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概况
北海市概况

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滨海旅游城市-----北海
北海市概况
北海,位于广西最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57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人,辖一县三区。
早在2000年前,北海就成为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1876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北海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业更是异军突出,迅速发展,由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一座阳光灿烂、充满南国风情的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
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北海是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9℃,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左右,年日照2100多小时,年均无霜期350天,光、雨、热充沛,夏天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大气和水质均为国家一级标准,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空气质量居全国46个重点测评城市之首,被专家誉为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北海主要旅游景区(点)一览
北海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
“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底珊瑚、海洋运动、海上森林、海上跨国旅游航线、海洋文化”构成北海十大海洋旅游特色资源;北海银滩、涠洲岛、山口红树林、星岛湖、北海老城、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田野生态农业园及北海至越南下龙海上旅游航线,构成了北海极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广西 北海

广西北海广西北海,简称“北”,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东经109°16'~109°59',北纬20°54'~21°46'之间。
北海市是一座历史名城,是海洋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广西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北海市总面积1,283.83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0万。
北海市地处中国南部的北部湾海岸线上,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北海市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人们可以在几乎全年的时间里享受阳光和海滩的美丽。
北海市的海岸线长达175公里,是中国沿海城市中岸线最长的地区之一。
北海市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市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银滩,它是中国最美丽的海滩之一,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银滩的沙质细腻洁白,海水清澈见底,是游泳、日光浴和沙滩运动的理想场所。
此外,北海市还有北海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而钦州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候鸟前来栖息和繁殖。
北海市不仅有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市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尾寨古城。
马尾寨古城是北海市的象征,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堡。
这个古城有精美的城墙和高耸的城楼,保存完好,是了解北海市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北海市还有丰富的海洋产业和美食文化。
北海市是中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之一,出产着大量的海鲜和水产品。
著名的北海海鲜市场是市内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各种新鲜的海鲜摊位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市内还有许多传统的粤菜馆和海鲜餐厅,让人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西美食。
总的来说,北海市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追求阳光海滩的休闲度假者,还是喜爱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游客,北海市都能带给他们不同的旅游体验。
北海介绍.ppt

(二)海洋之窗
• 北海海洋之窗坐落于我国 富饶美丽的北海湾之滨,景 区占地2.1公顷,建筑面积 18,100平方米,由神秘的 大海、远古海洋、时光隧 道、珊瑚海、海之角、梦 幻海洋、海洋资源厅、海 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地理大发现、海洋剧场、 滨海景观、红树林生态区、 贝类文化、南珠文化、4D 动感影院共十六大主题组 成。
(二)涠洲岛景区
• 涠洲岛是一座位于广西北 海市南方北部湾海域的海 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 龄最年轻的火山岛。该岛 位于北部湾中部,北临广 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 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 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 向越南。涠洲岛目前由北 海市银海区管辖,设涠州 镇。
沙软如毯的银滩铺成直通大海的 走廊,炊烟渺渺的涠洲岛上风吹斜阳, 波光粼粼的星岛湖里轻舟破浪,白龙 城的珍珠池诉说着珠还合浦的古老和 沧桑。白云朵朵的蓝天下,敞开胸怀 的大海旁,洒满贝壳珠玑的沙滩上, 结网于屋前的渔女在芭蕉林的掩映下 若隐若现……这,就是北海,就是西 南沿海的绚丽天堂。
海滩海洋运动
• 沙滩高尔夫球、沙滩 足球、沙滩排球、沙 滩赛车、沙滩野战、 海上快艇赛、海上帆 板、岸上小型度假 村 ……
• 让您感受海的激情与 热力……
(一)银滩旅游度假区AAAA
北海银滩度假区内的 海域海水纯净,陆岸植被 丰富,环境优雅宁静,空 气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 “滩长平,沙细白,水温 净,浪柔软,无鲨鱼。” 的特点,可容纳国际上最 大规模的沙滩运动娱乐项 目和海上运动娱乐项目, 是我国南方最理想的滨海 浴场和海上运动场所。
物保护单位 。
(五)天主教堂
涠洲岛天主教堂是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 整个建筑群由教堂、男女修 道院、医院、神父楼、育婴 室等组成。当时还没有钢筋 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 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 花及竹木建造。一百多年来, 涠洲岛天主教堂虽经历了多 少风雨的冲刷,仍保存完好 迄今仍可供教徒们在教堂内 弥撒祈祷和供后人观瞻。现 有信徒2000多人,每逢星期 日,便有信秆到此做礼拜, 热闹非凡。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与海南晋江口直接相连,也是依托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门户城市。
北海拥有2400多年的珠
江水文化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加勒比海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
北海一直有“南看海、北出江、东接关、西抵湖”的形象,被誉
为“珠江入海口”。
1989年,北海市正式由原北海县升格改组而成,
是一座典型的港口城市,集港、桥、技术、贸易、旅游等各业于一体。
北海迎来了许多发展的进程,从旧口岸到“中国最大的川港口”;从“中国水质文化之乡”到“为水生态清洁和空气污染治理贡献社会
效益的山城”;从被联合国称为“平衡生态循环的经典例子”的非洲福
里斯特河到实施“千亩川湾”防污工程保护海湾环境;从开发最大的运
河群把海湾变成“水上公园”到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是中国的15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北海地处北纬20°30',东经109°07',南临南海,东临钦州市,西靠崇左市。
全市总面积为1199.6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
53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4.24平方公里。
北海市的海岸线长达
500多公里,风景秀丽,是南海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
北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古代北海为南方九
州之一的交趾国所辖。
唐朝时期,北海成为广西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宋代时,北海成为交通要冲和海上贸易中心。
明朝时,北海又成为对
外的门户,是广西家珍商船聚集之地。
现在的北海城区在清朝道光年
间(1821—1850)才开始规划建设。
近年来,北海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北海
市的风景资源丰富,有北海银滩、海洋世界、涠洲岛等许多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同时,北海港口也是南海重要
的航运枢纽,是南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
总之,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景色秀丽、经济繁荣的
城市,是广西和中国南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北海 调研报告

北海调研报告【北海调研报告】北海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位于北部湾的南海之滨。
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北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城市概况、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北海进行分析。
一、城市概况北海市地处广西北部,总面积5380多平方公里,下辖4个区和3个县,人口约为139万。
北海是典型的湿润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摄氏度,适宜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北海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沙滩、岛屿、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了其独特的旅游魅力。
二、旅游资源北海以其独特的沙滩、温暖的海水和悠长的海岸线而闻名于世。
北海拥有足够的沙滩资源,包括银滩、三亚湾等。
沙滩上的细白沙质量好,水质清澈,吸引游客们前来享受阳光和海浪。
此外,北海还有一些美丽的海岛,如崖州岛、金滩岛等,这些岛屿提供了丰富的海上娱乐和水上运动项目。
另一方面,北海还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北海市区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如银滩街等,这些文化遗产展示了北海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北海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包括各种海洋生物和珊瑚礁,吸引了许多潜水爱好者。
三、经济发展北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具有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北海的港口交通十分便利,是华南地区通向东南亚的重要水路节点,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重要窗口之一。
北海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渔业、海洋工程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此外,旅游业也是北海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北海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据统计,2019年北海接待了约1492万人次的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00亿元人民币。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个数字还有望继续增长。
四、发展前景北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在旅游和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北海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北海可以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旅游宣传和推广。
广西北海概况

广西北海概况一.概况1.位置: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
2.性质:北海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泛北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
邕北线高铁及南北高速公路把北海与南宁、广州、成都、重庆、长沙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便捷的出海通道。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2005年开始,北海连续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
3人口:.北海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153.9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5.2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70万人,增长5.99%。
男性人口为80.09万人,占52.03%;女性人口为73.84万人,占47.97%。
其中,海城区:常住人口34.86万人,总人口27.82万人;银海区:常住人口17.68万人,总人口15.09万人;铁山港区常住人口14.27万人,总人口16.78万人;合浦县常住人口87.12万人,总人口102.06万人。
4.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个乡、2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342个村委会、84个社区居委会。
5.交通及区位航空:北海福成机场距离市区25公里,已开通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国内及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班。
福成机场平均每周近200航班,航线16条,飞达19个城市。
铁路:北海铁路已开通北海---南宁和北海--桂林的往返动车,广西沿海城际铁路邕北线将北海到南宁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左右。
水路:=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客运方面,北海国际港客运港是北海主要的客运港,该客运码头可同时停泊客滚船3艘,年吞吐能力为35万人。
北海自然环境和环境现状概况

1北海环境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北部湾东北岸,北依大西南云、贵、川诸省,东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连,南与海南省及东南亚隔海相望,西与越南相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109°47’,北纬22°26’~21°55’。
1.2地质、地貌北海位于北部湾北部,地势平坦,海拔高度20~30米。
该地区地质、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北海组、下更新统湛江组上第三系尚村组,岩层均为松散胶结的砂、砾砂混粘性土及粗砾、砂粘土组成的多层结构。
地层的平均承载力为18~25t/m2。
1.3气候北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地区,濒临北部湾。
由于受大气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形成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常年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7.1℃,最低气温2℃。
年平均降雨量为1716.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211毫米。
年平均无霜期为350天。
年最多日照2211.2小时,年最少日照1598.9小时。
相对湿度75~87%。
年平均蒸发量1777.8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东北风。
极大风速为40m/s,最大风速为19.61m/s,平均风速为3.6 m/s。
台风每年2~4次。
1.4 地下水文北海市地下水资源丰富,一般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潜水层,埋深0-3米,第二层为承压层,埋深25米,第三层亦为承压层,埋深40-50米,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为弱酸性软水,基本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紧邻的冠头岭为垄状低丘地貌,地层为志留系下统灵山群第二组,地质岩性为黄色泥质粉砂岩与页岩、粉砂岩互层;地下水类型为基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为砂岩、砾岩、页岩、泥岩;其中断裂、裂隙发育。
集聚区地下水属酸性水,浅水层埋深一般在0~6m之间,层压水多埋深在6~10之间。
根据水文地质图,本集聚区地下水分为多个水文地质单元,水文情况较复杂。
地下水水质受区域现状生活污染源的影响,部分区域出现超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市概况
【地理位置及特点】北海市位于广西南部,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全市南北跨度114公里,东西跨度93公里。
境内有钦北铁路、209、325国道经过,高速公路可直达南宁、湛江等地,把北海与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筑了中国西南地区便捷的公路出海通道。
市政府所在地为海城区,距离自治区首府220公里。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西部唯一具备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城市,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土地气候】全市土地面积333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8.6%。
北海三面环海,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至5000个,比一般城市高出50至100倍,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
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荣获全国人居城市生态环境范例奖。
【行政区划及人口】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3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342个村委会、84个社区居委会。
全市2010年末总人口为161.75万人。
海城区是北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辖区包括大陆区和海岛两大部分,总面积140平方公里。
管辖涠洲镇和高德、驿马、东街、中街、
西街、海角、地角7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委会、4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27.82万。
银海区辖4个镇:福成镇、平阳镇、侨港镇、银滩镇,40个村委会、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5.09万人。
铁山港区辖3个镇:南康镇、营盘镇、兴港镇,38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78万人。
合浦县辖15个乡镇:廉州镇、党江镇、沙岗镇、西场镇、乌家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曲樟乡、星岛湖乡,245个村委会、2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102.06万。
【民族】北海市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白族、傣族、高山族、藏族、黎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近2.5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有壮族和瑶族。
【自然资源】重要的资源有:1、港口资源。
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大风江港区。
可建万吨级泊位200多个,10—20万吨级泊位20多个,涠州岛沿岸还可建20-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
2、淡水资源。
全市淡水资源总量118.8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达39.17亿立方米。
3、石油和天然气。
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
现已查
明在涠州岛西南有五个含油构造,已有7个钻井发现工业原油,其中涠10-3构造的四个钻井测试结果为:单井日产原油450-1158吨,天然气7.2-29万立方米,涠6-1-1构造远景储量也很乐观,目前正在继续勘探评价。
4、海洋资源。
北部湾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主要鱼类500多种,持续资源量65-67.4万吨,年可捕量32.5-33.7万吨,虾类10多种,资源5206 吨,可捕量3905吨。
产量较大的有:鱿鱼、墨鱼、石斑、虾类等。
凝重硕大、晶莹圆润、光泽持久的“合浦珍珠”素居“南珠”之首,是国际市场上的珍品,自古以来合浦珍珠名扬世界。
5、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钛铁矿、高岭土、石英砂等,其中铁钛矿储量达350万吨,已列入国家重点勘探项目。
石英砂预测储量达3000万吨以上。
6、旅游资源。
北海拥有“滨海、风光、人文、古迹”四大类旅游资源和“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珍、海底珊瑚、海洋动物、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以滨海自然风光和以南珠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兼备。
目前,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星岛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涠州岛国家地质公园、涠州岛候鸟保护区、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等一批旅游景点(区)。
其中:海底世界、海洋之窗是国家4A级景点;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更是国家4A级王牌景区;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评选中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第二名;还有“世外桃源”斜阳岛、被列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的海上森林红树林、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外景拍摄基地星岛湖、百年骑楼老街及西洋建筑等。
2007年入选“最具
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获得“滨海旅游目的地奖”,并荣获“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称号。
【经济概况】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增长16%;工
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20.8%;财政收入35.75亿元,增长32.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增长65%;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增长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亿元,增长1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0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4740元,增长10%。
历史沿革
北海市因市区北面濒临海而得名,始见于清康熙初年,清
嘉庆年以来沿称为市。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
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
月改为广东省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
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降为县级市,1958
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
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
1983年10月恢复为地级市。
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
1987年7月1日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