镜观赏雪山D.在原始毛竹林中露营 11.普吉岛东面海域发展人工珍珠养殖场的区位优势是 A.海水的盐度高B.海水含沙量大 C.海水温暖清澈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高考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含答案)

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 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 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南海B.东海 C.黄海D.渤海 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B.②③④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海洋专题》

高频考点339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拓展提升】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A.生物资源B.空间资源C.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 2.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①海洋生物种类增多①改变海岸地貌①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1.B 2.B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航运业,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主要有改变海岸地貌,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①①正确;海洋生物种类材料没有提及①错误;人工沙滩范围扩大,①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故选B。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其中自然岸线是指海岸自然结构和生态功能未受到人类活动与人工构筑物明显影响的海岸线。下图为“4种自然岸线长度变化示意图”,据此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21海洋地理-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21海洋地理 (2021·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 A.海沟B.海岭C.海盆D.裂谷 2.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A 2.C 【解析】1.独特可知,图中板块边界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以下,海底形成很深的海沟。故选A。 2.海草被称为“海洋之肺”,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①正确;提供农副产品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种植水草无法改变洋流性质,且改变洋流性质未必是有利影响,③错误;海草可以减缓海水流动,附着、沉淀水中营养物质,从而为鱼类提供栖息地,④正确。故选C。 3.(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下图左)。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

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答案】(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解析】(1)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材料信息表明,因沙坝主要作用是抵挡盛行风

专题14 海洋地理(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

专题14 海洋地理 一、单选题 (2022·浙江宁波·模拟预测)"沃克环流圈"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沃克环流圈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海水温度的东西差异B.太阳辐射的东西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沃克环流圈"增强时() A.秘鲁沿岸海域上升流(洋流)增强B.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减弱 C.印度尼西亚高温于旱加剧D.赤道东太平洋沿岸洪涝增加 【答案】1.A 2.A 【解析】 1.根据材料描述“沃克环流圈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因此与克环流圈形成最密切的是海水温度的东西差异,A选项正确。东、西部太阳辐射差异不大,B选项错误。沃克环流圈位于太平洋海域,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无关,C选项错误。东、西太平洋的纬度差异不大,沃克环流圈形成区域的气压带风带差异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A。 2.由图可推断,东太平洋水温越低、西太平洋水温越高,沃克环流越强,秘鲁沿海海域属于东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时,秘鲁沿岸海域水温更低,秘鲁沿海地区的秘鲁寒流(上升流)会增强,A选项正确。沃克环流圈增强应该会使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增强,环流速度加强,B选项错误。印度尼西亚位于西太平洋,

"沃克环流圈"增强时,气温变高,大气对流更强烈,降水会增多,C选项错误。东太平洋水温变低,大气下沉作用明显,降水减少,洪涝灾害减少,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2022·浙江嘉兴·二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两海域有渔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两海域渔场面积差异很大,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A.洋流性质B.大气环流C.海岸轮廓D.地表径流 4.与冬季相比,圣地亚哥夏季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A.寒流降温B.海洋调节C.大气降水少D.信风背风坡 【答案】3.B 4.C 【解析】 3.甲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东南信风在该海域表现为离岸风,表层海水吹走,底层海水上升补偿,形成上升补偿流。海水上升过程中,营养物质上翻,表层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丰富。乙海域地处南温带,属温带大陆架海域形成的一般性渔场,渔业资源较甲渔场小,两渔场面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B 正确。甲乙均受寒流的影响,洋流性质差异不大,A错。海陆轮廓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甲海域附近常年干旱少雨,地表径流少,通过河流带入海域的营养物质很少,而甲渔场规模大,表明地表径流不是导致两海域渔场面积差异的影响因素,D错。故选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5-2: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第五章第二节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1~4题。 1. 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有 ()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沿岸的寒暖流交汇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因为这些地区阳光集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冬季底层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 【答案】 D 2. 对浙江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海啸 B. 寒潮 C. 台风 D. 洪涝 【解析】浙江沿海夏秋季节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对海洋养殖业影响很大。 【答案】 C 3. 2005年9月19日在东海渔区实行了三个月的“休渔期”结束。实行“休渔期”的主要原因是 () A. 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 修补渔船和渔网 C. 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 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实行“休渔期”主要是为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4. 近几年来,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A. 阻止海船在该海域捕鱼 B. 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 防止捕鱼船拉拖网作业 D. 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解析】在珠江口沉置大量废弃船只是人工制造鱼礁,为鱼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答案】 D 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海港码头、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电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9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含答案)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我小测 夯基达标 1.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温带反气旋 2.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B.连续离岸吹的强风 C.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D.海底火山的喷发 3.关于海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B.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很少 C.海啸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均由巨浪引起 D.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4.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 B.冬季,我国的边缘海中仅有南海不会形成海冰 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 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 5.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 B.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 C.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

D.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 6.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 A.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大 C.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D.常出现在中低纬地区 7.由岩石圈活动引发的海洋自然灾害是() A.风暴潮 B.冰山 C.海啸 D.海冰 8.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冰是北冰洋特有的水文现象 B.印度洋不可能有海冰现象 C.海冰一定是咸水冰 D.风弱浪小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 9.下列可能引发海啸的是() ①海底地震②海底火山喷发③水下塌陷和滑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读2005年我国主要海洋灾害损失统计表,完成 10~13题。

10.从成因上看,下列各种海洋灾害不完全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风暴潮 B.赤潮 C.海浪 D.海冰 11.我国很少发生海冰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没有结冰的海域 B.我国海域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 C.我国海域海水流速很慢 D.我国海域海水的盐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海域 12.下列地理事物不会引发海浪灾害的是() A.台风 B.海底地震 C.风暴潮 D.地下水漏斗 13.下列行为不能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的是…() A.利用气象卫星正确预报 B.加固海堤 C.建造沿海防护林 D.入保险 “卡特里娜”飓风于2005年8月25日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后来又于29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4~16题。 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飓风的天气系统是()

高三地理海洋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海洋地理试题 1.A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 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载人深潜器,其实际下潜最大深度达 7062 米,创造了载人深潜的世界 记录。下图中标★处为“蛟龙号”当时下潜位置。 材料二下图是南太平洋等盐度线、等温线及赤道附近的沃克环流示意图。 (1)“蛟龙号”下潜处的地形是,该地形的形成原因为。“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的变 化特点符合下图中的曲线。(3 分) ①②③④ (2)“蛟龙号”担负着海底资源的勘探任务。海底矿产资源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2 分) (3)深海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2 分) (4)上图中C处盐度高的原因是。(1分) (5)试从洋流的角度解释沃克环流的形成原因。。(2分) 【答案】(1)海沟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在洋板块的边缘③(3分) (2)石油天然气主要位于大陆架;多金属结核主要位于深海平原(2分) (3)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海水的高腐蚀性、海水的流动性(任达2点得2分) (4)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洋 内部(1分) (5)太平洋西侧是暖流,空气受热上升;东侧是寒流,空气冷却下沉;这造成高空与近地面同 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形成沃克环流(2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海底地形图知,蛟龙号下潜位置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上,地形是海沟,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水文迅速下降,底层海水,随深度的 增加,水温下降很慢,(维持低温)选项③正确。 (2)海底矿产资源分为三部分:滨海地区砂矿丰富;浅海大陆架海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深 海海盆里多金属结核。 (3)深海环境主要表现为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海水的高腐蚀性、海水的流动性等特点 (4)位于副热带大洋内部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 (5)沃克环流是一热力环流,是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太平 洋西侧是暖流,空气受热上升;东侧是寒流,空气冷却下沉;这造成高空与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 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形成沃克环流。 【考点】该题考查海洋环境。 2.海洋地理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海洋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3.关于人类对海洋的科学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奠定了海洋科学的基础 B.人类对海底地形全面系统的认识是大洋观测计划实施的结果 C.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程 D.海洋是解开地球之谜的“钥匙” 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5年~1927年使用回声测深法发现了北大西洋中脊,它将大西洋从中央一分为二。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海底岩层的地磁进行了大量测量,1963年瓦因与马修斯提出了地磁条带分布成因与大洋中脊形成的假说。 以上事件表明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处于( ) A.“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时代B.海洋探险时代 C.科学研究时代 D.大航海时代 5.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C.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D.隐

蔽性差 6.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啸是一种常见的波浪形式 B.潮汐是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C.寒暖流交汇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如北美的纽芬兰渔场 D.波浪、潮汐、洋流、海啸、风暴潮等均蕴藏巨大能量,能为人们方便利用 7.有关海权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领土为960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两部分 C.我国的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我国于1996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被海水覆盖,海水的运动对人类影响巨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波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 B.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破坏力极大 C.波浪的能力十分密集,是重要的海洋能源 D.风浪传至浅水区时,其能量比在深水时更大 9.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的组合,正确的是() A.波浪——密度差异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沿太平洋海底绵延2500公里,宽70公里,最深处接近11000米。海沟底下水压极高,阳光完全无法到达,漆黑一片,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0海洋地理

专题20海洋地理 1.(2022·广东·高考真题)[海洋地理] 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 【答案】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海水温度,在北半球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二是海水盐度,在北半球夏季,海水盐度较高。冬季,海水盐度较低。 原因:在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带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在偏北风的吹拂下,并受海陆轮廓影响,海水向南流动。海峡北部海域较宽阔,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海水流速快。海峡海域窄,在狭管效应作用下,流速增大,达到最大。 【解析】本题以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海水性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洋流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结合所学可知,海水性质一般涉及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等。一般来说,同一海区海水温度,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暖流流经水温高、盐度高,寒流流经水温低、盐度低。根据材料“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可知,该海峡处洋流随季节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在东南信风作用下,海水流向向北,为暖流,因此,海水温度较高,盐度较高。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带影响该海域,海水流向向南,为寒流,因此,海水温度较低,海水盐度较低。原因:结合前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表层海水盛行风作用下,以及海陆分布的影响,海水向南流动。读图可知,海峡北部为南海,海域较宽阔,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海水流速快。向南流动的海水在经过该海峡时,因海峡海域窄,在狭管效应作用下,海水通过速度加快,流速达到最大。 1.(2021·广东·高考真题)[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

大题16 海洋安全和资源开发战略-2022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大题满分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大题16 海洋安全和资源开发战略高考考点命题分析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 分析人类开发 利用矿产资 源、耕地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的条件、方式 及潜力,以及 产生的资源、 环境问题对国 家安全的影响 1.收集区域或全国有关资源、 环境材料,从维护国家安全高 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提高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 2.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 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的条 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 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 影响,锻炼综合思维能力、培 养人地协调观。 3.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 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 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 际合作意识。 2020,山东,3-4 2020,江苏,17 2019,课标III,3 ★★★ 资源和环境安 全对于人地协 调发展的重要 性 2021,全国甲,5 2021,浙江,14★★★ 例题1.(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4分)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4分)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8分) 【答案】(1)西南;(2分)南(2分)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2分)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2分)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二十 海洋地理

专题二十海洋地理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 海洋与海岸带运用地图及景观图 片,概述海岸的主 要类型和特点;运 用图表等资料,归 纳海水温度、盐度 的分布规律;分析 海—气相互作用及 其对全球水、热平 衡的影响 考查形式: 均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 海洋与海岸带以及海洋开发、环 境问题和权益。 考查频率及分值: 江苏卷每年必考,考查频率高。 分值为10分。 考查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 考查素养: 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 人地协调观素养 备考中要注意复习 重点。“海洋和海岸 带”注意海洋自然地 理时空分布规律和 主要形成原因。“海洋 开发”结合海洋资源 开发实例,注意开发 特点、现状及前景。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 护”侧重理性分析、探 究海洋环境问题的 形成机制以及防灾 减灾的对策措施。另 外多关注时事热点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题探秘】 基础篇固本夯基 【基础集训】 知识1 海洋与海岸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南海局部地区图和中国新建的南海灯塔雄姿图。

(1)我国南海岛屿的海岸类型以和为主。 (2)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类型名称是:A ,B 。 (3)我国南海建灯塔,属于开发海洋的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的南海海洋资源有等。 答案(1)基岩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2)大陆架大陆坡 (3)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任意两种) 知识2 海洋开发、环境问题和权益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海洋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南沙群岛的众多岛屿多为岛,一般出现在的热带浅海环境中,这类岛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是。 (2)据图分析,南沙群岛容易被他国占领的原因是。 (3)渔政船巡察南海、南海岛礁建设等活动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能力和决心。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加强海洋管理的地理意义是。 答案(1)珊瑚温暖、清洁、光线充足(任答两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减轻风暴潮的危害(任答两点)。 (2)远离我国大陆,补给困难;海岛面积小,淡水资源匮乏,不利驻军。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任答三点)。

2020学年度高中鲁教版本地理选修2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单元测试卷 【解析】

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当地时间2011年4月4日凌晨,印尼爪哇岛南部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1.除了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外,还可能引起海啸的有() ①滑坡①泥石流①海底火山爆发①风暴潮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 2.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环节 B.海洋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存在数量衰减问题 C.只要建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就得到了保护 D.只要控制了陆上污染物的排放,海洋污染就解决了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两题。 3.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炎热难耐B.陆地面积缩小C.风暴潮加剧 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4.下列不属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措施的是()。 A.禁止向海洋倾倒工业废料 B.采取措施加大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力度C.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 D.查清、控制外来物种入侵渠道 5.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连续离岸吹的强风C.天文大潮中的高潮D.海底火山的喷发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6.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家说,每次大的自然灾害常诱发一系列滑坡、疫病、海啸等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要做好应对其他灾害的准备。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7.海啸常伴地震而发生,出现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地处太平洋西侧,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为() ①我国海区多是宽广的浅水大陆架①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①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①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家说,每次大的自然灾害常诱发一系列滑坡、疫病、海啸等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要做好应对其他灾害的准备。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8.海啸常伴地震而发生,出现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地处太平洋西侧,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多数地区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为() ①我国海区多是宽广的浅水大陆架①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①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①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