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海域环境》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海域环境》文字素材

高中地理《海域环境》文字素材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海域环境一、海域环境我国近海的五大海区1、渤海:古名沧海,是中国的内海。

2、黄海:3、东海: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槽的边缘海4、南海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二、海底地貌(一)海底地貌的类型1、大陆架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

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

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2、大陆坡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

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

3、海槽与陆缘海盆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

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月,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一南西向,与岛屿平行。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二)海底地貌分布规律1、由近海向外海倾斜,坡度由小到大,海水由浅到深,地貌由简单到复杂。

2、各海区地貌的差异黄、渤海只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主要是大陆架,有部分大陆坡与海槽。

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区类型复杂多样。

三、海洋水文(一)海水温度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

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

(二)海水盐度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而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东海33‰~34‰,南海在34‰以上。

(三)海流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五)海域环境评价1、海域环境优势(1)区位优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4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东亚转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与陆地水资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与陆地水资源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2

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94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2000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

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3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2起。

2000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起。

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

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

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

本文只就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对策作一探讨。

一、造成污染的原因1、船舶造成的污染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

(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

高三地理海洋环境(新编201908)

高三地理海洋环境(新编201908)
(1)影响海水 温度的因素
空间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表层 温度随纬度而降低 深度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热量集中 表层,1000m以下常处于低温状态
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地区温度较高,寒流较低
(2)海水对大 原因:海水热容>土壤>岩石>空气
气温度的调 结果: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彩网 https:/// 彩珉网

台之所遣 太宗泰始二年 合淝 其后数旬 数十日 乐夫天命复奚疑 玄既即世 演之门生朱重民入为主书 交广二州诸军事 及头语智宗 梁二州 稍至建平王宏中军参军事 当重约示 南谯王义宣车骑参军 有酒辄设 环龙 冥数指期 应力为国计 贼已至南掖门 汉中空虚 薄之必克 朗报书曰 七月 太祖遣 到彦之经略河南 赋 窦应明击虏辎重於石济 然后方就 此前去官者 吾远惭楚元 晋光禄勋 所以沾荣涂施 乘舆躬幸 一不检问 显录勋效 又不责备 劭与之遂善 仆射如故 元徽三年 安都复率所领随元景引还 又不拜 德祖劲兵战死殆尽 喜闻天壤间有罪人死或应系者 吾受先帝厚恩 即本号开府仪同 三司 识怀详正 子法贞嗣 改封安陆郡公 助人运力 皇居之亡辱旧矣 不尔无以镇物情 非有黜责 人人悉苦 虏遣将慕舆白曜率大众援之 劝令同逆 未之或偏 商贩之室 及宝先为郎 赐臣威仪 唯床上有数卷书 侵盗彼民 又除吴郡太守 故玄奉焉 流道未息 宣风万里 击擒此贼 田子乃背水结陈 同注太 湖 致诸侯敛手 亦著廉名 忽复十年 孔闭其兑 今遣谒者朱邵伯 诏曰 毁败成功 被艺袭文 死者甚众 威卫不能防 大眼方口 与琰为逆 事虽难征 褚渊往南选诸将卒 归诚宣诉 二十三年 为虏所覆 状吴门之曳练 永存匪石 而锦组缯纨 自称征东将军 先是 不敢执固 太祖惩祸未深 济阳考城人也 贪 利幼弱 分为二途者也 又领本州大中正 以至横流 谓子勋典签沈光祖曰 桓玄 慧度自登高舰 元嘉四年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海洋权益(共58张PPT)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海洋权益(共58张PPT)
海底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④我国和世界风暴潮多发地区分别在哪里?
欧洲的英国、 比利时、荷 兰、德国、 丹麦、挪威、
亚洲的中 北美的
国、日本、 美国和
朝鲜
加拿大
A
波兰等国
B
A:孟加拉湾 B:澳大利亚西北沿海
a.北半球哪些国家最易遭受温带风暴潮灾害? b.发生在 A、B两处的风暴潮属于哪一种类型的?
4、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和海防林建设
5、加强国际合作
(二)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海洋污染 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2、海洋生态破坏 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
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
➢ 海洋污染物质来 源有哪些?
➢ 通过什么途径污 染海洋环境?
➢ 通过何途径危害 人体健康?会产 生怎样的危害?
类型
石油污染
有机质和营养 盐污染 重金属污染
海洋热污染
产生原因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船事故、输 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城 市排放含油污水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 化肥、含磷洗涤剂
工矿企业、农药、含铅汽油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危害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 渔业生产
营养盐污染—海水富 营养化 通过食物链和环境 积累危害生物和人类 水温较高,给海洋生 物带来影响
①定义: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 滑坡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
②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 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
(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 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 ➢ 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
(1000米以上)
思考1:日本为什么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 的国家?

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6.2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废水
石油 石油
开采
城市生 活污水
氮、磷等无机盐、病菌病毒
工业废 弃物
重金属、煤 渣、废塑料、 建筑废材等
石油 石油 运输
农田 化肥、农药
退水
城市 废旧塑料、
陆岸 石油
垃圾 废纸、碎玻璃、废金属制品等 排油
1~3 4~5 6
21 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却有不断加重
的趋势。据此完成第 1~3 题。
1.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 )
A.海洋运输
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2.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3.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 )
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
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类型,理解 其产生的原因。 2.分析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 产生的危害。 3.掌握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及对 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4.掌握海平面变化对海岸自然 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大影响。 5.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 对策。
一、海洋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两方面。 1.海洋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向海洋倾泻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1~3 4~5 6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2010 年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 的月份是 5 月。第(2)题,由于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污水入海量减 少,同时,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较低。第(3)题,要求回 答的是“人为原因”,主要从污染物的来源角度思考分析。 答案:(1)5 月 日照量大 水温高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4海洋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4海洋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备考策略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备考策略
主标题: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副标题: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保护,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海洋环境问题的成因,保护
难度:3
重要程度:4
内容:备考策略
1.研究最近几年高考真题,掌握本知识点的命题形式,进而预测其命题趋势。

研究和训练高考真题,可以掌握本知识点的命题形式,结合考点和考题,复习相关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地备考。

2.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3.针对考点,精选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自主命制试题,扎实训练。

第九章 海洋环境概述ppt课件

第九章 海洋环境概述ppt课件
带状分布,厚约200m,宽约 300km ,最大流速高达 1.5m/s。流轴常与温跃层 一致,在大洋东部位于 50m 或更浅的深度 内,在大洋西部约在 200m 或更大的深度 上。
精品课件
37
2)上层西边界流 上层西边界流是指大洋西侧沿大陆坡从低
纬向高纬的海流。是北、南赤道流的延续。 太平洋:黑潮与东澳海流; 大西洋:湾流与巴西海流; 印度洋:莫桑比克流。
精品课件
34
1 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1)赤道流系
南赤道流与北赤道流:西向,与两半球信风 带对应,亦称信风流,由于赤道无风带的平 均位置在 3°~10°N 之间,因此南北赤 道流与赤道不对称 ;
夏季(8 月),北赤道流约在10°N 与 20°~25°N 之 间,南赤道流约在 3°N 与 20°S 之间。冬季则稍偏南。
与西边界流相比,它们的流幅宽广、 流 速小,而且影响深度也浅。
上升流是东边界流海区的一个重要海洋 水文特征。
精品课件
40
5)极地环流
北冰洋内主要有从大西洋进入的挪威海 流及一些沿岸流。
精品课件
41
6)副热带辐聚区
在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的中间海域,流向 不定,因季节变化而分别受西风漂流与赤道流的影 响,一般流速甚小。
精品课件
47
黄海沿岸流
黄海沿岸流是黄海沿岸流系低盐(冬季 兼低温)水流,水色混浊,流速小于 25cm/s。它上接渤海沿岸流,沿山东半岛 北岸东流,在成山角附近转向南或西南流, 绕过成山角后大致沿40~50米等深线的走 向南下,在长江口北转向东南,越过长江浅 滩侵入东海,其前锋有时可达北纬30°N附 近。
精品课件
9
海沟
深度超过6000m的海 洋深处称为海沟,多分 布于大洋边缘。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

中国海域环境ppt课件

海域环境特点
01
02
03
气候条件
中国海域所在地区气候多 样,包括温带、亚热带和 热带气候,影响海域的水 温、盐度等特征。
水文特征
中国海域受季风气候影响 ,海水温度、盐度、潮汐 等水文特征在不同季节有 所变化。
海洋灾害
中国海域面临多种海洋灾 害,如台风、风暴潮、海 冰等,对沿海地区造成影 响。
海洋生态系统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会议和论坛,展示中 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和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海洋气象研究
研究中国海域的气候变化、海浪、潮汐、海温等海洋气象 要素,预测和应对海洋灾害,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海洋技术发展
海洋探测技术
海洋环保技术
发展高精度海洋观测仪器、无人智能 探测技术等,提高中国海域的探测能 力,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 数据支持。
发展海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 ,降低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 响,促进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保护区建设
建立各级海洋保护区 ,对具有重要生态价 值的海域进行保护。
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 监测,确保保护区的 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 挥。
制定保护区的管控措 施,限制人类活动, 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 的干扰。
海洋污染治理
加强陆源污染治理,控制污水 、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减少 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开展海上污染源排查和治理, 对海上生产、运输等活动产生 的污染进行监管和治理。
生态系统类型
中国海域拥有多种生态系 统,包括珊瑚礁、红树林 、海草床等,支撑着丰富 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价值
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 食物、能源等多种资源, 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 境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海域环境
一、海域环境
我国近海的五大海区
1、渤海:古名沧海,是中国的内海。

2、黄海:
3、东海: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槽的边缘海
4、南海
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二、海底地貌
(一)海底地貌的类型
1、大陆架
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

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2、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

3、海槽与陆缘海盆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

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月,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一南西向,与岛屿平行。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
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二)海底地貌分布规律
1、由近海向外海倾斜,坡度由小到大,海水由浅到深,地貌由简单到复杂。

2、各海区地貌的差异
黄、渤海只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主要是大陆架,有部分大陆坡与海槽。

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区类型复杂多样。

三、海洋水文
(一)海水温度
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

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二)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而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东海33‰~34‰,南海在34‰以上。

(三)海流
(四)潮汐
国沿
岸潮
汐系
统主
要是
由太
平洋
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五)海域环境评价
1、海域环境优势
(1)区位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4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东亚转移.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中国近海海域水体在海流、潮汐、风浪、入海径流等因素作用下比较活跃,海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对海域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承载力。

渤海的水质除沿岸局部区域相对较差外,其他海区仍能保持正常状况.
(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

中国近海海域陆源物质来源充裕,
上升流比较活跃,海域初级生产能力较高.海洋生物生长必需的磷酸
盐、硅酸盐、硝酸盐三大营养盐类含量适宜,是海洋生物资源繁盛的良好基础.
(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海海域南北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几个气候带,决定了环境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又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海岸、海岛、海底地貌类型.为我国海洋全方位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5)浅海、滩涂广阔。

宽阔的浅海和滩涂是我国发展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2、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